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瑾華 劉俊逸/本刊記者

11月9日至12日,由農業農村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十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農交會)在青島市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舉行,同時舉辦首屆“強農論壇”。此次農交會上,以“同游美好江蘇 共享農業精品”為主題的江蘇展區面積近2000平方米,分設農業品牌精品展區、農產品地理標志展區和市縣特色展區,來自74個市縣(市、區)的210家農業企業攜7大類200多個品牌500多種農產品集中參展。
作為我國最具權威性、最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性農業盛會,長期以來,農交會在宣傳“三農”政策、展示農業農村發展成就、活躍農產品流通、促進農業貿易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在此次展會期間特別舉辦江蘇農業品牌精品推介會,重點推介了如皋黑塌菜、洪澤湖大閘蟹、固城湖螃蟹、溧陽青蝦、如東狼山雞、射陽大米、荷仙食品、紅菱咸鴨蛋、茅山長青茶葉9個知名品牌。
江蘇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和中華農耕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自古就有“蘇湖熟,天下足”的美譽。近年來,江蘇深入推進“品牌強農 營銷富民”工程,以產業壯大品牌、以質量塑造品牌、以文化傳播品牌,打造出一批優質特色產業集群,培育了一大批知名農業品牌,在“全國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全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中國農業品牌目錄和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中成績斐然,量質齊驅。
在重點推介的農業品牌中,溧陽青蝦養殖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初,經過20多年來的養殖總結與發展,養殖技術日趨成熟,養殖面積達6萬畝,建立起培育品牌、發展品牌、宣傳品牌、保護品牌的有效機制,走出一條品牌強農、品牌富農的發展道路,產品銷往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無錫、常州等城市。從活蝦到蝦粉、蝦醬,從傳統農產品到精深加工,再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社渚鎮從工業化、服務化方向提升了青蝦的附加值。目前,小青蝦已做成大產業,溧陽市社渚鎮成為江蘇省最大、全國知名的青蝦養殖重點鎮區,全鎮已成立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42家,擁有一個萬畝青蝦高效養殖示范基地。2022年,全鎮溧陽青蝦總產5000噸,銷售總產值近7億元,青蝦畝均純利潤最高7000~8000元。
射陽大米是江蘇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典型。2019年,射陽大米地方標準正式出臺,對射陽大米的產地范圍、原料品種做了明確界定,對大米加工質量的直鏈淀粉、膠稠度、食味評分值提出嚴格要求。為進一步健全產品質量監測體系,射陽縣建立射陽大米質量追溯平臺,對使用“射陽大米”品牌的企業進行“雙碼”全程溯源管理,確保客戶購買的每粒米都能找到源頭,還原從田間到舌尖的全過程。產品標準、管理精益求精,產品管控已見成效。作為全國首件大米類地理標志集體商標,隨著技術的不斷改進,射陽大米已從餐桌主食,發展壯大成為一張“城市名片”,與28家大型商超、3000多個連鎖超市經營門店合作供貨,在大中城市建立稻米直營店41家、聯營店500多個,在天貓、蘇寧、京東等大的電商平臺設立“射陽大米”官方網店12家,銷售區域達2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年銷量百萬噸,品牌總價值達245.32億元。


品牌農業離不開強企帶動。農交會上,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發布了《中國農墾品牌目錄(2023)》,以“蘇墾”為代表的江蘇農墾系列品牌上榜。蘇墾米業作為江蘇農墾“一核引領”的重要核心單位、江蘇稻米產業鏈鏈主單位,不斷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三鏈協同發展,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確保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堅持“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實施品牌強企戰略,與五糧液、今世緣、青島啤酒、貝因美等多家國內知名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產品暢銷長三角、珠三角等多個地區。
江蘇將有針對性地打造強省級賦能平臺,利用“大賽+”“展會+”等載體,構建省級農業品牌賦能推介新機制,形成“品牌打造—營銷增值—消費促進”的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品牌引領作用,依托農交會等大型展會平臺,不斷擴大“蘇”字號農業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