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藝娜,吳紀寧
摘 要:福清華僑史與中國近現代史有著密切的交集,他們是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福清華僑史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中,采用嵌入式講述福清華僑史、實踐教學、素質拓展等方式,可以起到培養愛國情懷、樹立正確歷史觀、提升學生全面能力的作用。
關鍵詞:福清華僑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3)11-0016-04
福清位于福建省中部沿海地區,一直以來都是中國著名的僑鄉之一。福清人較早的海外活動是前往日本,早在明朝中葉就有福清人前往日本進行商業活動,明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福清人林清與長樂船戶王厚合作打造商船前往日本貿易。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海外貿易的擴大,福清人前往海外謀生的規模也開始擴大。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于中國國內的苛政、戰亂、旱災、瘟疫等因素的影響,福清出現了大規模的移民潮。這些移民大多數選擇前往新加坡,然后再轉往其他國家,其中以轉往印尼爪哇等島的人數最多。隨著海洋航運的發展,出國變得更加方便,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攜帶家眷出國。
一、福清華僑史的背景與價值
1840年之后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大約有半個多世紀的時間,福清出國的人數接近30萬人。據估計,目前福清在海外的華僑、華裔和港澳同胞的人數為60萬人左右,這個數字相當全省華僑人數(600多萬)的十分之一。他們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以印尼為最多,其次為新加坡和日本,馬來西亞也有不少福清人的身影。
福清華僑史與中國近現代史有著密切的交集。在中國的近現代歷史中,福清華僑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僅在海外的華僑社會中有所作為,也在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中積極參與和貢獻。在政治方面,福清華僑曾積極參與中國的政治運動,為中國的民主革命和政治改革作出了貢獻。在辛亥革命中,福清華僑積極響應革命號召,為推翻清朝封建統治而奮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福清華僑也積極參與社會主義建設,為新中國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貢獻;在經濟方面,福清華僑在海外的發展也帶動了中國的經濟發展。他們不僅在海外的工商企業中有所作為,也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文化方面,福清華僑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傳承者和傳播者。他們在海外的華僑中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華文化與當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他們也把中華文化和當代中國的發展介紹給世界,為促進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和中國形象的塑造做出了貢獻。
因此,福清華僑史與中國近現代史有著密切的交集,它們是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福清華僑也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力量。通過將福清華僑史融入中國近現代史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華僑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中的貢獻和影響,增強對華僑文化的認知和尊重,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的歷史意識和歷史素養,促進其對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二、福清華僑史融入中國近代史綱要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培養學生愛國情懷
福清華僑史對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具有積極的作用。一方面,展示了華僑對祖國發展的貢獻和影響。林孝樓、倉夷等福清華僑在推翻清朝封建統治、抗日戰爭及我國建設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華僑們不遠萬里投身祖國的革命事業,有的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仍然在為祖國的繁榮而努力奮斗。讓學生了解到華僑對祖國發展的貢獻和影響,從而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另一方面,福清華僑史展示了華僑的優秀品質和精神風貌。福清華僑在革命事業中積極參與,他們不僅為祖國的獨立和解放捐獻了大量的財富和物資,還積極參與政治活動,為革命事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這展示了他們的奉獻精神;福清華僑在為祖國做出貢獻的過程中,不斷創新和改進,他們將海外學到的知識和技術應用到國內,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展示了他們的創新精神。這些優秀品質和精神風貌可以激勵更多的人向之學習,為祖國的繁榮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二)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歷史觀
福清華僑史是一段具有獨特性和鮮明特點的歷史,它記錄了福清人民在海外奮斗、發展的歷程,也反映了福清人民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和貢獻。通過學習福清華僑史,學生可以了解到福清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的變化和發展,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發展變化。福清華僑史也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設過程。福清華僑這個群體中有不少仁人志士始終在為普天下的老百姓謀求幸福生活而努力,始終追隨著中國共產黨的道路。通過學習福清華僑史,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設過程,從而更加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三)有助于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學習福清華僑史學生可以了解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背景、社會變遷以及國際關系等方面的情況,從而更好地理解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發展進程。