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瑞紅 江蘇省如皋市長江鎮永平幼兒園

幼兒階段是培養幼兒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在日常教學工作開展期間,教師不僅要針對幼兒的課上所學進行分析和思考,還要結合幼兒現階段的實際需求和綜合能力進行分析,探索如何引導幼兒樂于勞動、重視勞動,以及如何培養幼兒的勞動習慣,從而讓幼兒在勞動過程中有所收獲、有所成長。接下來,筆者將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談談對幼兒開展勞動教育的幾點思考。
教師是幼兒的引導者,幼兒不僅會聽從教師的教導,還會潛意識地模仿教師的行為。因此,在開展勞動教育期間,教師不能只進行理論性的講述、圖片的展示,還需要親自參與到勞動活動中,從而提高幼兒的勞動積極性。例如,在班內開展勞動大掃除期間,作為幼兒教師,我會第一時間參與到大掃除中,用抹布擦窗臺,用掃把掃地。剛開始操作時,我會耐心地向幼兒講解應該如何將抹布搓洗得更干凈、如何將抹布擰干,在我的積極鼓勵和親身引導下,幼兒們對勞動行為有了更濃厚的興趣。
當我向幼兒講述如何搓洗抹布時,很多幼兒都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想要親身嘗試一下。在班內的幼兒積極地爭取擦桌子,這時,我會為這些幼兒分發一塊小抹布,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清理自己的書桌或者教室的窗臺。在幼兒們的清理工作結束之后,我的大部分勞動任務也完成了。在此情況下,我會開展班內勞動執行結果的比拼。我也會參與其中,讓幼兒在自評、互評的過程中,了解自己的勞動成果,并發現自己在勞動過程中的不足。在教師的引領下,班內的幼兒會有更高的勞動興趣和好奇心;并且,我的鼓勵性話語使得幼兒具有較強的自信心,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勞動,當發現勞動問題時,他們也會第一時間向我請教。
幼兒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較為薄弱,且沒有較多的生活經驗,因此如果在教學過程中直接提出“勞動”這一概念,很多幼兒無法理解,也會較為抵觸。所以,在開展勞動教育期間,教師需要關注勞動課程的建設,使勞動教育能夠以更加系統化、全面化的方式開展。勞動是幼兒主動與周圍世界相互作用的過程。在勞動過程中,幼兒可以開展自理勞動服務,或參與社群勞動、工藝勞動、工程勞動、種植勞動、飼養勞動等多樣的勞動內容。在開展勞動教育期間,教師可以從多樣的勞動形式、勞動的本質以及幼兒的實際能力出發,構建更為完善的勞動課程,讓幼兒在潛移默化的環境中和教師的專業引導下,了解勞動,從而愛上勞動。
培養幼兒勞動意識和勞動習慣的過程中,也曾出現幼兒不認可勞動、不熱愛勞動的情況。發現這一問題后,我沒有進行訓斥,而是以講故事的方式告訴幼兒,勇敢獨立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很多事情。通過這種方式,讓幼兒了解到了勞動的價值和成就感,后續我與幼兒一起穿衣、吃飯、喝水等,逐漸讓幼兒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在勞動課程建設過程中,我以幼兒的自主勞動為切入點,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并能通過自己的方式解決大部分的生活問題。
在后續的勞動教育課程建設中,我增加了種植勞動、工程勞動和工藝勞動。種植勞動的開展能夠引導幼兒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并通過自己的勞動見證一株植物的生長。它能夠最大程度地讓幼兒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并了解勞動的價值,提高幼兒的勞動成就感,使幼兒真正體驗到勞動的樂趣。工藝勞動和工程勞動的開展則更加多樣化,對于幼兒的創造能力、想象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幼兒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了解自己想要完成的工藝作品,在勞動課上進行自主創作或與小組合作探索,從而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學會正確勞動的方式,創作出屬于自己的勞動作品。勞動教育重在親身參與和實踐,因此,在建設勞動課程期間,無論是自理勞動、公益勞動還是工藝勞動都應更側重于幼兒的動手實踐環節。在勞動教育開展期間,通過我的積極引導,班上的幼兒對勞動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并學會了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由于幼兒年齡較小,現階段家庭教育對于幼兒的思想以及行為有著很大的影響。在此情況下,幼兒教師要針對家庭教育過程中的勞動教育內容進行分析,并提出具體可行的落實方式,讓幼兒家長能夠與幼兒教師保持統一的勞動教育理念,從而培養幼兒的勞動習慣。現階段,很多家長認為幼兒的年紀較小,在家庭中不需要承擔相應的勞動內容,并且有很多父母較為疼愛孩子,不舍得幼兒參與勞動。因此,在開展勞動教育期間,我會針對家庭教育這一方面進行重點分析,制定更為可行的家庭勞動教育方式。
首先,需要確保幼兒家長與教師具有一致的教育理念。在園內帶領幼兒一同勞動時,我會將幼兒在勞動中表現較好的視頻以及日常勞動的視頻進行錄制和保存,并且定期上傳到家長群,讓幼兒的家長能夠時刻感受到自己孩子的成長,同時也能側面地反映出幼兒雖然年紀小、能力弱,但也擁有自理的能力和勞動的意識。在勞動視頻的鋪墊下,我會召開幼兒勞動教育的家長會,讓班內的幼兒家長各抒己見,表達自己對幼兒勞動的觀點和想法。在家長會召開過程中,我了解到班級內60%左右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較強的自理能力,他們年紀較小,很多勞動活動由家長來承擔就好;但也有一部分家長認為,應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提高他們的自理能力,以確保其后續生活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在了解了家長們的觀點之后,我也向他們講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我國現階段提倡的教育方針。家長會結束后,班內的幼兒家長普遍認可了家庭勞動教育這一環節,并且共同制定了幼兒在家庭中所需完成的勞動項目。其次,要建立家園聯合育人模式。5-6 歲的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會更加關注他人的贊賞,因此在開展家庭勞動教育期間,教師要聯合家長,共同了解幼兒現階段的家庭勞動情況,鼓勵家長根據幼兒在家庭中的勞動情況,設置相應的獎勵措施,教師在園內也需定期鼓勵和贊賞幼兒,借此增強幼兒的勞動興趣和勞動成就感。
每個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在開展勞動教育期間,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實際需求以及身體能力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勞動內容以及勞動課程。勞動教育是一個長期性的教育環節,因此幼兒教師必須建設更為完善且系統化的勞動教育課程。通過自理勞動、種植勞動、工藝勞動、工程勞動等多樣化勞動課程的開展,促使幼兒加強對勞動的認識,提高幼兒的勞動積極性。另外,在勞動教育期間,不僅要關注校內勞動,還要重視家庭勞動教育的開展情況。在此情況下,家長和教師需要及時地溝通,了解現階段的幼兒成長情況,并對幼兒進行針對性的表揚,借此提高幼兒的勞動積極性。全面開展勞動教育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的勞動思想和勞動行為,讓幼兒感受到勞動的樂趣,從而在勞動過程中有所成長、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