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琪文 陳鐘 陳廣銘
(1.廣東茂名健康職業學院 廣東 茂名 525000;2.馬來西亞城市大學 馬來西亞 吉隆坡 46100;3.佛山市三水區北博德翰外國語學校 廣東 佛山 528000)
自1995 年《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發布以來,我國全民健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對健康的理解更為深入。2009 年,國務院公布《全民健身條例》,為全民健身提供了法律保障,不斷促進全民健身進程的發展。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巨大的效應。“互聯網+體育”的形式不僅呈現了體育產業新活力,還改善了人們健身的規范性。運動APP 作為互聯網+體育的載體,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國家體育產業的發展狀況。根據《2019 年第3季度中國運動健身APP 產品市場研究報告》指出2019 年運動健身用戶將達到1.65 億人,約占中國人口數的12%,普及率較高。同時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大學生對步道樂跑APP 的使用態度與其在運動過程中使用步道樂跑APP 的行為之間是否存在的非線性的關系,這對運動APP 的發展趨勢具有巨大的導向作用。
本文以廣東茂名健康職業學院100 名大學生作為主要調查研究對象。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數據分析法。
(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以“互聯網+體育”、步道樂跑APP 以及健身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中進行查閱,并以高度相關的文獻資料作為重點參考,通過閱讀,作者將對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整理,為情況調查結果提供理論依據
(2)問卷調查法。
問卷數據主要采用問卷網APP 進行線上發布作答。本問卷采用Icek Ajzen 的計劃行為理論(包括態度、主觀規范、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向以及行為五個因子)來探討態度與行為的因果關系,本問卷隨機抽查了廣東茂名健康職業學院110 名學生進行線上作答,有效問卷100 分,有效回收率91%。(問卷的有效性主要通過問卷作答時間為依據,平均作答時間1′57″,作答時間低于1min以及答卷IP 地址相同的問卷定義為無效問卷,共10 份)
(3)數據統計法。
將所有問卷進行統計整理,利用數據統計法對大學生關于步道樂跑APP 使用的態度及行為進行研究分析,以得到相關的結論,并提出相關建議。
從表1 中看出,有35%的人每周鍛煉頻率達到5 次及以上,每周鍛煉3-4 次的人數達40%。從整體來看,每周鍛煉3 次及以上的比例達75%,且沒有大學生零參與體育鍛煉的情況。同時,有20%的大學生每次鍛煉的時間均小于30min,近48%的大學生進行鍛煉時間介于30-50min 之間,32%的大學生的鍛煉時間大于50min。從這些數據可以得出,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非常高。但根據表1 中使用步道樂跑APP 頻率的數據顯示,只有15%的人堅持每次鍛煉都使用步道樂跑APP 進行輔助,因此,大學生在運動過程中使用步道樂跑APP 的情況不太樂觀,根據《2019 年第3 季度中國運動健身APP 產品市場研究報告》所示,中國運動APP 用戶比例占中國總人口12%,且日趨遞增。但在大學生群體中有高達85%的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幾乎沒有使用步道樂跑APP,這值得我們反思其中的原因。

表1 大學生使用步道樂跑APP 現狀的基本情況分析
在現代社會里,物質的發達給人們帶來了“余暇饑餓”,正向體育活動索取精神食糧。因此,人們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根據表2 的數據顯示,大學生對長期使用運動APP、給朋友分享運動APP 以及通過運動APP 制定訓練計劃3個方面的平均值,用李克特五點量表進行統計:數值為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3 為不確定,在3±0.3 之間,處于一種對運動APP 不偏不倚的態度,但是女生在通過運動APP 制定訓練計劃方面的標準差達到1.338,表明群體里對這方面的態度呈現一個較大的差異。關于大學生在運動APP 內購買私教課程方面的態度平均值為2±0.3,達到一個不符合大學生使用運動APP態度的因子,其厭惡率高達60%。

