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實訓室質量管理是保障護理學專業實訓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完善實訓室管理的規范性為全面培養學生專業技能、養成良好職業習慣打好基礎。近年來,科學的管理方式在全球各行各業得到普遍應用,并在相應領域大環境的滋養下獲得長足發展,而國際衛生事件屢見不鮮,促使護理學專業的教學要適應現代化教學方式的發展步伐,實驗、實訓、實習、實踐等“四實”教學管理也要迎合新醫科的要求,在護理學專業實訓室建設方面強調有關規范性、應用性和職業性的管理策略,拓寬了護理實訓室邁向科學、高效、規范化的前進道路。文章通過研究6S管理模式在高校護理學專業實訓室建設中的應用,對于推動高校護理學專業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實訓室建設;6S管理;護理學專業實訓室
[]
護理學專業實訓室的建設的重點在于完善質量保障制度以維護實訓室管理的科學性,包括在建設期和維護期都需要考慮實訓教學管理的系統性和層次性,在承認其復雜性的同時能夠抽絲剝繭,最終能將管理要求落實于細節之處。管理人員結合自身專業技能,形成適應時代變化的管理理念,將之應用于所服務的專業,善于總結實訓室應用特點,以開課課程的教學目標為導向,保障管理適應教學,充分考量相關需求,適用于教學以及教學管理的主客體。
6S管理是整理(Seiri)、整頓(Set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安全(Safety)六個項目的簡稱。6S管理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模式,能促進對實訓環境等教學要素的有效管理與運用。應用6S管理模式在有效提升高校實訓室的管理效率的同時也能使學生在實訓室中感受到職業環境的管理氛圍,有效將學校學習環境與未來職業環境聯系在一起,從綜合管理角度對護理學實訓課環境進行有效管理,能夠激勵護理專業學生從思想和操作兩方面均能取得收獲。將6S管理有機融入護理學專業實訓室建設,可有效推動護理專業實訓室管理建設升級,有效優化實訓室的資源配置。
一、高校實訓室建設的意義和價值
建設護理學專業實訓室在了解國家政策、行業標準、社會需求的前提下,更要明確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制訂的畢業要求設置的課程大綱來實施管理方案,管理貼近產學研用相結合,在真實環境中讓學生感受職業特點,培養順應時代變化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職業態度。以齊齊哈爾工程學院為例,該校的人才目標囊括了專業、行業、就業三個維度,提倡學生個性化發展,挖掘創新思維,有目標、有針對性地培養職業型、創業型護理人才。
實訓中心是培養新時代護理學相關專業人才的最主要場所,專業的實訓室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它包括實訓場地的建設、實訓設備的配置以及實訓課程的實施等內容。其中,實訓課程的實施是實現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訓環境,讓學生在真實、安全的環境中學習,對于提高學生專業的護理技能有正向引導作用。在實訓室建設中,護理實訓中心也要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原則,充分考慮學生實習需求,滿足學生實踐需要,同時要注重建設過程中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實用性。在護理學實訓室建設的全過程中都要做好合理規劃以及管理工作,有效利用現有資源,加強日常管理、提高利用率,高效利用實訓教學資源,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在實訓室中得以充分體現。
二、高校實訓室建設目標
通過研究“6S”管理模式在護理學類實訓室管理中的應用,借鑒二級、三級醫院已經推廣實施的6S管理甚至更高水平的8S管理經驗,提升實訓室管理水平,優化學院實訓室建設體系。通過建立完善的規范化、標準化、系統化的管理規章制度,加強對實訓室進行有效的管理,確保實訓室高效有序地運行。通過與校企、醫院之間形成戰略性合作關系,共同建設成立高水平校企合作實訓實驗基地,優化升級大健康教育實訓教學中心。根據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計劃的標準和要求,融合內外部資源對實驗室進行改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進企業各項目開展,學院針對自身實訓室的特點對企業項目組進行開放,從而提高實訓室的開放利用率。為學院建立健全實訓室建設與管理體系,確保實訓教學質量,對于提高學生的整體護理水平和職業能力水平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高校實訓室建設現存問題
(一)實訓室設備和物料管理不規范
護理學實訓室設備選購、維護和更新由于既定制度的框架問題而產生差異,缺乏統一的標準化管理,不能確保實訓教學工作的一致性。耗材的管理和使用也存在一些常見問題,由于物品的種類相對較多,涉及的專業性較強,而管理人員可能缺乏相關專業學習經歷,在完成過程性管理記錄時會出現表述不清、不夠完整的情況,以及會有耗材儲存不當、質量控制不專業等問題。
(二)實訓室管理制度缺失
實訓室是學校內開展“四實”教學的場所,不同類型實訓室服務于不同專業,實訓室內實驗項目多,流程標準多,導致部分實訓室缺乏標準化的流程管理,實訓教學質量缺乏高效性。同時,實訓室制度不健全,建設不規范,沒有統一的操作規程,對人員的績效考核方式過于呆板,難以形成相對獨立又整體統一的校內實訓管理制度,主流思想是依托上級組織或相關課程形成課程管理制度,時常出現管理掣肘,不利于管理落地執行。
(三)實訓教學模式與專業技能結合不緊密
護理學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這就要求護理專業人才更需要具備一些新素養,如多一點“形而上”,加強學生思考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查閱資料發現,很多高校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實踐教學及實訓室的相關管理手段落后,教學效果差。在許多高等學校教學中,出現專業實訓教學和理論教學統籌不平衡的現象。其中一種傾向是更加注重實踐學習,理論教學沒有進行嚴格的學習和考核。這種情況強調實訓環節,而理論教學則比較淺顯,這樣使學生雖能應付目前的工作,但學生并不明白這么做的原因,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還有一種傾向是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輕實訓。這種情況注重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理論教學上.結果是學生對于理論課程的學習并不是十分扎實牢固,對于知識并不能做到“全知全會”,動手能力也一般。所以,對于傳統實訓教學來說,主要是按照卷面考試的分數和教師對于學生平時上課的表現來確定學生對于整體課程的學習狀況,不具有全面性。
