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
(靖江市中醫院口腔科,江蘇 泰州 214500)
隱裂牙是口腔科常見的疾病之一,是發生在牙冠表面的細微非生理性裂紋,可深入到牙本質深層。病情輕微的患者一般無明顯癥狀,偶有對冷熱刺激敏感或咬合不適等;病情較重或合并其他牙周病變的患者則可發生嚴重自發痛,也可進展為牙髓炎、牙髓壞死及根尖周炎等,需要進行針對性治療[1-2]。根管治療術可以將牙齒內部壞死組織徹底清除,能夠改善患者神經疼痛的癥狀,且術中也可對牙體進行充填,以提高其堅固性。臨床研究顯示,經過根管治療的隱裂牙患者預后情況存在一定差異,可能與患者術前的癥狀、牙髓及牙周狀態等因素有關[3-4]。本研究回顧性分析80例隱裂牙根管治療術后不同預后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影響患者預后不良的相關因素,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靖江市中醫院收治的80例隱裂牙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均進行隱裂牙根管治療術,根據預后結果的不同分為預后良好組(60例)和預后不良組(20例)。預后良好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齡30~50歲,平均年齡(41.02±5.30)歲;BMI 20~28 kg/m2,平均BMI(23.78±2.16)kg/m2;合并癥:高血壓15例,糖尿病8例;有傳染病史5例,無傳染病史55例;有過敏史16例,無過敏史44例。預后不良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齡30~50歲,平均年齡(40.55±5.16)歲;BMI 20~28 kg/m2,平均BMI(24.10±2.54)kg/m2;合并癥:高血壓4例,糖尿病2例;有傳染病史3例,無傳染病史17例;有過敏史5例,無過敏史1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靖江市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符合隱裂牙的診斷標準[5];②有明確的隱裂牙根管治療術手術指征[6];③首次進行根管治療。排除標準:①近期進行其他手術(干髓術、塑化治療等)治療者;②牙外傷者;③牙周牙髓聯合病變者;④牙根發育不全者;⑤有精神疾病史者。
1.2 研究方法 收集并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指標。臨床指標包括牙齒類型(前牙、前磨牙、磨牙)、疼痛性質(無疼痛、牙髓樣疼痛、根尖周炎樣疼痛)、是否有瘺管、術前有無牙齦腫脹、術前牙周袋情況(≤3 mm、4~5 mm、≥6 mm)、術前牙髓情況(活髓、死髓)、術前根尖周(有暗影、無暗影)及根管充填材料(樹脂、嵌體)。術前采用牙周袋深度探測儀(深圳索感科技有限公司,型號:SOGA-T1)測定牙周袋情況。兩組患者術后隨訪3個月,預后情況的評價參考《牙周病診療指南》[7]。預后良好:自覺牙周無不適,咀嚼功能正常,患牙功能、外形滿意,影像學提示牙周膜間隙正?;蜉p度增厚,原有根尖病變縮小或消失,根尖未發育完全者術后3個月逐漸形成,根管三維充填,根充物距根尖0.5~2.0 mm,臨床檢查無叩痛、無竇道或竇道在治療后1~2周內閉合。不符合上述任意一項則為預后不良。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資料。②分析影響隱裂牙根管治療術后患者預后不良的相關因素。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隱裂牙根管治療術后預后不良的影響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隱裂牙根管治療術后患者預后不良的單因素分析 預后不良組患者磨牙、牙髓樣疼痛和根尖周炎樣疼痛、術前瘺管、術前牙齦腫脹、術前牙周袋≥6 mm、術前牙髓為死髓、術前根尖周有暗影及根管充填材料為嵌體占比高于預后良好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隱裂牙根管治療術后患者預后不良的單因素分析[例(%)]
