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的重大決策,做好農村工作,提高農村生活質量成為解決農村問題的一個關鍵因素。龍井村是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的一個特色布依古寨。隨著青巖古鎮旅游業的發展,該村的特色文化也受到了重視。現對龍井村民族文化、龍井對該村落的影響以及布依族的生活文化進行分析,進一步探究推動民族旅游文化發展的途徑,以推動龍井村旅游經濟發展,實現鄉村合理治理,讓龍井村發展得更好,為其規劃好發展的藍圖。
龍井村概況
地理位置
龍井村是青巖鎮西北門方向的一個村落,該村是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在此村落中居住的人民大部分都是布依族。此村落距青巖古鎮旅游景點大約有1.6千米,距離貴陽市中心大約30千米。該村的總面積約為2.4平方千米。龍井村地理環境優越,位于龍井山脈附近,依山傍水,交通便利并且村內的環境較為整潔。整個村落的建筑極具布依族風格,例如青瓦木屋和石板路。建筑風格長期保留了布依族的特色文化氣息。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龍井村已由過去貧窮落后的偏僻村寨發展成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和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龍井村龍井
說到龍井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世世代代養育龍井村村民的龍井。龍井中的水是從龍井村后面的山脈地下所涌出的泉水,由于泉水本身帶有一定的溫度(沒有溫泉水的溫度高),在冬天氣溫處于零下之時,井水便會像即將沸騰的水一樣冒出水蒸氣。龍井溢出的泉水所自然形成的水渠分布在整個村落中,夏天四周茂密的綠植和花朵讓這里成為絕佳的避暑勝地,冬天由于泉水的溫度高于周圍的氣溫,水面上會彌漫著水蒸氣,整個村子仿佛置身于仙境中。泉水目前依舊以5cm3/s左右的流速源源不斷地為龍井續上甘甜的泉水。龍井村龍井中的泉水是全村飲用水和農作物灌溉用水的主要來源。井中的泉水水質干凈,清甜可口,也成為龍井村制作美食的重要水源,使當地誕生了著名的青巖豆腐、刺梨酒等一系列特色美食。為了保護這口井,2011年11月25日,貴陽市人民政府將青巖龍井村的龍井立為貴陽市文化保護單位。
一個龍井村,百個布依坊
“一個龍井村,百個布依坊”是龍井村保護布依文化、傳承文化、宣傳文化的重要措施。游客能夠通過前往不同的布依坊體驗和了解布依文化來繼續發展布依古寨青巖龍井村。
在“一個龍井村,百個布依坊”的機制下,一種布依文化只能擁有一個布依坊,例如,酒坊只能有一個,染坊也只能有一個(其中不包括村民私自制作產品販賣,這也不屬于布依坊這個結構,所以村寨認可的布依坊中不同的布依文化只能擁有一個坊)。布依坊的經營者通常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者。從上述機制可以得知,建立“一個龍井村,百個布依坊”有以下三個優點:一是減少商業競爭;二是最大限度地保護各種民族文化產品,使其保持特色并且持續進行產業化;三是使非遺傳承人愿意宣傳,并且保證民族文化產品超高的還原度,讓游客認識到真正的布依族民族特色文化。目前,龍井村作為一個研學基地,經常會接待一些省內或者外省的研學團隊來體驗各種不同的布依文化,起到了宣傳布依文化和村寨的作用。
在“一個龍井村,百個布依坊”機制下,龍井村不僅擁有屬于布依族文化的布依坊,項目中還計劃對一些貴州文化相關的文化坊進行宣傳和保護。在政府的宣傳和支持下,龍井村計劃開放花藝坊、香坊、造紙坊等一系列民族文化坊,運營相關民族文化坊同樣也需要擁有相關文化技能的非遺傳承人,并在正確的宣傳和保護下開展民族文化坊的一系列工作。目前非遺傳承人除了龍井村的原住民以外,政府還通過從貴州各地引進人才來保障運營團隊的專業化。
龍井村刺梨糯米酒
酒坊
目前,龍井村酒坊是該村唯一一家制作刺梨糯米酒的酒坊,酒坊日常的工作量很大,平時主要負責接待各種前來參觀的游客,介紹民族文化與酒的做法、工藝(村里許多人都會熱情主動地接待游客并且免費充當導游來介紹村子的文化)。
