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冬梅
摘? ?要:近年來,我國經濟、科技水平突飛猛進,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優化,企業經營管理面臨轉型升級的新形勢。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工作的核心。如今,傳統財務管理已不能滿足企業發展需要,財務管理工作需要拓展廣度和深度,挖掘財務的價值創造能力,向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轉型。因此,針對企業財務工作如何向價值創造型管理轉型以充分發揮財務的價值創造作用,從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的概念進行分析,然后對向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轉型的必要性和應具備的條件進行了論述,并在此基礎上從多個方面闡述分析了向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轉型的工作思路。
關鍵詞:企業轉型;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3?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24-0055-03
財務管理工作雖然不直接參與企業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不是直接創造利潤的部門,但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方面工作都離不開財務管理工作的支持和保障,良好的財務管理可為企業經營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保障、決策支持和風險控制,如果財務管理作用發揮得不好,那么企業必然得不到良好發展。近些年,在日益激勵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經營管理者愈發意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認識到財務管理的價值創造作用,希望通過科學有效的財務管理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促進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不斷突破原有的職能和作用,向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轉型。
一、什么是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
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是指圍繞企業發展戰略,提升財務管理手段,拓展財務管理領域,細化財務管理內容,強化財務管控能力,財務管理由基本的核算職能延伸向業務和戰略,與企業各項生產經營管理工作融合在一起,通過優化管理手段和提升管理能力,帶動企業總體管理水平提升,促進企業價值創造能力提升。其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職能。
一是基本核算職能。建立統一規范的會計政策、會計科目、核算規則和財務報告體系,真實、完整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數據,為經營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為外部報表使用者提供高質量財務信息。
二是業務財務職能。根據企業的經營目標和業績導向,將財務管理與業務工作高效融合,讓財務管理滲透到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每一環節和流程,通過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和控制,提高經營管理質效,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挖掘各業務部門的潛在價值創造能力。
三是戰略財務職能。圍繞企業戰略目標,以價值創造和風險管理為核心,讓財務管理工作深入參與到企業價值創造活動中,開展資金管理、流程再造、風險控制、財務運營等工作,是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的真正體現。
二、向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轉型的必要性
(一)向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轉型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
面對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發展前景也更加廣闊。企業是在競爭中逐漸萎縮走向消亡,還是不斷發展壯大,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是每個經營管理者都要面對的課題。更多的企業經營管理者認識到,只有提升核心競爭力才能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在于管理。基于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和地位,原有的核算和管理功能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需要打破原有的傳統思維,向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轉型,使財務管理工作延伸到經營層面、戰略層面、決策層面和風險控制層面,通過事前規劃、事中控制、事后評價等手段,融入企業經營管理各業務環節,促進企業有效配置資源、優化經營結構、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經營風險、科學投資決策,形成和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價值不斷提升,促使企業高質量發展。
(二)向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轉型是企業財務管理的發展趨勢
隨著計算機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在各行業、各領域廣泛應用,在財務管理方面更是得到了充分運用和發展。目前,計算機可以代替人做很多工作,使財務人員得以擺脫繁重的記賬、核算工作,給財務人員帶來角色上的轉變,從而促使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職能從傳統核算型向決策支持型轉變,從基本管控型向價值創造型轉變。以價值創造為目標的財務管理轉型,是財務管理發展的趨勢,是企業實現生存和發展的迫切需求和必然選擇。
三、向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轉型需具備的基本條件
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想要突破傳統的職能定位,真正實現向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轉型,就需要企業構建良好的管理環境,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一)提升企業治理水平,營造良好管理環境
良好的企業治理環境是財務管理職能充分發揮的重要保障。企業要建立健全產權明晰、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的現代企業制度,明確股東會、董事會和經理層的權利和義務,合理劃分股東會、董事會和經理層管理權限。董事會要規范運作,切實發揮好在定戰略、做決策、防風險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明確董事會對經理層的授權原則、管理機制、事項范圍、權限條件,充分發揮經理層謀經營、抓落實、強管理職能,切實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工作擁有規范、良好的治理基礎。
(二)健全財務組織結構,構建符合財務價值管理的體制機制
科學構建財務管理組織架構,以企業總部為核心,按照投資管理權限設立各級財務管理組織體系,確保財務核算、預算管理、投資決策、收益分配等權責在各層級公司之間得到科學合理配置和有效監督管理。成立財經管理委員會,負責制定企業的財務發展戰略,以及指導和監督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的建設和運行,協調企業財務管理與業務工作有機融合,并且負責企業財務人員的管理與考核等。
(三)提升信息技術手段,保證財務價值管理作用充分發揮
