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卿 張云龍 高旭
〔內容提要〕城市的發展離不開青年,青年群體是城市發展最具生機與活力的力量,是城市發展繁榮和競爭力的源泉。2022年,國家多部委聯合印發《關于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的意見》,深圳、杭州、成都等45個城市被納入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名單。創建青年發展型城市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具體舉措,是推進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落實的重要抓手。青年發展型城市從關注“青年引入”,到培育“青年活力”,再到縱深推進“青年發展”,實現了青年與城市“雙向奔赴”。2023年,新一輪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即將啟動,大連在繼金普新區、長??h被列為全國、全省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后,正積極推動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工作,并制定出臺了東北首個青年發展“十四五”規劃。本文在對目前大連市青年工作和縣域試點成功經驗總結梳理的基礎上,對大連市創建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青年發展;城市發展;城市建設;青年與城市發展
一、大連創建青年發展型城市的重大意義
(一)創建青年發展型城市是全面推動大連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當前,大連正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加速推進新時代“兩先區”“三個中心”建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望青年、更需聚集青年、更能成就青年。此時,創建青年發展型城市更能吸引和凝聚更多青年參與大連城市經濟社會建設,成為新時代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二)創建青年發展型城市是優化人口結構的有力抓手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強調,“要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東北全面振興”。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大連市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16.87%,超過全國平均水平3.37個百分點,已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創建青年發展型城市,匯聚更多青年來連就業、安家、發展,將有效提高人口整體素質、改善人口結構,有助于形成總量充裕、結構優化、分布合理的人口高質量發展態勢,支撐大連全面振興。
(三)創建青年發展型城市是新時代提升城市吸引力的必由之途
城市人口吸引力是觀察城市的深度視角,較強的人口吸引力特別是青年人口吸引力最能體現一座城市的魅力,能夠有效拉動需求,形成指數級發展效應。大連與深圳、上海等先進地區相比,在城市形象、都市功能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創建青年發展型城市,有利于服務青年緊迫需求,補齊城市功能短板,優化青年成長環境,提升城市品質,增強大連城市吸引力,讓大連成為青年心中“向往之城”。
二、大連創建青年發展型城市的基礎與優勢
(一)適宜青年的城市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一是城市環境宜居。大連城市環境優美宜居,是中國首批優秀旅游城市,素有“浪漫大連”之稱;是中國東部沿海重要的經濟、貿易、港口、工業、旅游城市,副省級城市,全國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是世界經濟論壇(WEF)夏季達沃斯的常駐舉辦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5.42%,綠化覆蓋率全國排名第6,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90%以上。二是城市交通發達。擁有完善的城市公交網絡,軌道交通四通八達;大連國際機場與13個國家、88個國內外城市通航,基本形成了覆蓋全國、輻射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連接歐洲、美洲、大洋洲、亞洲各國主要城市的航線網絡;在建的大連金州灣國際機場是世界最大的離岸式人工島機場,建成后為4F級國際航空樞紐、東北亞門戶樞紐機場;擁有大連北站、大連站兩座高鐵站,是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站之一。三是經濟基礎扎實。2022年,大連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省經濟首位度不斷提升,綜合實力逐步提升,高質量發展基礎日益夯實?,F已初步建立以現代服務業、旅游業、都市農業、海洋食品、數字經濟等多行業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四是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全力創建營商環境全國標桿城市,實現營商便利度和企業群眾滿意度“雙提升”,深入實施創優營商環境“十提升十深化”工程,出臺營商環境升級“80條”,服務效能全面提升。實施眾多便民措施,設有“12345”熱線平臺,暢通民意訴求解決渠道。五是青年就業創業環境不斷優化。出臺“興連英才計劃”等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全面放開落戶條件,吸引青年人才來大連工作生活,積極打造便利青年生活的“宜居之城”。