在銷量方面,每年酒坊生產的酒基本上都供不應求。目前酒坊已經有很多訂單,已經排到了兩年之后。酒坊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產量跟不上銷量,并且由于非遺傳承人自身還擔任著村里的其他職位,沒有更多精力來擴大酒坊的規模。但是根據調查可知,目前酒坊已經有了擴建的打算,并且擴大了生產規模,開始走產業化發展路線。
刺梨糯米酒概況
刺梨糯米酒作為龍井村的一大特色產業,深受當地人們的喜愛。通過與刺梨糯米酒傳承人進行訪談,筆者了解了釀酒材料選取、釀酒過程、釀酒產生的利潤分攤及窖酒場地的選擇等方面的信息。2006年,刺梨糯米酒被列為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并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行保護與發展。自古布依族人民就有釀造糯米酒的習俗,且極具特色,隨著時間的推移,刺梨糯米酒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據說龍井村家家戶戶都釀造糯米酒,但村寨中釀造刺梨糯米酒的僅此一家。
刺梨糯米酒的選材過程極為嚴格。刺梨糯米酒中的刺梨是酒坊中的工作人員親自去村寨周圍采摘的,龍井村周圍有很多野生的刺梨,酒坊使用采摘的野生刺梨釀酒,如果釀酒量過大,便會去采購口感相近的刺梨進行釀制。
刺梨糯米酒的口感極其豐富,前調為比較濃烈的草藥香味,米酒的香醇慢慢在口腔中迸發,最后刺梨的香味便會慢慢發散出來,口中滿是清甜的刺梨香味,非常具有特色。目前該酒被定義為養生酒,很多女性都非常喜愛這種酒,刺梨糯米酒的度數一般在37度左右。
龍井村刺梨糯米酒的傳承
龍德國是龍井村布依族刺梨糯米酒的第四代傳承人,他自幼生長在釀酒世家,掌握釀酒工藝以來一直遵循祖訓,堅持用布依族傳統釀酒工藝釀酒。近年來,他抓住龍井村打造“一個龍井村,百個布衣坊”的機遇,發展鄉村旅游,在村里開設了一間酒坊,傳承布依族傳統釀酒工藝。2016年,龍井刺梨糯米酒成功申報貴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21年龍德國成為市級非遺傳承人,他的酒坊已經成為集刺梨糯米酒加工制作、展示體驗、銷售為一體的文化工坊,也是龍井村承辦旅游項目的重要場所。
龍井村刺梨糯米酒的制作
通過傳統器具蒸餾出來的酒才是正宗的糯米酒,剛發酵好的不能稱為米酒,蒸餾結束后接到缸里的才可以稱為米酒。刺梨糯米酒的制作工序非常復雜。釀制酒的時間為每年的豐收季節,一般都是每年農歷9月到11月,天氣太熱或太冷都會對酒的純度和口感產生很大的影響。刺梨酒需要保存在陰涼潮濕的地方,龍井村冬暖夏涼,非常適合刺梨糯米酒的制作和保存。
酒坊每年釀造的酒大概有1萬千克到1.5萬千克,也會雇傭親朋好友來幫助釀酒。由于布依族有釀造米酒的習俗,很多布依族人都從小就會釀酒,因此每年向親朋好友收取釀造好的米酒(刺梨糯米酒中的基酒)進行回坊(只收購米酒,糯米等材料由其親戚家自己提供)是釀酒的一個關鍵步驟。所以可以了解到制作基酒的過程中主要分為兩步,第一,酒坊自己釀造一部分基酒;第二,向親朋好友收購基酒,根據基酒的重量計算價格并且收購(其中最復雜的過程便是釀造基酒)。在釀造基酒的過程中,發酵的時間一般為3天到5天,并根據每年具體的氣候因素對發酵時間進行調整,以保證酒的口感。每年釀酒基本都是重復上述過程,發酵3到5天后進行蒸餾,然后收集基酒,并依次循環這個過程。
刺梨糯米酒銷售途徑
目前購買刺梨糯米酒的途徑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向酒坊進行預訂;另一個是提前聯系酒坊,買家在酒坊制酒期間參與釀酒,由酒坊指導買家自己釀酒,而且在發酵蒸餾時,可以選擇酒坊發酵和蒸餾或者自己進行發酵和蒸餾。
刺梨糯米酒目前大多是圈內銷售,不對外銷售,目前酒坊已經注冊了公司,在未來將進行大規模的產業化生產。目前由于生產方面的限制,暫時還沒有考慮進行進一步的營銷與推廣,在擴大產業規模之后再做考慮。
刺梨糯米酒產業發展優勢
目前我國刺梨糯米酒產業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刺梨糯米酒產業主要在貴州省各地迅速發展,但是各地的刺梨糯米酒產業生產規模尚未得到擴大,產量低,產品品質得不到有效保障并且市場知名度不高,這些因素限制了刺梨糯米酒產業的發展。刺梨糯米酒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因此發展刺梨糯米酒產業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鄉村特色
