
摘 要:曲阜是孔子的故鄉,歷史文化底蘊十分厚重。碑刻、石刻資源豐富,數量眾多,尤以儒家文化碑刻和漢魏碑刻聞名。這些碑刻是記載、傳達、宣示儒家教化的重要載體,成為儒學與歷代中國社會互動關系的歷史見證,體現了傳統中國歷代統治者對孔子和儒學的推崇態度。文章對曲阜傳統石碑文物的現狀、存在問題、歷史文化價值進行了分析,進一步對碑刻保護提出建議。
關鍵詞:曲阜;石碑文物;文化價值;保護建議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13.015
0 引言
曲阜是現存唯一一個縣級規格建制的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因其黃帝生地、周漢魯都、孔子故里而聞名遐邇、蜚聲中外,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和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老檜曾沾周雨露,斷碑猶是漢文章”,在目前曲阜豐富璀璨的文化遺存之中,就有各個歷史朝代留下的石碑文物。這些鐫刻各個歷史時期文字的石碑文物一向都是書法藝術的殿堂寶庫,記錄了文明發展過程中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天文、地理、風土人情等多維度珍貴信息,曲阜石碑文物的歷史文化價值不可估量。所以一定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手段和方法進行保護,現階段在石碑文物保護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行重點關注。
1 曲阜傳統石碑文物的現存資源以及文化價值
曲阜碑林是我國三大碑林之一(圖1),在我國碑刻史上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現存在于曲阜市內的約有5000塊傳統石碑,其歷史是從西漢開始,依次到東漢、魏、北齊、隋、唐、宋、金、元、明、清和民國時期,曲阜石碑貫穿了絕大部分的中國歷史,其中漢朝石碑的數量在全國排名第一,獨占鰲頭,所以說曲阜的傳統石碑是國之珍品瑰寶。
通過調查碑石上的內容,曲阜石碑主要有墓碑、記事碑、祭祀碑、謁拜碑、墓表碑、題記碑、題名碑、御制碑、賦詩碑、銘記碑、宗譜碑、圖碑等①,種類有20多種。這些都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瑰寶,也是研究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經濟、文化、藝術的寶貴物化資料。大部分的曲阜石碑主要保存在孔廟、孔林和孔府之中。祭祀碑主要存放于孔廟的十三碑亭中,漢魏碑刻陳列館存放的碑刻是曲阜碑刻的精華。其他的碑刻主要保存在顏廟、周公廟、尼山孔廟、少昊陵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形成了以“三孔景區”為中心向周邊外圍文物景區輻射的碑刻鏈條。
曲阜石碑文物發展和產生的主要原因與漢朝開始的封建王朝統治者對儒家文化的推崇有關。石碑的內容也都有很鮮明的儒家文化色彩,是儒家文化崇儒尊孔的外在表現形式。曲阜的傳統石碑文物是我國幾千年文化歷史的重要載體,它文化內涵豐富,意義深遠,在日后的文化傳承和發展方面也起著很重要的推動作用。傳統石碑文物基本展現的都是各個朝代對儒家思想的認同。從石碑內容上不僅僅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在當時的地位,還可以看到各個朝代一些社會文化以及一些歷史信息,對中國歷史文化研究有著重要意義。碑文字體不僅篆、隸、行、草、楷各體俱備,而且還有用蒙文、滿文以及其他少數民族文字和漢文相對照的碑文②。文物承載著歷史的記憶,肩負著歷史文明傳承的重要職能③,傳統石碑文物是珍貴的文化遺產,可以讓人們了解我國的歷史發展,從而培養愛國情懷,增強向心力和歸屬感,不論是對于個人還是社會都有教育和啟迪意義。
2 石碑文物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2.1 石碑文物保護狀態基本穩定
從20世紀末開始,有關部門就對曲阜的傳統石碑文物采取了一些保護措施。20世紀70年代,相關部門發現很多石碑散落在室外,極易遭到侵蝕,就把石碑遷移到了孔廟等地方進行集中保存。在此之后,文物保護部門開始重視對曲阜的傳統石碑進行保護修復,通過圍設護欄來保護傳統石碑,對于一些結構被破壞的斷裂石碑進行黏結加固,受損石碑得到了比較完善的修復。
1999年,曲阜市文物保護管理部門設立了漢魏碑刻陳列館和漢畫像石館,把過去存放在室外的石碑和漢畫像石搬運轉移到室內來保護。這樣不僅可以防止風吹雨打日曬造成的損害,還有利于游客觀瞻,增加當地的旅游綜合收益。2012年,曲阜市文物保護管理部門委托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制孔廟石碑保護方案,啟動孔廟石碑石刻保護修復工程,使用了大量先進的技術對傳統石碑進行了科學合理的修護以及保養,不斷地創新石碑文物保護有關措施,提高博物館文物保護的質量和水準④。
