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Land Transport Enterprises' Fulfillme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LIU Chenxu," YUAN Dingxi" (Business School,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摘" 要:近年來,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在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陸路運輸企業就是其中之一。文章選取28個陸路運輸企業的相關數據作為樣本,分析履行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產生的影響。結果表明:陸路運輸企業履行對股東、政府、顧客、債權人的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存在正向顯著影響;履行對員工的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是負向顯著的,并從不同方面給出建議。
關鍵詞:社會責任;財務績效;陸路運輸企業
中圖分類號:F252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19.00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played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promoting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listed companies in land transport are one of them. This paper selects relevant data of 28 listed land transport companies as research samples and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fulfillme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rough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fulfill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shareholders, government, customers and creditors on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land transport enterprises is positively significant; the impact of fulfill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employees on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is negatively significant, and suggestions are given from different aspects.
Key words: social responsibility; financial performance; land transport enterprises
0" 引" 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更加重視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企業家們踴躍對社會進行物資捐贈,充滿了責任感。陸路運輸是我國貨運的主要方式,是整個物流行業的基礎。陸路運輸行業在我國經濟社會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大動脈。且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針對我國陸路運輸相關業務的政策扶持力度也越來越大。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在競爭中求發展,并在發展中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陸路運輸企業也應如此。本文研究陸路運輸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的影響,對企業理清自己承擔社會責任的價值效應機理、更好認識社會責任的內涵繼而提升自身財務績效具有重大意義。
1" 文獻綜述與研究假設
1.1" 文獻綜述
陶文杰、金占明認為,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與企業財務績效之間存在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關系[1]。楊皖蘇、楊善林認為,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都不會引起其短期財務狀況的惡化[2]。周方召等認為,低市場化程度地區的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可以有效減少財務和違約風險[3]。賈娟娟、李健認為,總體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正向影響企業財務績效,但財務績效會隨著投資時間的延長一定程度上下降[4]。李霞認為,企業績效的社會責任正效應在民營企業和成熟生命周期企業中更明顯[5]。前人研究多為對制造業、煤炭業或整體A股上市公司進行研究,對交通運輸企業乃至陸路運輸企業進行的研究較少,且目前陸路運輸企業存在不規范的激烈競爭,所以企業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保持健康的競爭市場狀態迫在眉睫。本文針對陸路運輸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的影響進行研究,為陸路運輸企業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1.2" 研究假設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的提升影響重大,能夠幫企業改善經營環境。本文參照陳德萍的做法從員工、政府、顧客、債權人、供應商、股東六個角度,探究陸路運輸企業對不同主體履行社會責任影響企業績效的方向及程度,并為陸路運輸企業發展提出建議[6]。
