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生
(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蘇州 215411)
蘇錫常都市圈作為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先行區,區域內各高職院校重視黨建和事業發展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的實踐探索,通過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實現職業院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并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中,把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情況作為黨的建設成效評價的主要內容。本文以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闡述該校通過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打造“融合式”黨建品牌,實現黨建與事業發展的深度融合,推進學院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以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對待黨的歷史,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執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應對意識形態領域挑戰,抵制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圖謀的必然要求,是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關系我國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學習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把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列為2021 年學院黨建工作首位,以學習黨史帶動各項黨建工作落實落細,把黨史學習教育與中心工作相互融合,積極創建“融合式”黨建品牌,帶動業務工作落地生根,推進黨建與業務高質量融合發展[1]。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既達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學習要求,更達到學史力行、實干為民、踐行使命的實踐目的。
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在制定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方案時,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學院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在理論武裝上持續用力,在政治能力上持續用力,在自我革命上持續用力,在勇毅前行上持續用力。通過廣泛開展黨史專題培訓,定期舉辦黨史專題黨課,組團開展黨史專題宣講,深入推進黨史專題研究,精心組織專題組織生活會,扎實推進學史力行活動,全院師生政治站位、思想覺悟得到顯著提升,并形成了以下三個寶貴啟示。
一是必須堅定不移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自覺,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又紅又專”的新時代產業工人。二是必須堅定不移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等根本問題上想到位、做到位,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不能忘[2]。三是必須堅定不移堅持“深耕太倉、深化雙元、深入創新、深得人心”辦學思路,打造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倉、技術倉、服務倉”,培養“德技雙馨”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在這三個啟示的基礎上,黨委提出學院黨建工作必須要與業務工作深入融合,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打造“融合式”黨建品牌,構建“黨建+”工作模式,使新時代黨建工作真正融入學院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和社會服務三大主業,真正融入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的中心大局,煥發出嶄新的活力[3]。
“融合式”黨建品牌建設既要立足黨建,更要強調“融合”;既要解決“重視業務工作,不重視黨建工作”的問題,更要解決“黨建是黨建,業務是業務”的問題。其核心在于確立黨建工作在各項工作中的主導地位,其關鍵在于將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相互融合,其目的在于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把黨的建設融入學校各項事業、各項工作中去,以“融合”的理念構建“黨建+”工作模式,促進黨建與業務雙融合、雙提升。根據職業教育的定位和特點,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融合式”黨建品牌建設聚焦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和社會服務三大主業,組建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和社會服務三支先鋒隊,打造“黨建+”工作路徑,把“融合”落到實處。
第一,建設“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工作室,落實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制度,選拔政治素養高、有較好的黨務工作能力、服務意愿強、群眾威信高、師德師風好,且具有博士學位或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教師擔任教師黨支部書記,將教師黨支部書記隊伍打造成黨建與教學科研工作互通互融、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中堅力量。
第二,設立“教師黨員先鋒崗”,發揮黨員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引導教師黨員在日常教學科研生活中亮出黨員身份、立起先進標尺、樹立先鋒形象,帶頭攻堅克難,成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踐行者,培育一批政治堅定、熱愛學生、勇于奉獻、潛心教書育人的先鋒黨員,引領帶動師生積極投身學院工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4]。
第三,成立若干“行動支部”,鼓勵黨員教師結合自身專業優勢,自認自帶若干名學生成立“行動支部”,積極帶頭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爭當班主任,爭做學生技能大賽、社團、社會實踐等的指導老師,敢于挑戰、敢于亮劍、敢于挺身,用黨員楷模影響、感染身邊的學生。
