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霞
【摘? 要】 小學英語作為學生進行其他語言學習的“敲門磚”,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上有著重要作用。在當前我國高度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前提下,新課程視域下小學英語利用大單元主題教學,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科學的、和諧的英語學習氛圍,突出素質教育主旨,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認真鉆研能力。在新課程視域下,以核心素養為基準開展小學英語大單元主題教學,不僅可以實現英語知識資源的整合,而且能夠增強學生的英語整體素養,為小學生日后開展深度學習提供有利條件。
【關鍵詞】 新課程;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大單元主題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大綱著重強調培育和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真正達到這一教學目的,英語教師需要在新課程視域下對英語教學方式展開系統分析與研究,同時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表現引進大單元主題教學手段。通過將英語知識以單元的形式進行整合式教學,能夠切實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實現教學與素質教育的完美結合,促進小學英語學科育人作用的長效發揮。
一、單元主題教學定義
從教育視角來分析,單元主題教學是將知識進行整合,以教材的單元式主題為教育標準,通過對教學內容、流程以及學習任務的有效融合而開展的一種教學模式。通常情況下,我國教材的制訂都會以單元為參考,明確每一個單元的主題,以便為教師進行相應的教學工作提供思路。為此,利用單元主題教學,可以對教師的日常教學起到引導作用。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教師能夠提煉出教學主旨,并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單元式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多元化的教學環境下感受所學科目的真正內涵,進而對該學科產生更多學習興趣。另外,單元主題教學可以把不同知識進行連接,這對學生而言是一項十分有效的學習手段,可以幫助學生構建起專屬的知識學習架構,引發主動思考,延伸學習范圍。因此,單元主題教學有著較強的實用性和延展性,教師可以在授課中高度采納并靈活運用。
二、小學英語實施大單元主題教學的基本要求
(一)進行細致的學情調研
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應用大單元主題教學模式之前,需要先進行細致的學情調研。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充分把握學生的學習需求,了解學生對英語教學的觀點和看法,并以此為依據,開展全面的大單元主題教學,使其在提高學生核心素養上提供支持。同時,英語教師需要制訂具體的調研計劃,使調研結果更具有精準性。如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與應用;學生的英語課堂表現;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等等。在教師經過有效地調研之后,就可以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創建出與學生學習特點相吻合的大單元主題教學模式,從而提升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二)研究單元主題和語篇
在新課程視域下,以核心素養為基線的小學英語大單元主題教學,對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與教學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同時,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大單元主題教學的同時,也應當注意對單元主題和語篇的通讀、研究,牢牢把握每一單元的教學重難點,并做好標記,從而在今后的英語大單元主題教學工作中為學生仔細講解,使學生能夠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此外,英語教師還要對單元主題和語篇中涉及的育人內涵進行整理和總結,與自身的教學目標相結合,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英語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引導學生掌握英語素養,促進學生良好社會價值觀的形成,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最終目標。利用核心素養與英語大單元主題教學模式的不斷融合,可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間汲取養分,為學生的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指明發展方向。
三、新課程視域下小學英語核心素養的大單元主題教學開展路徑
(一)明確大單元教學目標
在新課程視域下,為增強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大多數英語教師都已經把大單元主題教學引入課堂教學之中,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傳統英語教學的弊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提高。但是,為實現小學英語的遠期育人效果,英語教師不應局限于當前的教育氛圍中,而要做到明確大單元教學目標,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強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助力小學英語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穩定發展。在明確大單元教學目標之后,英語教師需要對英語教材展開深度挖掘和剖析,從而做好教學前的準備工作,為推動教學任務的順利進行創造有利條件。同時,英語教師應在系統掌握學生的具體學情以及學習基礎之后,建立以英語核心素養為標準的大單元主題教學目標,以此增添課堂的趣味性,使越來越多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與教師、其他學生展開密切的溝通和交流,最終真正解答自己的內心疑惑,實現自身英語核心素養與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
以小學英語外研版五年級下冊Module 4 Unit 2 “My favorite season is spring”為例,該單元教學的主題為季節,為此英語教師應當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即讓學生對有關季節、天氣的知識有所了解并運用。如season,winter,snow,spring等詞匯的應用,進一步掌握句式“What is your favorite season?”在以教學目標為基礎實施大單元主題教學,可以助力學生對英語單元知識的整合與拓展,刺激學生的感官,形成獨特的英語學習系統。
(二)整合教育資源
在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的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實施單元教學模式,不僅要從學生的主體性出發,而且要確保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發展實際,進而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以大單元為主的英語教學反映出對英語教育資源的整合,英語教師可以將教材作為出發點,對其中具有相同主題的內容進行整合,實現全新的大單元主題教學。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對英語語篇的理解程度有所加深,能夠自主研究與延伸語篇中隱含的育人觀念,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成效。
以小學英語外研版二年級上冊Module 6 Unit 1 “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為例,為了更好地彰顯單元教學主題,英語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思考,對自己在周末所做的事情進行匯總,完成一篇英語寫作。在此過程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語篇續寫、講解有趣故事等方式引導學生把各個關鍵詞匯串聯起來,從而完成一篇優質的英語文章,鍛煉學生的英語邏輯思維。
(三)實現課時的巧妙連接
