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鄉鎮檔案能夠全面、真實、系統地反映鄉鎮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歷史面貌,在推進鄉鎮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鄉鎮檔案工作是我國檔案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1月1日,《鄉鎮檔案工作辦法》的實施,有力保障了鄉鎮檔案工作的法治化、規范化、科學化。本文以《鄉鎮檔案工作辦法》實施為背景,探討了制約鄉鎮檔案工作發展的因素,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應對之策。
關鍵詞:《鄉鎮檔案工作辦法》;管理發展;對策解析
在新時期,為進一步增強鄉鎮檔案工作法治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2021年9月,國家檔案局頒布《鄉鎮檔案工作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實施。《辦法》緊緊遵循新修訂的《檔案法》最新規定和要求,體現檔案治理理念,更加注重檔案信息化建設及檔案安全管理要求。與《辦法》要求相比,目前鄉鎮檔案工作還存在著諸多亟待改善的問題,迫切需要加以重視。本文簡要闡述《辦法》的主要內容及其最新要求,分析鄉鎮檔案部門落實《辦法》存在的諸多制約因素,最后提出具體的應對之策,旨在助力促進鄉鎮檔案工作管理水平。
1 《鄉鎮檔案工作辦法》內容及其要求
《辦法》包括總則、機構、人員及其職責、設施設備、文件材料歸檔、檔案保管與利用、檔案信息化、附則,共7章36條,涵蓋檔案管理的主體、工作原則、責任及要求等內容。
1.1 明確工作主體,壓實檔案管理責任
首先是明確鄉鎮檔案工作原則。第五條規定,鄉鎮檔案工作堅持“統一領導、科學管理”原則。所謂的統一領導是指鄉鎮檔案工作由各級檔案主管部門統一領導。科學管理則明確體現在上級檔案主管部門監督、指導鄉鎮檔案工作。其次是明確鄉鎮檔案工作機制。如組織上,要求將鄉鎮發展規劃、考核體系應涵蓋鄉鎮檔案工作。主題上,除鄉鎮機關外,還明確鄉鎮企事業單位也是鄉鎮檔案工作的形成主體。機制上,要求建立鄉鎮檔案工作協調機制,即由分管鄉鎮檔案工作領導牽頭。人員上,要求明確指定人員負責。資源上,要求縣級檔案主管部門根據地區信息化發展水平,統籌規劃做好鄉鎮檔案信息化工作,并給予政策、資金、項目等支持,對跨區域、跨部門利用鄉鎮檔案工作給予支持和保障。
1.2 明確工作內容,突出檔案管理重點
《辦法》第三章規定了鄉鎮檔案管理的必要設施設備,如檔案庫房、業務用房、技術用房及辦公用房,并要求按照類型或分區進行設置,要滿足“八防”的標準和要求。此外,還要配備柜架、檔案盒。第四章明確規定“文件材料歸檔”的責任主體、編制歸檔范圍及保管期限表,并需要縣級檔案主管部門審核同意方可落實。詳細規定文書類、科技類、會計類、實物類等不同類型檔案歸檔標準和要求。第五章專門規定鄉鎮檔案的保管與利用。保管堅持集中統一,鄉鎮企事業單位既可自行保管,也可委托代管。第六章詳細規定鄉鎮檔案的“檔案信息化”內容,這與新修訂的《檔案法要求》相一致。
1.3 明確工作方法,貼近檔案管理實際
《辦法》從延續性、實操性和普適性三個方面,對鄉鎮檔案工作提出了明確規定,更加貼近鄉鎮檔案工作實際需要。首先從延續性來看,《辦法》充分考慮到了鄉鎮機構改革過程中可能出現機構的增、撤、并及名稱改變等實際情況。第一章第四條鄉鎮檔案三個“納入”中的第三個“納入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等機構職責范圍”,就充分考慮到了鄉鎮檔案管理過程中面臨著新的部門檔案管理工作主體問題。其次是實操性。《辦法》還規定“鄉鎮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從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兩個方面進一步明確鄉鎮檔案歸檔、整理等具體規定和要求,具有很強的可執行性。再次是普適性。《辦法》考慮到鄉鎮檔案管理工作與其他部門、領域的檔案工作相銜接,提出“鄉鎮檔案館”“數字檔案室”“數字檔案館”建設。搭建網絡利用平臺,實現跨區域跨部門檔案利用。
2 《鄉鎮檔案工作辦法》實施背景下鄉級檔案工作制約因素分析
《辦法》對鄉鎮檔案工作的主體、內容和要求均作出詳細規定和要求,對新時代鄉鎮檔案工作更具指導性。但落實《辦法》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的現實制約因素。一是檔案管理意識不強。鄉鎮基層干部檔案重要性認識不足,不少鄉鎮干部的檔案意識淡薄,對檔案的關注不夠。二是人員力量配備較弱。目前,鄉鎮檔案館(室)工作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一方面人員流動頻繁。從事檔案工作人員或參加遴選或中途選擇其他崗位,工作時間較短,檔案人員流動頻繁,檔案人員隊伍穩定性較差。三是檔案人員兼職較多。鄉鎮檔案館(室)的工作人員,一般由鄉鎮政府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兼任,專職從事檔案人員較少。兼職檔案員極易造成檔案移交不及時,甚至是遺失,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1]。印章的傳遞、會議安排、公文收發、文件傳達、檔案整理等鄉鎮政府辦公室的綜合職能工作,大多由一人負責。四是受制于管理體制。目前,鄉鎮檔案管理工作缺少明確而具體的考評機制,鄉鎮檔案工作信息化基礎薄弱。缺少標準化檔案庫,也沒有相應的檔案處理設施,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3? 《鄉鎮檔案工作辦法》實施背景下鄉級檔案工作措施