第一,建立“青年黨員技術創新突擊隊”,引導青年教師黨員結合自身專業特長,在技術創新中主動“挑大梁”“唱主角”,爭創省級教學科研團隊,爭做領軍人才、教學科研骨干等。
第二,成立“小微企業技術創新服務隊”,與企業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組建技術創新服務隊,面向小微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服務。主動研究企業需求,探尋高職院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模式上的創新和磨合;與企業研發人員一起解決研發和生產中碰到的技術難題,切實幫助小微企業解決科研難題和人才緊缺問題。
第三,打造“以黨員骨干教師為主體的創新創業指導團隊”,培育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企業家精神與家國情懷,錘煉學生扎根中華大地、服務鄉村振興和強國夢的意志、品質與責任擔當,助力大學生實踐創新、創業就業[5]。
第一,建設服務型黨組織,建立“社會服務先鋒隊”,下設若干行動支部,引導黨員教師面向社會,積極開展產業咨詢服務、技術技能服務、創新創業服務、社會技能培訓服務和公益志愿服務等,培養一批“有信念、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公益人才。
第二,聚焦黨建+公益志愿,弘揚社會主義正能量,將公益志愿服務引導與立德樹人有機結合,鼓勵師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培養作為青年學生思想引領的一項重要內容,深入推進實踐育人工作,打造一批“有團隊、有項目、有平臺”的志愿服務品牌,為學院贏得良好的社會聲譽[6]。
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黨委高度重視“融合式黨建”品牌建設工作,出臺“融合式”品牌建設方案,二級學院黨總支積極醞釀申報和創建實施:智能制造學院黨總支以“黨建引領、雙心驅動”為黨建品牌,重點建設“強基固本”“育人鑄魂”“服務提質”“品牌創優”四大工程;生物醫藥學院黨總支以“‘1+2+3+N’醫·先鋒”為黨建品牌,建成1 個書記工作室、2 個實境課堂,成立3 支醫·先鋒黨員服務隊,設立N 個醫·先鋒黨員服務崗;人工智能學院黨總支以“‘黨建+科創’雙向融合”為黨建品牌,搭建黨建聯盟平臺,以合作促進科創成果落地,打造一支“雙過硬”隊伍,提高人才培養與科創服務能力;經濟管理學院黨總支以“黨建領航,融合創新”為黨建品牌,打造共建共享“三載體”,開展“雙比雙爭”競風采,創新“黨建+實踐”模式;藝術設計學院黨總支以“‘藝心’向黨、以美育人”為黨建品牌,實現黨建為專業賦能、黨建助學生成長、黨建帶團建活力、黨建展責任擔當。學院黨建工作部門積極參與日常指導,并對建設成效組織驗收和評比。
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積極創建“融合式”黨建品牌以來,學院黨委、各基層黨組織圍繞中心工作狠抓落實、創新爭優,2021 年,學院黨的建設工作與事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
在黨建工作方面,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推動內控體系建設、內部審計、校內巡察和自我“回頭看”,政治建設成效明顯,學院黨的領導堅強有力,對學院各項事業發展的領導全面加強,理論武裝頭腦走向深入,思想政治建設扎實推進,意識形態工作“無聲而有力”,黨建活力顯著增強,基層黨建工作水平持續提升,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凸顯,作風效能督查持續開展,重點工作督查機制不斷完善,工作服務效能切實提升,巡審聯動監督走向縱深,監督力度加大,校園政治生態煥然一新。獲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1 個、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1 個、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究專項課題1 項、省級高校特色黨支部1 個,獲得省高校“最佳黨日活動”優勝獎2項,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入圍獎1 人,江蘇省最美職校生榮譽稱號2 人,等等。
在事業發展方面,緊抓內涵建設,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堅持黨管人才,大力引進博士人才,學校高層次人才總量實現翻番。加強專業建設,積極探索職業教育本科辦學,與常州大學、江蘇理工學院、無錫太湖學院“3+2”本科項目增至5 個;深化教學改革,學校獲得2 項省級教學成果獎;推動專業建設國際化,與德國、意大利等多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狠抓科研工作,科研平臺和科研項目取得重大突破,實現健雄職業技術學院辦學上的多個“第一”,科研成果和科研到賬經費都實現了翻番;優先對德教育合作,多個雙元制合作項目入選省部級建設項目;學校服務地方、服務企業和服務社會的能力顯著增強,入選江蘇省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單位;強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專業性競賽成績突出,在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挑戰杯”競賽中獲得多個大獎,學院獲得優秀組織獎。獲批全國高職首個“標準化技術”專業,全國首個雙元制職教領域省級地方標準、首個江蘇省高職與德國應用本科合作辦學項目;入選了國家第八批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項目1 個、教育部中德先進職業教育合作(SGAVE)建設項目1 個、全國高校就業創業金課1 門、江蘇省科學技術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 項;獲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4 項、省創新創業競賽一等獎2 項;等等。學院還牽頭成立了蘇錫常都市圈生物醫藥產教融合聯合體,創建“吳健雄產業技術學院”并獲李政道先生親筆題名。2021 年,學院縱橫向到賬經費比2020 年增長61.80%,高水平論文與專著發表數量比2020 年翻了一番,知識產權授權數增長88.10%;學院實現社會培訓15 130 人次,培訓收入534.7 萬元,畢業生就業率達98.33%,支持學生創業,成功孵化學生企業8 家;等等。
中國共產黨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蘊含著披荊斬棘、開天辟地的智慧,是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也是我們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捍衛“兩個確立”最堅實的基礎。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以百年黨史為基本出發點,把推動事業發展作為學院開展歷史教育實踐的目的,遵循新時代高職院校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具有內在的必然聯系,通過打造“融合式”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提出創建“融合式”黨建品牌,聚焦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和社會服務“三大主業”,建立三支黨員先鋒隊,將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全方位、全過程緊密融合,充分發揮基層黨建的堅強戰斗堡壘作用,對于高職院校內涵式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