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雪晴



2023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創交會”)11月中旬在廣州舉行。自2015年以來,創交會已連續成功舉辦八屆,累計發布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項目超32000項,展出成果16000余項,是展示國家“雙創”戰略成果的品牌盛會,也是國際科技成果轉化交易的重要服務平臺。
本屆創交會以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為目標,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匯聚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搭建國際化、專業化、高水平的創新平臺和成果轉化交易平臺,推動更多創新創業成果實現在廣州乃至全國轉化落地。
廣青融媒紅領巾小記者和小觀察員們當然不會錯過這一次盛會了,在創交會期間,他們帶上照相機和筆記本,穿梭在不同的展區之間,用少年兒童的視角了解國家最新的“雙創”成果,感受國家科技實力的穩健發展。
2023創交會有哪些亮點?
最大最多
本屆創交會為期3天,共有800多家企業(機構)、2000余個項目線下參展,參展面積約3萬平方米,是創交會史上展區面積最大、參展數量最多的一屆。
最新最前沿
本屆創交會首次以產業為導向布展,重點聚焦“十四五”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關注前沿技術應用,設立了10個重點產業展區和3個重要功能區,包括高端裝備電子信息展區、智能與新能源汽車展區、生物醫藥與健康展區、智能裝備與機器人展區、綠色石化和新材料展區等。同期舉辦論壇峰會、成果拍賣、技術轉讓、項目路演等活動20余場。
最專業最權威
在本屆創交會上,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三家”匯聚一堂,共同探討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及產業發展相關話題,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合作。
來自兩院院士、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等科協組織和科技團體、高校科研院所、民辦科研機構、港澳地區、高新技術企業代表、駐穗總領館代表等,聚焦粵港澳深度合作、推進高質量發展、優化要素配置、解決“卡脖子”關鍵技術問題、支持引導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熱點話題進行深入地探討。
最炫酷
無人機足球、MR全系博物館、智能滅蚊噴霧機器人……2023創交會首次在線下設立科普產業展區,推動科創、科普“兩翼”齊飛。
在科普產業展區,40家企業攜57個精選科普項目參展,涵蓋新能源、新材料、數字信息技術、電子設備、環保等行業領域的科普產品與技術。展區綜合運用聲光電技術,交互體驗、沉浸感受,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優秀創新創業成果,加上專業人員的精彩講解,成為吸引廣大市民了解高科技的“打卡點”。
科技為農業插上“智慧”的翅膀
直擊一
小記者們首先走進了現代農業和食品展區,在這里,他們了解了現代農業種植技術、中央廚房原料保鮮加工、預制菜新產品研發等創新成果。
全自動化養殖設備
番禺區南村鎮南華小學六(1)中隊楊澐吳怡錚
“同學們,如果由你們來養豬和雞,一個人最多能養多少呢?”
在展位上,講解員正在講解養殖豬和雞的知識,在我聽得津津有味時,講解員向大家提出了一個問題,我不禁猶豫思考。隨后,講解員解釋道:“目前,中國的養殖業處于亞洲先進水平,養殖場里采用全自動化的養殖設備,一個養殖員最多能養500頭豬或者10萬只雞。”
聽完講解員的回答后,我大吃一驚,原來現在的養殖設備這么先進,不僅能自動喂食、清糞和集蛋,還配套自動化的環控系統,有效地提高養殖效率。我深深地覺得,科技正在改變傳統農業,使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神奇的“肽飲”
番禺區天譽小學六(2)中隊王藝凝
我們參觀的第一站是“肽飲”展位。展位中間擺放著一張大桌子,上面陳列著一瓶瓶清澈透明的“肽飲”。工作人員介紹,“肽飲”的獨特之處在于其營養成分“肽”,對人體有增強免疫力、促進創面愈合等功效。
通過工作人員的講解,我還知道肽分為植物肽和動物肽,而“肽飲”采用的是更易被兒童吸收的苦瓜肽,兼具免疫調節、補充營養和促進代謝等多重作用。我嘗了一下“肽飲”,是清爽無味的,喝起來的感覺和純凈水差不多,沒想到外表平平無奇的“肽飲”居然有這么多神奇的功能!
最新款制冰機
廣州市執信中學琶洲實驗學校五(1)中隊龍泊宇
冰塊可以應用于食品、水產品等的保鮮。那么,大家知道冰塊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嗎?在一家制冰機企業的展位上,研究員叔叔向我們介紹了最新款的制冰機。制冰機一般由壓縮機、蒸汽機、冷凝機和控制電機等部件組成,通過能量轉換的原理產生低溫,把純凈水制成冰塊。新型的制冰機可以制出不同形狀的冰塊,比如正方體、圓柱體、長條狀等,甚至還能制出月亮形狀的冰塊。
我還了解到,飲品店常用的冰塊都是正方體狀,并且免費提供的,但是在國外,一些形狀特殊的冰塊是按顆數售賣的。想不到小小的冰塊竟然有這么多學問!