刺梨糯米酒最大的優勢就是其突出的鄉村特色,經過多年努力,貴州在民族特色村寨建設上成績顯著,為貴州民族特色村寨的保護與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全省重點規劃發展了一批少數民族特色文化村寨項目,深入挖掘村寨特色,扎實推進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建設。貴州被譽為“文化千島”“百節之鄉”,其民族特色村寨更是有“文化活化石”之稱,是各民族歷史文化的縮影,民族文化、歷史文化沉積深厚、內涵豐富、特征明顯、源遠流長,是少數民族人文精神、勞動智慧、審美心理的集中體現,蘊藏著豐富的美學元素和文化價值。龍井村著重突出了布依文化,以“布依文化”和“布依刺梨糯米酒”為特色,推動龍井村“一村一品”的傳承和發展。
良好的酒文化
酒坊良好的酒文化也是龍井村刺梨糯米酒的發展優勢,在龍井村“一村百坊”的政策中,販酒雖然是酒坊的主要經營手段,但是為了宣傳文化,酒坊也開展了釀酒過程文化體驗等活動。文化體驗的收入雖然微乎其微,但是能夠讓刺梨糯米酒通過一人傳十,十人傳百的方式宣傳出去。通過體驗釀酒過程,人們能夠了解酒的制作以及更好地品味酒,這對后期刺梨糯米酒的推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釀酒體驗也在刺梨糯米酒未來的產業化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產品優勢
一個產品最大的優勢就是產品本身。釀制刺梨糯米酒采用的刺梨和糯米等材料都是村落中自己種植的優質原材料,品質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再加上龍井村周邊生態環境優越,適合原材料的種植。刺梨糯米酒產業發展秉持初心,堅持高質量、高標準的生產,不斷提升其產品價值。同時刺梨糯米酒產業的發展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目前酒坊每年大約可以產1萬到1.5萬千克的刺梨糯米酒。并且在2006年刺梨糯米酒被列入了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說明刺梨糯米酒獲得了高度的認同。由此可見,刺梨糯米酒產業在生產、種植、產業發展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勢。
從龍井村民族文化保護和酒產業的發展來看,短期促進其產業發展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加大宣傳力度。目前龍井村的宣傳手段主要有兩種,一方面是政府的大力宣傳,通過政府的資助和政策文件為村寨指明發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則是通過村寨非遺傳承人和村委會負責人參加電視節目和電臺節目進行宣傳,在村寨舉辦特色民族節日或者日常活動時通過手機小程序等進行圖片宣傳和視頻直播,實現對民族文化和村寨文化的宣傳。對于游客來說,每個布依坊都有體驗項目,例如染坊有染布體驗,酒坊有釀酒體驗等,可以讓游客親身感受不一樣的布依族特色文化。二是積極申請特色產業專利。要想將刺梨糯米酒推廣出去,就需要申請刺梨糯米酒相關專利。申請刺梨糯米酒專利一方面可以拓寬刺梨糯米酒的銷售渠道,既能提高刺梨糯米酒產業的經濟效能,又能提高顧客的回頭率;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海內外游客,讓他們充分體驗刺梨糯米酒的制作過程,保護與傳承這一非遺。
保護中華傳統文化是每一個人應盡的責任。在保護好民族文化的同時使其實現可持續創新發展,適應時代的變化,才能為鄉村振興和民族文化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龍井村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布依古寨,擁有優質的自然風光和特色的民族文化,應該在保護該村文化的同時促進龍井村經濟的發展。龍井村民族文化鮮明,需要進一步挖掘該村的民族歷史文化,以推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通過推動發展旅游經濟,實現鄉村合理治理等途徑,讓龍井村變得更好。
(作者單位:貴州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