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霞
(中共通化縣委黨校,通化 134100)
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引導企業根據自身發展實際,緊密結合時代需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建工作,積極尋求企業黨建特色品牌打造路徑,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背景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建設科學論斷,完善企業黨建工作模式,提升黨建水平,面對風險挑戰迎難而上,迎接新征程,開創新局面。著力推進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環保、安全、改革、經營等中心工作相融合,全面構建“黨建統領”工作機制。
中國共產黨經過百年發展歷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寶貴經驗。從黨的建設和發展中不難看出,黨在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等不同時期的責任使命及推動作用。基層黨建工作應以服務黨的中心工作為核心,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強化引領,與群眾一同推動社會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對企業黨建工作做出明確指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1]。因此,企業生產運營、改革創新要與黨建工作深層次融合,創新企業對新形勢和新機遇的應對工作,促使黨建工作在企業中順利開展。
企業黨建特色品牌理念是品牌打造的主體思路,引導黨建文化創建的方向、著力點和特征。企業黨建特色品牌理念必須經過反復提煉,以新時代黨建工作新觀念、新思維、新思想為中心,圍繞黨的二十大對黨建工作的引領要點,遵循企業黨建基本原則,探索符合企業發展、吸引黨員和員工關注的特色品牌理念;要凸顯企業黨建特色品牌的忠誠度,發揮品牌優勢和感召力。企業黨建特色品牌理念提煉主要強調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加強文化的傳承與發揚,總結黨的先進經驗,發揚優良傳統,通過理念和意識創新,彰顯企業黨建特色品牌的包容性和高度概括性;第二,遵循黨建理念創建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嚴謹性,遵循企業文化的發展規律,結合企業黨建實際水平,發揮黨建特色品牌理念的指導意義;第三,積極響應時代號召,聚焦未來發展,緊密聯系企業發展實情,將黨的理論指導和企業實踐經驗相結合,充分體現黨建特色品牌的先進性和時代性;第四,追求卓越,不斷增強品牌功能,凸顯品牌的引領價值[2]。
黨建特色品牌類型充分體現企業發展的本質和內涵,具有針對性特征。在類型選擇上主要有以下六種:第一,結合黨的建設理論和實踐經驗概括出的特色類品牌;第二,對黨的建設成果、黨支部創建經驗等提煉出的先進組織類品牌;第三,對黨的建設進行創新改革而形成的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模式類品牌;第四,對企業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重大事件、任務、行動、決斷、典型案例等進行塑造宣傳而形成的重大活動類品牌;第五,為員工做表率、為企業做貢獻、被黨組織表彰的模范人物類品牌;第六,在企業科技攻堅、特色服務、任務達標等方面做出特別貢獻的先鋒作用類品牌。
企業黨建特色品牌在意識層面可以擴大企業的知名度、信譽度和美譽度,加強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融合,對激發內生動力、點燃紅色引擎具有現實意義。黨建特色品牌主要有以下五種特殊功能:第一是卓越性功能,強調遵循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建設對企業現代化發展的帶動力;第二是先進性功能,對企業踐行可持續發展進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推動力;第三是典型性功能,在企業社會知名度、信譽度和美譽度方面增強影響力;第四是思想性功能,在黨員和員工思想意識層面增強心靈震撼力;第五是能動性功能,增強基層黨組織及黨員展示自我、樂于奉獻的吸引力[3]。
隨著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企業黨建特色品牌創建的工作重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企業黨建特色品牌的創建要突出企業文化內涵、明確科學定位,彰顯黨建價值功能,應具備易傳播、易理解、強特色、受眾度較高的建設原則;其次,應把握黨建特色品牌創建工作的規律和特征,堅持思路、個性、特色與功能的統一性;最后,高度把握形象塑造、內涵滲透,加強黨的建設的核心訴求、緊隨時代發展、傳播方式多樣化的創建方法。
品牌內涵是黨建特色品牌的核心內容,充分體現企業的本質屬性。對企業黨建特色品牌的內涵進行挖掘,提煉出以下四個重點:第一,明確品牌內涵挖掘的定理,以“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作為核心內容;第二,遵循品牌內涵挖掘的原理,著重滲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建設重要論述等;第三,分析品牌內涵挖掘的機理,嚴格執行《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等黨建制度規定;第四,堅持品牌內涵挖掘的整理,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企業黨組織的規范性、標準化建設,將黨組織服務精神貫穿企業發展生命全周期,協調市場開拓、探索技術革新、多元化提升效益,讓黨的政治優勢向企業可持續發展優勢轉化。
企業黨建特色品牌標識作為對外宣傳新名片、基層黨務工作新抓手,充分體現黨建工作亮點和企業文化特色,黨建特色品牌宣傳標識設計重點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第一,要全面凸顯品牌文化內涵,富有深刻的含義;第二,應具有明顯的個性特征,符合企業本質;第三,結合地域、文化特色,以及規模和行業特征,應具有黨性感,造型簡潔大氣;第四,充分體現美觀性、統一性和有序性特征,結構穩重,構圖標準;第五,品牌標識著色美觀協調、搭配和諧,易于辨認;第六,宣傳標識的制作材料應綠色環保、易于制作,能夠適應不同空間環境的操作使用。
