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2023年世界環境日聚焦于“塑料污染解決方案”,旨在減少全球塑料污染。多國專家表示,中國政府與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的“以竹代塑”的倡議有助于全球治理塑料污染,為推動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塑料污染是全球性問題,人類每年生產超過4億噸塑料,每年約有上千萬噸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塑料垃圾數量之多、分布范圍之廣、影響之大已引起各方關注,日益嚴重的塑料污染問題也威脅著人類健康。同時塑料垃圾加劇了全球氣候變化。
加強塑料污染治理行動,關鍵是找到合適的替代品。竹制品正在成為替代塑料制品的環保選擇。
我國是世界上竹資源最豐富、竹產業規模最大的國家。現階段,我國竹基纖維復合材料、竹微絲復合包裝材料等技術取得較大突破,竹產業橫跨一二三產業,包括竹建材、竹日用品等十余類上萬個品種。近年來,在南南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竹產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加快走進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幫助相關國家發展加工產業,惠及當地民生。
“以竹代塑”是主動開辟環保新賽道的縮影,為統籌產業發展和生態保護寫下生動注腳。
素材解讀
魯迅先生曾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塑料污染是全球性問題,而“以竹代塑”主動開辟了環保新賽道。一根竹子一頭連著低碳環保,一頭連著產業發展,要讓竹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和市場優勢,還有很長的路。竹取代塑料不是朝夕之事,需要久久為功。但并沒有獨善其身,反而主動擔負責任,加強我國與各國合作,將生態智慧惠及世界,與世界各國共同應對全球環境挑戰。改善全球生態,彰顯大國擔當。我國將繼續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貢獻中國力量,為生態保護寫下生動注腳,共建清潔美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