3.1 轉變鄉鎮檔案管理理念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鄉鎮檔案管理工作隨之發生轉變,鄉鎮檔案管理工作不再是傳統的、單一的信息收集、整理和歸檔的工作,而是要以時代需求為導向,以社會需求為核心,將信息收集和歸檔工作與社會發展相結合,對鄉鎮檔案進行科學規劃和有效利用。因此,新時期,鄉鎮檔案管理要切實轉變傳統管理理念。要打破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鄉鎮檔案工作的管理與發展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鄉鎮檔案工作規劃,并將其與鄉鎮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促進鄉鎮經濟和社會發展。同時還要加大對檔案工作的資金投入,將鄉鎮檔案工作所需經費列入鄉鎮財政預算。配備現代化設備,進一步提升鄉鎮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水平。鄉鎮政府要加強對檔案管理人員的關心和愛護,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檔案管理工作中,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需要。因此,要加大對鄉鎮檔案工作的重視程度,充分認識到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時還要不斷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和標準體系,提高其規范化、標準化水平。
3.2 完善鄉鎮檔案管理制度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鄉鎮檔案管理工作也得到了極大發展。然而,鄉鎮出臺的檔案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在某種意義上直接制約著鄉鎮檔案管理事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加強鄉鎮檔案管理制度建設是十分必要的。要根據鄉鎮實際情況,建立健全鄉鎮檔案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在建立鄉鎮檔案管理制度時,要考慮到鄉鎮的實際情況,結合上級檔案部門的要求制定適合本地區發展的檔案管理制度。同時,還要根據本地區的特點制定符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管理制度。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鄉鎮檔案管理制度,結合鄉鎮檔案工作實際,確保檔案管理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和執行力。要優化鄉鎮檔案工作流程。鄉鎮檔案工作流程要持續優化、完善,保證檔案工作流程的科學合理、簡明扼要、可操作性強,確保各項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能夠得到有效地貫徹落實[2]。嚴格按照《辦法》的相關規定和要求,使鄉鎮檔案管理制度的制定能夠有效滿足相應的標準和要求,并根據鄉鎮檔案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和完善。同時,也要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和獎勵機制。通過開展相關培訓活動或對工作表現突出人員進行獎勵等方式鼓勵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到檔案信息化建設中來[3]。在此基礎上,應確保鄉鎮檔案管理制度內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確保其能夠滿足鄉鎮實際工作需要。并將鄉鎮檔案管理制度與其他相關制度進行有機結合,保證檔案管理制度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得到有效執行。
3.3 提升鄉鎮檔案管理水平
加強鄉鎮檔案信息化資源開發和利用。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加快,信息技術在各個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鄉鎮檔案管理工作也要加強信息技術應用,利用計算機、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強對鄉鎮檔案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尤其是要發揮鄉鎮信息化平臺作用,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作為鄉鎮政府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在工作中要積極推動政府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為鄉鎮的檔案室的建設爭取經費,用于檔案基礎設施的投入及整理、數據錄入、掃描、核對、裝訂成冊等。鄉鎮檔案管理要加強信息化建設,使鄉鎮檔案管理工作更好地為鄉鎮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要制定完善的信息化建設方案。在進行鄉鎮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時,要加強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如建立檔案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對鄉鎮所有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歸檔等。同時,鄉鎮檔案部門也要建立一個科學的數據庫,將收集到的文件材料按照一定的格式進行整理,并制作成電子文檔存入數據庫中。在完成電子文檔的歸檔后,要將其存入數據庫中,不僅可以避免紙質文檔在存放過程中出現丟失和損壞的情況,也能保證電子文檔信息與紙質文檔信息的一致性。要加強對檔案信息化建設資金的投入。為鄉鎮檔案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要為其配備必要的設備、設施,提供專項經費。