首先,福清華僑史的融入可以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歷史。福清人前往海外移民的歷史背景和原因與中國近代歷史中的許多事件密切相關,如鴉片戰爭之后中國開關等。學生可以了解到福清人在海外的經歷和貢獻以及他們在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作用和影響。其次,福清華僑史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歷史分析能力。福清華僑史不僅涉及福清人的移民經歷,還涉及中國與海外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互動,學生由此可以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背景、政治經濟狀況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情況,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分析能力。最后,福清華僑史的融入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和國際視野。福清華僑不僅在海外經歷了移民生涯,也帶去了中國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通過學習福清華僑史,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增強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福清華僑史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路徑
(一)嵌入式地展示福清華僑史
1.辛亥革命時期福清華僑史
福清華僑積極投身革命的事跡可以在講述辛亥革命這課介紹。如福清華僑林孝樓在日本仙臺經營一家名為“四海樓”的餐廳,是同盟會人士的聯絡據點之一,林孝樓與之交游,接受了革命思想,成為革命隊伍中的一分子。辛亥革命爆發后,林孝樓主要精力投入推翻清政府的斗爭,積極出資護送流亡日本的同盟會成員回國,并帶頭籌措巨款資助國內革命。再如,印度尼西亞融籍華僑俞兆復,他十九歲出國,在印尼經營布業。當時清政府腐敗無能,華僑在國外受人欺凌,無處告訴,因此他深感非革命無以振興中華,在泗水加入同盟會,并擔任支部干事。他加入同盟會后,到處宣傳革命,為革命籌款,同時還積極動員僑胞剪去發辮,表示與清政府決裂。辛亥革命爆發后,他積極籌措款項,募集了一大筆錢款匯給福建軍政府。1920年前后,他與安昌平等革命黨人離開印尼回到廈門,加入閩南北伐隊,投身反對北洋軍閥的戰斗中去。
2.抗日戰爭時期福清華僑史
在抗日戰爭的時期,可以介紹福清華僑全方位參與救亡圖存的事跡。一是踴躍捐款捐物。九一八事變后,日本林孝樓召集愛國僑胞聚會,揭露日本侵略者在東北的暴行,牽頭籌建旅日華僑抗日救國募資會,他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沒有國哪有家,國家亡了,華僑無家可歸,就成了任人宰割的海外孤兒”等樸實感人的肺腑之言,引導華僑募集了一筆巨款匯回祖國。自己先帶頭捐出數百萬,各地華僑紛紛響應,將募到的巨款寄回國內,支援抗日戰爭,因此遭受日本法西斯政府的通緝。二是在輿論陣地上宣傳抗日救亡。旅居馬來西亞的融僑黃治基通過自己創辦的《泗濱日報》號召抵制日貨,得到僑胞的熱烈響應,因而為帝國主義者所嫉視,最終被驅出境外。旅居印尼的何希鑾倡辦的《玉融周報》,秦能華、俞昌墀等出版的《新潮簡報》都廣泛報道了祖國的抗日救亡動態,宣傳華僑的愛國主義思想。三是參軍參戰。福清籍愛國華僑在聲援支持祖籍國抗戰的同時,不少人毅然放棄國外優渥的生活,輾轉萬里,共赴國難。在福清縣城東南的松潭、安民一帶,活躍著一支近80人的抗日游擊武裝,這支隊伍全部由歸國華僑和華僑子女組成,稱為福清華僑游擊大隊,隊長周宏榮祖籍福清松潭。福清第一次淪陷時,他從海外歸國效命,籌備半個多月建立游擊隊。福清華僑游擊大隊從建立到解體,前后不過3個月。在這短暫的時間里,與日軍血戰2場,夜襲日軍3次,計打死打傷日軍16人,摧毀敵炮壘3座,消耗敵人各種彈藥近萬發,戰果雖小,影響卻大。福清華僑游擊大隊全體指戰員同仇敵愾,眾志成城,這也是中國抗日戰爭史上少有的以“華僑”為名的抗戰隊伍。
3.解放戰爭時期福清華僑史
在講述解放戰爭時期,可以插入福清愛國華僑反帝反封建,與祖國人民一道為推翻國民黨統治、建立新中國而努力的事跡。1946年,共產黨地下組織在云中村建立革命根據地,歸國華僑戴祥滋及其子戴圣昌主動捐款獻糧,把房屋讓出供地下黨人員使用,并把家中自衛用的長短槍20支連同子彈1500多發,悉數交給游擊隊,還縫制黑色服裝30多套送給游擊隊員。1948年國民黨軍隊“圍剿”地下黨游擊隊時,戴祥滋不顧自家安危,毅然掩護受傷的原閩中游擊支隊副司令員陳亨源,為之延醫救治,供奉茶飯。陳亨源傷愈后,他還資贈黃金數兩,作為革命活動經費。除了捐獻錢物之外,不少愛國華僑還投身革命隊伍。根據統計,解放戰爭期間,從東南亞各國回到閩粵贛邊區和閩浙贛邊區參加革命工作的一千多名華僑青年中,閩籍占了大部分,福清籍雖然未能統計出具體數字,但表現突出,有名有姓的就有陳澤順、陳道瑞等十余人。這些愛國華僑在八閩大地譜寫了蕩氣回腸的動人史詩。
4.改革開放時期福清華僑史
在講述改革開放時期,可以引入福清百業待興,僑捐僑匯從世界各地涌入,幫助建設家園的事跡。以印尼巨商林紹良、林文鏡為代表的福清華僑華人回饋桑梓,紛紛為家鄉經濟建設出謀出資出力。林紹良與林文鏡等僑領先后合資捐建了元洪路、元華路等道路,捐建了元洪師范學校、元載中學、元載小學等學校,獨資捐建了元載大橋、盧曹新橋等。他還與林文鏡帶頭認捐2500萬美元,并發動海外僑賢踴躍認捐2000多萬美元,興建閩江調水工程,解決福清缺水難題。此外,還有許多福清籍的華僑華人在其他領域也為家鄉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們有的捐款支持教育、醫療等公益事業,有的投資家鄉建設,促進經濟發展。這些行動不僅為家鄉做出了貢獻,也為中印兩國的友好交流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二)在實踐教學中感知福清華僑史
目前綱要課的主要形式是教師講、學生聽,可能會導致學生的參與度不高、理解不夠深入等問題。教師講解學生的參與度不高,感到枯燥乏味,缺乏興趣和動力,從而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在理解上,學生只是表面上的了解,而缺乏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無法真正掌握歷史知識的內涵和意義。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采取實踐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達到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和樹立正確歷史觀的目的。
