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當前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有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力軍,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企業拉開改革序幕,審計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向也發生一定的變化。原有的國有企業審計方式,無法滿足現階段國企改革需求,導致改革過程中審計出現問題。國有企業在審計改革過程中,應轉變審計工作思維,積極推進跨部門合作,充分利用審計結果,從審計報告過程中挖掘關鍵要素,促使審計工作為國有企業的持續發展而服務。
【關鍵詞】審計;國企;改革
一、引言
國有企業審計工作是保護國有資產的一種國家審計,其多維審計目標是防范國有資產流失,并對其進行全覆蓋監督。在當前國有企業審計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審計工作重視程度不足,審計結果利用不足,審計方式有待創新等,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企業的發展。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國有企業要重視審計工作,完善審計制度,宏觀調整國企審計目標,落實發揮其監督職能,進而促使其要適應當前所面臨的新挑戰。
二、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審計概述
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如何有效開展審計工作是當前審計工作面臨的嚴峻挑戰。審計工作的開展可以促使企業監督經濟狀況,加強執行力度的檢查,做好相應的資源分配工作,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承擔社會責任,改革背景下,企業的管理模式發生變化,而國有企業審計工作作為一種獨立的審查和評價活動,能夠評估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在全面覆蓋的基礎上降低企業風險。傳統國有企業管理模式下,政府會參與到國有企業管理中,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政府的管理逐漸退出,國有企業實現了自主經營。為了讓企業更好地適應現階段市場經濟的要求,設置了職業經理人制度,在考核績效分配下也逐漸進行改革。國有企業的審計工作可以分為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外部審計主要是檢查企業是否有內部虛假欺騙的行為,促使企業規避一些不光彩的事情。做好審計工作,可以進一步通過治理結構的完善來形成相互制約的利益。審計工作作為一項獨立的活動,涉及以業務為基礎的企業內部控制相關評價活動,通過其可以保障企業相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價值增值。
三、國有企業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對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
審計工作是國有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一環,國有企業應不斷加強審計工作重視程度,但一些企業領導人未認識到審計工作對企業的發展價值,在審計流程、實際人員安排方面有待優化。部分國有企業現在認識到審計工作的重要性,但將工作重點放在財務收支方面,雖然可以通過財務數據判斷企業經營狀況,但僅僅依靠財務數據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很難全面掌握國有資產的使用狀況,一定程度上導致企業出現資源浪費現狀。部分國有企業審計工作仍然處于監管層面,審計理念沒有進行創新,沒有統一監管國有企業的發展態勢、資產應用狀況,尚未形成完備的審計體系,各部門之間協調力度不足,因此需提高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
2.審計難度系數較高
近年來改革計劃的持續深入,企業頻繁地進行制度改革,在管理模式、經營體系、產權結構等方面不斷做出調整,一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但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和規模擴張過程中,改革較為明顯,面對產權結構的調整,增加了審計工作內容,使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得到了增加。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企業項目突破了行業和地域的界限,改革后部分企業利潤與附加情況出現較大的偏差,在這種情況下,使審計監督工作難度顯著增加,會計評估政策變化,也會導致審計難度提高,降低了數據的可參考性。
3.審計結果利用不足
審計工作結果是以審計報告的形式呈現,可以了解企業經營狀況和潛在風險,但部分企業在審計工作開展中對審計結果利用不足,審計報告不夠規范。審計工作報告完成后,審計人員積極開展新一輪的審計工作,對審計前的準備工作重視程度較高,審計報告中能夠獲得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資產利用情況,部分國企管理人員沒有將審計報告作為企業后續工作方向的重要依據,同時國有企業審計工作時間較長,在審計過程中需要專業的審計人員和審計系統,但企業不夠重視資源的投入,不具備專業的系統和審計人員,導致企業發生資源浪費情況,審計結果運用方面沒有體現出審計報告的價值,沒有針對企業現狀進行合理的分析,依據現有的分析方式和資料去制定企業下一階段的工作目標,導致工作目標發生偏移。