表2 大學生使用運動APP 態度組統計
同時根據表3的數據顯示,上述4個方面的顯著性均大于0.05,故T 和P(顯著性雙尾)的值取第一行數據,其中P 值均大于0.05,說明男生女生之間對運動APP 使用態度上是沒有顯著性差異。根據《2019 年第3 季度中國運動健身APP 產品市場研究報告》中的數據所示,我國使用運動APP 的用戶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但在大學生對使用運動APP 的態度情況調查分析中,并無展現出人數遞增的正向態度。因此,作者通過線上訪談和親身體驗的方式對上述4 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了解到大學生對運動APP 提供的服務并不滿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運動APP 的服務體系尚未成熟,導致大學生在使用運動APP 服務時會產生情緒波動甚至心理沖突等情況,妨礙運動APP 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普及。針對此情況,作者將運動APP 服務體系主要的不足點列為如下:運動APP 線上營銷具有模糊性、產品體驗性較差以及產品服務不到位等。

表3 大學生使用運動APP 態度獨立樣本檢驗
豐富多彩的體育項目拓展了大學生的生活空間,提供了多種空間的體驗,增強大學生空間活動能力,并調節大學生心理空間,成為大學生生活必不可少的成分。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運動APP將成為大學生參與運動的一部分。根據表4 所示,大學生使用步道樂跑APP 記錄每周運動軌跡、了解自身素質變化及制定鍛煉計劃這三個范疇的平均值達到3.4+,表明大學生在體育鍛煉時,運動APP 的這些功能受到大學生的喜愛,并轉化為大學生使用運動APP 的部分內在動力。雖然這些功能受到了大學生的愛戴,但對于平均值來說,并沒有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而對于大學生通過運動APP 購買運動補給方面的行為的平均值為2.7,表現出大學生對此行為的意圖較低,并且沒有此行為的大學生比例占37%。

表4 大學生使用運動APP 的行為組統計
同時根據表5 的數據顯示,上述4 個方面的顯著性均大于0.05,故T 和P(顯著性雙尾)的值取第一行數據,其中P 值均大于0.05,說明男生女生之間對運動APP 使用態度上是沒有顯著性差異的。為了進一步了解大學生使用運動APP 的行為情況,作者通過線上訪談和資料的收集的方式對上述4 個方面的行為進行分析,了解到大學生使用運動APP 的行為主要是圍繞自身需求而定,這充分體現出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即大學生對運動APP的使用做出積極的、有選擇的反應。但由于運動APP 功能方面存在部分問題,阻礙了大學生對運動APP 的使用行為意愿的上升。對于這部分問題筆者將其歸咎于運動APP 對數據記錄的準確性低、涉及體育領域狹隘以及運動APP 線上營銷的不透明性等方面。

表5 大學生使用運動APP 的行為獨立樣本檢驗
為了進一步了解影響廣東茂名健康職業學院學生使用步道樂跑APP 的原因,我們以廣東茂名健康職業學院100 名學生做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影響運動APP 使用的結構式問卷調查,得出下列4個方面的因素。
在參與調研的學生中,14%的學生認同步道樂跑運動APP 產品營銷直觀性不強從而影響自己使用樂跑運動APP 的狀況,有36%的學生認為是因為樂跑運動APP 服務體驗感不足,認為樂跑運動APP 記錄數據準確性較差和運動APP 功能針對性不強的比例均占18%,還有其他因素為16%(見圖1)。

圖1 影響大學生使用步道樂跑APP 原因
運動APP 的服務涉及廣泛的、特殊的、復雜的社會群體,但現行的步道樂跑運動APP 尚未完全覆蓋所有運動項目,可提供選擇的服務有限。根據表6 所示,Keep、悅跑圈、咕咚運動的功能設計主要以大眾運動為主,對于提供冰雪運動以及民族傳統運動的服務甚少,不利于傳統體育運動的普及和發展。悅跑圈的功能設計主要以跑步為主,涉及到關于跑步的各個方面,為跑者提供了優質的服務。但是,如Keep、咕咚運動以及其他的運動APP的功能都是以大眾運動的需求而定,尚未有針對性的開發,從而導致步道樂跑運動APP 功能同質化問題較為嚴重,缺乏有效的科研探究和有針對性的功能創新,未能滿足眾多大學生的需求。

