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力 冀然 劉莉



摘 要:本文在梳理國內外汽車產業政策研究和相關理論的基礎上,以中國2016-2020年乘用車企業月度產量數據作為研究對象,構建雙重差分模型量化評估了雙積分辦法對國有與合資企業,以及是否具備關聯企業關系構建雙重差分模型量化評估了雙積分政策對國有與合資企業、關聯企業產生的異質性影響。結果顯示,雙積分政策實施會顯著提高國有企業、具有資本關聯方的企業低油耗汽車的產量,但影響存在滯后性;同時政策的實施會顯著提高國有企業新能源汽車的產量。據此提出鼓勵汽車節能技術提效升級、優化新能源積分機制等政策建議。
關鍵詞:雙積分政策 節能汽車 新能源汽車 雙重差分模型
1 引言
過去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一直依靠國家財稅補貼政策扶持。2017年,工信部等五部門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意在接檔財稅補貼政策退坡,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通過實行積分機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迅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針對政策機制對產業發展影響的機理尚未有明確的研究結論,對后續積分政策如何完善缺乏支撐。為此,本文密切關注我國雙積分制度實施數年來對汽車產業發展的影響,通過量化研究揭示雙積分制度的作用機制,為下一階段政策的進一步完善提供參考建議。
2 乘用車雙積分政策管理機制與研究假設
2.1 乘用車雙積分政策研究綜述
現有研究已經基本確認了雙積分政策對于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傳統的燃油汽車的減產起到了一定的正面影響。周鐘[1]在對乘用車雙積分政策的作用機制進行了分析;Ou[2]通過對中國汽車市場上各種積分制度的定量對比,發現“雙積分”制度對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具推動作用;Li[3]對三個虛擬車企的政策合規行為進行了仿真,表明提高新能源積分的考核要求將會抑制傳統燃油車節能水平的提升,但將促進新能源汽車產量提高。Wang[4]等發現新能源積分、技術升級成本以及傳統燃油車的平均油耗下降速率是對積分政策合規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國內外學者對各類型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建立起了成熟的汽車產業政策研究體系。但由于缺乏可獲得性、新能源汽車激勵機制的影響因素較多,現有的研究多是從企業如何應對政策進行研究,進行相應的理論仿真和評價,但缺少對雙積分政策執行效應異質性分析的經驗研究,缺乏對雙積分政策執行過程的優化和創新的建議。
2.2 研究假設
根據汽車企業的所有制,我國的汽車生產企業主要可以分為完全由國內資本控制的自主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以及由外國企業與國內企業合作形成的合資企業,這是由于汽車產業政策對境外資本投資汽車產業的約束,要求外方持股比例不超過50%,而自改革開放以來外方汽車企業具有資本和技術方面的優勢,通過與我國企業合資形成一批特有的汽車合資企業。這兩類企業在規模、技術、對政策的敏感程度上都有很大差別,因此雙積分政策對這兩類企業的實施效果很可能也有不同。
總體判斷,由于我國自主企業受雙積分政策影響更大,一方面是由于自主企業中的國有企業通常將從國家戰略和政治站位角度思考企業戰略問題,將更為積極根據國家政策開展企業經營工作,甚至在影響到企業經營利潤的前提下也將堅決落實國家戰略導向。而民營企業則在經營策略上更為積極主動,也期望通過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的機會,加快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實現“彎道超車”,即在宏觀上觀察針對自主企業將呈現出積分政策產生巨大影響的效果。而合資企業受制于外方的牽制,決策流程較長、經營策略趨于保守,針對雙積分政策實施產生的影響主要采取被動接受與合規的策略,通常不會主動選擇開展調整產品策略,宏觀體現為合資企業對雙積分政策實施的敏感性較低。
綜上本文提出下列假設:H1:雙積分政策對自主企業的影響顯著高于合資企業。
3 雙積分政策影響的實證研究
3.1 雙重差分模型
雙重差分法是一種被廣泛應用于特定事件的分析,尤其是政策評估方面的計量方法[5],可以非常直觀地估計出事件的處理效應。由于在某些事件背景下,所有的個體都或多或少受到了事件沖擊,因此所有的個體都屬于處理組,不存在對照組。根據個體受到的事件沖擊強度構建個體層面的處理強度(treatment intensity)指標,用連續的處理強度替代傳統DID中只取0-1的二值分組變量,利用個體受到的處理強度差異識別事件的影響。這種方法通常被稱為廣義雙重差分法[6],用如下公式表示:
其中,TreatmentIntensityi是表示個體受到的事件沖擊處理強度的連續變量。Postt是一個表示事件沖擊前后的二值變量,如果時間在事件沖擊之后,則Postt取1,否則取0。μi表示個體的固定效應,γt表示時間固定效應。其中最重要的參數β的含義是,個體受到事件沖擊的處理強度每增加一個單位,事件發生后個體的因變量值將多改變β個單位。雙積分政策自2017年開始于全國開始實施,對此全國所有汽車企業均面臨政策的沖擊,符合廣義雙重差分模型要求,對此采用該模型進行量化評估分析。
3.2 實證模型構建
我們使用了如下的模型設定識別油耗積分的作用和新能源汽車積分的作用:
其中,下標i表示車型,f表示企業,t表示時間。本文想要檢驗的因變量yift包含不同類型乘用車的產量、燃油車油耗水平等一系列政策產出。
本文關注的自變量中,IntensityfCAFE表示公司受到油耗積分政策影響的處理強度,本文使用油耗積分實施的前一年(2016年)各企業生產的汽車中非低油耗汽車的比重表示;IntensityfNEV表示公司受到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影響的處理強度,本文使用新能源汽車積分實施的前一年(2018年)各個企業生產的汽車中非新能源汽車的比重表示。Postt CAFE在2017年10月以及之后取1,其余取0;Postt NEV在2019年及之后取1,其余取0。