福清擁有豐富的華僑史資源,可以為教學提供多樣化場景。例如,福清僑鄉博物館、龍高革命烈士紀念碑公園、余長鉞烈士陵園等,這些地方記錄了福清僑胞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歷史和文化遺產,可以為歷史教學提供真實的場景和豐富的素材。例如,在講述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工農紅軍和中國人民為反對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的反動統治,廢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農民主政權而進行的革命戰爭時,可以帶領學生參觀龍高革命烈士紀念碑公園。公園是為紀念1931年和1947年龍高地區兩次暴動而建立的。1931年,由莆仙土匪民團改編的省防軍混成旅第二支隊,由支隊長林靖率領進駐福清。在福清派捐勒餉,燒殺奸掠。龍田、高山兩地受害最烈。不堪忍受蹂躪的龍高群眾,在共產黨和蓬勃發展的革命形勢影響下,紛紛串聯,密謀反抗。他們以“除暴安民”“除一人,救萬民,消滅林靖匪部”為戰斗口號,約定聯絡信號,于12月26日晚林部各營換防之時,在龍、高兩鎮同時舉事,五六千農民分數隊向林靖軍隊進攻。經過3天激戰,全殲林部駐龍高兩鎮的兩個營700多名官兵。余部懾于群眾反暴的威力,不得不撤出福清,退回仙游。為反抗林靖暴政而英勇捐軀的烈士,有據可考的共60人。這種生動的情景再現教學,可以縮短學生的時空距離感,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將福清華僑紅色文化與素質拓展相結合
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是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為深入推進高校素質教育而聯合實施的一項系統工程,它以培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核心,以培養創新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普遍提高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為目的,為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進行科學規劃、個性化培養和綜合性開發。我們可以將福清華僑史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素質拓展課程三者相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學校或社區的紅色文化講座或研討會,邀請專業的歷史學家、文化學者或革命歷史專家來為學生講解紅色文化的歷史背景、發展過程和思想內涵,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紅色文化的價值和社會意義,激發學生的歷史意識和文化自信,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綜合素質;還可以組織以華僑與紅色文化為主題的創意比賽,如演講比賽、征文比賽、文藝比賽等,通過參加創意比賽,學生可以了解福清華僑史的歷史背景和意義,挖掘福清華僑史的多元內涵和價值,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從而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四、結語
綜上所述,福清華僑史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具有可行性,因為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交集,福清華僑史是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近現代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教育方面,將福清華僑史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歷史背景和意義,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懷、樹立正確歷史觀,提升學生的全面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海亮.山西地方史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路徑探析[J].新西部,2019(04):51-53.
〔2〕付正.北京近現代史資源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價值意蘊與路徑探析[J].北京教育,2022(09):44-47.
〔3〕李學偉.寧波市鄉土資源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大學,2022(29):193-196.
〔4〕趙宇華,于志勇.地方史中紅色資源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路徑探析——以東北紅色資源為例[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8):143-145.
〔5〕張慧玲.山西區域史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的價值與路徑探析[J].中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2011,31(21):48-49.
(責任編輯 徐陽)
Path Analysis of Integrating the History of Fuqing's Overseas Chinese into the Course on 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HUANG Yi-na1, WU Jin-ing2
(1.School of Marxism, Fujian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Fuqing 350300 China;
2.School of History, 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Fuqing's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have close connections. It'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Embedded teaching of Fuqing's 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practical teaching, and quality expansion can be adopted.Integrating the history of Fuqing's overseas Chinese into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n 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can play a role in cultivating patriotic sentiment, establishing correct historical views, and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Keywords: The History of Fuqing's Overseas Chinese;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