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非遺文化元素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在城市街道景觀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分析非遺文化的特征,了解非遺文化面臨的挑戰及傳承保護非遺文化的重要性;其次闡述不同的非遺文化元素在城市街道景觀中的應用,讓人們在城市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藝術氣息和文化內涵,增強人們對城市街道的歸屬感;最后探討非遺文化元素在城市街道景觀中的具體應用路徑,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
關鍵詞:非遺文化元素;城市街道;景觀設計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許多傳統文化元素在城市化進程中逐漸消失。然而一些非遺文化元素,如傳統建筑、手工藝品、民俗活動等,在城市景觀中仍有其獨特的地位。非遺文化元素的應用不僅可以使城市更具特色,還可以為現代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文化體驗[1]。例如在街道景觀設計中使用傳統建筑元素、加入特色民俗文化來裝飾街道等,都能使人們能夠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因此,如何在城市街道景觀中合理應用這些非遺文化元素,成為當下設計師們探討的熱門話題。
一、非遺文化特征
非遺不僅僅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歷史和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非遺文化種類繁多,包括音樂、舞蹈、繪畫、雕塑、文學、戲劇、民俗、手工藝、建筑、哲學、宗教等多個方面[2]。
音樂和舞蹈是非遺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在許多文化中都是以表達情感和慶祝生活的方式存在。音樂是一種跨越國界的語言,如非洲的鼓點、亞洲的絲竹之聲、歐洲的交響樂章等,都傳達著人類共同的情感和理念。舞蹈也是如此,無論是非洲部落的舞蹈,還是亞洲的民間舞蹈,這些都是人們表達情感、記念歷史、熱愛生活的一種方式。
繪畫和雕塑是非遺文化中的視覺藝術形式。從古代的石雕到現代的數字藝術,從東方的水墨畫到西方的油畫,繪畫和雕塑都是人類對世界理解和表達的方式。它們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還是人類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反思。戲劇文化也是如此,從古代的希臘悲劇到現代的百老匯音樂劇,戲劇都以一種表達情感、展示演技和傳遞故事的方式詮釋著人類對藝術的欣賞和對生活的反思。
民俗和手工藝是非遺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包括但不限于民間節日、傳統服飾、民間藝術、傳統手工藝等。這些民俗和手工藝都是人類對生活的體驗和對文化傳承強有力的見證。建筑是非遺文化中的空間藝術形式。從古建筑遺跡到現代的建筑,都體現了人類對空間的理解和對美的追求。它們不僅僅是一種物理存在,更是人類對歷史和文化的記憶留存。哲學和宗教是非遺文化中的思想藝術形式。從古代的哲學思想到現代的宗教信仰,哲學和宗教都體現了人類對世界和生命的理解和闡釋。它們不僅僅是一種信仰,更是人類對價值和道德的追求。
非遺文化是人類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智慧和創造力的縮影,展示了人類的情感表達和生活方式,傳承了人類的歷史和文化。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非遺文化面臨著許多挑戰。許多非遺文化正在消失或正在被人們淡忘,許多手工藝正面臨失傳或被科技替代的風險。因此,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議題,需要通過多種方式來推廣非遺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非遺文化,從而使非遺文化得到保護和傳承,人類的歷史和文化得到延續。
二、不同的非遺文化元素在城市街道景觀中的應用
(一)水墨畫在城市街道景觀中的應用
我國的水墨畫是非遺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其以淡雅、清新的特點深深影響著人們的審美觀念。在現代城市街道景觀設計中,如何將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相結合,成為設計師們經常思考的問題。而水墨畫在城市街道景觀中的應用,恰恰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較好的答案。水墨畫以其獨特的筆觸和墨色變化,能夠創造出深遠的意境,傳達出豐富的情感。