3.4 提高鄉鎮檔案人員素質
要注重對鄉鎮檔案管理人員開展相關培訓,提高檔案管理人員業務能力和水平。此外,鄉鎮檔案管理部門還應積極引進和培養專業人才。通過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工作可以提高鄉鎮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在進行考核時要注重對信息化建設情況和檔案工作開展情況等方面進行考核。通過考核發現鄉鎮檔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將鄉鎮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納入年度考核當中,讓鄉鎮檔案管理人員更加重視,以此推動鄉鎮檔案管理在運用信息技術方面開展工作[4]。鄉鎮檔案管理工作人員要加強學習,從思想上提高對檔案管理工作的認識,從深層次中認識到檔案工作對經濟社會發展以及部門工作的重要性。在實際檔案管理應用中,鄉鎮檔案管理部門可通過舉辦鎮、村兩級檔案從業人員培訓班,聘請專業的檔案管理培訓機構講師來對檔案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提升鄉鎮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與檔案管理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開展工作。
3.5 推動鄉鎮檔案管理創新
新時期,社會各個層面的創新是隨時代發展而更新變化,鄉鎮檔案管理工作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管理與服務方式。首先,要提升檔案管理服務意識。鄉鎮要加強對檔案工作的重視力度,認真貫徹執行《檔案法》《鄉鎮檔案工作辦法》等相關規定和要求,切實增強做好鄉鎮檔案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服務的自覺性,確保檔案工作能夠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其次,要不斷優化服務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搭建數字化檔案管理平臺,實現鄉鎮信息資源共享[5]。利用數字化技術,將鄉鎮檔案管理模式進行整合、分類和排序,提高鄉鎮檔案工作質量和效率。最后,要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鄉鎮要重視服務創新工作,使服務人員能夠轉變傳統觀念和思想意識。同時還要創新服務方式,比如通過開展現場辦公、流動服務等多種形式為群眾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通過數字化手段建立完善的網絡平臺等。通過這些創新措施可以使鄉鎮檔案管理工作能夠更好地適應當前社會發展需求,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結語
綜上所述,檔案管理是鄉鎮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鄉鎮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鄉鎮檔案工作辦法》的頒布和實施,要及時轉變檔案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了解制約新時代鄉鎮檔案管理工作因素,結合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鄉鎮檔案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新時代,做好鄉鎮檔案管理工作意義重大、使命光榮,要圍繞“四個好”(保管好、利用好、記錄好、留存好)、“兩個服務”(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人民群眾)目標任務,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改善鄉鎮檔案工作現狀,切實提高鄉鎮檔案工作能力和水平,扎實地推動鄉鎮檔案工作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等各項工作。
參考文獻
[1]張洋,殷春雪,朱佳煊.高質量發展視域下鄉鎮檔案管理工作的阻礙與紓解[J].檔案天地,2021(12):35-38.
[2]張明毅.制約鄉鎮檔案工作管理與發展的因素及其對策[C]//《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決策論壇——企業管理模式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2017:243.
[3]王麗.鄉鎮檔案管理工作現存的問題與對策[J].辦公室業務,2014(11):177.
[4]黃淑治.鄉鎮檔案管理工作現狀及其對策[J].云南檔案,2007(09):43-44.
[5]唐綿明,管永平.制約鄉鎮檔案工作管理與發展的因素及其對策[J].檔案工作,1991(04):12.
作者簡介:林英鑾,大專學歷,安溪縣城廂鎮人民政府館員,從事鄉鎮檔案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