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麗 鄒麗
(南鄭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陜西 漢中 723100)
分娩過程對產婦是一個巨大的考驗,產婦要經過漫長的產程才能完成分娩,分娩過程不僅風險高,對產婦情緒的影響也很大;同時,由于分娩有發生新生兒窒息的風險,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1]。本研究選取在南鄭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婦產科分娩的產婦80例,探討助產士護理對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報告如下。
選擇2019— 2021年在南鄭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婦產科進行分娩的80例產婦為研究對象。將產婦隨機分為參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觀察組年齡為21 ~ 38歲,體質量為65 ~ 84 kg,孕周為37 ~ 41 周。參照組年齡為22 ~ 37歲,體質量為66 ~ 83 kg,孕周為37 ~ 40周。2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2組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對比分析()

表1 2組一般資料對比分析()
注:與參照組相比,*P>0.05。
?
納入標準:① 各項檢查結果正常;② 臨床資料完整;③ 符合足月分娩指征[2];④ 胎兒健康;⑤ 妊娠期胎兒各項指標正常;⑥ 孕周37 ~ 41周;⑦ 初產婦;⑧ 產婦及家屬同意參與研究。
排除標準:① 無法進行有效溝通;② 存在心﹑肝﹑腎功能障礙;③ 臨床資料不全;④ 中途終止參與研究。
參照組采用基礎護理:① 待產檢查。產婦入院待產后,要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判斷其妊娠的各項指標是否正常,為分娩做好準備。② 指標評定。由南鄭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專業且經驗豐富的產科醫生對產婦的耐受能力進行評估,對胎兒的胎位和各項指標是否滿足陰道分娩進行評估,從而做出陰道分娩或剖宮產的恰當選擇。③ 分娩知識普及。對產婦及家屬進行分娩知識宣教,讓其更好地理解各產程中身體的變化,正視宮縮疼痛,從而更好地配合分娩,輕松完成分娩過程;選擇剖宮產的產婦和家屬要對其手術過程有個初步了解,做好心理準備。④ 產后在觀察結束后轉入病房,監測好產婦的產后情況,引導產婦及時進行母乳喂養。⑤ 病房環境。營造一個溫暖﹑舒心的環境,讓產婦產后能有家的溫馨感,促進身體恢復[3]。
觀察組采用助產士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產前護理:① 助產士要經常參加培訓,牢固掌握分娩知識并鍛煉其護理技巧,學習與各種層面的產婦和家屬進行溝通,學習心理干預的有效方式,掌握不同年齡階段產婦的需求,熟悉護理流程,明確自身職責,從而提升護理的質量。② 產婦入院準備生產時,助產士要熱情服務,做好接待工作,與產婦及家屬做好溝通,詳細登記好產婦的資料,帶領產婦進行各種相關檢查,全面評估產婦的疼痛耐受度,根據產婦自身情況和胎兒情況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③ 根據相應的分娩方式制訂對應的護理計劃,保證護理工作更好的開展。④ 布置溫馨的待產室,緩解產婦緊張﹑恐懼的情緒,保證產婦有較好的睡眠。⑤ 產婦進入待產室后,由于環境因素和宮縮疼痛的影響,容易產生畏懼﹑焦躁情緒,助產士要及時與其進行交流,做好安撫和鼓勵工作,幫助產婦更好地應對宮縮疼痛。⑥ 分娩是一個十分耗費體力的過程,每個產婦的情況差距較大,第一﹑二產程時間較長,要合理安排飲食,根據產婦的飲食喜好多安排高熱量食物,注意飲食搭配,保證體力需要。
(2)產時護理:① 進入第二產程,時刻觀察產婦情況,幫助產婦補充體力和水分,留意產道風險因素。② 護理過程中要密切觀察產程進展,做好剖宮產的準備,預防產后出血和新生兒窒息等情況發生。③ 引導產婦情緒,給予精神支持,鼓勵產婦做深呼吸來應對宮縮疼痛,改善負面情緒。④ 根據產婦宮縮情況,適當使用催產素,促進分娩[5]。⑤ 做好新生兒窒息復蘇準備工作,嬰兒出生前及時通知1 ~ 2名熟練掌握新生兒窒息復蘇人員到場。
(3)產后護理:及時引導產婦進行正確的母乳喂養,指導產婦自我護理,幫助產婦促進子宮復舊,采用按摩﹑音樂等療法緩解產婦產后宮縮疼痛[6]。
(1)產程時間:記錄2組第一﹑第二﹑第三產程及總產程時間。
(2)分娩方式與新生兒窒息情況:統計2組產婦中剖宮產﹑自然分娩產婦占比,統計2組新生兒窒息發生情況。
(3)焦慮與抑郁: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均包括20個項目,前者以40分為臨界值,后者以53分為臨界值;評分越高,代表產婦焦慮﹑抑郁越嚴重。
(4)產后出血量:記錄2組產婦產后2 h﹑產后24 h出血量。
(5)配合度:由助產士及醫護人員對產婦分娩過程的配合度進行打分,總分100分;評分越高,代表產婦配合度越好。
(6)護理滿意度:采用醫院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估,總分為100 分;評分越高,代表產婦對護理工作越滿意。
采用SPSS 23.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以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以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第一﹑第二﹑第三產程及總產程時間均顯著短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產程時間對比()

表2 2組產程時間對比()
注:與參照組相比,*P<0.05。
?
觀察組剖宮產率10.00%﹑新生兒窒息發生率2.50%,參照組剖宮產率17.50%﹑新生兒窒息發生率15.00%,觀察組均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3。

表3 分娩方式和新生兒情況對比分析[n(%)]
護理前,2組SAS﹑SDS評分對比,P>0.05;護理后,2組SAS﹑SDS評分均比護理前低,且觀察組評分均比參照組更低,P<0.05。見表4。
表4 2組護理前后SAS、SDS評分對比(,分)

表4 2組護理前后SAS、SDS評分對比(,分)
注:與護理前相比,aP<0.05;與參照組相比,bP<0.05。
?
觀察組產后2 h﹑產后24 h出血量均比參照組少,產婦配合度﹑護理滿意度評分均比參照組高,P<0.05。見表5。
表5 2組產后出血量、護理配合度及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

表5 2組產后出血量、護理配合度及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
注:與參照組相比,*P<0.05。
?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第一﹑第二﹑第三產程及總產程時間均顯著短于參照組,P<0.05。觀察組剖宮產率﹑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低于參照組,P<0.05。護理前,2 組SAS﹑SDS評分對比,P>0.05;護理后,2組SAS﹑SDS評分均比護理前低,且觀察組評分均比參照組更低,P<0.05。觀察組產后2 h﹑產后24 h出血量均比參照組少,產婦護理配合度﹑護理滿意度評分均比參照組高,P<0.05。可見,采取助產士護理的護理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助產士護理可以有效縮短產婦產程,提升產婦分娩質量,降低剖宮產及新生兒窒息發生率,緩解產婦不良情緒,提升產婦配合度和護理滿意度,護理效果十分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