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芳韜
(浙江省藝創文旅發展有限公司,杭州 310000)
1.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途徑
由于城鄉體制的差異,一般來說城鎮居民比鄉村居民的生活條件更好,同時在收入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突出矛盾有城鎮建設用地綜合利用率較低;耕地面積較少,導致農業發展受到制約,農民無法獲得足夠多的收入;城鎮存在水污染、空氣污染問題;等等。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堅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對比傳統城鎮化的擴張,新型城鎮化更在意城鎮質量,致力于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等方面協調發展,堅持發展服務業,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2.鄉村社會轉型升級是我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課題
目前,我國部分農村地區的農業基礎較為薄弱,生產水平較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嚴重影響我國城鎮化建設。為此,必須加強對“三農”問題的解決,只有這樣才能增強農村的經濟活力。而在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應該著重推動鄉村社會轉型升級,統籌推動鄉村發展,以此縮小城鄉發展差距,促進鄉村振興。可以說,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將是我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課題[1]。
本文結合鄉村旅游發展實踐,梳理歸納鄉村旅游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主要模式,從鄉村旅游政策、經濟、文化、環境等方面論述新型城鎮化水平和質量的影響,并基于農民增收、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三農”問題提出可行意見。
1.鄉村旅游概念研究
鄉村旅游主要是在鄉村地區開展,并以地區文化景觀、文化特色等為主,結合旅游發展模式,將鄉村特色更好地宣傳出來,同時也能帶動地方經濟更好地發展。鄉村旅游不僅能將鄉村文化與特色帶給游客,也能讓游客在旅游的過程中體驗到別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可以為游客帶來全新的體驗。
2.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研究
鄉村旅游的位置一般在城郊或邊遠地區,主要有旅游資源主體型、旅游資源共生型及道旅游資源附屬型。在參與主體方面,鄉村旅游可以分為政府主導型、企業主導型、社會主導型及農民自主型四類。我國鄉村旅游項目開發的形式多種多樣,如農村、文化村落、企業莊園、產業莊園等,從而形成了種類繁多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包括教育型、田園風光型、民俗文化型。
3.鄉村旅游影響研究
首先,推動鄉村旅游會對地區環境造成影響。鄉村旅游的推動可以有效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教育等,能幫助地方群眾認識到地域環境所產生的收益,以此提升環境保護意識,有助于進一步改善鄉村環境。同時,鄉村旅游主要是圍繞鄉村特色的人文景觀開展的,這也能增強對鄉村自然景觀、傳統風俗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但旅游人數的增加會對鄉村自然及文化造成影響,如相關部門缺乏合理規劃、經營者過于追求利益等,都會對鄉村生態系統造成影響,導致鄉村的環境功能衰退。另外,鄉村文化會推動地區與外界文化的交流。在鄉村旅游中,本地居民與游客過多接觸,可以有效實現文化交流,同時也能增強當地居民的自信心與自豪感。但隨著城鎮化的推移,鄉村旅游逐漸向城市文化靠攏,鄉村的倫理觀和道德觀受到影響而發生改變,可能會破壞鄉村風氣。另外,一些開發者在鄉村旅游開發的過程中缺乏對當地民風民俗的了解,更多的是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進而造成當地文化受到侵蝕,使地區朝庸俗化、商品化的方向發展。
我國學者在研究中證實,鄉村旅游與城鎮化是互相推進、互相作用的關系。一方面,發展鄉村旅游可以有效加大農村投入,促進社會資本流向農村,帶動地區的餐飲、娛樂、交通、商業等服務業快速發展,從而推動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另一方面,城鎮化可以為鄉村旅游提供保障,包括為旅游提供服務設施、交通設施等。因此,鄉村旅游規劃應該與城鎮規劃相一致,但在發展方面應采取適度城鎮化的方式,并注意鄉村旅游的位置應該與城鎮保持一定的距離,以此保證鄉村旅游的鄉土特色[2]。
現階段,我國的鄉村旅游以休閑農業與農業觀光旅游為主,同時也向度假、娛樂、康體、參與、學習等方面發展。比較受到追捧的鄉村旅游項目以“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為主。近年來,隨著我國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鄉村旅游消費群體正在不斷擴大,這也成為我國旅游的一大亮點。雖然中國鄉村旅游的發展時間較短,但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已經呈現多層次、綜合化、品牌化的發展趨勢。未來,中國鄉村旅游的主要的發展趨向包括兩點:一是以政府為主導推進鄉村旅游規劃發展,培育和扶持一些旅游增長點,同時也會出臺一些針對性的政策助力鄉村旅游的發展;二是鄉村旅游開始追求產品特色化、規模化、品牌化,市場競爭不斷加劇,這也進一步推動了鄉村旅游的發展。