2.2 病害現象較為常見
由于縣級財政經費有限,用來保護傳統石碑的經費不足,使用的保護技術都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實際上還是有一些傳統石碑散落在露天環境中,如散落在田野之中。因為存放空間有限,這些石碑無法全部遷入室內進行安全存放。如果遇到惡劣天氣,酷暑和嚴寒冰雪都會給這些傳統石碑帶來傷害,特別是遇到大氣污染嚴重以及酸雨的情況,存放在室外的傳統石碑就會受到侵蝕,致使一些傳統石碑出現表面粉化脫落的現象,一些石碑上的文字和圖形已經比較模糊,難以識別和閱讀了。以上是自然環境造成的問題。還有一些人為因素造成傳統石碑保護的問題。有一些不文明游客碰到這些在室外或者野外的石碑時,就會攀爬、踩踏、倚靠、摩挲、敲打、踢踹、刻畫、涂抹,“某某到此一游”的涂鴉之作更是比比皆是、觸目驚心。這些行為嚴重的話,極有可能讓室外的石碑文字缺失或者造成石碑部分斷裂。
2.3 機構人才配備不足
從事石碑文物研究、保護工作人員較少,具有考古學知識、文物保護技術、博物館學專業背景畢業生進入文物部門從事相關工作的亦屈指可數,人員更迭出現斷層,這造成許多不具備相關專業背景和知識的工作人員面對石碑文物損壞、病害沒有專業認知和處置方法。在缺乏專業人員保護管理、專業技術知識支撐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石碑文物本體病害無法得到有效修復。
2.4 碑文內容闡釋不足、多有遺誤
碑刻展示利用采取常規的原物展示和法帖展示,方式單一,內容闡釋不足,受眾以書法愛好者為主,難以吸引廣大游客關注。碑刻數字化應用少,科技經費投入不足,數字化資料整理保存較少,沒有建立完整、健全的檔案資料庫。現階段曲阜傳統石碑的檔案數據資料庫還沒有真正完全建立起來,這就可能造成日后對傳統石碑的研究不能充分了解,也就不能采用更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而且相關研究人員在做課題研究的時候,不論是研究方法還是利用資源的途徑都比較單一。有些石碑歷史太久遠,碑文已漫漶不清,許多研究人員更多時候是靠查閱資料的方式來獲取,無法進行實地考證,但一些著作和資料對曲阜石碑的記載和描述以及所錄碑文都有遺漏或者錯訛的地方,如果不進行實地考證就無法繼續研究下去。
3 曲阜傳統碑刻文物的保護建議
3.1 加強宣傳教育,加大執法力度
養成保護石碑文物的意識非常重要,這不僅僅要靠曲阜市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增強保護意識,還需要曲阜當地的老百姓和中外游客參與其中,因為只有全民的參與才能夠整體提升對石碑文物的保護效果。現在曲阜市相關部門已在市內進行相關的宣傳,工作人員可以在細節上做一些優化,在宣傳的時候可以設計一些傳統石碑的宣傳手冊和包含石碑內容的紀念圖章進行發放,安排相關人員舉行科普講座。
曲阜市政府還可以聯系媒體制作宣傳公益廣告,在曲阜市的公交車內或者一些公共場所內進行播放。現在是自媒體信息時代,曲阜市文物部門可以建立微信公眾號或者官方微博,利用頭條、抖音號進行立體宣傳,還可以建一個石碑文物的專題網站,人們可以在線上提出對石碑文物進行保護的意見,讓曲阜市傳統石碑的保護工作真正做到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提高全社會對傳統石碑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
曲阜碑刻數量眾多,保護責任只明確到某個單位,并不能很好地刺激文保負責單位人員的工作熱情。要把每一塊碑刻的保護責任明確到文保單位具體負責科室或負責人,制定安全責任制清單,樹立文保人的主人翁意識。啟動石碑石刻保護專項立法工作,研究制定《石碑石刻保護條例》或《石碑石刻保護管理辦法》,為保護石碑石刻提供法律依據和制度保障。此外還要加大執法力度,對一些不法行為依法處理,可以建立“黑名單”制度,或者用限制進入場館進行懲處,或者對于一些不法行為制定相應的舉報獎勵機制。
3.2 加大保護力度,落實安全措施
根據石碑文物的保護和保存實際情況,采用相關安全措施。適宜移位的石碑,文物保護部門需要盡可能地將這些室外的石碑遷移到石碑場館內,到場館內要對石碑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安排到合適地點存放,對于那些易損有珍貴價值的石碑文物可以用玻璃罩保存起來。館內的石碑文物要定期采用先進的現代化技術進行病害的檢測和防治。對于一些沒辦法遷移的石碑,可以在室外嘗試建立防護棚或者防護罩遮蓋,以免碑刻文物受到雨雪、冰凍、高溫、曝曬等種種自然現象的侵害。對一些有著重要歷史價值且不能移動的石碑,要拉上警戒線或者安裝隔離防護欄,防止游客對其進行觸碰。對于觀感比較好的傳統石碑可以量體做框,防止遭受破壞。
依據石碑病害嚴重程度,針對性地制定保護方案。對于嚴重損腐的石碑文物,應立即制定搶修方案,實施搶險加固。對于部分損腐的石碑文物,應針對病害部分采取相應技術,落實修護病害措施。對于目前狀態穩定的石碑,應加強日常保護,及時清理碑面的堆積灰塵、鳥類糞便、苔蘚類植物,預防性地阻止由表面基礎性污染引發的其他病害。不管是室內還是室外的文物,都要加強電子監控,加大巡查密度,嚴抓全方位監控、日常巡邏,以確保文物安全⑤。