控制變量Xi包含一系列汽車特征:包括發動機功率、發動機排量、整車重量、體積、車型油耗(在因變量為油耗時去除該變量)、純電續航里程(僅在檢驗新能源汽車產量時加入)。我們使用了一系列固定效應,包括年-月時間固定效應、企業固定效應、品牌固定效應、汽車類型固定效應、燃料固定效應。
3.3 數據說明和描述性分析
本文使用了2016-2020年月度-汽車型號層級的乘用車企業產量數據,該數據來源于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數據中也包含了汽車特征變量,包括汽車的生產公司、品牌、功率、排量、油耗等技術參數,這讓我們可以在實證分析中控制一系列汽車特征變量。
本文使用的主要變量的描述性分析如表1所示。
4 實證分析結果
我們將樣本根據生產企業是國內自主企業還是合資企業分為兩組,分別進行實證分析。從表2.1和表2.2的結果看,國內自主企業面對雙積分政策時產量調整幅度和低油耗技術開發應用程度顯著更大。在兩種積分政策影響下,自主企業的低油耗汽車產量顯著增加,顯著程度高于合資企業的低油耗汽車產量。兩種企業的非低油耗汽車產量減少程度相對相似。兩種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產量上,自主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積分后顯著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的產量,但是合資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產量變動不顯著,這體現了我國企業在新能源技術上的儲備更為深厚,且針對實施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的態度更為積極樂觀。低油耗技術的開發應用上,兩類企業較為類似,合資企業的汽車的油耗下降相對更大一些,這可能是因為合資企業的低油耗技術水平儲備更加豐厚,外方依靠百年汽車工業的積淀,更容易在傳統的發動機上提升節能技術水平。
總的來說,雙積分政策實施下,自主企業對各類汽車產量的調整力度更大,政策實施效果更好,實證結果驗證了假設H1。
5 結論
本文基于國內外相關研究,根據相關理論,選取了2016-2020年度我國乘用車產量數據作為樣本,對我國實施乘用車雙積分政策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影響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本文通過實證分析得到以下結論:積分政策針對不同屬性企業發揮的引導作用存在差異。其中國內自主企業面對雙積分政策時產量調整幅度和低油耗技術開發應用程度顯著更大。在兩種積分政策影響下,自主企業的低油耗汽車產量顯著增加,顯著程度高于合資企業的低油耗汽車產量。兩種企業的非低油耗汽車產量減少程度相對相似。兩種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產量上,自主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積分后顯著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的產量,但是合資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產量變動不顯著,這體現了我國企業在新能源技術上的儲備更為深厚,且針對實施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的態度更為積極樂觀。
根據本文的實證分析,具體而言有以下政策建議:為進一步強化對企業傳統燃油車型的引導,一方面建議政策中應針對傳統能源車型油耗提出單獨的考核要求,針對油耗極低的先進節能車型給予指向性優惠措施,以鼓勵與引導企業不斷加強傳統燃油車節能技術的投入。另一方面,建議在充分考慮新能源市場發展對油耗積分達標和車隊節能效果影響的基礎上,減少新能源汽車核算帶來的節能目標落空風險。同時,建議政府主管部門優化新能源積分政策定位。從過去單純的引導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的提升,轉變為數量與發展質量并重,需進一步引導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鐘,劉敏.雙積分型產業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影響:基于企業政策適應行為的建模.科技管理研究[J].2021,18:47-57.
[2]Ou S,Lin Z,Qi L,The dual-credit policy:Quantifying the policy impact on plug-in electric vehicle sales and industry profits in China[J]. Energy Policy,2018,121:597–610.
[3]Li Y,Zhang Q,Tang Y,McLellan B,Ye H,Shimoda H,Dynamic optimization management of the dual-credit policy for passenger vehicl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0,249:119384.
[4]Wang Y,Zhao F,Yuan Y,Analysis of Typical AutomakersStrategies for Meeting the Dual-Credit Regulations Regarding CAFC and NEVs[J]. Automotive Innovation,2018(3):1–9.
[5]黃煒,張子堯,劉安然. 從雙重差分法到事件研究法[J].產業經濟評論.2022,2:17-36.
[6]Nunn N,Qian N (2011)The potatos contribution to population and urbanization: evidence from a historical experiment. Quart J Econ 126:59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