4.審計方式有待創新
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企業的產權結構框架發生一定的變化,部分企業在改革過程中沒有及時調整,導致負債有所增加。部分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采用傳統的審計方式,忽略了國企架構調整所帶來的數據變化,導致審計工作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四、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審計工作開展策略
1.提高對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明確審計目標和重點
國企審計人員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不能只局限于國有企業的經營數據,應整合國有企業原有的經營資料,明確企業審計的范圍和對象,了解企業資本投資和股權運營情況,關注審計國有企業的相關預算以及其他預算支出情況,了解企業后續發展的方向。國企在改革過程中業務發生了調整,審計人員應重點關注企業部門變動情況,立足于宏觀調整審計目標,幫助國企控制內部風險。審計人員開展工作時,應促使各個部門各個負責人去收集數據,從政府的監管和企業運營兩個層面堅持揭示問題原則,以動態的思維思考國有企業的發展方向,實際上可能會接觸之前沒有遇到過的審計領域,因此必須通過資料收集、官方數據查詢等方式,考察企業的全新運營方向。在多元化并購過程中,以市場為導向進行決策,防止國有企業資產流失。審計工作需要建立相對完整的體系,企業可以建立審計中心,優化內部審計制度,擴大審計工作范圍,圍繞企業經濟審計、重點項目等方面開展,保證審計工作有序順暢進行。
2.充分利用審計結果
審計結果對企業的后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現階段部分國企工作部門相互獨立,在審計過程中產生一定的阻礙,企業應基于業務類型、部門建立統一的審計規范方法,暢通審計成果利用渠道,解決管理層和各個利益方信息不對稱問題。審計成果的主要方式有報告、審計信息等,大部分審計結果以報告形式呈現,但報告內容較多,查閱難度較大。為了對此報告形成一定的約束力,需要將其列入國家審計的重點補充方面,積極改革審計報告形式,在保留原有的審計報告之外,精簡審計報告、審計論文等方式,促使上級部門對審計報告進行查看和利用。
3.創新企業審計方法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要對改革前后企業特點進行重點分析,順應時代的發展步伐,使審計工作與時俱進,以風險為導向,利用大數據信息管理系統做好數據收集分析工作,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國家要強化對內部審計組織管理的指導,審計人員在審計時應摒棄傳統的審計方法,加大對現代審計方法的應用,可以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手段進行數據的整合,提高審計過程中信息系統的處理速度,保證審計結果的可靠性。企業要加強審計隊伍建設,采用定期開展培訓的方式強化審計隊伍專業力量,增強其責任感,同時可以邀請有工作經驗的優秀審計師進行專業講解和經驗分享,轉變傳統的審計模式,提高審計的專業性。審計人員要努力學習先進的審計方法和手段,重視軟件開發和計算機方面綜合能力的提高,積極改變審計組織方式,落實宏觀政策,提高企業的審計能力。為有效保證國有企業審計工作的獨立性,應建立專門的審計部門,采用規范化的審計工作制度標準。在確保常態監控職責有效落實的同時,建立信息反饋渠道,促使國企審計工作順利開展。
4.積極推進跨部門合作
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國企的內部環境發生變化,單純依靠審計部門的力量難以達到新階段的審計要求,企業要支持審計工作的開展,優化審計制度,做好審計設備及人員安排的工作。在開展審計過程中,要加強各個部門的合作,完善現有的審計運行模式,做好審計制度完善等相關工作,促使審計人員結合各個部門工作職能,為各個部門劃分審計工作重點,認真地了解國企架構調整前后的變化數據信息,促使相關部門提供準確數據,借助多方力量,通過跨部門交流,提高審計工作質量,為企業的后續發展指明方向。
五、結語
綜上,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國企審計工作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和變化,審計工作的全面實施可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企業應明確有效開展審計的重要性,發揮部門職能,提高審計隊伍的整體素質,推進跨部門合作,充分利用審計結果,創新審計工作方式方法,切實提高審計工作開展的全面性。
········參考文獻·····················
[1]陳銳文.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探究[J].投資與創業,2023,34(22):109-111.
[2]謝麗環.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審計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分析[J].商訊,2023(7):97-100.
[3]趙海靜,王雙成.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審計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J].中國產經,2023(6):41-43.
(作者單位:湖北輕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