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



藥品之所以能夠有效地治療或預防疾病,是因為其中含有針對某種疾病的活性成分—如果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質穩定,那么藥品質量就能得到保證。但是,由于自身的特點,有些藥品的性質不夠穩定,難以保管,容易變質。比如,空氣、濕度、溫度、光照等因素都可能破壞藥品的活性成分,導致藥品質量下降。因此,為保證藥品質量,提高治療的有效性,正確儲存藥品非常重要。下面,藥師就和大家聊聊家庭常備藥如何正確儲存。
一、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
藥品說明書中都有【貯藏】這一項,其中會列出相應藥品的儲存條件:
(1)藥品儲存溫度:常溫,是指儲存溫度為10~30℃,凡說明書中【貯藏】項未規定貯藏溫度的,系指常溫;陰涼處,是指儲存溫度不超過20℃;涼暗處,是指避光保存,且儲存溫度不超過20℃;冷處,是指儲存溫度為2~10℃。
(2)藥品儲存濕度:藥品儲存濕度一般應控制在35%~75%。
(3)密閉與密封:密閉是將藥品容器密閉,防止塵土和異物進入;密封是將藥品容器密封,防止藥品風化、吸潮或揮發。
(4)避光與遮光:避光指避免陽光直射;遮光是將藥品放置于不透明的容器內,比如棕色瓶或用黑紙包裹的無色透明、半透明容器。
二、對儲存環境有特殊要求的家庭常備藥
1.需置于冷處保存的藥品
一些藥品在常溫或者高溫下容易變質,需置于冷處保存—比如,可將之放入冰箱內冷藏(2~10℃)。
(1)胰島素:未開封的胰島素應放入冰箱內冷藏;開封之后,置于常溫下保存即可。注意:開封的胰島素需要避光保存,且最長使用時間不超過4周。
(2)生物制品:如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疫苗、白蛋白等,需要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否則會導致活性菌失活或者蛋白被破壞,使療效降低。
(3)外用藥:如鮭魚降鈣素噴鼻劑、鹽酸丙美卡因滴眼液以及受熱易變形的栓劑等。在炎熱的夏天,由于溫度過高,栓劑不僅很容易融化變形,而且很可能出現質變,此時可將栓劑置于冰箱內冷藏。與胰島素類似,鮭魚降鈣素噴鼻劑開封之前應置于冰箱內冷藏保存;開封之后,須放于室溫下直立保存,且最長使用時間不超過4周。
值得注意的是,將藥品放置在冰箱內保存時,并不是溫度越低越好;相反,一些生物制品若被置于冷凍層,在冷凍-融化的過程中,藥品的效價會降低,從而影響療效。
2.需要避光和遮光保存的藥品
有些藥品中含有對光不穩定的結構,在光照條件下,會發生一些化學反應,導致藥物結構改變和療效降低,需要避光或遮光保存。
(1)鈣離子拮抗劑類降壓藥: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西尼地平、尼莫地平等,這些藥品中均含有對光不穩定的結構。
(2)酚類藥物:如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嗎啡等,這類藥物的分子結構中含有酚羥基,受氧、金屬離子、光照、溫度等影響時,易氧化變質。
(3)維生素類: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K等藥品對光敏感,長時間接受光照容易發生化學變化,從而失去作用。
(4)急救藥品:如硝酸甘油,保存于原裝瓶子中即可,而不應放入其他透明的盒子里,防止療效改變而失去急救效果。
(5)中藥液體制劑:清開靈口服液、止咳糖漿等藥物也應注意避光、密封、陰涼處保存。
3.需密閉或密封保存的藥品
大部分藥品都需要密閉和密封保存,以防止受到外界空氣、濕度影響以及塵土、微生物的污染,主要包括:
(1)易揮發的藥品:有些藥品中含有酒精、揮發油等易揮發的成分,如酒精、樟腦、碘酒、紅花油等。