3.3 開發文化旅游產品,多方籌措保護資金
曲阜市文物保護部門可以借鑒故宮博物院或者敦煌莫高窟的做法,研發相關的文創或者文博產品。可以印制石碑內容的明信片,發行石碑紀念郵票,印制曲阜市傳統石碑歷史的簡介類書籍或紀念冊(要含碑志介紹),制作含有碑刻元素的文化產品,如服飾、手機殼、扇子、鑰匙掛、文房四寶、伴手禮等,這樣既可以豐富旅游產品供給,獲取旅游收益,又可緩解曲阜市傳統石碑保護的資金壓力,購買先進的設施設備來對石碑進行保護或者修繕。
3.4 引進專業人才,培養志愿者隊伍
碑刻文物專項保護需高層次文博人才支撐,應加大跨行業、跨部門文博人才的培養力度,加快文物保護修復、展覽策劃等緊缺人才的培養,形成結構優化、布局合理、基本適應文物事業發展需要的人才隊伍。曲阜市文物保護部門還可以借鑒沈陽故宮博物院的管理經驗,成立一個有經驗的志愿者隊伍來保護石碑文物,可以從曲阜師范大學、濟寧學院、齊魯理工學院等當地高校的相關學院(系)文史專業招募學生或者招募對考古歷史方面有濃厚興趣的學生,成立志愿者團隊,學校團隊之間也可以相互合作交流,組成一支石碑文物的專業講解志愿者隊伍。還可以邀請石碑文物修復專家學者到相關的館內進行講學,在社會層面上也可以培養此方面的志愿者、愛好者。對于館藏碑刻,講解詞和展示牌不能局限于簡單的介紹,要使內容更豐富,挖掘石碑背后的延伸歷史知識,增設互動客戶端,提升趣味性和互動性。通過一系列的碑刻科普活動,增強觀眾的參與感、獲得感,能更好地激發人們自覺保護石碑石刻的積極性。利用觸摸式電子展示設備,開發碑文互動程序,線上線下相結合,讓碑文“活”起來,增加觀眾的交互式體驗感。讓感興趣和有志參與文物修復的曲阜市民親身體驗修復的方法和過程。
3.5 加強碑文研究,建設碑刻數據庫
挖掘碑文歷史知識,增設數字化展示平臺,進行多方位展示。利用“5·18博物館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節點活動,通過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和網絡直播平臺等,共同講好中國故事、碑刻故事。線下開展碑文解讀、傳拓體驗等科普活動,開展碑刻研學活動,增強民眾的參與感、獲得感,激發群眾保護文物的自覺性、主動性。
碑刻的檔案要包括碑面內容、存藏地、保護程度、散佚情況等,重視拓片存檔、整理出版,建立圖像電子檔案,為研究工作服務。每年要有最新的復查數據,尤其對于病害嚴重的名碑名刻,更要及時收錄相關資料,做好檔案留底,避免此后因碑文的日漸模糊而喪失對此塊碑刻的內容的識讀和研究。開展石碑石刻3D掃描,采集基礎數據,實現碑刻碑文永久保存、永續利用,是數字化檔案建設的必由之路。應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3S、5G、區塊鏈等先進技術,持續開展碑刻碑文、篆刻、雕刻等內容的數字化工作,建設曲阜市石碑石刻數字資源庫。
4 結語
綜上所述,曲阜市的傳統石碑作為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是書法藝術的殿堂、篆刻藝術的寶庫。改善碑刻文物保護現狀、深入挖掘價值內涵、提升保護利用工作水平任重而道遠,曲阜石碑文物不僅對研究中國歷史文化有著重要意義,還可以讓人們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從而激發愛國情懷,不論是對于個人還是社會都有積極的教育意義。但在石碑保護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資金不足、室內保護空間不足、人員安排不足等,還有自然環境和人為因素的影響。曲阜市文物保護部門要加強對廣大市民的宣傳教育,讓全民參與到石碑保護中,通過一些防護措施和監控手段對現存的石碑文物進行科學保護。為了增加文物保護資金,可以開發與石碑文物相關的文創產品進行售賣等,通過這些措施來提高對曲阜市傳統石碑文物的保護。
注釋
①孟坡.曲阜石碑石刻資源保護利用調查與研究:以孔廟孔府孔林為例[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17(3):22-28.
②孔繁銀,包備五.曲阜的碑刻[J].書法,1981(3):28-30.
③劉慧玲.基層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探究:以靖邊縣文物管理所為例[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1(3):114-116.
④岳俊.探析信息化時代博物館文物保護措施:以常州市金壇區博物館為例[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1(9):122-124.
⑤馬煜.新冠肺炎疫情時期人物類博物館的文物保護與對外開放:以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為例[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1(16):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