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凡松,張淑女
(1.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 長沙 410116;2.吐魯番職業技術學院 新疆 吐魯番 838000)
自2021 年9 月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對疆內各高職院校開始了進行新一輪教學診斷與改進的復核工作。吐魯番職業技術學院是吐魯番唯一一所高職院校,也是湖南對口援助高職院校,本文以該校為藍本,探究對口援助背景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診斷與改進機制建設,結合疆內實際,發揮湖南教育援疆的主觀能動性,強化高職院校旅游人才的輸出口徑,助力新疆旅游經濟發展,是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
吐魯番職院旅游學院結合“五縱五橫”質量保障體系,以細化具體任務、量化考核指標,明確權責分工為基礎,保證各項建設任務和規劃目標的達成。從專業教學診改的角度,助推學校實現縱向五環節與橫向五層面縱橫聯動,細化教學管理事項,追求教學運行效果最佳化。基于專業目標、課程標準等推導出20 個診斷點。同時建立教學管理制度文件十余個,基本做到制度體系化、運行規范化和檢查日常化,逐步形成了以體系文件為載體的教學質量管理與運行體系,為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和持續改進提供了制度保障,以制度推動質量保證工作持續改進并形成良性循環。
專業以學校“8 字診改螺旋”為基礎,對教學管理的診斷與改進進行適當合并簡化,構建了基于PDCA 循環的教學運行機制。
一是前期規劃(P)。在專業建設層面,旅游學院對接當地旅游企業開展校企合作,依托湖南高職院校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在課程層面,逐步推進課程負責人制,借鑒援助學校的課程體系,對學期教學任務進行科學化的安排。在師資方面,制訂教師個人成長行動計劃,由援疆教師和學院高級職稱教師組建團隊,在教學、科研、競賽等方面對年輕教師進行指導。
二是具體實施(D)。利用學校的智慧校園平臺,將教學任務安排、授課計劃編寫、教案管理、成績管理等功能進行整合,實現了基本的教學管理信息化。在日常教學實施中,構建了教務處督查—二級學院督導—學生信息員的三級聯動機制,對每門課程的教學情況進行實時記錄,教務處和二級學院可以通過填報信息,更好地掌握專業教學情況。
三是過程督查(C)。注重教學效果、課程考核以及實習等教學活動的過程督查。出臺符合專業實際的日常教學、教研活動、實訓室管理等相關管理制度,依照教務處—二級學院—各專業三級監督的制度,課堂督查基本做到全課程覆蓋。在實習實訓方面,安排指導教師定期赴企業了解實時情況,促進頂崗實習的順利進行。
四是不斷改進(A)。首先借助課程督查機制,進行專業課后評價、專業集中改進的機制。其次建立教師個人檔案,對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的個人數據進行記錄,以學期為單位進行客觀評價,找出教師存在的不足。最后充分發揮教育援疆優勢,在援疆教師指導專業建設的同時,定期邀請湖南高職院校的專家開展各類培訓,派遣骨干教師赴對口支援學校進行跟崗學習,進一步強化其教學能力。
校企合作是衡量職業教育辦學的基本指標。吐魯番職院旅游管理專業雖然與部分旅游企業、景區景點進行了相關合作,但多是基于實習的相關合作,在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工匠進課堂、共建課程等方面存在不足,校企合作縱深推進不夠。專業層面的診改對于校企合作的指標設計還不夠,需要根據專業實際進一步優化,強化旅游管理專業產教融合。
課程教學團隊和課程資源建設還有待提升。雖然在學校層面要求進行課程團隊組建,但在二級學院層面,教學團隊還停留在進行各自備課和教學資料共享的階段。在提升教學質量、組織團隊進行教學能力競賽、進行課程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不足。同時,專業教學資源存在重數量、輕質量的現象。教學資源多以PPT、教案等資料堆砌,微課、教學動畫、音頻等資源還較少。教學資源數字化建設不夠。
在專業層面,專業群和課程體系建設不夠完善。旅游管理專業作為吐魯番職院重點發展的專業之一,結合當地旅游發展,組建旅游服務業專業群是不可或缺的。當前旅游學院各專業多注重各自發展,未形成合力,發揮集群優勢。在課程體系方面,對于市場的實時調研不夠,對于旅游專業人才的具體需求分析不夠深入,課程整體內在聯系性不強,教學內容與旅游產業新業態和新技術的對應度不高,沒有形成有效的“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體系。
由于智慧校園功能還不夠完善,導致專業教學診斷與改進的過程中仍然受限于傳統的教學評估手段,未形成信息化的反饋機制,由于無法及時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診斷與改進,導致診改工作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同時,自我診斷仍是參照外部評估模式與方案對診改指標進行相關的陳述說明。自我診斷與改進的意識不強,沒有發揮專業的主觀能動性。
