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推進河南省生物醫藥創新型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為河南省乃至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提供行之有效的驅動機制方案。【方法】本研究對河南省生物醫藥企業數據進行分析,采用實地調研、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結果】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初步形成,全產業鏈體系逐步完善,政策環境優勢初現。但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還存在企業聚而不合、品牌建設意識淡薄、內生創新動力不足、人才引進培養機制缺失、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問題。【結論】通過完善產業鏈布局,形成生物醫藥大產業集群、加大技術投入,轉變綠色發展方式、積極培育人才,加強人才引進、提高高級生產要素的投入,強化創新轉型發展、提高產業集聚區服務質量,營造投資興業新環境等措施,打造具有國內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生物產業創新高地和產業集群。
關鍵詞: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對策
中圖分類號:F426.7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3-5168(2023)13-0155-04
DOI:10.19968/j.cnki.hnkj.1003-5168.2023.13.032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luster in Henan Province
GUO Qing CAO Linlin YANG Zhipeng LI Mengting
(Henan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and Inspection,Zhengzhou 450000,China)
Abstract: [Purpos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lusters in Henan Province,and provide effective driving mechanism solutions for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lusters in Henan Province and even in China. [Method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data of bio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in Henan Province by using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field research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s. [Findings] The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has been preliminarily formed, the entire industry chain system has been gradually improved, and the advantages of policy environment have emerged.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in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luster area in Henan Province, such as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enterprises, weak brand building awareness, insufficient endogenous innovation motivation, lack of mechanisms of talent introduction and training, and incomplete infrastructure. [Conclusions] To create a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novation highland and industrial cluster with domestic competitiveness and influenc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such as improving the layout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forming a large biomedical industrial cluster,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technology, changing the mode of green development, actively cultivating talents, strengthening the introduction of talents, increasing the input of advanced production factors, strengthening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mproving the service quality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reas, and creating a new environment for investment and industry.
Keywords: Henan province; bio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ndustry cluster
0 引言
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廣闊、附加值高,是“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生物醫藥產業也是國內和國際創新最為活躍、發展最為迅猛的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是眾多國家和地區重點培育的對象[1]。產業集群有助于企業提高競爭力,對特定產業的發展和國家競爭力的增強具有重要作用。實踐證明,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化、創新化發展是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的有效途徑[2]。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實河南省委“建設全國重要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戰略部署”,守護人民生命健康,堅持人民至上發展理念的集中體現。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具有較好的產業基礎,產業發展迅速,約有10萬余家產業主體,整體規模穩居全國前四位,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1 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現狀
1.1 產業布局方面,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初步形成
