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振全

/原題呈現/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田間完成了偉大的創造,挑起全球的飽食之擔;全國勞動模范張秉貴用他心頭的“一團火”溫暖別人,照亮別人;鐘揚教授的足跡延伸到植物學家的“無人區”,投身于科普、教育工作……試問,哪一個偉大的成就不是源于內心的熱愛?
請結合自己的經歷、體驗或感悟,以“因為熱愛”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立意自定,標題自擬,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題目解析/
這是一道話題作文。從材料中可以看出,袁隆平、張秉貴、鐘揚教授等人能夠取得卓越的成就,主要源于他們內心的熱愛。因此,我們可以將“熱愛”作為論點,探討其重要性。考生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其一,熱愛是創造力的源泉。一個人只有對某個領域懷有熾熱之心,才能在不斷探索與創新中,取得突破性成果。例如,袁隆平對水稻研究的熱愛,驅使他不斷進行實驗和研究,最終發現了雜交水稻的優勢,為農業生產作出了巨大貢獻。其二,熱愛有助于堅持目標。在追求偉大成就的道路上,人們往往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只有對目標充滿熱愛的人,才能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張秉貴在服務顧客時,始終以“一團火”的精神去溫暖他人,最終成為勞動模范。其三,熱愛能傳遞正能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不僅能夠自我激勵,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還能將正能量傳遞給身邊的人。鐘揚教授在科普、教育工作中,通過自己的熱愛感染他人,促使更多的人投身科研事業。
考生應注意,話題中出現的“因為”二字,意在提醒考生,在立意和行文中要充分考慮其展示的因果關系。切勿僅就“熱愛”展開論述,而忽視了其內在的邏輯關系。
/參考立意/
①熱愛促進個人成長
②熱愛可以行穩致遠
③熱愛可以更好感悟生活
/佳作展示/
讓熱愛成就無悔未來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第二中學? ?姜子涵
《論語》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揭示了學習之道,意指知道學習者比不上好學上進者,而好學上進者則不如以學習為樂者。這里的“好”與“樂”,就是一種“熱愛”。所以說,熱愛是人們打開真理之門的必要條件,亦是圣賢普羅米修斯為人們帶來的“探索”火種。
復旦大學的鐘揚教授為了“種子事業”,毫不畏懼地踏入植物學家的“無人區”——西藏,用熱愛點燃了西藏植物學漫長黑夜中的一盞燭光。或許對于這一領域的從業者們來說,天不生鐘揚,萬古如長夜。鐘揚教授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皆源于他對植物學的深沉熱愛。
熱愛可以啟迪潛能。謫仙人李白在半醉半夢間,一筆就描繪出了半個盛唐。他酒入豪腸,三分繡成劍氣,七分釀成月光,成就了詩仙的美譽。李白的成就源于他對詩詞曲賦的熱愛,這種熱愛啟迪了他的天賦,進而成就了他的夢想。在生活中,我們應保持對某一事物的熱愛,因為這種熱愛會激發我們的天賦,進而帶來難以想象的成就。康莊大道就在腳下,只要我們保持熱愛,便能找到前進的方向,邁向更為美好的未來。
熱愛可以催生探索精神。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憑借對自然景觀的熱愛,用雙腳踏遍了山山水水,歷經十八載,完成了《徐霞客游記》,從而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對自然界的熱愛,驅使他不斷考察出游,探索人類未知領域。因此,熱愛是探索的前提,只有將熱愛與實際行動相結合,我們方能開拓美好的未來。
熱愛可以成就未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卓越成就之所以能在田間得以實現,是因為他對水稻培育工作的熱愛。這份熱愛不僅成就了他個人的事業,而且解決了無數中國人的吃飯問題。這就如同水滴融入生命方能不竭,稻種收獲于秋風方能永葆生機。因此,個人的未來也需要熱愛滋養,才能煥發別樣的光彩。
讓我們始終保持對生活的熱愛,積極勇敢地探索未知,堅持不懈地追求目標。我們應該滿懷自信,但不失謙遜,將個人的利益融入更大的集體中,為創造一個共同的美好未來而奮斗。正如辛棄疾所言:“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