表6 各運動APP 功能劃分
目前,運行在Android 平臺和iOS 平臺的運動APP 多達上千款,就其功能而言大多數運動APP 具備計步/數、運動軌跡、運動距離、卡路里消耗等多種功能。但這些運動APP 的功能在準確性方面均存在大小不同的差異。根據表7 的數據可得出,導致運動APP 準確性低的原因如下:軟件測定的實際距離存在較大差異比例為62%,其次為GPS 定位問題占11%、配速問題占10%、手機電量影響占9%以及其他方面占8%。由此得出影響數據準確性的因素是及其龐大而復雜的,主要是因為運動APP 硬件技術方面的問題,如GPS 定位、跑步速率測評以及跑步距離的測定等方面存在較大漏洞,但也可能是用戶在使用運動APP 功能時使用其他軟件,如網易云等聽歌軟件影響運動APP 數據的記錄、環境問題(風速、氣候地理的影響)等,所以,硬件技術的提高以及數據采集的準確性是未來運動類APP 普及的重點。

表7 步道樂跑運動APP 準確性低的原因
步道樂跑運動APP 在線上營銷可以使用O2O 模式,O2O 模式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也可以解釋為能兼備網上商城及線下實體店兩者,并且網上商城與線下實體店全品類質量及價格相同。步道樂跑運動APP使用O2O 模式既能有效的解決由于產品直觀性給大學生所造成不便的問題,還能直接預約產品的體驗,提高大學生對產品了解狀況。同時也可以兼用低價格的體驗課銷售模式,讓大學生花少量的錢來體驗訓練課程,讓大學生主觀判斷訓練帶來的功效是否滿足自身的需求,從而不斷提高用戶對步道樂跑運動APP 的黏著度和忠誠度,從而轉變大學生對步道樂跑運動APP 產品及課程方面問題的態度。
完善步道樂跑運動APP 平臺的監管,是步道樂跑運動APP 平臺實現良性發展的重要基礎。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步道樂跑運動APP 平臺的完善需要加強線上線下共同監管,在線上加強對產品質量和價格的監管力度,在線下加強對平臺就職教練員的監管力度。線上監管主要依靠法律部門,針對我國體育產業立法嚴重滯后于體育發展的形式,要加強相關問題的法律研究,加強立法的進程,對于造假賺暴利等行為做到有法可依,從而提高大學生對步道樂跑運動APP 信任感,促進步道樂跑運動APP 的發展。線下監督主要依靠平臺高層對教練團隊綜合素質進行評估,并通過提供教練員招聘門檻,定期安排教練員學習技能以及團隊間經驗互享等方式提高教練團隊整體專業素養和服務水平。不斷優化大學生體驗,提高大學生對步道樂跑運動APP 的滿意度。
運動類 APP 要想在功能上得到突破性的發展,則要依靠相關硬件技術的提升。智能硬件是以平臺性底層軟硬件為基礎,以智能傳感互聯、人機交互、新型顯示及大數據處理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特征,以新設計、新材料、新工藝硬件為載體的新型智能終端產品及服務。那么使步道樂跑運動APP 與智能運動硬件結合不僅能實現人與器材、器材與器材之間智能化識別、交互和信息服務。而且可以優化個人運動數據采集的準確性,使GPS 定位、跑步速率測試以及跑步距離測量更加準確,不斷提高運動的科學化、規范化,同時時刻根據大學生對步道樂跑運動APP 相關的意見反饋,不斷完善智能運動硬件的升級,改善大學生對運動APP的數據問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