(二)青年發展工作成效顯著
一是建立青年發展機制。出臺青年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市縣兩級青年工作聯席會議,統籌協調青年工作。制定《大連市青年發展統計監測工作方案》,建立青年發展統計監測制度,有力保障青年發展各項規劃落地實施。二是制定青年發展規劃。發布東北地區首個青年發展“十四五”規劃,并將“促進青年更好成長、更快發展”納入《大連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政策規劃引路,夯實青年發展基礎。三是完善青年保障。確保青年人才安居保障,出臺《大連市青年驛站項目實施方案(試行)》等,打造功能齊全的“榴蓮青年驛站”,為來大連求職的青年提供“就業指導”“城市融入”等一站式、多元化服務。服務青年多元品質化生活需求,團市委為來大連的青年免費發放“連青卡”,提供租房、購物、餐飲等專屬優惠。關愛青年群體身心健康,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行動,加強婚戀觀、家庭觀引導,將青年婚戀交友納入青年工作。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打造新時代大連“智慧12355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數字賦能、智慧管理”的AI一站式、一體化青少年事務樞紐型綜合服務平臺,被團中央認定為全國“12355區域中心”。優化青年文化環境,推廣優秀青年題材作品,舉辦各類文藝展覽、講座和論壇等,引導青年樹立高尚精神追求,培養文明生活方式。將青年元素融入城市建設,創建青年場景,在城市廣場、公交地鐵等公共區域融入青年元素,營造“讓城市對青年更友好,讓青年在城市更有為”的良好氛圍。
(三)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經驗成熟
大連金普新區作為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和遼寧省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實施試點的雙試點地區,長海縣作為全省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試點縣區,踐行青年優先發展理念,配套青年發展指標體系,充分發揮試點作用,為大連創建青年發展型城市積累成功經驗、做出良好示范。
當然,大連雖然具備創建青年發展型城市的基礎和條件,但也存在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機制運行力度有待加強、青年發展政策創新滯后、城市吸引力和競爭力下降等亟待解決的問題。當前,大連正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大連實踐。此時,創建青年發展型城市基礎深厚、優勢明顯、恰逢其時。
三、大連創建青年發展型城市的對策建議
(一)締造青年“活力之城”,培育青年與城市同頻共振
一是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充分發揮大連市青年工作聯席會議工作機制作用,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責、共青團牽頭、各方齊抓共管”工作格局。成立創建青年發展型城市工作專班,統籌協調全市各職能部門,加大推進力度、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加大政策創新力度。借鑒深圳、成都等青年發展型城市成功經驗,出臺大連支持青年發展的政策措施。將青年發展規劃納入新一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重點專項規劃,強化督導落實。三是營造城市青年氛圍。將青年優先發展理念融入城市發展戰略,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過程中充分體現青春元素、全面照顧青年特點,塑造青年場景和青年品牌,打造凸顯大連特色、蘊含青年元素的全景式城市新地標。四是加大資金保障力度。將青年友好場景建設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將創建青年發展型城市相關工作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拓展融資渠道,發揮國有企業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匯聚多方力量推進青年發展型城市的重大項目建設。
(二)鑄就青年“安居之城”,成就青年與城市相融相促
