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大抵①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至于文義有疑,眾說紛錯②,則亦虛心靜慮,勿遽③取舍于其間。先使一說自為一說,而隨其意之所之④,以驗其通塞,則其尤無義理者,不待觀于他說而先自屈矣。復以眾說互相詰難,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則似是而非者,亦將奪于公論⑤而無以立矣。大率⑥徐行卻立⑦,處靜觀動,如攻堅木,先其易者而后其節目⑧;如解亂繩,有所不通則姑置而徐理之。
(選自《朱子語類》)
注釋
①大抵:大概。
②紛錯:紛繁錯雜。
③遽(jù):倉促。
④之所之:到所要去的地方,即順著文章的思路去想。
⑤奪于公論:被公認的見解所更改。
⑥大率:大多。
⑦卻立:后退站立,形容小心謹慎。
⑧節目:木頭節子,即關鍵之處。
思考與交流
1.選文第一句話中,________和________兩個詞語體現了作者的讀書觀點。
2.“至于文義有疑,眾說紛錯,則亦虛心靜慮,勿遽取舍于其間”,這句話是告訴我們,當我們在讀書過程中遇到有爭議的地方,應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文中畫“-----”的句子把讀書解疑比作攻擊堅硬的木頭,這句話的觀點是(? ? ?);畫“? ? ? ?”的句子把讀書解疑比作________解開纏繞在一起的繩子,這句話的觀點是(? ? ?)。
A.讀書要先易后難。
B.讀書要先難后易。
C.讀書要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D.讀書要平心靜氣,從容處之,不能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