(1)員工
員工是企業持續發展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員工的履職效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業績。員工的健康也對企業的支出和成本起到一定影響作用,因此保證好員工的身心健康,也會對企業財務績效帶來正向作用。基于以上提出假設1。
假設1:企業履行對員工的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有正向影響。
(2)政府
政府對企業的經營提供一定保障作用,且部分企業為國有控股。政府出臺的優惠政策以及各種補貼、獎勵對企業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積極納稅、與政府維持良好的關系也有助于企業未來發展,提高企業經營業績。基于以上提出假設2。
假設2:企業履行對政府的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有正向影響。
(3)顧客
顧客是公司產品的最終消費者,維護好與顧客的關系,給顧客提供性價比高的產品有助于增加顧客購買,提高企業財務績效。基于以上提出假設3。
假設3:企業履行對顧客的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有正向影響。
(4)債權人
企業通過融資的方式獲取資本時,債權人發揮著必不可缺少的作用。保持良好的信譽、提高自身償債能力、及時還款付息會加強債權人對企業的信任,有利于更多的資本注入,從而促進企業財務績效穩定增長。基于以上提出假設4。
假設4:企業履行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有正向影響。
(5)供應商
供應商是企業生產經營所需原料的源頭。對運輸行業來說,供應商主要提供了運輸所需的交通工具及燃料支出。較短的應收賬款周轉期有利于供應商的資金運轉,可以從中與供應商商榷更低的原料成本,提升經營業績。基于以上提出假設5。
假設5:企業履行對供應商的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有正向影響。
(6)股東
股東是企業的投資者。現代企業制度中所有權與經營權分立,經營者作為代理人,其職責就是對股東負責,避免企業虧損,實現盈利。基于以上提出假設6。
假設6:企業履行對股東的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有正向影響。
2" 研究設計
本文根據2012年證監會制定的行業標準,選取了28家陸路運輸業上市公司的2012—2021年的相關數據,使用SPSS23.0以及stata16兩個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數據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研究變量的選取如表1所示。
2.1" 變量選擇
變量的具體說明如表1所示。
2.1.1" 被解釋變量
本文選取總資產報酬率代表企業財務績效的水平,該指標既可以代表企業資產的營運效益,又可以代表企業的獲利能力。總資產報酬率越高,說明企業的財務績效水平越好,因此這一指標可以很好地反映財務績效。
2.1.2" 解釋變量
(1)員工:本文選取工資收入比代表企業對履行對員工的社會責任水平,工資收入比越高,說明企業履行對員工的社會責任的情況越好。
(2)政府:本文選取應稅所得率作為衡量企業對政府履行的社會責任水平,應稅所得率越高,企業對政府的財政收入的貢獻越大,說明企業更好地承擔了對政府的社會責任。
(3)顧客:本文選取營業成本率作為企業履行對顧客的社會責任的反應,營業成本率越低,說明履行對顧客的社會責任程度越高。
(4)債權人:本文選取資產負債率作為企業履行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水平的指標,資產負債率越高,說明越沒有很好地履行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
(5)供應商:本文選取應付賬款周轉率來反應企業對供應商的社會責任,應收賬款周轉率越快,說明企業越好地承擔了對供應商的社會責任。
(6)股東:本文選取每股收益作為企業履行對股東社會責任的指標,每股收益越高,說明企業越好地履行了對股東的社會責任。
2.1.3" 控制變量
本文選取企業規模、企業性質及股權集中度作為控制變量。通常狀況下,規模越大的公司對社會各階層利益集團的影響也越大,以上市公司期末總資產來反映陸路運輸企業規模;陸路運輸企業分為國有與非國有陸路運輸企業,且國有企業更易獲取高質量資源。國有陸路運輸企業上市公司取值為1,其他上市公司取值為0。股權集中度高的企業通常有利于公司的經營激勵,以前十大股東持股比率來代表企業股權集中度。如果不受企業規模、性質和股權集中度的限制,企業之間就沒有可比性。
2.2" 模型設計
根據研究假設及所收集的數據特征,構建以下模型,其中:β為截距項,β至β是各變量的待估回歸系數,ε為隨機干擾項。
ROA=β+βCUST+βSTAFF+βGOVR+βCR+βSUP+βSHAR+βSIZE+βNT+βCON+ε
3" 實證分析
3.1" 描述性統計
總資產報酬率的均值為0.059 7,最大值為0.179 3,最小值為-0.390 1,可以看出陸路運輸企業整體資產收益水平較低。營業成本率均值為0.621 8,最大值為1.088 8,最小值為0.096 8,整體來看,陸路運輸企業營業成本率符合企業特點,但企業之間營業成本率差距較大,且部分企業存在虧損經營,成本控制存在一定問題。員工收入水平均值為0.022 1,最大值為0.164 3,企業整體履行對員工的社會責任的水平較低。應稅所得率的均值為0.079 4,最大值為0.391 2,最小值為-0.009 8,說明企業之間對政府履行社會責任的水平整體偏低且差異甚大,存在企業虧損確認遞延所得稅的情況。資產負債率均值為0.484 8,最大值為0.897 7,債務水平總體良好,同時少數企業存在較高的負債率,履行對債務人的社會責任可能會存在困難。每股收益均值為0.328 7,最大值為1.641 04,最小值為-2.274 1,說明企業間履行對股東的社會責任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前十大股東持股比率均值為60.713 6,最大值為93,說明陸路運輸行業整體股權集中度較高。
3.2" 相關性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總資產負債率ROA與應稅所得率GOVR、每股收益SHAR、企業規模SIZE和前十大股東持股比率CON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與營業成本率CUST、資產負債率CR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通常認為,兩個解釋變量間相關系數大于0.8則存在嚴重多重共線性,上表的解釋變量間的相關系數較低,不會對后續回歸結果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全部保留。
