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方圓,侯 睿,李瀚茹,田英萍
(大連大學 圖書館,遼寧 大連 116622)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公眾健康,損害人民生命安全,挑戰各領域的應急管理水平。在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高校圖書館應迅速反應,開展線上服務,保障資源供給,滿足讀者需求,履行信息文化服務責任。文章引入LDA模型,分析近3年公共衛生事件主題下的研究文獻,識別研究主題內容與研究熱點,提出政策導向、環境融合、需求驅動與技術賦能下的閱讀推廣策略。
LDA模型指隱性狄利克雷分布模型(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是將文檔集中每篇文檔的主題以概率分布的形式給出,從而通過分析一些文檔抽取出它們的主題后,便可以根據主題進行主題聚類或文本分類的主題模型[1]。LDA在圖書館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分析突發事件應急管理主題演化[2]、圖情領域學科交叉主題演化[3],探究社交網絡中影響群體情感行為的影響因素[4]、微信平臺閱讀推廣內容等方面[5]。文章利用LDA模型,分析公共衛生事件下的文獻主題演化情況,提出閱讀推廣策略以應對突發性的公共衛生事件。
文章以CNKI中文期刊數據庫為主要數據來源,利用“公共衛生”“應急防控”“疫情”等關鍵詞進行擴大檢索,時間限定為2019年12月—2023年1月,檢出文獻507篇,剔除卷首語等無關文獻,得到樣本數據454篇。對樣本數據進行文本預處理,進行LDA主題建模,通過計算困惑度確定最優主題數,選取高頻關鍵詞進行主題識別,分析主題研究內容。
將樣本數據進行預處理,設置停用詞,將與本研究無關的特殊符號(如@、#、¥、%等)、語氣詞(如啊、哎、哦、喲等)與連接詞(如不僅、而且、但是等)等剔除。利用jieba分詞對樣本數據進行切分,設置關鍵詞以保留與主題相關詞匯,處理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部分分詞結果展示
在LDA模型中,為保證訓練結果的合理性,通常利用困惑度計算來確認最優主題數(見圖1)。利用折肘法,當主題數為6時,折線下降較緩,說明主題間聚類效果較好,模型訓練結果合理。將K=6代入LDA主題公式進行計算,模型參數設為默認值,文本迭代數100次,得到LDAvis可視化結果如圖2所示。抽取每個主題下概率最大的10個關鍵詞,結果如表2所示。

圖1 困惑度計算

圖2 LDAvis可視化結果

表2 主題-關鍵詞分布
文檔與主題強度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第1列表示文檔編號,第1行表示每篇文章所屬的主題,其中:文檔455、456在主題Topic2中得到概率分布最大值;文檔2、457在Topic3中得到概率較大,文檔1在Topic3中概率最大;文檔3在Topic4中概率最大。文檔1為《醫學高校圖書館開展健康信息素養教育路徑研究》,文檔關鍵詞“健康信息素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學高校”等符合Topic3主題。