財務價值管理深層次功能的實現需要復雜的計算和統計分析,需要運用龐大的數據庫和強大的計算工具。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是實現財務價值管理的基礎。企業應加大信息化技術投入,引進和培養信息技術人才,注重信息系統的開發建設和優化升級,建立符合企業管理要求的全方位、立體化、全流程、智能化的ERP系統。
(四)優化財務人才隊伍,為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提供人才支撐
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才是企業財務管理職能向深層次決策支持和價值創造轉變的必要條件。財務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是重中之重。在財務人才引進上要提高選人用人標準,要能夠滿足企業經營發展需要。在財務人才培養上要將單位培訓教育和個人自主提升相結合,促進財務人員不斷更新知識、提高能力素質。此外,還要加強財務人才的管理和考核,將個人能力提升與工資、獎金及職位晉升掛鉤,激發財務人員的干勁和熱情,從而在財務管理的價值創造工作中充分發揮作用。
四、向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轉型的工作思路
關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如何突破傳統業務和功能向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轉型,充分發揮價值創造能力,作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規范財務核算,做好管理基礎工作
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需要財務核算數據予以體現,而企業的會計政策直接影響企業財務核算結果,從而影響企業管理者的經營決策和報表使用者對公司價值的判斷。合理制定企業會計政策,建立標準化、規范化的財務核算流程和操作指引,推進財務核算流程標準化、會計科目使用規范化、財務數據統計自動化、財務管理報表系統化,確保財務核算能夠全面、及時、準確地反映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是做好財務價值管理最基礎的工作。
(二)健全內部控制,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強化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并根據企業經營業務發展和管理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通過授權審批控制、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預算控制、財務控制等全方位、多環節、無死角的控制措施,將經營風險降到最低。同時,企業應建立重大風險預警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定期梳理和評估風險事項,全面做好應急預案,規范制定處置程序,確保風險隱患能夠及時排除,突發事項能夠得到快速、妥善處理,將損失降到最低。
(三)實施預算管理,保證企業目標實現
全面預算管理是根據企業的戰略目標設定經營計劃,針對經營計劃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并對經營過程進行全面監控,確保經營活動不偏離企業戰略目標,進而能夠實現制定的經營計劃。企業的經營活動要緊緊圍繞戰略目標來開展,為保證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必須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實施有效控制,而全面預算管理則是保證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有效手段。企業應建立以資金流為核心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針對企業長期戰略與年度目標,統籌協調經營目標與業務活動,對資金籌集、資產營運、成本費用、收益分配等活動實行全面預算管理,使預算管理達到全面覆蓋、全員參與、全過程跟蹤與控制,通過有效控制提高收入、控制成本費用,確保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
(四)做好資金管理,促進企業資金增值
在保證資金安全的情況下,對資金進行合理調配和科學運營,促進企業資金收益最大化,從而創造財務價值。集團型企業應充分利用集團的規模優勢,實施資金集中管理,對全集團的資金進行統一管理和運營,發揮資金“蓄水池”功能,統籌安排、合理調配資金,盤活資金存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融資成本和融資風險,提高資金收益。同時,要做好資金預算控制工作,加強資金收支的監督和管理,確保資金安全。
(五)強化績效管理,激發人才創造價值
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把預算管理和經營績效有機結合起來,分解任務,量化指標,細化責任,將企業經營目標落實到各個經營主體,并且明確獎罰原則,進行嚴格考核,確保企業經營戰略得以落實,經營目標得以實現。根據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發展情況,不斷修訂和完善考核評價體系,使考核內容更有針對性,能夠有效發揮激勵和約束作用,激發企業管理者和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最大化挖掘潛能,為企業創造價值。
(六)開展流程再造,挖掘企業潛在價值
財務價值管理的終極目標是通過有效的管理手段來提升和挖掘企業經營活動潛在的價值創造能力,促使企業實現價值增值。企業財務管理活動應該充分融入企業價值鏈管理的全過程,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建立高度集成的業務財務一體化系統,系統開展企業流程再造,將業務流程優化重組,將財務管理工作延伸到各業務環節和部門,使財務工作從事后反映變為事前管理和事中控制。通過源頭把控、事中調整以及事后考核分析,來實現財務管理的全過程化。同時,不斷拓展財務管理領域,圍繞企業戰略目標挖掘生產經營活動的潛在價值,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價值創造作用。
(七)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提高財務管理質效
財務共享服務是依托信息技術手段,以優化財務組織結構、規范財務管理流程、提升財務管理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創造企業價值為目的,對財務業務進行規范整合和流程再造的創新管理模式。對于大型企業集團而言,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可以有效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效能。將企業原有分散的財務核算和管理布局進行流程再造,將集團內不同經營主體的同類業務整合集中,形成流程化的作業模式,提高工作質量和運行效率,通過集約化管理降低企業財務管理成本。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現財務管理全流程信息化,提高財務數據的歸集、處理、共享和整合能力,使財務人員從繁重的核算工作中解脫出來,從而有更多精力進行數據分析和價值挖掘,進而更好實現財務價值創造的職能。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體現為綜合能力的競爭。企業想要最大限度創造價值,實現利潤最大化,除了要有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也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和企業管理。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工作的核心,要實現對傳統業務職能的突破和提升,向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轉型,以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價值創造功能,保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龔凱頌.基于價值創造的企業財務管理探究[M].北京:中國財經出版社,2009.
[2]? ?曲震.分析在企業管理中財務管理的核心價值地位[J].新財經,2012(10).
[3]? ?瞿賢.基于價值創造的企業財務管理探究[J].經濟管理者·上旬刊,2017(7).
[責任編輯? ?興?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