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義,陸艷秋
(1.來賓市興賓區人民醫院放射科,廣西 來賓 546100;2.來賓市人民醫院放射科,廣西 來賓 546100)
前列腺癌在我國的患病率及病死率較高,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顯示,近幾年我國前列腺癌的發生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且多發生于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受到臨床重點關注[1]。前列腺癌早期治療效果較好,臨床應盡早明確診斷并給予治療、改善預后[2]。臨床中癌癥的診斷方式有CT、超聲、核磁共振(MRI)等,其中CT與超聲的特異度較低,極易造成誤診、漏診的情況,而MRI對軟組織的分辨率較高,加上多參數成像技術的發展,可顯著提升診斷結果的準確性[3]。常規序列上T2加權成像(T2WI)能夠清楚展現前列腺外周帶與中央腺體,擴散加權成像(DWI)則可通過細胞排列鑒別正常與異常腺體,有助于診斷前列腺癌[4-5]。基于此,本研究分析MRI多參數成像技術在前列腺癌中的診斷價值,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來賓市興賓區人民醫院收治的3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為A組,另選取同期來賓市興賓區人民醫院收治的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為B組進行回顧性分析。A組患者年齡31~87歲,平均年齡(59.14±2.38)歲;BMI 23~28 kg/m2,平均BMI(25.51±1.13)kg/m2。B組患者年齡31~85歲,平均年齡(59.72±2.51)歲;BMI 22~29 kg/m2,平均BMI(25.93±1.07)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來賓市興賓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A組患者符合《前列腺癌篩查中國專家共識(2021年版)》[6]中前列腺癌的診斷標準,且經病理檢查確診;②B組患者符合《良性前列腺增生臨床診療指南》[7]中前列腺增生的診斷標準;③病歷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存在MRI檢查禁忌證;②檢查前接受過放射或者內分泌治療者。
1.2 檢查方法 患者在檢查前1 d進行腸道準備工作,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MRI掃描,同時采用DWI及T2WI掃描序列。選擇醫用磁共振成像系統(飛利浦,型號:Prodiva 1.5T CX)及腹部8通道相控陣線圈實施探查,首先通過快速自旋回波序列開展盆腔橫斷面常規序列的軸位、冠狀位、矢狀位掃描,檢查盆腔是否出現轉移。再開展DWI探查,通過兩次激發平面回波成像,實施矢狀位與軸位掃描。將得到的圖像傳至工作站,仔細觀察病灶大小及具體形態特征,再通過軟件包進行圖像后處理,在病灶區域選定感興趣區,得到相應的表觀彌散系數(ADC)。病理檢查:應用前列腺穿刺活檢針進行穿刺,獲取病理組織送病理檢查。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患者檢查結果。②比較兩組患者DWI信號強度值及ADC。③分析MRI多參數成像技術診斷前列腺癌的效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多個樣本率的多重比較采用Bonferroni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檢查結果 經檢查發現,A組患者T2WI上有12例外周帶前列腺癌出現結節狀或者斑片狀低信號影,10例移行區前列腺癌出現大片狀低信號或者凸透鏡樣低信號,8例外周帶伴移行區前列腺癌顯示大片斑片狀低信號影;DWI上有17例結節狀高信號或者斑片狀,另13例斑片狀稍高信號;ADC上均為低信號。B組患者移行區T2WI出現結節狀高低混雜信號,DWI顯示等信號或者稍高信號。
2.2 兩組患者DWI信號強度及ADC比較 A組患者DWI信號強度值及ADC均低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DWI信號強度及ADC比較()

表1 兩組患者DWI信號強度及ADC比較()
注:DWI:擴散加權成像;ADC:表觀彌散系數。
