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苗

楊浦濱江南段
上海市楊浦區作為中國近代工業重要發源地之一,曾有中國第一座現代化水廠、遠東最大火力發電廠、遠東最大煤氣供熱工廠、中國第一家官督商辦的機器造紙局等,見證了上海工業的百年發展歷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上海市楊浦區濱江岸線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發地,也是工業遺產更新規模最大的中心城區。“十四五”期間,楊浦區濱江沿岸將推進大規模的工業遺產轉化,將“工業銹帶”建設成為“生活秀帶”。
據悉,楊浦濱江位于上海中心城區東北部,總面積15.6平方公里,岸線總長15.5公里,是上海“一江一河”發展“十四五”規劃中的重點發展區塊,地理位置優越、工業遺存眾多,也是黃浦江兩岸世界級濱水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岸線已貫通的5.5公里濱江段因工業遺產分布較多,被稱為“不間斷的工業遺產博覽帶”。
日前,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環世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林杰圍繞工業遺產文化歷史價值挖掘、使用功能拓展等,建言激活工業遺產賦能新經濟。林杰表示,楊浦濱江作為首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面臨著更新后工業遺產文化歷史價值挖掘不深入、使用功能單一、產權不明晰、可達性不足等問題。
“僅濱江南段岸線上,規劃保護保留的歷史建筑就有24處、66幢,總建筑面積達26.2萬平方米。這些極具特色的百年工業遺存,可謂是楊浦濱江的名片,是近代上海,甚至中國工業發展歷程的縮影,但目前工業遺產的優勢和文化價值尚未得到很好的展示,缺少集中、系統的大眾傳播手段,一些工業遺產的產權不清晰,亦不利于更新以及后續的運營管理。”林杰認為,對工業遺產歷史文化意義傳播不足,缺少標簽化活動,不利于提升楊浦濱江的文旅價值。
林杰注意到,根據楊浦區的規劃,未來將引入國際上最前沿的文化時尚品牌,把楊浦濱江打造成一個世界級的文化聚集帶和生活秀帶。他建議,通過策劃與傳播,將與楊浦濱江歷史和文化匹配度高的活動IP化、品牌化,并引入知名消費品牌,從而進一步帶動楊浦濱江的人氣與活力。
“比如,楊浦曾是中國棉紡織業的重鎮,濱江也有多處棉紡織業工業遺產,要聚焦活化工業遺產,做足強化文旅功能的文章。近兩年,楊浦濱江也舉辦過國際時裝品牌的新品發布會,可將活動做大做強,成為楊浦濱江國際化、高規格的標志性活動。”林杰表示,還可依托即將建造的古船博物館,植入航海元素,結合元宇宙產業,把楊浦濱江打造成上海最好的航海體驗參觀地。
據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官方網站顯示,濱江南段毛麻倉庫舊址已成為各大藝術展覽的舉辦地,承辦了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百年百藝·薪火相傳”中國傳統工藝邀請展、“曙光”——紅色上海·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藝術作品展等高品質展覽。自明華糖廠倉庫保護性修繕后,承接了“涓匯成流”第十屆國際傳統藝術邀請展、時尚品牌新品發布展覽等,成為文化演出、藝術展陳的多元空間。此外,原為上海第十七棉紡織總廠的上海國際時尚中心先后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國家工業遺產旅游基地等,年吸引客流近400萬。近年來,楊浦濱江舉辦“迭變—國風新潮”發布、時尚藝趣節系列之SFC“造”節等活動,不僅讓人領略到百年建筑的韻味,更讓人感受到百年紡織文明嬗變后的新生。
此外,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上海市文物局與楊浦區實施了一批工業遺產保護利用項目,探索制定有關創新政策,示范區創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22年11月,古船整體打撈遷移成功實施后,目前上海博物館的專業考古力量正對其開展保護和考古發掘。預計2025年,以長江口二號古船為核心的上海博物館北館將啟動建設,打造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古船與考古博物館、全球一流水下考古的研究中心、國際航運貿易中心的展示窗口和人民城市“生活秀帶”的文化地標。
林杰提出,目前楊浦濱江岸線的工業遺產多為公益性、展示性功能。工業遺產功能單一,缺少標簽化活動,不利于提振區域人氣。林杰說:“楊浦濱江舉辦國際時尚品牌地新品發布會、紅色教育基地、親子比賽等活動,雖然類型繁多,但標識性不強,多為事件性、單場活動,缺少國際化、高規格的活動。”
因此,林杰建議,未來可將楊浦濱江部分工業遺產改造為創業共享空間,以優惠政策引入與新經濟產業鏈上下游相關的產業,以及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環五角場大學群的創新創業企業。此外,“雙創周”上海分會場連續兩年落戶楊浦濱江,已經形成一定品牌效應,創新創業指數連續8年保持正增長。林杰認為,“在有文化底蘊的空間從事具有創造性的創業項目,對年輕創業者和從業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對此表示,楊浦濱江正全方位推進濱江南段能級提升。
在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方面,將加快推進人民城市地標集群“一館一院一論壇,一廣場一會堂”落成,圍繞“活力濱江”主題特色,推動濱江創智中心、藝術中心、展覽中心、公園中心等重大公共服務設施建成落地,結合“長陽秀帶”在線新經濟生態園建設,結合抖音、美團、嗶哩嗶哩三個在線新經濟總部項目及中交、中節能兩個央企總部項目“串珠成鏈”,吸引更多重量級企業入駐,打造高能級平臺,成為“樓宇經濟”新高地。
在城區數字化轉型工作方面,以“經濟、生活、治理”為楊浦濱江數字化轉型的三大核心,打造基于 BIM+GIS 數字孿生城市,加快濱江智慧管理平臺建設建成,成為城區數字化轉型“樣板間”。通過數字賦能,加快制造業轉型發展,打造在線新經濟研發創新區。
最后,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表示,將繼續加強工業遺產內涵價值挖掘,著力“高位統籌、整體規劃、保護優先、以用促保、分類施策、集成管理、守正創新、注重實效”,推進大規模的工業遺產轉化,打造人民城市“樣板間”、塑造濱江區域“煙火氣”、激發創新發展“動力源”。
公共交通是目前楊浦濱江的短板。記者注意到,目前就地鐵而言現有4號線 (楊樹浦路站)、12號線(大連路站)、10號線站點離江邊的高樓都有一定的距離,而24號線的站點尚在規劃中。
林杰說:“根據專業測算,2026年隨著嗶哩嗶哩新世代產業園、中交集團、中節能上海首座、美團上海中心、抖音集團上海濱江中心等總部項目逐步投入使用后,未來可能增加20萬通勤人口。”林杰認為,目前因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的一些工業遺產產權不清晰,不利于更新以及后續的運營管理。
對此,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表示,未來可以從機制上創新解決產權歸屬與運營管理平衡難題。在交通方面,也可以考慮用頻次比較密的班車接駁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此外,據官網資料顯示,江浦路越江隧道于2021年9月30 日實現通車運營,軌交18號線一期北段于2021年12月30日通車運營,截至目前,楊樹浦路綜合改造工程已完工,隆昌路越江工程正在推進實施中。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快推進楊樹浦路、安浦路、平定路等路網工程,結合美團、嗶哩嗶哩、字節跳動等項目加快實施配套道路建設,推進濱江南段地下纜線型綜合管廊工程,逐步完善濱江南段、中北段路網系統,增強交通可達性,全面提升基礎設施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