明確黨建特色品牌對企業的重要性,既要體現黨建文化的先進性、推廣性和影響力,又要彰顯黨組織、領導干部和黨員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向心力。黨建特色品牌提煉過程主要有以下四方面重點:第一,要突出傳承性,并進行推陳出新,汲取黨的先進經驗,總結黨的優良傳統,充分體現特色品牌的高度概括性;第二,提煉過程科學嚴謹、標準規范,結合企業發展實際,遵循企業黨建規律,充分體現品牌提煉過程的科學指導性;第三,要與時俱進,提煉過程聚焦時代發展的主旋律與命題,充分滲透理論經驗,升華實踐精華,充分體現提煉過程的時代性;第四,要充分挖掘品牌的功能性,敢于超越和進步,提煉過程充分體現價值引領性。
企業黨建特色品牌標準制定要充分體現黨建工作的方向、擔當、作為與優勢。在特色品牌的標準制定中,主要突出以下四個重點:第一,要充分體現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第二,要立足新時代,充分彰顯政治擔當,體現新發展理念貫徹、高質量發展形勢推動、新發展格局構建的重要使命。第三,強化政治作為,堅持黨的建設基本方針,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指示中“依法治黨”的科學論斷,深化改革開放,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第四,貫徹“以人為本”理念,充分體現安全第一、環保優先、質量至上、造福員工的政治優勢。
要想發揮企業黨建的關鍵性作用,就要把握好黨建文化宣傳工作的重點,強調在傳播中通過信息的交流分享,傳遞價值觀念。黨建特色品牌傳播重點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圍繞黨組織建設方面,明確建設目標,發揮引領統籌作用,科學布局,著重宣傳成效;第二,重視責任度,梳理典范與先進,緊抓傳播亮點;第三,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廣泛推廣宣傳,積極響應政策安排,立足本職工作,貫徹黨建文化的滲透;第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傳播方式、加強形式創新,以豐富多彩、貼近黨員群眾的傳播形式廣泛覆蓋。
黨建特色品牌維護是保障黨建工作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品牌維護方面,主要有以下四方面重點:第一,在標準維護方面,確保品牌的使用規范,不斷提升品牌內涵,嚴格執行品牌各項標準;第二,在形象維護方面,確保沒有死角、損害、錯判和誤解,保障品牌形象維護的全面性;第三,在傳播維護方面,明確傳播過程中的正確解讀,做好輿論引領工作,營造黨建文化氛圍,維護傳播的權威性,杜絕盜用、他用現象;第四,在品牌質量維護方面,應細化標準,隨時糾正質量變更,加強質量監控,落實質量維護責任[4]。
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為企業黨建特色品牌創建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先進指導意見。
1.黨建責任構筑全新根基
要引領黨員群眾堅持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明確以黨建工作為中心,樹牢“抓好黨建就是最大政績”的建設理念,立足企業發展實際,建立健全黨建制度、方針和標準,推動黨建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進黨的精神滲透在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
2.黨建價值促進精神落實
依據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導,嚴格貫徹黨建責任工作制,將任務細化分工、層層落實,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學習手冊》的相關標準,在黨組織內召開黨員例會,部署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工作,黨支部書記、支部黨員、企業員工“三級聯動”學習制,充分體現責任落實、重點搶抓、管理育人的基層基礎。
3.黨建活動提高員工素質
黨組織要堅持將二十大精神作為黨建宣傳中心,圍繞政治紀律的重要抓手,在黨員群眾中間開展黨課學習日。例如,在政治教育基地開展“紅色文化周周講”“走進紅色遺址”“線上課堂問答測試”等學習活動,讓黨的政治建設活動成為黨建特色,進一步提升黨員群眾素質。全面開展故事講述、趣味活動、藝術欣賞等形式,營造互學、互動、互進的氛圍,健全黨建工作臺賬和活動計劃,創建企業特色黨報,建立線上媒體矩陣,讓學習有梯隊,學習有平臺[5]。
4.黨建創新深化榜樣力量
圍繞黨建文化與企業效益相結合的課題,將黨建文化特色融入企業發展經營環節,在不同崗位和業務模塊落實榜樣精神、道德模范、先進典型等文化活動,以小舉動助推大進步,讓黨員群眾看到模范行為,深入理解奉獻精神,在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貫徹過程中,發揮基層宣傳作用。
為深入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加生動形象,采取黨員干部示范,模范典型樹立等方式,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1.推進黨員先鋒爭當示范
黨員每天做記錄“小筆記”,記錄二十大精神心得體會。結合黨員大講堂,充分發揮“先行黨建”品牌優勢,緊抓時間節點,形成示范先鋒。發揮黨員特長,形成“微廣播”“微黨課”“微視頻”,以小作為講大道理,以小載體煥發大生機。黨員先鋒走進一線、鄉村,進行群眾宣傳活動。
2.鼓勵支部先鋒爭先創優
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先進指導,將企業黨建工作規范化、模范化,充分融合“基地+社會教學點”特色文化創建活動,健全“三愛”政治教育基地,引領黨員群眾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建設特色鮮明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爭創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帶動黨支部及企業內各崗位工作水平的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黨建文化學習氛圍,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綜上所述,應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將黨的精神宣傳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推進黨的理論全面創新,彰顯企業文化自信,不斷深化黨建文化在企業內的規律性認知,凸顯黨建特色品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