一是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增加公辦幼兒園和中小學資源配置;改造提升鄉村薄弱學校,推動城鄉間、區域間、學校間教師合理流動、均衡配備;強化高校與勞動力市場對接,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人才;鼓勵職業學校與社會資本合作共建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實訓基地,加強各學段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滲透融通。創建優質醫療服務品牌。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增加服務質量高、覆蓋范圍廣的醫療服務供給,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降低醫療服務費用,增強對青年吸引力。二是改善公共基礎設施。完善城市路網結構,健全“軌道+公交+慢行”的多樣化綠色出行方式,提升道路運行效率,增強青年出行幸福感。增加兒童和青年公共基礎設施供給,在公共場所增設母嬰室、主題親子樂園等,打造更多小型多樣、就近就便的“閱讀圈”“健身圈”“休閑圈”。建造地標性青年廣場,布局增設青年文化走廊、青年社交平臺、青年休閑娛樂場所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青年品牌為統領的青年發展服務中心、青年活動空間、青年發展集聚區等。三是完善住房保障措施。建立面向青年群體的多元住房保障政策體系,降低青年群體來大連定居的成本。加大閑置樓宇盤活力度,探索政府收購、自主改造等多種途徑,以“商改居”“人才公寓”“青年公寓”等模式予以盤活,改裝成“酒店型”“公寓型”“保障型”等多樣化青年驛站,完善周邊商業配套,為青年打造15分鐘便捷生活圈。四是豐富青年生活載體。著力培育以青年為主要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經濟業態,塑造契合青年需求的消費場景、文娛場景和社交場景,打造地標商圈潮購場景和24小時消費釋放地,豐富青年業余生活。五是縱深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城市文化構筑城市記憶,打造城市名片。創新消費業態,創優服務體系,布局公共文化設施項目,打造龍頭型、旗艦型文旅項目群,把大連的山海風光、城市魅力、文化特色串珠成鏈。
(三)打造青年“立業之城”,促成青年與城市雙向奔赴
一是以產業發展厚植就業沃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壯大經濟規模,推動城市能級實現新躍升。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新興優勢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強化數字賦能、科技賦能,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有機融合,打造韌性強、結構優、質效高的產業集群,以產業發展厚植就業沃土,實現“引青入連”“聚青在連”。二是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建設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加大對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推動惠企政策落地見效,培育具有大連品牌影響力的、帶動性強的民營企業,吸引更多企業家來大連投資興業。充分發揮民營經濟在吸納就業、創新發展、經濟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暢通人才晉升機制,幫助高校畢業生實現個人價值追求,讓高校畢業生想留、留得住。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加強中低收入人群的職業技能培訓,實現價值提升和收入提高。四是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實習渠道。搭建由政府統籌、連接學校與企業的就業實習平臺,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企業聯盟、就業中介等民間機構輔助作用,為高校畢業生在大連就業實習提供更多機會,為青年來大連興業提供幫助。五是健全青年就業和勞動保障機制。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保障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利益,開展特殊工時管理綜合改革試點行動,打造15分鐘公共就業服務圈。
(四)成就青年“夢想之城”,助力青年在城市奔跑逐夢
一是提升大連城市榮譽感和影響力。城市榮譽是城市發展成果的集中體現,是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是城市最具影響力和吸引力的軟環境。充分發揮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舉辦的優勢,用好全球領袖和創新人士來大連參會的資源,宣傳城市文化、展示城市風貌、樹立城市品牌、擴大城市影響力,深度挖掘并多角度宣傳展示大連發展成就和行業歷史榮譽,以文旅融合項目呈現,展示大連城市魅力。舉辦具有國際性、影響力和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節慶活動,展現大連城市形象。打造體育名城,培育大連足球等全國知名品牌,爭取國際國內重大賽事落戶大連,激發青年人參與的熱情和榮譽感。二是提供青年參與城市治理的機會。構建多元有序的青年社會參與渠道,廣泛聽取青年意見、匯聚青年智慧,鼓勵廣大青年發揮所長、參與社區治理。三是打造大連創新創業夢工場。激發青年創新創業熱情,制定大連市促進青年創新創業地方性法規,完善青年創新創業政策體系,加大青年創新創業的教育、技術和資金支持,形成有全球感召力的青年創新創業環境。建設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孵化器,支持海外青年人才開展離岸研發、離岸創業。四是促進大連青年參與國內外交流。舉辦青年國際交流論壇,發起和參與“一帶一路”青年發展城市聯盟,加強國內外城市間交流互鑒,在全國率先發起“一帶一路”框架下青年發展型城市國際合作共建示范。積極承辦和參與青年領域的重大外事活動,舉辦國際、全國青年創新大會、青少年科技交流營等活動。
(作者單位:1.大連交通大學;2.大連市發展改革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