2.2 隱裂牙根管治療術后患者預后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預后情況為因變量,將可能導致預后不良的因素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行量化賦值,見表2;多因素Logistic分析顯示,術前有瘺管、術前牙周袋≥6 mm、術前牙髓為死髓、術前根尖周有暗影及根管充填材料為嵌體是隱裂牙根管治療術后患者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2 量化賦值表

表3 隱裂牙根管治療術后患者預后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根管治療能夠改善牙齒疼痛等癥狀,控制感染,并且有利于維護牙齦、牙骨的穩固性,臨床可用于治療多種牙周疾病。既往研究顯示,在一定因素的影響下,根管治療預后存在差異,這些因素有患者術前牙周情況、術中治療方案及療效評估系統等[8-9]。
本研究結果顯示,預后不良組患者磨牙者、牙髓樣疼痛和根尖周炎樣疼痛者、術前瘺管者、術前牙齦腫脹者、術前牙周袋≥6 mm者、術前牙髓為死髓者、術前根尖周有暗影者及根管充填材料為嵌體占比高于預后良好組,且多因素Logistic分析顯示,術前有瘺管、術前牙周袋≥6 mm、術前牙髓為死髓、術前根尖周有暗影及根管充填材料為嵌體是隱裂牙根管治療術后患者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這提示磨牙、術前瘺管、術前牙齦腫脹、術前牙周袋情況會影響隱裂牙根管治療術后患者預后,臨床應加以重視?;佳罏槟パ赖那闆r下,根管相對較為細小彎曲,解剖結構復雜,根管數目不定,且牙位偏后,不利于術中操作,因此治療效果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導致預后恢復情況欠佳[10]。對于前牙、前磨牙病變來說,牙體結構簡單,術中操作難度較小,因此術后恢復情況相對良好。術前瘺管、術前牙齦腫脹則提示病變部位存在較高感染風險,病程可能相對較長,就診次數多,合并其他牙周疾病的概率較高,因此經過隱裂牙根管治療術后的預后情況較差[11]。術前牙周袋情況可反映牙周組織的病變程度,牙周袋深度越大,牙周組織的破壞程度越高,如術前牙周袋≥6 mm的患者,其結締組織附著和骨吸收的程度較重,經過根管治療后,組織對營養的吸收能力較差,牙周穩定性的恢復相對較慢,預后效果不佳。術前牙髓為死髓說明牙髓腔里的神經、血管等存在壞死現象,原因可能是缺乏營養支持或發生蛀牙、牙周病及外傷等,經過根管治療后,壞死的牙髓組織被清除,積極抗炎后咀嚼功能會正?;謴停Ш夏芰謴椭芷谳^長。術前根尖周有暗影則提示根尖周存在病變,如肉芽腫、膿腫及囊腫等,通過根管治療,預后恢復周期需要半年左右,而部分患者則需要1~2年[12]。根管充填是根管治療的重要環節,對于促進牙體穩固性的恢復有著重要意義,醫師操作水平、充填材料等均可能對預后恢復情況產生影響。常見的充填材料有樹脂、嵌體等,前者封閉效果較好,且能夠發揮一定的抑菌效果,具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能夠保持術后根管內無菌狀態,防止牙體繼發病變[13]。嵌體則屬于間接修復體,對牙的磨耗量較大,嵌體邊緣線較長,容易誘發繼發齲,且封閉性欠佳,若患者術后不注意定時消毒、保持口腔衛生,則容易發生感染等情況[14-15]。對于術前有瘺管的患者,應在術前給予針對性抗感染治療,徹底消除炎癥。術前應準確評估牙周袋情況,根據患者牙周組織的破壞程度制訂合理、完善的治療方案,提高根管治療的療效,從而改善預后。對于術前牙髓為死髓的患者,需及時追溯原發牙周疾病并給予針對性干預,盡早清除病灶,為患牙的修復提供有利的基礎條件[16-17]。術中選取充填材料時可考慮樹脂材料,降低缺損牙體的同時控制感染風險,維護口腔環境,促進預后恢復[18]。
綜上所述,在根管治療隱裂牙中,術前有瘺管、術前牙周袋≥6 mm、術前牙髓為死髓、術前根尖周有暗影及根管充填材料為嵌體是隱裂牙根管治療術后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臨床應綜合評估患者牙周情況,于術前、術中采取相關措施,以提高治療效果,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