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借助板書對學生進行美育滲透。具體來說,可從思維導圖、漢字藝術、簡筆畫、主旨內容四個方面進行,提高學生的審美理解和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和跨文化意識,實現知行合一。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美育;板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46-0058-04
【作者簡介】王秀榮,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景城學校(江蘇蘇州,215021)教師,正高級教師,江蘇省英語特級教師。
陶行知先生強調:“從定義上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毙@生活是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滲透的主陣地?!读x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需突出藝術的審美性、情感性、實踐性、創造性和人文性特點,逐步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同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英語教學需遵循“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原則,引導學生樂學善學,切實提高學習效率?;谛抡n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可結合板書設計,從思維啟迪、文化浸潤、藝術感悟、人格熏陶等方面形成對學生的美育滲透。
板書指教師運用文字、圖形、符號和線條等向學生呈現信息的教學行為,是學生感知信息的視覺渠道。好的板書不僅在內容上概括剖析、恰到好處,而且結構精巧、妙趣橫生。它以獨特的藝術魅力,給學生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美的啟迪,是教學藝術的再創造。
本文結合譯林版英語教材中的閱讀教學,分析借用板書進行美育滲透的教學實踐,旨在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引導學生按照美的標準生活,形成美的心靈,塑造美的人格。
一、借助思維導圖,感悟文化之美
思維導圖有助于梳理語篇結構。通過有條理、有邏輯的板書,教師可以簡潔明了地呈現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建構結構性的知識框架,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借助思維導圖不僅可以更好地學習語言,也能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的內涵,感悟文化之美。
譯林版英語七上Unit 5 Lets celebrate!的閱讀板塊中Halloween一文,基于“人與社會”大主題語境,介紹世界主要國家的節假日與慶祝活動。本文是Wendy寫給Millie的一封回信,圍繞Wendy最喜歡的節日——萬圣節以及人們怎樣慶祝萬圣節而展開,重點在于描述萬圣節的慶?;顒?。通過快速閱讀,學生可提取關于寫信人、寫作目的及作者感受等相關信息,并把注意力聚焦于“special”這個關鍵詞;通過閱讀細節,獲取并概括關于萬圣節的special date、special activities以及special feelings。
學生快速閱讀第二段,可以得知date信息為October 31,詳讀第二至四段,找尋special activities。教師在學生按照時間順序敘述活動時寫出以動詞為主的關鍵信息,例如In the daytime, dress, wear, paint, make pumpkin lanterns等。關于special feelings,文本中沒有直接的答案,需要學生閱讀之后結合自身感受總結出來。教師適時板書:excited, surprised, scared, happy...最后,教師在語篇的標題“Halloween”周圍畫上南瓜的簡筆畫,并寫上“A special day”,渲染主題,引導學生增強文化自信,同時認識到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西方文化,增進國際理解。(見圖1)
圖1 “Halloween”板書設計
二、巧用漢字藝術,凸顯禮儀之美
禮儀教育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英語課板書的內容主要是英文,而博大精深的漢字也可以巧妙用于英語課堂的板書,凸顯教學的主題意義。教師應通過板書內容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美”的熏陶,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譯林版英語八下Unit 5 Good manners的閱讀板塊中When in Rome一文屬于“人與社會”范疇。學生的學習活動有四個板塊:Be a learner,Be an analyst,Be a respecter以及Be a practitioner。授課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對英國人“how to greet people”“how to start a conversation”“how to behave in public”和“how to behave at home”展開深入的分析,并將要點分類進行板書。這樣的教學讓學生對英國禮儀和不同國家的習俗差異有了深入的理解。讀后活動中,教師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來概括本課內容,將對待不同禮儀的正確態度歸結如下:Learn from manners in other countries;Respect different manners;Practise our own manners.課堂小結與教學目標對學生的期待“Be a learner”“Be a respecter”以及“Be a practitioner”首尾呼應。
整節課圍繞“行為之美”展開,結合費孝通先生的名言總結提升,引導學生要欣賞禮儀之美、理解差異之美、尊重差異之美、踐行禮儀之美,最后引導學生將板書(見圖2)勾勒出漢字“美”,不僅對語篇主題意義進行了升華,也提升了板書的美感,體現了陶行知先生“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論。
圖2 “When in Rome”板書設計