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形成了以鄭州、新鄉為兩核,周口、開封和洛陽為三點,三門峽、南陽、信陽、駐馬店、焦作、商丘等為支撐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格局。其中,鄭州市形成了以鄭州航空港區、新鄭市、鄭州高新區為核心的“一基地兩園區多布點”發展格局,包括鄭州航空港區臨空生物醫藥園、新鄭市新港產業集聚區、鄭州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等;新鄉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主要包括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專業園區(高新區)、醫療器械專業園區(長垣市),先后培育了華蘭生物、拓新藥業、海濱藥業、駝人集團、亞都控股等多家醫藥企業;生物產業作為南陽市重點打造的5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之一,核心是生物醫藥,初步形成了宛西醫藥產業園、福森醫藥產業園、宛東醫藥產業園、創新藥物產業園,以君浩化工、福來生物、尚特生物科技為重點的醫用中間體工業園;生物醫藥產業是周口六大主導產業之一,醫藥產業規模居全省第五,目前已經培育出以輔仁藥業、樂普藥業等為代表的一批醫藥龍頭企業,形成了原料藥、化學藥、中成藥及中藥飲片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1.2 產業鏈方面,全產業鏈體系逐步完善
生物醫藥企業通過整合供應鏈優質資源,大力引入鏈條頭部、鏈主龍頭型企業,圍繞生物醫藥產業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等關鍵環節開展全產業鏈制度集成創新,推進產業鏈條延伸和產品拓展。河南生物醫藥產業實現全領域發展,聚焦化藥、中藥、生物藥和醫療器械,形成了全產業鏈體系。化學原料藥向產業鏈高端拓展,頭孢匹胺鈉、阿莫西林已成為新的優勢產品。血液制品、人免疫球蛋白、疫苗形成一定優勢,華蘭生物進軍疫苗領域,成為我國第一家獲得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產企業。中醫藥用資源豐富,其中山茱萸、山藥、丹參、金銀花、地黃和冬凌草6種中藥材基地已通過國家GAP認證。微創介入、檢測診斷試劑及設備、醫用衛材、輸注、理療和康復器材等醫療器械領域發展較快。河南省內已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集群。
1.3 產業政策方面,生物醫藥產業政策環境優勢初現
作為河南重點培育的新興產業之一,河南為生物醫藥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重視人才、引進人才,對技術項目大力支持。相關的創新型產業集群政策也在相繼推行,先后印發一系列政策文件。2020年7月,河南省發展改革委印發了《2020年度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工作方案》,旨在充分發揮河南省市場和區位優勢,進一步深化開放合作,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加速推動河南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河南省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行動方案(2021—2025年)》提出,培育生物醫藥、現代中藥、高端醫療器械及衛材等千億級產業鏈,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由點到面”全方位提升。到2025年,集群規模達到5 000億級,成為全國重要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2022年5月印發的《“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充分考慮生物技術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條件,將生物醫藥作為優先發展的四大重點領域之一。2022年8月印發的《河南省促進生物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提出,支持鄭州、新鄉依托生物醫藥基礎雄厚、科研院所集中等優勢,圍繞生物創新和產業發展要素,打造研發與應用深度交融、引領和示范帶動明顯、具有國內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生物產業創新高地和產業集群。
2 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近十年來,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的規模、總產值和主營業務收入雖然一直位居全國第四和中部第一,但產業規模、總產值、主營業務收入、技術水平、研發能力、新產品和名牌產品的數量等主要經濟與技術指標與山東、江蘇、廣東、浙江等省份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上述省份的企業數量雖然比河南少,但大型企業的數量多、規模大、產品優勢明顯,市場競爭力強,發展勢頭強勁。
2.1 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企業聚而不合
當前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域內相關產業規劃相對滯后,產業聚而不合,影響了主導產業服務要素資源的科學配置,產業聚集效應難以顯現,制約了產業資源管理的業務發展和公司壯大。河南生物醫藥產業主要集聚在鄭州周邊,輻射范圍有限,且缺乏行業領軍企業,不利于企業規模化和集群化發展,限制了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的結構調整。
2.2 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品牌建設意識不強
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品牌象征著這個特定區域內企業的知名度、譽信度和認知度,是產業鏈分工協作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產物。目前河南省雖然形成了諸多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但是產業鏈分工未能充分協調,企業相互溝通欠缺,各自為戰,缺乏品牌意識,產業集群經濟效益和廣告效益不顯著,還未能建立具有影響力的集群品牌和產品品牌。
2.3 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企業內生創新動力不足
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發展,呈現出主導產業科技領先的新模式和產能驅動轉向科技驅動的新格局。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起步晚,規模小,缺乏人才與資金支持,集聚區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弱,沒有自己的技術核心,市場競爭力較弱。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有Ramp;D活動的企業數及Ramp;D活動經費,在全國僅位于中等水平,與醫藥強省差距明顯。地方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的企業多是初創型企業,缺乏先進的技術創新團隊和核心技術,且資金有限,導致技術改造與產品升級速度放緩。
2.4 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人才引進培養機制缺失
人力資源作為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前景,在行業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20年,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Ramp;D活動人員為8 625人,遠低于山東、江蘇、浙江等醫藥強省,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Ramp;D活動人員和企業研發機構人員僅占全國0.05%左右。人才不足是制約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亟待培養、引進高層次人才,挖掘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潛力。
2.5 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
