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倡導下開始創新創業實踐。然而,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創新創業教育仍存在一些問題,包括缺乏完整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創新創業職場氛圍營造不夠,人才培養模式相對陳舊等。文章通過高校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雙創”教育改革策略研究,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應用到整個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過程中,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培養大學生適應時代發展的能力,滿足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人才培育的社會需求,從而實現教學成果的轉化。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影視攝影與制作;“雙創”;教育改革
清華大學從1998年開始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探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與行動世界宣言》強調,必須把培養學生的創業技能和創業精神作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標。此后,在國家系列的政策指引和支持下,越來越多的高校參與創新創業教育(以下簡稱“雙創”教育),有關創新創業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創新是推動時代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動力,也是促進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創新創業教育是高校適應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高校因“雙創”教育而迎來了發展機遇,也面臨艱巨的挑戰。
一、全媒體時代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雙創”教育改革的意義
近幾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與此同時,國家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和調整階段,就業市場競爭激烈,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倡導下開始創新創業實踐。高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雙創”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打破高校畢業生被動求職的局限,使學生從求職者轉變為職業開拓者。“雙創”教育是高校應用型人才培育的有效途徑,為新時代的創新創業人才需求提供教育支持,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與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有力地促進高校的教育改革。
影視行業作為21世紀極具發展潛力的行業之一,發展速度極快,技術也在不斷更新。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影制技術不斷向更加高端的方向飛速發展,促使影制專業人才的培養需求也發生了變化。然而,影制專業“雙創”教育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缺乏完整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創新創業職場氛圍營造不夠,人才培養模式相對陳舊等。這就要求影制專業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影制專業“雙創”教育的改革策略,滿足全媒體時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促進影制專業“雙創”教育的發展。
二、高校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完整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現階段,高校影制專業在開展“雙創”教育過程中,仍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部分相對不足,缺乏獨立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導致實踐項目很難真正落實與開展。同時,高校創新創業教學環境相對封閉,學生對社會人才需求的關注度較低,導致高校“雙創”教育脫離社會實際需求。
(二)創新創業職場氛圍營造不夠
當前,由于高校對“雙創”教育的宣傳不足,營造的“雙創”教育氛圍不夠,導致學生對“雙創”教育的了解甚少,使得學生參與項目的積極性并不高,缺乏創業熱情,這不利于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和操作能力的培養。
(三)人才培養模式陳舊
在全媒體時代,影制專業的設備、技術、軟件等不斷更新,創新人才培養工作面臨巨大挑戰。當前,眾多高校影制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較為傳統,無法滿足全媒體時代影制行業的人才需求。此外,由于經費有限,缺乏創新創業工作實踐場地,影制專業實踐教學條件滯后于市場和企業的更新速度,導致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實訓效果不佳,無法充分發掘學生的創新創業潛力。
(四)“雙創”型師資隊伍有待提升
隨著全媒體時代影制行業技術、材料、工藝的革新與發展,影制專業教師也應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技能。但是,當前許多高校對影制專業教師的培訓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諸多影制專業教師無法適應當前影制行業的快速發展。同時,高校影制專業“雙創”教育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很多“雙創”教師為兼職教師,缺乏創新創業的經歷,專業性有待增強。因此,高校應加強培養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師資隊伍,為“雙創”型教育的開展提供師資保障。
三、全媒體時代高校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雙創”教育改革實施策略
(一)完善影制專業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
1.構建以產業鏈為導向的集群式實踐課程體系
高校應縱向整合與影視產業鏈各個環節相吻合的課程內容,如劇本環節、表演環節、造型環節、拍攝制作、影視后期等相關課程,并組合成系列實踐課程集群,構建以產業鏈導向聯合實踐的集群式實踐課程體系,并與影視文化公司開展合作,對接人才需求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形成特色實踐課程。
2.依托區域影視產業集群構建實踐課程體系
高校應對接區域影視產業集群并制訂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以完整的“雙創”課程體系為載體,提高專業與行業發展的適配度。以長春為例,當地具有獨特的電影資源以及由長春電影制片廠、萬達國際影城、長影世紀城等共同組成的長春電影產業集群,當地高校可以與電影產業集群展開合作,共同制訂“雙創”課程體系,以培養滿足行業發展的影制專業人才。
3.形成“項目帶動教學”的實踐教學模式