組別例數DWI信號強度ADC(10-5 mm2/s)b=50 s/mm2b=800 s/mm2 A組3092.41±1.68105.72±1.37103.68±1.75 B組20123.50±1.27119.64±1.50142.51±1.29 t值70.35033.88984.920 P值<0.05<0.05<0.05
2.3 MRI多參數成像技術診斷前列腺癌的效能分析 T2WI、DWI及聯合診斷的結果,見表2。T2WI和DWI聯合診斷前列腺癌的準確率、敏感度均高于單一參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MRI多參數成像技術診斷前列腺癌的結果(例)

表3 MRI多參數成像技術診斷前列腺癌的效能分析(%)
前列腺癌為男性生殖系統常見惡性腫瘤,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近年來由于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逐漸增加,給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8]。大部分前列腺癌患者早期并無典型癥狀,且發病較為隱匿,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尿頻、尿急甚至血尿等癥狀,直接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早期診斷前列腺癌并給予及時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預后。因此,盡早選擇合適的診斷方式尤為重要,可為后續治療方案的制訂提供思路[9]。
MRI也稱核磁共振,是利用原子核磁矩在強磁場中的共振現象,通過施加射頻脈沖來激發原子核,然后據此繪制物體結構圖像,最后根據對人體內部結構的影像進行有效診斷。近年來,MRI技術廣泛應用于各種惡性腫瘤疾病的診斷中。MRI的分辨率高,并且能夠多方位成像,逐漸成為前列腺癌的主要診斷方法,同時該方法還可觀察到患者前列腺包膜、尿道周圍、盆腔淋巴結區組織的侵襲狀況,受到臨床廣泛認可[10]。此外,MRI多參數成像技術中融合了多種不同掃描序列,全面提升鑒別病灶組織的能力,可以更清楚地展現病灶位置的解剖結構[11]。而且MRI在檢查活體軟組織時,可以得到相對均勻的信號。
但是前列腺炎患者及癌癥放療患者通過多參數MRI檢查,均會形成T2WI低信號,故采用常規MRI檢查無法確認前列腺腫瘤是否存在,具有一定的誤診率。MRI多參數技術以水分子運動為基礎,以此了解器官組織狀態,準確鑒別、區分蛛網膜囊腫、表皮樣囊腫等,與常規MRI技術存在明顯區別。有研究表示,通過MRI多參數技術診斷前列腺癌得到的ADC值和前列腺腫瘤的微血管密度表現為負相關性,提示能夠對前列腺癌患者的血供狀態進行準確評估[12]。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患者中,T2WI上有12例外周帶前列腺癌出現結節狀或者斑片狀低信號影,10例移行區前列腺癌出現大片狀低信號或者凸透鏡樣低信號,8例外周帶伴移行區前列腺癌顯示大片斑片狀低信號影;DWI上有17例結節狀高信號或者斑片狀,另13例斑片狀稍高信號;ADC上均為低信號。B組移行區T2WI出現結節狀高低混雜信號,DWI顯示等或者稍高信號。此外,A組患者ADC、DWI信號強度值均低于B組;MRI多參數聯合診斷前列腺癌的準確率、敏感度均高于單一參數,證實MRI多參數成像技術能夠鑒別診斷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同時診斷結果的準確率、敏感度較高。經分析發現,T2WI分辨率較高,但因移行帶與中央帶的信號較相似,難以分辨,通常采取中央腺描述,而外周帶呈現對稱的高信號,除此之外,T2WI下腫瘤邊界模糊,且無包膜,表現為凸透鏡樣或者水滴樣,但因為前列腺癌與前列腺增生存在較多相似之處,單純T2WI難以準確鑒別,檢查結果的準確性較低;DWI作為體現組織細胞水分子擴散運動的無創檢查方式,按照前列腺癌組織的擴散受限情況可檢出大部分癌癥疾病,但前列腺增生可能具備相似的擴散受限表現,因此,只通過主觀檢查病灶信號強度難以準確鑒別,需結合其他征象進行聯合判斷[13]。此外,一旦前列腺癌患者的病灶體積擴大或者細胞數量增加,ADC值隨之降低,DWI能夠在短時間內成像,再利用ADC進行定量評價,腫瘤和良性組織的差異性明顯,從而能夠準確判斷良惡性病灶。但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的DWI成像相似度較高,會使診斷難度大大提升[14]。而將T2WI與DWI聯合,兩者相輔相成,相互補充,規避各自缺陷,可達到提升診斷結果準確性的目的。
綜上所述,MRI多參數成像技術的診斷價值較高,可明顯提升診斷結果的準確率、敏感度,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