四、高校實訓室建設問題的解決思路
(一)加強“6S”管理模式在護理學類實訓室物品管理中的應用
在實訓室管理過程中,高校應不斷提高實訓室專職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積極組織展開多項專題培訓工作。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技能,使其深刻理解實訓室物品和相關儀器的作用,對物品進行標簽化整理,完善實訓室物品管理。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的同時也應有效結合實訓室內的相關物品對護理工作內容進行充分講解與說明,有助于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改進與提升。
(二)建立并完善實訓室相應的管理制度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高校教學實驗室安全工作的通知》文件內容,現階段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已有實訓室和在建相關實訓室的相關管理制度。高校應充分鼓勵任課教師和上課的學生參與到實訓室的管理中,幫助實訓中心完善制度和制定考核標準,促進實訓室的良性運轉。在實訓室服務教學的同時也應當積極組織開放實訓室或進行社會服務,實現最大程度上的資源共享,從而提高關于實訓室設備以及實訓室的利用率,節約教育資源。在日常管理實訓室的過程中,除去需要統一調配實訓器材和對應耗材,還要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和對應的開放計劃,目的是將實訓室的使用時間錯開,防止發生教學沖突等情況。在教學時,應更新管理理念,借鑒行業領先的管理模式,制訂理論科學、運行有效、可持續改進的實訓室管理制度,聘請專業的管理人員,嚴格執行管理制度輔助護理學相關專業開展實訓教學。
(三)設立科學的考評制度,完善課程設置
護理學相關實訓考評的標準應更貼近實際、貼近臨床實踐,可設置不同情境的模擬考場,讓學生更加貼近實際,使學生在考核過程中全面掌握患者存在的問題,找出合理的辦法,以病人為中心,制訂最佳護理方案。通過完善課程設置和考評制度,對學生的平時學習狀態、基本學習情況、學習態度和應變能力有大概的掌握。學生通過對實訓室開放制度的定制,以臨床思維為主線,進行各類引導式教學案例的制作與應用,增強學生臨床操作實踐練習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臨床護理能力,使學生成為適應新形勢發展要求的臨床一線骨干。
(四)智慧教學在實訓室中的應用
依托大健康教育實訓教學中心現有的智慧班牌,建立智慧實訓室。運用射頻識別技術來實現高校實訓室的智能化管理,借鑒智慧實訓室建設過程中先進的理念和方法,應用于6S管理中,可以使實訓室管理更加細致、有效。虛擬仿真教學管理平臺系統基于B/S架構面向護理學校的在校學生、教師及學校管理人員使用,旨在為院校提供一個全院/校規模的MOOC模式的開放式學習平臺,用于學生/學員的自主學習或師資培訓。MOOC模式以獨特的形式獲得了各類教育教學參與者的認同,能夠規范化、公開化院校的內容建設,擴充教學手段,實現靈活、自主的在線內容學習和交流。在課堂上,教師使用虛擬仿真平臺,借助VR眼鏡等沉浸式虛擬技術,使學生在一個逼真的虛擬環境中進行訓練,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虛擬技術軟件可自動監測各項設置及協定條件,可流程化、程序化地設計病情變化及操作任務,并實時警示、記錄統計并對課程實施與操作給出客觀評價依據,滿足現場臨床思維與臨床能力的培養與訓練。通過這種現代化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讓6S管理更細致化,更具普適性,也更有推廣價值。
(五)校企合作共同參與管理
“產學研用”相結合是應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的最大特點,要達到此目的必須以良好的實訓管理體系作為前提。高校可采取采用校企合作、共同參與模式,深入醫院調研,充分調查醫院真實項目案例,從而建立課程項目案例庫,培養企業需求人才。高校還可采用校外課堂教學模式,通過與醫院對接,頂崗實踐,使學生綜合實力迅速提升。可引入醫院優秀管理人員擴充高校師資隊伍,參與日常教學和管理。學校教師定期到醫院進行掛職鍛煉,接觸先進護理技術優化自身教學課程;同時醫院專家老師也可以參與到實訓室的規劃和項目實施等工作中來。
五、結語
實訓室管理應將各項管理制度落到實處,并且需要保障各項管理制度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促使實訓室的規范化管理能夠順利開展。實訓室是輔助教學的最佳場所,能驗證和鞏固理論知識,也是實訓操作學習的重要場所,為學生畢業后適應社會、發揮專長能打下良好的基礎。相關護理學專業教師應不斷完善、創新,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使理論和實踐、虛擬仿真、創新創業、人文素養等方面有機融合,保障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馬蓓. 高職護理學基礎實訓室的建設與管理探究[J]. 職業,2019(19):106-107.
[2] 袁翠紅,汪為聰,梁春艷,等. 高職基礎護理實訓室一體化建設模式的研究[J]. 衛生職業教育,2016,34(22):78-79.
[3] 何秀美. 高等職業院校護理專業實訓室開放管理工作的實踐與探索[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0,11(04):7-9.
[4] 張娜. 民辦高職“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究——以民辦四川天一學院為例[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23):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