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旋
(上海市嘉定區中心醫院,上海 201800)
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于直腸癌治療中屬微創術式,是現今臨床治療直腸癌常用方式,經由腹腔鏡對處置病灶,清除病變組織的基礎上,可減輕手術創傷性,利于患者術后恢復。通過觀察可見,既往臨床行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做直腸癌治療患者中,其術后恢復用時較長,且術后感染發生率較高[1]。優質手術室護理作為臨床中新型護理方式,對行手術治療疾病患者具有顯著適用性,優質手術室護理在協助手術開展的同時,可使患者手術安全﹑疾病治療有效性等產生維護作用,在患者行手術后,促進其術后機體狀態恢復﹑疾病康復等[2]。本次選擇60例2020年5月— 2022年10月實施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分析采用優質手術室護理方式進行干預對患者術后康復及感染發生率影響作用,報告如下。
2020年5月— 2022年10月,60例直腸癌行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納入研究,隨機分為2組各30例,參比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區間為34 ~ 65歲,平均年齡(47.58±1.92)歲,直腸癌病變位置:結腸﹑直腸各16例﹑14例;研究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區間為33 ~ 66歲,平均年齡(47.67±1.83)歲,直腸癌病變位置:結腸﹑直腸各17例﹑13例。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
納入標準:① 臨床行專科病理檢查,確診為直腸癌,具備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治療適應癥;② 患者生命體征穩定;③ 溝通﹑表達無障礙;④ 個人信息﹑疾病相關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① 伴其他類型惡性腫瘤疾病;② 精神狀態異常;③ 就診時有抗拒行為;④ 處于特殊生理階段。
1.2.1 基礎護理方式干預參比組
術前給予患者手術相關事項宣講,做術前準備管理。手術當日,陪同患者入手術室,術中做生命體征監護,協助手術操作。術后予以患者注意事項告知,協同臨床術后診療工作。
1.2.2 優質手術室護理開展于研究組
(1)術前:① 患者入院,積極與其進行溝通。護理人員與患者相互了解﹑熟識后,由護理人員對其做術前準備指導,并就術前準備注意事項﹑實施意義及對其術后恢復影響等逐一進行說明,過程中對患者所提出問題做專業性解答,以促進患者了解手術,明確術前準備事項。② 采用臨床經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治療疾病康復案例,對患者實施列舉,促進其康復信心樹立的同時,通過實施專業性情緒疏導﹑心理狀態調整,改觀患者術前心態,干預其精神壓力,使其能夠充分放松身心。③ 開展胃腸道護理,予以患者飲食結構調整,予以其胃酸分泌抑制劑﹑質子泵抑制劑類藥物,調節其胃腸壓﹑電解質平衡。術前24 h,輔助患者做胃腸道排空,遵醫囑予以患者抗生素類藥物,調節腸道環境。
(2)術中:① 手術當日,做手術室準備,手術室行消毒﹑殺菌的同時,手術所用器械質量﹑儀器功能等進行查驗,術中所用藥劑﹑補液等做數量清點﹑質量檢查,以保障手術能夠順利開展,同時可對患者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實施安全性做到維護。② 患者入手術室,做注意力引導,與其做個人信息核對后,予以患者情緒安撫,輔助其做體位調整。③ 麻醉后,輔助手術操作,對患者生命體征實施監護的基礎上,監測其術中體溫,根據其體溫變化情況,行保暖被加蓋,為避免患者術中體溫出現大幅度波動,補液輸注前做適度加溫,以此防控低體溫癥或應激反應等情況發生。④ 手術結束前,對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操作使用器械數量及醫療用品數量進行清點,核對無誤后結束手術。
(3)術后:① 患者意識恢復后,護送其回到病房,對其導管通暢度﹑引流情況等做持續監測,予以固定,預防脫管。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后,問詢其感受,根據其反饋信息,行術后疼痛干預,以提高其術后體感舒適度。② 術后24 h,根據患者狀態,行活動﹑功能訓練指導,指導其做適度活動,以加快其術后恢復進程。③ 定時查驗患者手術切口處愈合情況,實施消毒及敷料更換,管控切口感染發生率。④ 遵照醫囑予以患者抗感染類藥物及對癥治療藥物,用藥期間給予患者藥理知識﹑用藥意義等講解,叮囑患者遵醫囑用藥的同時,告知其用藥注意事項,藥物使用中副作用反應類型,致副作用反應成因等,樹立其安全用藥意識。
(1)患者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排氣時間﹑下床時間﹑進食時間﹑引流管拔出時間及住院時間等匯總數據,對其術后恢復情況進行分析。
(2)患者術后感染發生率統計。
(3)外周血腫瘤壞死因子α﹑C反應蛋白﹑白細胞計數﹑白介素-6等數據統計,做炎癥因子水平分析。
(4)患者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情緒狀態及一般感受等,應用生活質量量表進行評估,總分100分,得分﹑生活質量等為正相關。
本次研究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采用優質手術室護理方式實施干預對其術后康復及感染發生率影響作用,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1.0軟件,t值﹑χ2值對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實施檢驗,以()(%)方式表示,P<0.05表明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組對照,研究組患者術后恢復各項用時短(P<0.05)。見表1。
表1 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分)

表1 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分)
?
2組對照,可見研究組發生率低(P<0.05)。見表2。

表2 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感染發生率[n(%)]
2組對照炎癥因子水平,顯示開展護理干預后,研究組炎癥因子水平略低(P<0.05)。見表3。
表3 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炎癥因子水平(,分)

表3 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炎癥因子水平(,分)
?
評估患者生活質量,顯示以研究組經由護理后生活質量較良好(P<0.05)。表4。
表4 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生活質量(,分)

表4 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生活質量(,分)
?
優質手術室護理在臨床中適用于多種類型采用手術方式治療疾病患者,該護理方式,其術后能夠得以盡快恢復,增進其疾病治療有效性[3]。因此,在為直腸癌行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實施護理中,選擇優質手術室護理對其進行干預,術前準備階段,調整患者心態,做術前準備指導,行康復案例列舉,開展胃腸道護理,促進患者做規范術前準備的同時,對心態因素所致不良影響進行管理,平復患者緊張情緒的基礎上,可使其術前機體狀態保持穩定,可促進手術如期開展[4]。術中階段,患者入手術室后予以注意力引導,予以其保暖措施,術后階段,對患者術后恢復﹑切口愈合﹑用藥等方面進行干預,在增進其疾病康復進程的基礎上,對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實施效果予以維護,由此防控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病率,從而維護其疾病康復進程,改善其預后生活質量[5]。
綜上,給予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護理干預,優質手術室護理的實施,利于患者術后康復,能夠有效降低術后感染發生率,可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