表3 文檔-主題分布
表2為LDA訓練結果的主題-關鍵詞分布。Topic0主題高頻關鍵詞有“線上服務”“圖書”“平臺”等,識別該主題為資源與技術保障。有學者討論高校圖書館在疫情防控期間的資源整合含校本資源、開放獲取資源、社會網絡資源以保障讀者需求情況,提供電子教參支持教學活動,開通CARSI遠程訪問服務,實現隨時獲取圖書館已授權的信息,支撐閱讀推廣活動,保障讀者資源獲取[6]。Topic1主題關鍵詞為“閱讀推廣”“信息素養”“微信公眾號”等,識別該主題為閱讀推廣。高校圖書館在疫情防控期間多舉措開展了豐富的閱讀推廣活動,如書目推薦、線下送書、漫讀電臺等[7]。Topic2高頻關鍵詞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服務”“公共事件”,識別該主題為應急服務。有學者探討疫情初期高校圖書館應急舉措以及應急服務實踐,運用應急管理理論、測算微信傳播指數等理論與研究方法,研究提升應急管理能力和構建應急服務策略等問題[8]。Topic3高頻關鍵詞為“應急服務”“后疫情時代”“應急管理”等,識別該主題為應急防控機制。有學者提出預防為主、防控與圖書館業務并重開展、服務內容靈活多變的應急防控機制[9]。Topic4主題高頻關鍵詞有“讀者”“館員”“閱讀療法”等,識別該主題為常態化服務。有學者探討在防控趨于穩定的情況下,面對外部環境刺激產生的衛生知識需求與情緒反應,談論閱讀療法等疫情常態化的閱讀推廣項目[10]。Topic5主題高頻詞有“學科服務”“線上教學”“教學”等,識別該主題為線上服務。有學者利用遠程訪問技術提供學科服務[11]。
綜上所述,閱讀推廣的主題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應急管理、資源保障、技術支持、活動舉措方面。綜合主題分析,文章提出政策、環境、需求、技術等多角度融合的閱讀推廣政策,使閱讀推廣最終回歸到閱讀本位,深耕閱讀推廣內容,厚植書香底蘊。
全民閱讀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在政府工作報告、《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等文件中多次提倡全民閱讀活動,構建書香社會。全國各地企事業單位以政策文件為導向,重視全民閱讀發展。高校圖書館以國家與地方政策文件為導向,從頂層設計閱讀推廣策略,完善閱讀推廣路徑,強化閱讀推廣效果。應該結合高校圖書館自身特點優勢,打造閱讀推廣陣地,豐富閱讀推廣內容,打造閱讀推廣品牌,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健全閱讀推廣服務體系。同時,善于利用營銷造勢,豐富諸如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策劃活動、紅色主題文化策劃活動以及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科普信息閱讀活動。
政策對閱讀推廣具有導向作用,外部環境影響閱讀推廣態勢。在公共衛生事件下,閱讀推廣開展書目推薦、科普公共衛生知識、閱讀療法等活動,閱讀推廣內容實現從保障性閱讀到功能性閱讀的轉變。在公共衛生事件前期高校圖書館迅速反應,提供強有力的資源保障服務;在事件中期,高校圖書館明確外在環境影響給讀者造成的困擾,進而提供功能性的閱讀推廣服務,如閱讀療法、科普公共衛生知識等;在事件中后期,隨著防控的穩定,應該總結前期閱讀推廣經驗,調查分析具有成效的閱讀推廣策略,進而形成整體統一的閱讀推廣機制,總結出可推廣的具有普適性的措施。閱讀推廣在融合外部環境完成特殊時期閱讀推廣任務的同時,要加強信息素養、文化教育、科普知識等常規性的閱讀推廣任務。
高校圖書館作為信息服務中心應該及時調整閱讀推廣策略,滿足特殊時期讀者的特殊需求。回溯疫情期間的研究文獻,學術研究多集中在應急管理、資源保障、線上閱讀推廣等方面,較少有學者分析公共衛生背景下讀者信息知識需求。用戶需求驅動下的閱讀推廣活動,將重心由“以圖書館為中心”轉移到“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模式下,充分保障了圖書館服務的個性化、精細化以及專業化。高校圖書館應該重視讀者的信息知識需求,適時調整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以深化服務內容、完善服務模式。從讀者信息知識需求角度制定閱讀推廣策略,應該重視不同年級、不同學科背景讀者的信息知識需求。高校圖書館應整合圖書館內外信息資源,融合新媒體信息技術,以讀者需求驅動閱讀推廣策略創新,增強閱讀推廣服務效能。
數字閱讀依托數字信息技術強化了發展。在疫情影響下,線上閱讀人數增加,數字資源利用率增加。高校圖書館借助數字信息技術以多元化渠道增強了閱讀推廣影響力,增強了讀者體驗。高校圖書館利用VPN、CARSI等技術,第一時間保障讀者對文獻資源的獲取。信息數字技術的使用使圖書館閱讀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閱讀推廣模式由傳統紙質模式逐步向數字、智能、便捷的智慧化轉變。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發展應該整合資源供給流程,增加智能化機器設備,實現人機協同發展。通過建設專業化的電子文獻資源平臺保障數字資源供給,同時篩選優質內容,增加閱讀推廣高質量輸出。
政策為閱讀推廣指明方向,環境轉變閱讀推廣發展,讀者需求驅動閱讀推廣創新,技術輔助閱讀推廣精細化發展。無論政策調整、環境轉變、需求轉換、技術更迭,閱讀推廣最核心的目的是助力閱讀,其本位是閱讀。在數字媒體時代,讀者容易受網絡的影響,形成閱讀的淺顯化、碎片化。此時,優質閱讀推廣顯得尤為重要。閱讀推廣形式常采用講座、展演及比賽競猜等活動形式。高校圖書館進行閱讀推廣建設時要注意形式與內容相互結合,引導讀者重視閱讀內容,感受閱讀內在的書香底蘊與精神傳承,必要時建設閱讀推廣品牌,打造閱讀推廣經典IP,將品牌做長久做精良,進而形成長期穩定的文化輸出,創造良好的校園書香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