以技術之“智”賦能醫療之“治”
直擊二
緊接著,小記者們來到了生物醫藥與體育健康產業展區,這里展出的智慧醫療、智能養老、健康檢測管理、智慧體育等科技成果讓大家大開眼界。
院感防控機器人
腦機接口技術
廣州南方學院番禺附屬小學六(2)中隊魏愷希
我認識了一個神奇的機器人——院感防控機器人,它是在醫院里輔助醫護人員工作的機器人。它可以噴出干霧消毒醫院環境,并且自己乘電梯到達不同樓層;它有運輸功能,可以在身上的儲存空間存放手術室需要的藥品,節省人力運輸時間和降低藥品感染風險;它還可以自己給自己消毒,沒電的時候,還會去到專門的位置充電,不需要醫護人員專門去打理。
我覺得,如此智能的機器人還可以運用在多種場景下。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款機器人還將不斷改進,在豐富功能的同時做成更加輕便的形態。未來,學校、車站、公園等多種場所一定有它的身影。
腦機接口技術
番禺區天譽小學四(2)中隊王睿
我在創交會上看到了腦機接口技術,它可以治療腦神經損傷,比如老年人的多發疾病——中風。
腦機接口技術是先通過腦電帽采集腦電,然后用處理器篩選正確的腦電波信息,再通過控制指令傳達到外骨骼和顯示屏幕。外骨骼和顯示屏幕會分別給患者感覺反饋和視覺反饋,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我第一次見到這么先進的腦神經治療儀器,驚嘆于我國科技水平之高。日后我也想發明出賦能醫療發展、造福人類的儀器,我一定要認真學習,堅持不懈,奮勇向前。
智能科技,為生產生活添彩
直擊三
隨后,小記者們參觀了智能裝備與機器人展區,一批高端裝備技術、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創新成果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地磚鋪設機器人
廣州南方學院番禺附屬小學五(6)中隊王俞鈞
創交會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一個造型獨特的機器人——地磚鋪設機器人。它擁有一雙銳利的“眼睛”,可以看清楚每一塊磚,保證磚與磚之間的縫隙寬度始終如一;它還有靈活有力的“臂膀”,可以輕松拿起40千克以內的地磚。
展位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地磚鋪設機器人能自動規劃鋪設路線并進行精準布料,甚至可以24小時連續工作,因此,它鋪設地磚的速度是人的5倍,極大地為裝修工人減負。智能科技改變生活,看著如今國家的科技創新成果,我由衷地感到自豪!
造樓機器人
番禺區天譽小學四(3)中隊張俊馳
要說創交會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機器人,還要數造樓機器人。
造樓機器人可以通過智能控制、信息化管理等手段,讓其機械手臂代替工人勞動,這不但解放了勞動力,還提升了樓房的建造速度。據工程師叔叔介紹,使用造樓機器人建造一棟30層高的樓房框架,僅需4-5天的時間,在廣州的一些工地,造樓機器人已經開始投入使用了。我想,如果造樓機器人可以被廣泛應用,那以后建筑工人們就可以減少風吹日曬的工作時間了。
科學技術創造美好未來
直擊四
最后,小記者們來到新一代高端裝備電子信息展區和未來科技產業展區,體驗高清視頻、AI技術等應用成果,認識和了解一批面向未來的前沿產業。
海馬號潛水器
廣州南方學院番禺附屬小學五(1)中隊程冠逸
海馬號潛水器的展位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展位上擺放著一個按比例還原的海馬號潛水器模型,但是,實際上海馬號潛水器要比模型大得多,約2米高,1.4米長。
研究員叔叔告訴我們,海馬號潛水器廣泛應用于海洋地質調查、深海打撈、考古領域。研究員叔叔還表示,海馬號潛水器很“聰明”,不僅有機械手,還可以在水下自由活動,并且不會迷路。科學家做研究時,一般是先把船開到深海海域,再把海馬號潛水器放下去,進行海底硬巖取樣、海底生物調查等工作。
回家后,我又查找了相關資料,“海馬”號是繼“蛟龍”號之后,我國深海高技術領域又一標志性成果,對深海研究有重要意義。
裸眼3D及AI技術
番禺區天譽小學五(2)中隊汪怡涵
在展區內,一塊裸眼3D屏幕讓我們興奮起來,屏幕上的機器人跟我們打招呼,給我們拍照,仿佛在與我們面對面地互動。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很多戶外顯示大屏都應用了裸眼3D技術,它可以讓大家看到更立體和真實的圖像效果。
此外,展區內還有很多AI技術的展位,這也是一個可以造福人類的先進技術,比如很多商家通過AI技術幫助農民直播銷售農產品,助力美麗鄉村的建設。“身臨其境”地感受后,我深刻地體會到,科技真的可以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科技創新,強國有我
直擊五
本屆創交會為廣大少年兒童提供了一次參與國家科技盛會的機會,通過記錄和報道,全方位地感受國家科技實力日益強盛;通過參觀和體驗,在實踐中培養學習科技、運用科技的興趣,營造了濃厚的科普氛圍。
參加本屆創交會后,小記者們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高漲,紛紛表示要努力拓寬科技視野,積極參加科技活動,長大后成為科技強國的一分子。
參觀創交會讓我深刻地認識到科技的重要性,也讓我明白了科技學習的目標不僅是為了掌握技術,更是為了培養一種思維方式,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將以此為契機,通過閱讀科技類書籍、參加科技競賽、實踐操作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科技水平,鍛煉自己的創新思維,提高科技素養。
我相信,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科技,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廣州市執信中學琶洲實驗學校五(4)中隊張睿琦
本屆創交會讓我感受到科技的強大力量。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我們應該敢想敢為,運用科技建設更美好、更富強的祖國!
——番禺區南村鎮南華小學六(3)中隊羅雅玟
我不僅采訪了很多展位的研究員,還采訪了一些參加展會的來賓,他們講述了本屆創交會對國家科技發展的意義。在回家的路上,我在心里暗暗下定決心——我要學好科技知識,打下扎實基礎,長大后,我也像這些專家一樣,為祖國的發展和建設貢獻力量!
——廣州市執信中學琶洲實驗學校四(2)中隊胡藝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