三、描繪握手之圖,感悟禮儀之美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學段目標包括四個方面: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其中,文化意識學段目標要求7至9年級(三級)的學生能了解不同國家人們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能初步了解英語的語用特征,選擇恰當的交際策略。
以譯林版英語八下Unit 5 Good manners的閱讀板塊When in Rome一文為例,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采用不同的板書設計。本單元主題為Good manners,主題語境為“人與社會”,所涉話題是人際交往(禮儀),語篇類型是一次校園廣播采訪的實錄。
基于文本特征、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教師精心設計板書(見圖3),引導學生歸納中外文化信息,認識不同的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并在理解和比較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判斷,表達自己的價值取向。
本節課的板書有以下五個特點。第一,鮮明的目的性。板書涵蓋了語篇內容,旨在引導學生感知文化異同,增強文化自信。第二,形象的藝術性。教師選擇“握手”這一全世界較為通用的禮儀方式,通過“握手”的簡筆畫讓學生對禮儀的理解更為深刻。第三,高度的概括性。教師將文本分成三個主要部分,呈現關鍵詞再加一些符號,這樣形象的板書既吸引學生關注,又能完整地涵蓋內容。第四,清晰的條理性。板書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文本的標題,標題本身就與文本內容互相輝映,呈現在板書上,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主題意義;第二部分是文本內容的高度概括,圖文結合,讓學生一目了然;第三部分是文本中的一句諺語,不僅是對文本內容的概括,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的情感升華。第五,周密的計劃性。課前,教師在黑板上描繪出部分“握手”造型的輪廓;課中,教師從標題開始,到文本內容的梳理,然后文本解讀環節的結尾分析諺語時一步一步自然板書,最終在Post-reading環節中呈現有關情感升華的部分,進而過渡到本節課的終點——美美與共,然后順勢完成整個“握手”的簡筆畫,旨在幫助學生提高禮儀修養,豐富審美經驗,提升審美品位,塑造優秀人格。
圖3 “When in Rome”板書設計
四、注重主旨內容,感受人格之美
語篇是具有完整意義的語義單位。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文化意識學段目標要求7至9年級(三級)的學生能領會所學語篇中蘊含的人文精神,感悟誠實、友善等中外社會生活中的傳統美德,能欣賞、鑒別美好事物,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譯林版英語九上Unit 7 Films閱讀板塊Hollywoods all-time best—Audrey Hepburn一文以電影為主題,通過介紹不同類型的電影,引導學生了解電影行業,用豐富的詞匯完整、詳細地介紹一位電影明星。本課時是閱讀第一課時,主要內容是一篇以時間為順序介紹奧黛麗·赫本的人物傳記,旨在展示主人公的人生經歷和精神品格,使讀者在讀后獲得對自我、社會、生命的感悟和啟發。從文章第一段可以得知奧黛麗·赫本不僅是“A great actress”,而且是“A great humanitarian”。教師首先將這兩個短語板書在黑板的兩側。隨后通過梳理文章脈絡,讓學生對傳記主人公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在讀后環節,教師設置開放性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It is Hepburns? ? ? ? ? ? ? ?that makes her one of Hollywoods all-time greatest actresses.不同的學生給出不同的見解。在學生暢所欲言之后,教師結合前期的鋪墊總結如下,并將本課推向高潮:
[Attractive appearance
Never give up
Great achievements in films
Efforts in charity
Love for the world]
教師通過最后總結引導學生進行理性思考、高度概括和批判性評價,形成認同及自己的獨特認識。教師在總結的過程中適時板書短語,引導學生關注黑板中間五個短語的首字母,學生悟出老師的精心設計,說出“angel”這個單詞,教師結合板書內容畫出天使的簡筆畫(見圖4),深化了文章的主題意義。學生既對赫本的美貌和魅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又對赫本通過努力取得事業成功的事跡有了清晰的認識,更對赫本熱衷慈善的人道主義優秀精神品格有了深刻的感悟。這樣的板書雖然簡潔,卻寓意深遠,有助于學生接受傳記人物優秀品格的熏陶和影響,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塑造美的人格。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的美育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理解和應用能力。英語學習過程就是學生欣賞美、感悟美、創造美的過程。板書是教學目標的呈現,體現了教學意圖,也是對教學內容的高度提煉。在教學中,教師綜合利用文字、圖畫、色彩、線條等元素設計板書,強化表現力,形成視覺美感,使學生的思想情操、審美觀受到感染和熏陶,從而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姚鈴兒.初中英語可視化板書的應用[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1(11):24-27,32.
[3]董寶良.陶行知教育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專項立項課題“生活教育理念下學?!吭矫烙n程構建研究”(TY-b/2020/17)、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專項立項課題“生活教育理念下中小學英語‘情境+閱讀教學構建研究”(TY-c/2021/53)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