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輸授課是我黨我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和優良傳統,在改造思想、強化引領、塑造靈魂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在實際工作中,灌輸授課仍存在道理講不到官兵心坎上、好箭射不到靶子上的問題。部隊政治干部尤其是基層施教者要充分認清自己所擔負的責任和使命,下大力提高灌輸授課的精準度,當好官兵政治上的領路人。
一、立好靶標,解決“盯著什么去講”的問題
灌輸授課不是走過場,而是要能夠給官兵帶來啟發、解決問題、激揚斗志。只有立好靶標,確定好課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準灌輸。一要緊盯黨的理論熱點。心中有魂才能腳下生根。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用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全軍,是灌輸授課的根本任務。這就需要教育者認真學習習主席關于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論述和決策部署,這些重要指示對于凝心聚魂和戰斗力生成具有重要意義;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這是黨的創新理論的源頭,始終散發著科學思想的光芒;認真學習黨史軍史和革命英雄事跡,從黨和國家苦難輝煌的奮斗歷程中增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解。二要緊盯社會輿論焦點。灌輸授課只有緊跟時代發展、把準官兵思想脈搏,才能撬動心靈、激起共鳴。要關注新興媒體的網絡“熱搜”,“熱搜”反映的是社會各界的關注點,必然也會成為部隊官兵思想的靶點、議論的焦點,要通過熱點解讀為官兵答疑解惑;要關注傳統媒體的輿論方向,理解好黨和國家大政方針,引導官兵正確認識形勢,不斷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三要緊盯官兵思想堵點。習主席多次強調,“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實效,就要奔著現實問題和活思想去”。活思想,就是官兵正存在的疑惑、矛盾、糾結,是灌輸授課的指向和抓手。這就要求教育者切實搞清楚官兵在想什么、干什么、關心什么和需要什么,脫鞋下田、身入兵中,準確把握部隊傾向性問題和官兵活思想。這樣進行的理論灌輸才能接地氣、聚人氣,撓到癢癢處、敲到鼓點上。
二、打造箭鏃,解決“講什么”的問題
灌輸授課的本質是思想的輸送,是在官兵頭腦中搞建設。因此,必須以繡花的功夫、工匠的精神,精雕細琢授課內容、準備教案,恰如射箭前打造箭鏃。一份精品教案,除了應當具備一見鐘情的“標題”、開門見山的“觀點”之外,還應當在聚焦主脈、實踐運用、解決問題上下功夫。一要堅持以習近平強軍思想為主脈授課施教。官兵的精神空間正確思想不去占領,錯誤思潮就會侵蝕。堅持以習近平強軍思想為主脈授課施教,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幫助官兵堅定信仰、扣好思想紐扣。通過運用重大成就詮釋思想偉力。十年來我軍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這是最生動最深刻最具說服力的活教材,教育者要在事理交融中把習近平強軍思想講透徹,讓官兵因“親見”而“篤信”。通過貫通歷史源流探尋思想根脈。習近平強軍思想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牢固的思想根基,教育者要通過探尋歷史源流,揭示其所蘊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讓官兵建立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建立對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讓習近平強軍思想直抵人心、落地生根。二要堅持以理論的實踐運用方法為核心授課施教。徐向前元帥在《用先進的軍事理論武裝指揮員的頭腦》一文中寫道:“掌握和運用先進的軍事理論,即使武器裝備是劣勢,也可以戰勝武器裝備優勢的敵人。”光學理論還不夠,更需要掌握和運用,因此灌輸授課要緊貼官兵履職實踐,多開展一些案例梳理、典型引入、互動交流、警示教育,多運用一些官兵學得來、拿來就能用的方式方法。這就要教育者打通知行轉化這條鏈路,把黨的創新理論所蘊含的立場觀點方法,轉化為推進部隊全面發展的具體思路舉措,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的強大力量。三要堅持以解決部隊面臨的現實問題為重點授課施教。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當前,我軍戰斗力建設還存在一些短板弱項,如信仰缺鈣、和平積弊、本領不夠的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查擺問題歸根結底是為了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做好調查研究,定期與官兵面對面交流,讓官兵“點菜下單”;及時與官兵“加好友、成聊友”,通過“表情包里看心情、朋友圈里看思想、狀態欄里看動態”,不斷提高“線上知兵度”。同時,要科學地認識問題、準確地把握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對癥開方,靶向施治,最終引導官兵正確地解決問題。
三、精準射擊,解決“怎么講”的問題
立好靶標,打造箭鏃,最后就是用適當的方法把箭射到靶標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當知道具體教什么時,授課方法就很重要了,方法不一樣,效果大不同。”一要注重量體裁衣。授課對象人生閱歷、文化層次、性格特征各不相同,不能指望“一把鑰匙打開各種鎖”。靶標瞄不準,就打不到點子上。為此,在授課前要把各類各層人員的思想底數搞清楚,切實增強灌輸授課的針對性,既燒好“大鍋菜”又辦好“自助餐”,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二要注重提升興趣。一些官兵并非不愛學理論、受教育,而是受不了沒有意思、不感興趣的教育。要用“大眾語言”“網絡語言”明理,把深奧的道理變成樸實自然的口語,讓官兵真正聽得懂、學得進、記得住;要用生動感人故事傳情,既講好英雄模范的故事也講好身邊戰友的故事,通過挖掘細節,引發共鳴,真正把故事講得有滋有味;要用新穎教學方法賦能,通過“微課+啟發”“故事+觀點”“學習+感悟”等模式,引領官兵積極融入課堂、接受知識洗禮。三要注重搭好平臺。官兵是教育的主體力量,是教育保持生機活力的源泉所在。為此,要敢于把課堂交給官兵,讓官兵成為主角,走好教育的群眾路線,激活教育的“一池春水”。“三寸粉筆、三尺講臺希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軍魂。”教育者要充分認清自己擔負的責任和使命,當好官兵政治上的領路人,匠心施教,筑夢未來。
【作者: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軍官教育培訓部
某學員隊政治教導員、某學員大隊政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