作為課程改革的創新點,高校通過“雙創”項目帶動教學,探索“雙創”項目推動下人才培養多元化的實踐教學模式,建設系列高水平課程。高校以項目為載體,從產業需求出發,與影視產業深度開展訂單式合作,將創作生產、教學實訓、學術科研有機結合,“產學研”一體化,相互促進,從而培養出真正的應用型人才。
4.打破學科壁壘,強化實踐技能教學模式
高校應處理好專業教育和“雙創”教育的關系,“雙創”教育不僅要與影制專業結合,更要為各學科課程之間合作交流提供平臺,打破影制專業與各學科之間的壁壘,推動知識的融合和交流創新,促進資源共享。此外,創新創業與專業融合要體現在教學內容上,教師要摒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經驗相結合,建立以實踐技能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模式。
(二)搭建影制專業“雙創”實訓基地,形成影視產業生產鏈
1.搭建影制專業創新創業實訓基地
影制專業是實踐性、技能型、專業性都很強的專業,在人才培育的過程中,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的搭建是開展“雙創”教育的基礎。高校以產教融合作為教學改革的關鍵點,以校企協同育人模式作為立足點,結合影制專業課程特征和當地影視資源優勢,建立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創新創業實訓基地。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項目實踐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雙創”教育,并以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為平臺,協同培育創新創業人才。
2.整合資源,打造影視產業生產鏈
高校可以結合現有的電影產業實訓基地資源與優勢,組織開展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建立大學生創業產業園、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和導師責任制的工作室,并對工作室成果進行孵化與推廣,樹立經營理念,形成影視產業生產鏈。此外,高校還可以與電視臺、電影制片廠積極開展社會合作,讓學生全過程、全鏈條、全周期參與影視產業生產過程。
(三)開展多樣化創新創業競賽項目
1.組建課程創業團隊,創建真實職業場景
高校通過整合社會資源開展多樣化的創新創業競賽項目,營造創新創業的氛圍,圍繞影制專業特色打造真實職場環境,從而增加學生的職場經驗,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在應用型人才培育過程中,高校應重視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創業訓練,讓學生在實踐鍛煉的過程中感受創新創業氛圍,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為學生職業生涯奠定基礎。
2.開展應用技能競賽,促進教學成果轉化
高校通過舉辦多樣化的影制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競賽,激發大學生積極參與“雙創”項目的熱情,培養學生的“雙創”技能,使學生在項目比賽中實現成長,促進教學成果轉化。
3.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擴大創新創業覆蓋面
在第二課堂活動中,高校結合實際開展多樣化的“雙創”活動,激發學生的“雙創”熱情,擴大“雙創”教育的普及率和覆蓋面。第二課堂創新創業訓練要與市場、企業相結合,引導學生在參與第二課堂創業活動中自覺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高校通過第二課堂多樣化的創業實踐,培育更多創新創業型人才,同時以“雙創”平臺為載體,對優秀“雙創”項目進行培育和孵化,將第二課題的教學成果進行轉化[1]。
(四)形成激勵與考核為一體的“雙創”教育保障體系
1.建立科學合理的“雙創”教育激勵機制
當前,由于我國“雙創”教育正處于發展階段,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還有待加強,對“雙創”教育的實施仍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因此,高校亟須制訂一套科學合理、適合影制專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激勵方案及獎勵辦法,通過設置“雙創”教育經費、大學生“雙創”專項資金,對創新創業學生予以支持。例如,高校每個學期舉辦“雙創”評選活動,對學生開展的“雙創”項目、申請的專利、發表的論文等給予適當物質獎勵,鼓勵學生在校期間進行創新創業;并推進“雙創”學分認定與置換,對產教融合創新創業大賽、媒體創作比賽、自媒體運營技能大賽等進行細致的學分折算,將比賽獲獎證書、職業資格證書與自主創業證書等納入學分評定體系。
2.完善大學生“雙創”考核制度
高校要細化創新創業項目的策劃、實施、孵化、考核等細節考核方案,在制度上完善“雙創”教育工作,確保“雙創”工作落到實處,為高校“雙創”工作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和約束。
(五)加強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
1.開展“雙創”師資培訓
教師是“雙創”教育開展的執行者,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技能,并不斷儲備與提高創新創業的知識與能力,創新教學方法。因此,高校可以通過“雙創”師資培訓,提升教師的“雙創”知識和技能,培育一支穩定的創新創業導師隊伍。
2.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一方面,高校搭建與企業交流和學習的平臺,選派教師到影視相關企業掛職鍛煉,通過“走出去”提升教師自身創新創業素養。另一方面,高校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將企業家、公司管理人才等納入創新創業師資隊伍中,通過“引進來”政策,使“雙創”型師資隊伍的結構均衡。
3.完善“雙創”型教師考核激勵機制
高校對“雙創”型教師的評聘考核與職稱晉升可以指導大學生參與“雙創”項目實踐和比賽、“雙創”教學成果、項目獲獎等為評價標準,對在創新創業方面貢獻顯著的教師給予獎勵。
四、結語
在全媒體時代,高校應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和影制行業人才需求,結合“雙創”教育培育應用型人才。影制專業學生不僅要跟隨時代步伐,更新專業技能,更應在創新創業的大環境中不斷提高自己專業技能、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在影制專業創新創業教學改革中,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建設是關鍵,而具備高素質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則是實現目標的保障[2]。文章通過影制專業“雙創”教育改革策略研究,提出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應用到整個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過程中,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滿足社會影制專業人才培育的需求,從而實現教學成果的轉化。
[參考文獻]
[1]李青,張杰,王娜.從“競賽場”走向創業路:魯東大學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探索[J].山東教育,2021(48):20-23.
[2]龔敏.以高質量人才培養為導向的高校雙創教育改革策略探析:評《高校實踐育人創新探索與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3(0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