在城市街道景觀設計中,設計師們可以巧妙地運用水墨畫的元素,如線條、色彩、布局等,營造獨特的藝術氛圍。首先,在色彩的選擇上,水墨畫墨色豐富,變化多端。設計師們可以借鑒這種墨色變化設計街道的燈光、標識等。比如,夜晚的街道燈光可以采用墨色的深淺變化,以此營造出水墨畫的意境。同時可以通過色彩的搭配,進而突出街道的主題和特色。其次,在布局上,水墨畫注重線條的運用和畫面的整體感。設計師們可以借鑒這種布局理念來設計街道的界面和景觀。比如,可以利用線條的起伏和轉折來引導行人的視線。同時,可以通過畫面的整體感,營造街道的節奏和韻律[3]。最后,在形態上,水墨畫注重自然的表現和意境的營造。設計師們可以借鑒這種表現手法,設計街道的景觀和設施。比如,可以利用自然元素,如石頭、樹木等,可以營造自然、靜謐的氛圍。同時,可以通過意境的展現,突出街道的主題和特色。水墨畫在城市街道景觀中的應用,不僅能夠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還能夠讓城市街道景觀充滿獨特的藝術感。同時,這種設計方式能夠讓人們在城市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藝術氣息和文化內涵。
(二)剪紙藝術在城市街道景觀中的應用
剪紙藝術是傳統的非遺民間藝術之一,其以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呈現在人們眼前。剪紙藝術是用剪刀在紙上剪出各種形狀,例如花、鳥、蟲、魚、人物等,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4]。這種藝術形式既簡潔又豐富,既能表達抽象的情感,又能展現具體的形象,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在城市街道景觀設計中,剪紙藝術的應用賦予了街道景觀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和更高的審美價值。首先,設計師們可以將剪紙藝術元素融入街道的立面設計中。比如:在建筑物的窗戶上,可以設計一些精美的剪紙圖案,如梅花、喜鵲等,寓意吉祥如意;在街道的墻面上,可以掛上一些剪紙作品,以展示當地的文化特色。這樣的設計不僅可以吸引行人的注意力,增強街道的吸引力,還可以傳播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剪紙藝術。同時,剪紙藝術的應用也能夠增強城市街道景觀的多樣性,使城市街道不再僅是交通的通道,還是一個文化氛圍濃厚、能夠讓人賞心悅目的公共藝術空間。
除了在立面設計中的應用外,還可以在街道設施中融入剪紙藝術。例如在路燈上懸掛用彩色紙剪成的燈籠,在公共座椅上雕刻一些精美的剪紙圖案,在路標上使用剪紙風格的字體等。這些設施不僅能夠美化街道環境,還能夠增強人們對街道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此外,剪紙藝術的應用還可以提升城市街道景觀的互動性。例如:可以定期舉辦剪紙藝術展覽,讓市民有機會近距離欣賞和學習剪紙藝術;在街頭設置剪紙體驗區,讓市民有機會親手制作剪紙作品;設置一些以剪紙為主題的雕塑或裝置藝術。這些活動不僅能夠吸引市民參與剪紙藝術中,也能夠增強他們對城市街道的參與感和歸屬感。
三、非遺文化元素在城市街道景觀中的
具體應用策略
( 一) 蔡倫古法造紙技藝在耒陽城市街道標志中的應用
蔡倫古法造紙技藝,又稱竹紙制作技藝,是湖南耒陽的傳統技藝,2014年,蔡倫古法造紙技藝被列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代表性項目。蔡倫古法造紙技藝是利用麻頭、破布、漁網、樹皮等原料進行紙張制作。蔡倫古法造紙技藝共有六十多道工序,十分繁復。將蔡倫古法造紙技藝這一非遺文化融入耒陽街道景觀設計,不僅能夠展現耒陽“紙都”的特色,還能夠賦予耒陽獨特的文化魅力。
街道標志作為城市街道設計的一部分,既起到指示方向的作用,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耒陽城市街道標志設計中,設計師可以從蔡倫古法造紙技藝中的歷史淵源、造紙工序等方面入手,提取典型元素來打造具有獨特視覺效果的街道標志。在歷史淵源方面,設計師可以從紙張發明前使用最為普遍的竹木簡入手,利用竹簡這一元素,通過變形的藝術處理方式融入耒陽的城市街道景觀設計。在造紙工序方面,設計師可以對造紙過程中所需要使用工具進行藝術元素提煉,其顏色、形狀、圖案、材質等都可以作為城市景觀設計的元素。如可以參考造紙過程中“抄紙”這一工序,抽取這一工序中所使用的工具進行藝術處理,制作成城市街道標志中的邊框。
這些街道標志不僅能為耒陽增添獨特的魅力,也為傳播蔡倫古法造紙技藝提供了窗口。它們可以直觀、生動地向市民和游客展示耒陽獨特的造紙文化。因此,蔡倫古法造紙技藝在耒陽城市街道標志中的應用不僅可以豐富耒陽街道景觀設計的內涵,也能增強人們對于城市傳統文化的認知,讓非遺文化能夠走得更遠。
(二)園林建筑文化元素在蘇州城市街道景觀中的應用
蘇州古典園林是江南園林的代表,被譽為“園林之母”,是中華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獨特的園林設計和建筑風格不僅是蘇州的驕傲,更是中國的驕傲。如今,蘇州城市街道景觀設計也充分體現了其古典園林文化。其街道兩旁參天的古樹、古老的橋梁、精美的石雕、細膩的磚雕,以及蜿蜒曲折的小河,都讓人仿佛置身于古典園林之中。蘇州街道兩旁的建筑都是采用傳統的古典園林建筑風格,如白墻黑瓦、青磚綠瓦、飛檐翹角等,讓人感受到濃郁的古典園林氣息。為了更好地將古典園林文化應用在街道景觀設計中,首先應充分考慮古典園林的布局,街道兩旁的建筑可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形成一種“移步換景,咫尺之內再造乾坤”的韻律感[5]。其次在街道景觀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古典園林的色彩,讓行人真切感受到古典園林的氣息、韻味。