3.3" 模型檢驗
該模型調整后的R值為0.707,說明該模型擬合程度較好,F值為75.698,F值的概率為0.000,德賓沃森檢驗為1.455,說明不存在一階自相關性,表明了方程的總體回歸效應比較顯著。
3.4" 多重共線性檢驗
一般認為若VIF值大于10,則模型存在多重共線性,數值越大代表該模型共線性越高。表5中,VIF檢驗結果顯示各變量的VIF值處于1~3之間,均小于3,說明各個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可以構建該模型。
3.5" 回歸分析
從表5中可以看出,每股收益SHAR對總資產報酬率ROA的影響是正向且在1%水平上顯著的,即履行對股東的社會責任正向顯著影響企業財務績效,對股東履行社會責任的水平越高,企業財務績效越好,因此假設6成立。工資收入比STAFF對總資產報酬率ROA的影響是負向且在1%水平上顯著的,即履行對員工的社會責任會降低企業財務績效水平,因此假設1不成立。應稅所得率GOVR對總資產報酬率ROA的影響是正向且在5%水平上顯著的,即對政府履行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有一定正向作用,因此假設2成立。營業成本率CUST對總資產報酬率的影響是在5%水平上負向顯著的,營業成本率越低履行對顧客的社會責任水平就越高,即對顧客履行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有正向影響,因此假設3成立。資產負債率CR對總資產報酬率的影響是在5%水平上負向顯著的,資產負債率越低,履行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水平越高,即履行對債務人的社會責任會提高財務績效水平,因此假設4得到了驗證。應收賬款周轉率SUP對總資產報酬率ROA的影響是正向但不顯著的,即履行對供應商的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可能存在反作用,因此假設5不成立。控制變量企業性質NT和前十大股東持股比率CON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并不顯著。企業規模SIZE對總資產報酬率ROA的影響是負向且顯著的,即企業規模的擴大會反作用于其財務績效水平。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 論
本文基于28家陸路運輸A股上市公司的2012—2021年的數據,通過實證分析研究了陸路運輸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結果表明:陸路運輸企業履行對股東、政府、顧客、債權人的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的影響是正向顯著的,系數分別是0.083、0.1、-0.025、-0.023;履行對員工的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是負向顯著的,系數為-0.166;履行對供應商的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是正向但不顯著的;企業規模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是負向顯著的;企業性質和股權集中度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不顯著。
4.2" 建" 議
首先,政府可以通過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進行監管,優化履行社會責任的評價指標體系,譬如對員工的勞動保護、對供應商及顧客的履約程度、對社會的捐贈或其他公益行為,通過考核評價來反映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程度,進一步制定相關策略對企業進行獎懲。其次,社會發揮監督作用,鼓勵媒體輿論、民眾以及企業內部員工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進行監督與約束,對其負面行為,如壓榨員工、失信行為、違法排污等進行曝光。另外,對企業的貢獻要有正確的認識,不過度消費企業,侵犯其合法權益。最后,陸路運輸企業要認識到履行社會責任與提高企業績效并不是對立的。相反,正確履行企業自身的社會責任會對企業財務績效有一定促進作用。企業需將自身特征與社會背景情況相結合,對應履行的社會責任做好規劃并實施,平衡好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形成良性循環。增強自身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正確認識社會責任,明確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從而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保持陸路運輸企業間良性競爭,推動陸路運輸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陶文杰,金占明. 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媒體關注度與企業財務績效關系研究[J]. 管理學報,2012,9(8):1225-1232.
[2] 楊皖蘇,楊善林. 中國情境下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大、中小型上市公司的對比分析[J]. 中國管理科學,2016,24(1):143-150.
[3] 周方召,金遠培,賀志芳. 企業社會責任對公司績效和風險的影響效應——來自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證據[J]. 技術經濟,2020,39(8):119-129.
[4] 賈娟娟,李健. 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分析及研究方法異質性影響——基于單臂Meta-分析報告[J]. 中國注冊會計師,2022(10):70-77.
[5] 李霞. 企業績效會影響社會責任履行嗎?——基于不同性質企業的考察[J]. 財會通訊,2022(12):62-66.
[6] 陳德萍. 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實證研究[J]. 統計與決策,2012(12):17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