(2)易吸潮變質的藥品:如阿司匹林片、復方甘草片、酵母片、阿卡波糖片等,這些藥品一旦吸潮,將會發生黏連、發霉導致無法使用,所以一定要密封保存,防止空氣中的水分進入。
(3)易氧化變質的藥品:如維生素C、魚肝油滴劑等,空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會使這類藥品變質,當次使用之后應盡快密封保存,防止其過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
(4)中藥:中藥中的組分比較復雜,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一些中藥還極易吸潮,發生霉爛、蟲蛀、變色、泛油、溶化等現象。所以,中藥制劑(如糖漿制劑、蜜丸等)需要密封保存,防止藥品腐敗或變質。
三、家庭常備藥的保存誤區
最后,為了進一步幫助大家提高用藥效率,減少用藥差錯,我們再來聊聊家庭常備藥的保存誤區。
誤區1:夏天溫度高,藥品全部放在冰箱里可能會更好。
解答:這種認識不對。只有藥品說明書中強調需要冷藏的藥品才可以放到冰箱里,一般的藥品不建議放入冰箱保存。將普通藥品放入冰箱,可能會造成藥物療效的改變,如糖漿劑低溫時可析出糖和藥品,導致變質。
誤區2:急救藥品很重要,貼身攜帶才能救命。
解答:這種認識同樣不正確。我們常見的急救藥品硝酸甘油是一種揮發性藥品,如果貼身攜帶,人體體溫的加熱也可能引起藥品有效成分減少。另一種急救藥品速效救心丸中含有冰片成分,如果將其“捂”熱,也會加速其變質。因此,急救藥品應放入包中隨身攜帶,但不要“貼身”攜帶。
誤區3:藥品被陽光照射后就不能使用了。
解答:這種說法過于絕對。如果藥品包裝完好,用手觸摸不燙手,且藥品的外觀及氣味也沒有發生變化,可考慮繼續使用。對于“怕熱”“怕光”的藥品或包裝不完整的藥品,若經陽光長時間照射,則不建議繼續使用。
誤區4:口服溶液可以直接對嘴喝。
解答:這種做法不正確。糖漿劑的含糖量較高,在梅雨季節,很容易滋生霉菌。因此,在服用糖漿劑時,絕對不能直接用嘴接觸瓶口,而要用藥品配備的小量杯服藥,服用后應先將量杯洗凈、晾干,再放入藥品包裝中。可將糖漿劑放在陰涼的地方,但是絕對不能放入冰箱。
誤區5:受潮的中藥材晾曬后也不能使用。
解答:這種說法過于絕對。對于對溫度不敏感的中藥材,曬干后還是可以繼續使用的。不過,在晾曬過程中,藥材的保存條件也可能發生改變—因此,晾曬后需要再次檢查中藥材是否變質。然而,類似的情況通常都很復雜,建議咨詢藥師之后再決定是否繼續使用。
誤區6:藥太涼了,加熱后再服用吧。
解答:這種做法不適合所有藥品。雖然冬天天氣寒冷,服用寒涼的藥品容易引起胃腸不適,但加熱時,藥品的溫度會在短時間內快速變化,有可能導致藥品中的有效物質發生改變。因此,只有對貯藏溫度條件沒有明確要求的藥品才可考慮加溫后服用—而且,藥品不能直接加熱,應該用溫水緩慢加溫。
藥品保存有很多講究,儲存方法可以直接影響藥品的質量,大家不僅要用對藥,同時也要學會如何正確地保存藥品,發揮出藥品的最大療效!
[本文為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教研課題項目(FDXHJY-2202,FDXHJY-026)]
不可不知的藥品“健康知識”
(1)不要讓藥品“生病”:與人一樣,當季節變化時,藥品也會“怕熱”“怕冷”。春夏秋冬,氣候不同,藥品的儲存環境要求也各不相同,在季節變換時,大家要對藥品的貯存條件做到心中有數,確保您家里的藥品在季節交替時“不生病”。
(2)開封前后要求不同:有些藥品開封前和開封后的存儲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胰島素(如優泌林、諾和靈等),開封前應在2~8℃環境中冷藏,不可以冷凍;開封后,保存于25℃以下的環境中即可。
(3)其他注意事項:不要將藥品存放在廚房、浴室等潮濕的地方,也不要將藥品放在幼兒、低齡兒童能輕易拿到的地方。急救藥品應當放在患者容易拿到的位置,以備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