雖然河南省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很快,但依然存在城市基礎設施不健全、地下管網建設滯后等一系列問題,在城市道路、綠化、環衛、照明、供排水、供氣、供熱、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力度不夠,仍然是城市建設管理工作的短板。城市地下管線老化、腐蝕、失修、“跑冒滴漏”等情況不同程度存在,超期超負荷運行問題依然突出。
3 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對策建議
3.1 完善產業鏈布局,形成生物醫藥大產業集群
河南省生物醫藥企業分散,且多為中小型企業,大型龍頭企業少,產業競爭力較弱,發展產業集群對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意義重大。首先,產業集群能夠使得區域內共享生產要素,從而來分攤并促使生產成本下降,形成良性循環;其次,大量企業在地理位置上聚集可以加快先進生產技術在企業間流動,促進企業競爭,提高生產效率,進而提高整個區域的競爭力[3];最后,河南省生物醫藥龍頭企業少,缺乏品牌效應,而發展產業集群有利于形成區位品牌,使區域內的各個企業受益。因此,為壯大生物醫藥產業,河南省應該大力發展產業集群,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提升生物醫藥產業競爭力的決策部署,緊扣落實“十大戰略”,圍繞培育形成生物醫藥5 000億級產業規模目標,發揮政策、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優勢,重點支持以鄭州、新鄉為核心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完善落實支持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支持宛西制藥、羚銳制藥等一批知名企業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鼓勵龍頭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產業競爭力。借助河南省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人力資本和中藥資源等優勢條件,在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過程中,不斷引入資本支持,吸引大型企業入駐河南,借助大型企業先進經驗,逐步完善河南省生物醫藥產業結構框架。重點發展大型企業的同時,要重視培育壯大中小型企業,加強企業間的分工與合作,大型企業應加快專注于技術含量高的核心業務,中小型企業承接其非核心業務,壯大集群規模[4-5]。
3.2 加大技術投入,轉變綠色發展方式
轉變發展方式,生物醫藥全產業鏈生產過程中要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制定企業綠色發展戰略規劃,制定行業標準,建立健全制約監督機制。在種植方面,減少農藥、化肥使用,加強野生中藥資源保護,禁止濫采濫逋野生動植物資源。在加工制造方面加大技術投入,開發中藥綠色制造技術和綠色制造工藝,減少污染排放。在銷售方面,積極搭載“互聯網+中醫藥”的快車,利用互聯網輻射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的優勢,采用互聯網平臺銷售模式,逐步減少不必要的流通環節,從而使整體銷售成本降低。要推動數字化轉型,數據智能技術和生命科學研究的融合應用,是破解生物醫藥產業信息孤島、促進生物醫藥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由之路。企業要提高標準、勇于創新,利用大數據、云計算進行生產經營管理,提升藥品質量管理體系運轉的自動化水平,通過科技手段降本增效,積極推動數智化、集約化、平臺化、便捷化運營。
3.3 加快生物醫藥人才培養和服務體系建設,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培育和儲備人才是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關鍵。在人才培養方面,建立和完善產學研合作平臺,鼓勵省內高校、科研院所與生物醫藥企業產學研結合,通過信息資源共享,實現優勢互補,加速共性技術研發。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研發能力和人才培養實力,設置專項人才培養計劃,為生物醫藥產業聯盟不斷輸入復合型人才。在人才引進方面,以國際化的標準、國際化的運作模式大力引進高端人才,盯緊名牌院校領軍人才,重點引進龍頭項目和領軍型人才,要強化上門招攬、活動招攬。在人才服務方面,政府、科研機構、企業都應該重視人才,完善人才引育機制,做好人才培育、引進、服務工作,通過薪酬激勵、住房保障、子女教育、配偶安置、職稱評審等措施來吸引人才,以需求為導向逐步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逐步拓寬人才引進渠道,重視人才引進后的配套設施,確保人才引進措施的落實,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下,實現人才引進良性循環。
3.4 提高高級生產要素的投入,強化創新轉型發展
河南省生物醫藥企業要轉變研發和運營模式,加大研發投入力度,重視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和研究,重視具有自身特色的競爭品牌的培育,使生物醫藥產業形成品牌化、政府對重點扶持的企業進行跟蹤式培育,保姆式照顧,鼓勵和引導企業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從嚴精準提升企業科研裝備和生產設備的工藝水平,扎實基礎,持續改進工藝流程,探索新技術新方法,加快產品升級[6]。地方科技部門對科技研發投入高、科研成果含金量高的企業給予政策性傾斜和實質性獎勵,不斷鼓勵企業加強科技研發和科研投入,及時解決企業經營中的產品質量問題和產品市場需求量減少等問題,不斷引導企業自我造血,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機制的全面升級,鼓勵企業對自身內部組織架構和企業管理進一步規范和提升。企業要立足安全、放眼市場,聚資源、建平臺、選人才,完善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和產業轉化的創新機制,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和工藝水平,搶抓發展機遇,不斷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7]。
3.5 提高產業集聚區服務質量,營造投資興業新環境
主導產業所在地方政府,要持續優化政務服務,開展幫扶指導,助力本地區醫藥產業創新發展,不斷營造親商、愛商、友好待商的良好環境。圍繞助推醫療產業高質量發展,在日常監管中突出服務、體現服務、強化服務,對各類醫藥企業做到提前介入指導、審批快速高效,監管柔性適度,提供充滿溫度的市場準入和監管環境,助力產業做大做強。深化“萬人助萬企”活動,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加快提振市場信心,助力企業加快發展。企業要突出競爭優勢,在生產經營的細節上體現優勢再造,強化富有自身特色的新模式、新業態的科學運行。通過電商運營、網紅直播、打造網紅產品、開展醫療遠程服務等形式傳播中醫藥傳統經方,推進企業生產經營的全環節創新,彰顯特有的市場競爭優勢與實力。
參考文獻:
[1]何暢,何志昂.云浮市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22(19):58-60.
[2]張思文,龔曉楠,趙迪.遼寧省生物醫藥產業集群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J].時代經貿,2019(32):58-59.
[3]任祝,韋慧,薛瑞楠,等.天津高新區創新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建設與能力提升的路徑對策研究[J].天津經濟,2022(9):18-23.
[4]周兵,蒲勇鍵.產業集群的增長經濟學解釋[J].中國軟科學,2003(5):119-121.
[5]陳迅,陳軍.產業集聚效應與區域經濟增長關系實證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11,25(2):33-35.
[6]姜義平.產業集群形成和發展條件探析[J].企業活力, 2007(9):2.
[7]徐景峰.中國制造業的產業集群與經濟增長:基于非平穩面板數據的分析[J].經濟學動態,2010(2):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