蘇州昆曲作為中國最古老且最具代表性的戲曲藝術形式之一,承載了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在城市街道中可以打造昆曲文化展示墻,讓更多的人能夠近距離感受昆曲的藝術魅力。昆曲文化展示墻的設計應注重其文化內涵和歷史背景,可以以昆曲的發展歷程為主線,通過圖片、文字和音像等形式展示昆曲的演變過程。同時在展示墻上設置昆曲名劇的簡介和代表性角色的介紹,進而讓觀眾對昆曲有更全面的了解。在展示形式上,昆曲文化展示墻可以采用多媒體和數字技術等手段,使靜態的展示內容變得生動有趣。例如,可以通過虛擬現實(VR)技術讓觀眾親身體驗昆曲表演的魅力,或者利用互動式投影讓觀眾參與昆曲故事的演繹中。這樣的展示方式能夠引起更多人的關注,使他們對昆曲產生濃厚的興趣。這種方式可以在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昆曲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的同時,豐富城市的文化內涵,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三)唐朝文化元素在西安城市街道雕塑中的應用
西安作為唐朝古都,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獨特的文化氛圍。在城市街道雕塑設計中應用唐朝文化元素,不僅可以彰顯西安的歷史文化底蘊,還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品位[6]。首先,在雕塑設計中,可以從唐朝文化中提取歷史元素,如建筑風格、服飾、器物等,并將其應用到雕塑作品中。可以在雕塑設計中加入唐代建筑的元素,如飛檐、斗拱等,以此展現唐朝建筑的特點。同時,還可以在雕塑設計中運用唐代服飾的元素,如飄逸的衣袖、華麗的腰帶等,以此展現唐代服飾的優美和華麗。這些唐朝文化元素的運用不僅可以弘揚唐朝文化的精髓,還可以讓人們在雕塑前真切感受唐朝文化的無窮魅力。其次,在雕塑設計中,要突出西安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西安作為唐朝古都,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獨特的文化氛圍。可以通過對當地歷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提煉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元素,并將其應用到雕塑作品中。同時,還可以在雕塑中加入大雁塔、小雁塔等古建筑元素,以此彰顯西安的歷史文化底蘊。另外,在雕塑設計中,要強調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唐朝文化是開放、包容的文化,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可以在雕塑中加入自然景物的元素,如山水、花鳥等,體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同時,還可以在雕塑中加入表現自然變化的元素,如流水、云彩等,以此展現自然的魅力和變化。
綜上所述,非遺文化元素在城市街道景觀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這不僅可以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元素,豐富城市的文化內涵,增強人們對城市文化的認同感,還可以推動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因此,相關部門應該更加重視非遺文化元素的應用,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同時,在應用的過程中要追求創新,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更好的融合。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出既滿足現代人們的生活需求,又具有獨特文化魅力的城市街道景觀。
參考文獻:
[1]楊田依.非遺文化元素在鄉村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理財(收藏版),2022(11):74-76.
[2]仇琛.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在蘇北歷史文化街區導視系統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理論觀察,2020(2):126-130.
[3]胡靖.新時代下傳統地域非遺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觀中的應用:以南充為例[J].大眾文藝,2022(8):29-31.
[4]邊中宇,曹少寒,王小冬.雄安新區非遺在景觀設計中的創意發展[J].絲網印刷,2022(21):72-75.
[5]陳艷.非遺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具體應用[J].環境工程,2021(8):279-280.
[6]程麗香.文化景觀視角下非遺創新發展策略研究:以漳州非遺傳承景觀化建設為例[J].閩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1):20-25.
作者簡介:
張進進,博士,貴州大學科技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設計教育、創客教育、教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