學校“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意識非常強烈,但當教學診改到達下一級層面時卻出現遞減的情況。不少教師認為專業教學診改是教學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對教學診改的認識有偏差。部分職工把學校的教學診改工作當作應付性工作來做,對于“五縱五橫一平臺”和“八字螺旋診改”各要素間的關系理解不透徹。專業教學診斷與改進需要在二級學院的調度下,由專業全體成員全方位參與。但目前,專業診改主體意識的樹立任重而道遠。
首先,基于吐魯番和疆內其他文旅企業進行深度調研,了解新形勢下文旅企業對于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具體需求,與有意向的優質企業建立產業學院、現代學徒制班,成為校企命運共同體[1]。其次,基于校內智慧平臺搭建校企聯合育人平臺,定期發布崗位技能標準、專業前沿等,結合企業需求和市場變化進行調整,為教學內容提供依據,同時充分利用湖南教育援疆資源,邀請協議幫扶學校引進其他省市的優質文旅企業進行相關合作,拓寬專業辦學視野,以校企合作為基礎獲知辦學新思想、新路徑。讓校企合作從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課程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等方面切入,在提升內部教學質量的同時,推進校企合作的深度。
在師資建設方面,首先,對旅游管理專業現有師資的具體情況進行統計,具體分析當前專業教學團隊人群的職稱、競賽獎項、科研水平、社會服務等情況,對照教學診改質控點進行詳細對比,找出差距。其次,自我診斷對存在的問題尋求其解決辦法,同時邀請援疆高職院校的專家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讓援助學校共同參與到發展規劃的制訂和教學團隊的建設中來。同時優化人才引進政策,強化師資團隊力量。在教學資源建設方面,利用學校軟硬件,進行視頻微課、教學案例視頻、教學動畫等資源建設。借鑒援助學校國家級精品在線課程建設的經驗,提升教學資源的建設能力、豐富教學資源類型,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數字化能力。
就專業群建設而言,應由二級學院進行牽頭,帶動旅游管理專業進行專業群教師團隊、教學資源和課程體系的構建。要充分考慮專業群內在屬性特征,根據服務的產業面向和內在邏輯分類建設[2]。課程體系通過對接產業鏈深度的校企合作、校外專家指導、湖南教育援疆團隊等優勢,依照吐魯番職院實際進行細致而可行的人才培養頂層設計,以此來做好課程體系搭建。使專業教學更加符合市場邏輯和人才培養邏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助力內部教學質量提升。
當前學校教學診改信息平臺雖已搭建,在硬件上能夠滿足平臺需求,但是由于部分功能不夠完善,導致專業在平臺中不能方便及時反饋相關信息。在信息中心進行教學診改信息平臺搭建的同時,二級學院應該積極與之對接,完善專業診改相關功能。此外借鑒湖南教育援疆高職院校的信息平臺建設經驗,邀請相關專業人員來校進行專業指導。在專業層面設計包含教學標準管理系統、教學運行管理系統、課堂教學平臺、校本資源庫全鏈路銜接的專業管理信息平臺[3],平臺在錄入教學標準和課程安排的同時生成教學安排、考試安排、成績管理等,教師在學期中按照時間節點填寫后,系統自動進行無痕數據采集,為專業診斷與改進提供數據基礎。
要讓全員參與專業診改建設,保障診改工作的順利進行,教學診斷與改進的專業質量文化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專業質量理念深入人心,才能讓全體職工意識到專業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更好地推動診改工作。同時,要保障專業診改落到實處,在宏觀層面應由學校進行具體指導和組織。形成“學校—二級學院—教研室”的三級診改結構,在學校層面組建專業診改工作實施和指導小組,二級學院和教研室分別成立專業診改的專項工作組。專業負責人擔任教研室工作組組長,實現責權的統一[4]。通過扁平化的專業診改制度,更好地推動專業診改工作的進行。
專業教學診斷與改進是一個長期且復雜的質量工程,應當充分利用援助學校的教育資源,做好教學診改的頂層設計、具體規劃、難點痛點突破等工作。對專業教學診改的相關文件和指標體系要進行深度研讀,結合自身實際和診改要求,既要引進來,又要走出去,邀請湖南省援助學校專家對當前專業診改進行指導,同時也要多去湖南不同的高職院校進行現場學習,通過理論學習、實踐學習和專家指導,形成適合學校實際的診改實施方案和內部質量保障制度體系及評價指標。在運行中,針對具體問題邊建邊改,逐步構建完善的專業教學診改制度。
專業教學診斷與改進是全面而系統的內部教學質量保證工作,不僅需要學校多部門合作,也需要專業性指導和系統性探究。受援學校應更新教育理念,結合自身特點充分發揮教育援疆優勢,逐步完善專業教學診改體系,才能持續提升辦學活力和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