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好

女性良好的健康及營養狀態是滿足妊娠及哺乳期營養需要的關鍵因素,對其子代在胚胎期、胎兒期、新生兒及兒童期的健康發育也至關重要。很多準媽媽都知道孕期應該補充營養素,但具體該什么時候補、補哪些、補多少,卻又不太清楚。那么,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一下。
一、葉酸
葉酸對細胞增殖、組織分化和機體生長發育均具有重要作用。葉酸在人體內不能合成,僅能從食物中攝取。孕期母體生理性變化和胎兒生長發育等導致對葉酸的需要量增加。孕期葉酸缺乏,將顯著增加新生兒神經管缺陷(NTDs)的發生風險,還會增加流產、早產、死胎、巨幼細胞貧血、子癇前期等疾病的發生風險。
《圍受孕期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指南》建議:
(1)對于無高危因素的婦女,建議從可能妊娠或孕前至少3個月開始,每日增補葉酸0.4 mg或0.8 mg,直至妊娠滿3個月;
(2)對于NTDs生育史婦女、夫妻一方患NTDs或男方既往有NTDs生育史,建議從可以妊娠或孕前至少1個月開始,每日增補葉酸4 mg,直至妊娠滿3個月(因國內劑型原因,可每日增補葉酸5 mg);
(3)對于患先天性腦積水、先天性心臟病、唇腭裂、肢體缺陷、泌尿系統缺陷,或有上述缺陷家族史,或一、二級直系親屬中有NTDs生育史的婦女,以及患糖尿病、肥胖、癲癇、胃腸道吸收不良性疾病或正在服用增加胎兒NTDs發生風險藥物的婦女,建議從可能妊娠或孕前至少3個月開始,每日增補葉酸0.8~1.0 mg,直至妊娠滿3個月;
(4)對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高Hcy血癥)婦女,建議每日增補葉酸至少5 mg,直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至正常后再受孕,并持續每日增補葉酸5 mg,直至妊娠滿3個月。
二、鈣
孕中晚期機體對鈣的需求量會大幅增加,若孕期鈣營養缺乏,母體便會動用自身骨骼中的鈣維持血鈣濃度,以滿足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因此,孕期鈣營養不足對母體健康的危害非常大。
研究顯示:孕期飲食不含奶類的中國婦女產后骨密度比同齡非孕婦女性下降16%,孕期低鈣攝入也會增加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風險;而孕婦增加奶制品的攝入可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率降低35%、先兆子癇的發生率降低55%、早產的發生率降低24%。也有研究證實:孕婦飲奶可降低孩子出生后對牛奶過敏的風險。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推薦:妊娠14周開始常規補充鈣劑0.6~1.5 g/d。
三、鐵
隨著妊娠的進展,孕婦血容量和紅細胞數量逐漸增加,胎兒、胎盤組織的生長均額外需要鐵。《2021年ACOG妊娠期貧血指南》指出,妊娠期缺鐵性貧血與低出生體重、早產和圍產兒死亡的風險增加有關,應該在產前補充維生素的基礎上進行鐵的補充。此外,母親缺鐵性貧血可能與產后抑郁有關。
孕婦對鐵的生理需求量比月經期高3倍,而需求量隨著妊娠的進展還會進一步增加,妊娠中晚期需要攝入元素鐵30 mg/d。一旦體內儲存的鐵耗盡,僅通過食物補充便難以恢復,通常需要補充鐵劑??诜a鐵有效、價廉且安全。診斷明確的缺鐵性貧血孕婦,應補充元素鐵100~200 mg/d,治療2周后復查Hb評估療效,通常2周后Hb水平增加10 g/L,3~4周后增加20 g/L。對于非貧血孕婦,如果血清鐵蛋白<30 μg/L,應攝入元素鐵60 mg/d,治療8周后評估療效。
為了避免食物抑制鐵的吸收,建議進食前1 h口服鐵劑;可與維生素C共同服用,以增加鐵的吸收率。
四、碘
碘元素對維持母兒的甲狀腺功能及胎兒神經系統發育至關重要。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主要原料,而甲狀腺素對調節新陳代謝、促進蛋白質合成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根據《孕期婦女膳食指南》,孕期碘的推薦攝入量為230 μg/d,比非孕時增加近1倍,而食用碘鹽僅可獲得推薦量的50%左右—所以,為滿足孕期對碘的需要,建議孕婦常吃富含碘的食品。
對于碘缺乏、土壤缺碘或未推廣加碘鹽的地區,建議妊娠期盡早補充碘元素:每日口服200~250 μg碘元素,或每年攝入1次碘油400 mg。
五、維生素D
維生素D對于維持女性妊娠期免疫功能、神經系統功能正常和體內鈣穩態非常重要。在妊娠期,胎兒骨骼發育所需的鈣元素來自于母親的鈣儲備,并受母體維生素D(骨化三醇)的調節。所以,維生素D對胎兒的骨骼發育至關重要,母體維生素D缺乏可能導致新生兒顱骨軟化、骨量減少及兒童佝僂病。
目前,妊娠期維生素D缺乏較為普遍,故建議高危孕婦(如素食者、深色皮膚及日曬少者)在妊娠期堅持補充維生素D,每日至少400 U。飲食和補充攝入的總量為每日1000~2000 U。
六、維生素A
維生素A對妊娠期女性的視力、免疫功能和生育能力,以及胎兒的生長發育都十分重要—維生素A水平過高和過低都會導致新生兒出生缺陷,特別是眼、頭顱和心肺的異常;女性妊娠期維生素A缺乏可導致夜盲癥、死亡和不良妊娠結局,如早產、胎兒生長受限和低出生體重兒等。但是,妊娠早期過量的維生素A攝入也有致畸的風險。
因此,建議維生素A缺乏較普遍地區的女性在妊娠晚期補充維生素A;對于飲食結構中含有足量肝臟類食物和維生素A缺乏發生率低地區的女性,不建議額外補充維生素A。類似的,《WHO孕婦補充維生素A指南》也不建議為預防孕產婦和嬰兒發病和死亡,而將妊娠期補充維生素A納入常規產前保健。對于孕婦或24~59月齡兒童夜盲癥患病率為5%及以上的地區,建議補充最高10000 IU維生素A(每日1劑)或最高為25000 IU維生素A(每周1劑),在妊娠期至少補充12周,直至分娩。
以上便是常見孕期營養素的補充建議,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收藏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