基于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方法的實施,可以有效減輕英語教師的壓力,督促英語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這對未來培養學生的先進思想意識與行為習慣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單元教學的各個板塊之間存在一定的銜接,而且具有從淺到深的教學特點。針對這一教學屬性,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合理安排英語教學課時,預先準備,以便彰顯英語單元教學的特色,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能夠掌握英語主題,避免出現思想上的誤差。正是這些教育要素的出現,給英語教師開展實際教學提出更多要求,即英語教師應具備合理安排課時的能力、有長遠發展的眼光和靈活思維,能夠根據課堂教學實際以及學生表現對教學模式做出適當的調整,保證英語大單元主題教學的高效進行。
以小學英語外研版四年級上冊Module 1 Unit “1 It was my birthday on Saturday”為例,英語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學習基礎,讓學生學會使用When,Where,Who,How等四個要素來闡述語篇作者過生日的整個過程。這不僅符合因材施教的基本教育原則,而且能夠幫助學生系統把握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學會使用“of……”句式,從而為學生擁有良好的英語學習基礎提供堅實保障。此外,通過對語篇中提到的重點句型進行練習,學生可以掌握相應的語法知識,對一般過去時的實際含義有一個清楚了解,并能夠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與其他同學展開對話交流,鍛煉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以及提高英語知識應用水平。
(四)發揮教學活動的作用
新課程標準的提出與時代發展相適應,有效凸顯當前的教育形勢,也給小學時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更多機遇。尤其是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促使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得以更新與完善。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大單元主題教學之前,應積極融入多媒體技術的力量,為學生創建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充滿英語語言的融洽氛圍中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與單元教學內涵有更多了解。在教學活動和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英語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輕松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在教學活動中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培育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教師通過給學生提供更多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實現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內化,使其擁有將英語知識理論轉化為生活實踐的能力,借助自身掌握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對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技能以及核心素養具有極大意義。
以小學英語外研版四年級下冊Module 9 Unit 2 “Kangaroos live in Australia”為例,英語教師可以此為主題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主題活動,如“全球動物分享大會”,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自主搜集相關資料,對全世界的動物有一個系統了解,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在實際活動中,學生可以運用多種方式展開對世界各地動物的研究與總結,如中國國寶大熊貓、澳大利亞的袋鼠等。通過細致地研究與分析,學生不僅可以對本單元的主題教學內容熟練掌握,而且也能夠對這些動物背后所蘊含的文化進行挖掘,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更加熱愛本國文化,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此外,英語教師還可以發揮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想象力,為學生組建“主播”課堂,激發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此基礎上,英語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利用語言來介紹自己所了解的動物。隨后在班級內部組織一場小型的動物分享比賽,以此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為小組獲得勝利不懈努力。在主題活動的參與和實踐過程中,學生的知識積累與文化自信不僅得到顯著提升,而且也可以有助于核心素養的提高。
(五)利用細節引導學生深度學習
新課程視域下要想切實提高小學英語大單元主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英語教師需要發揮細節的作用,讓學生能夠在持續的英語知識學習過程中培養自身的良好學習習慣,關注英語知識學習的細節,從中挖掘更多知識內涵。在進行大單元主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意識將得到穩步提升,行為有所約束,進而在英語課堂上對英語知識的深入研究,促進深度學習思維的養成。同時,英語教師在日常授課過程中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做到對知識的有效轉移和高效運用,從根本上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和學習能力的提高,加深和鞏固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印象,使學生熱愛英語科目,以利于英語課堂教學品質的持續提升。
以小學英語外研版四年級下冊Module 9 Unit 2 “How are you?”為例,英語教師在開始教學前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基本的知識結構,以單元主題為線索,讓學生能夠在進行后續學習中熟練運用“Im fine”“Thank you”等基本短語,從而深刻掌握英語最為簡便的社交禮儀。隨后,英語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對話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對西方禮貌問好細節的印象。又或者,英語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相應的寫作任務,讓學生以“問好”為主題,對國外好友進行簡單的問詢。通過相應的寫作練習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表述能力,對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起到引導作用。
四、結語
在新課程視域下,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大單元主題教學的過程中,既要為學生灌輸英語知識,而且也要將重點放在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方面,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通過大單元主題教學與核心素養培育的高效整合,可以更好地滿足小學生的身心成長需求,教師為學生采取與之適應的單元式教學模式,能夠改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課堂參與度低的問題。學生在對英語知識進行深入研究和討論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提高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這將有助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馬玲鳳. 核心素養下的英語大單元教學策略[J]. 中學課程輔導,2023(31):6-8.
[2] 夏秋. 核心素養下英語大單元教學研究[J]. 文理導航(上旬),2023(12):16-18.
[3] 黃鑫鈺. 5G課堂,做思共生: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探討[J]. 智力,2023(23):159-162.
[4] 楊萍.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大單元教學策略[J]. 中學生英語,2023(24):17-18.
[5] 孫珍. 小學英語教學優化路徑探析[J]. 新課程研究,2023(14):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