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彥楠 賈菲


雙相情感障礙又稱“雙相障礙”“躁郁癥”等,是除精神分裂癥、抑郁癥之外另一種常見的精神科疾病。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為大家介紹了抗抑郁藥、抗精神病藥與新冠藥物合用時的注意事項,這里,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使用心境穩定劑(如碳酸鋰、丙戊酸鹽、拉莫三嗪、卡馬西平)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聯合使用新冠藥物(表1、表2)時都有什么需要特別注意的吧!
一、碳酸鋰
市面上常見的退熱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雙氯芬酸等)通常是非甾體抗炎藥,這類藥物可抑制腎臟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減少服用碳酸鋰患者的鋰離子經腎清除,使血清鋰濃度升高,發生不良反應的可能性增加。因此,正在服用碳酸鋰的患者服用退熱藥時,一定要密切監測自己在服藥過程中是否出現胃腸道不適、多尿、肌無力、昏睡、震顫等癥狀,如出現以上癥狀且無法用其他疾病解釋,一定要及時就醫,進行鋰離子血藥濃度監測,并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用藥劑量。
二、丙戊酸鹽
服用丙戊酸鹽的患者,退熱藥首選對乙酰氨基酚。
阿司匹林在體內經肝臟代謝,水解產物水楊酸鹽的蛋白結合率為65%~90%,當與丙戊酸鹽合用時,水楊酸鹽會取代血漿蛋白結合位點上的丙戊酸,導致丙戊酸的血清游離濃度增加,藥理作用增強,發生不良反應的可能性增加,從而出現震顫、共濟失調、嗜睡、行為改變等丙戊酸中毒反應。與此同時,部分研究表明,布洛芬與丙戊酸鹽合用可能降低丙戊酸鹽的血藥濃度,減弱其藥理作用,從而導致原有疾病加重。因此,服用丙戊酸鹽的患者在選擇退熱藥時,應盡可能避免選擇阿司匹林及布洛芬,可以選擇影響較小的對乙酰氨基酚。
三、拉莫三嗪
服用拉莫三嗪的患者,退熱藥首選布洛芬。
這是因為,如果選擇對乙酰氨基酚,其能顯著誘導拉莫三嗪葡萄糖醛酸化的過程,導致拉莫三嗪全身暴露量降低20%~25%,可能造成拉莫三嗪療效降低,導致原有疾病加重。因此,服用拉莫三嗪的患者在選擇退燒藥時應避免選擇對乙酰氨基酚,可以選擇對拉莫三嗪的療效影響較小的布洛芬。
四、卡馬西平
服用卡馬西平的患者,退熱藥首選布洛芬。
卡馬西平為肝藥酶誘導劑,會誘導肝臟對很多藥物的代謝增加,使其他藥物的濃度降低,療效減弱—例如,卡馬西平和對乙酰氨基酚一起服用時,會降低其退燒作用。另外,由于對乙酰氨基酚經肝臟代謝后會產生具有肝毒性的代謝產物,因此二者合用時不僅會減弱退燒作用,還會增加發生肝毒性的風險。因此,建議服用卡馬西平的患者在選擇退燒藥時盡量避免選用對乙酰氨基酚,可以選擇布洛芬。另外,卡馬西平與桂利嗪合用時也可能導致桂利嗪代謝加快,療效減弱。所以,建議服用卡馬西平的患者選擇藥物時盡量避開桂利嗪,可以選擇藿香正氣水/膠囊。
最后,對于心境穩定劑與退熱藥的聯用,藥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份更清晰、更直觀的建議,詳見表3。
至此,精神科最為常見的三種疾病(抑郁癥、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用藥與新冠藥物的相互作用就梳理完畢了。
再次強調:精神疾病與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一樣,都屬于慢性疾病的范疇,所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服藥,才能夠延緩發展、改善預后,防止復發。患者無須因為對病毒過分恐慌而耽誤精神疾病的治療,需要調整藥物劑量或復查時,請及時來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