在新型城鎮化趨勢下,地區政府與鄉村旅游開發者應該重視宣傳工作的作用,加強宣傳引導。
第一,應該加強對宣傳內容的創新。鄉村旅游不僅應該引起游客的興趣,還應該將鄉村旅游的地區文化融入其中,從而滿足游客的精神需求,這有利于提升鄉村旅游的吸引力,從而推動當地鄉村旅游更好地發展。
第二,應該重視對新媒體的運用。比如,利用互聯網制作相關視頻內容并在網上發布,從而將鄉村旅游中的地區文化特色更好地凸顯出來,并注重相關內容的真實性,杜絕宣傳夸大甚至不實的地區文化內容,必須將真實歷史中發生的事件及其中的文化價值向游客展示,這能幫助游客了解鄉村旅游中的地區文化,有助于提升鄉村旅游在網上的影響力。同時,在宣傳的過程中,也可以在視頻中融入一些具有文化創意的產品的宣傳內容,從而促進鄉村旅游產業更好地發展。在制作宣傳視頻時,應注意相關視頻內容必須符合當代社會發展的價值觀,注重將一些擁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視頻內容向觀眾展示,這有助于幫助游客中的青少年群體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幫助青少年更好地成長。
第三,應該摒棄傳統的宣傳理念,不僅應該借助新媒體進行宣傳,還應該推進鄉村旅游的信息化建設,在鄉村旅游中的各個特殊地方設立信息展示區,通過視頻或是圖片的方式為游客介紹地區文化,這有利于幫助游客更好地了解鄉村旅游中的地區文化。
第四,不僅應該重視對新媒體的運用,還應該加強對相關賬號的運營。新媒體平臺對比傳統媒體可以更好地拉近與受眾群體的距離,增加彼此互動的機會。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升與游客之間的互動度,使游客對鄉村旅游充滿好感,有利于更好地支持鄉村旅游開發周邊文創產品。同時,通過與受眾群體的互動,還能對現階段鄉村旅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改正,有利于更好地解決令游客不滿意或不舒服的問題。這不僅能夠提升鄉村旅游的影響力,還能幫助鄉村旅游對服務、營銷等模式進行創新,有利于促進當地鄉村旅游產業更好地發展[3]。
當地政府部門與鄉村旅游開發者應該重視紅色旅游與鄉村旅游相結合,積極挖掘地區紅色文化資源,使鄉村旅游更具特色。同時,紅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將紅色文化與鄉村旅游相結合可以起到保護作用,有助于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能推動紅色文化弘揚與傳承,從而提升鄉村旅游的文化特色。對此,應該積極挖掘旅游文化內涵,重視開發體驗性產品。如今,文化內涵對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要,不僅可以提升鄉村旅游的豐富性,同時也能提升游客的游玩體驗。
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鄉村旅游的服務質量,以此為游客帶來不錯的旅游體驗,從而提升當地鄉村旅游的影響力,更好地推動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應該加強工作人員的素質與能力。工作人員的素質與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并及時處理旅游過程中潛在的問題,進一步提升旅游服務質量。
第一,應該建立健全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將以人文本的原則融入人員的培訓中,積極轉變傳統的培訓觀念,將與時俱進的思想融入鄉村旅游人員的培訓內容中,并為相關人員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加強對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同時,在進行培訓的過程中,應該重視激勵的作用,通過有效的激勵手段激發人員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培訓的效果。
第二,應該加強培訓的質量。應基于地區鄉村旅游的特點及當代旅游的服務的標準制定服務培訓內容,可以將考核的方式融入人員的培訓中。培訓也應重視針對性,基于不同服務崗位制定不同的服務培訓措施,以提升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
第三,還可以在人才培訓中加入員工職業規劃的措施,如借助職業規劃的方式引導工作人員積極工作、熱愛工作,在本職工作中盡心盡力,以此提升人員的服務水平。
第四,在進行人員培訓時還應該加強工作人員的地區文化熏陶,從而培養相關人員的地區文化與旅游結合的思想意識,這有利于提升鄉村旅游的旅游與地區文化融合的水平,發揮出地區文化的價值,從而推動當地鄉村旅游產業長久發展[4]。
發展鄉村旅游離不開發展策略。這就要求應該根據游客的需求及鄉村旅游的實際情況進行產品設計,并通過綠色旅游的方式展示相應的產品,從而為鄉村旅游塑造相應的品牌形象,增強鄉村旅游地區文化的影響力。特別是在新媒體的背景下,應該注重市場營銷的觀念與營銷手段的運用,并加強營銷策略的創新,這有利于提升地區文化產品的營銷水平。
第一,應該加強對新媒體知識的學習,通過新媒體發展個性化的網絡營銷。特別是在信息化的今天,新媒體已經成為各個領域和行業較為重要的手段,其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對此,在開發鄉村旅游產業的過程中,應該引入新媒體的手段,將新媒體的優勢發揮出來。對比傳統的營銷手段,運用新媒體進行營銷的成本更低,并很好地很好地將相關鄉村旅游中地區文化的內涵進行宣傳。
第二,應該發揮在線旅行社(OTA)、用戶生成內容(UGC)的優勢,提升地區鄉村旅游的吸引力。對此,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去哪兒旅行、攜程旅行等平臺發布一些充斥地區文化的鄉村旅游圖片或視頻,并設計相應的旅行攻略與旅游項目的套餐,從而激發游客的購買欲。
第三,應該加強對鄉村旅游文化內容的挖掘力度,并加強品牌營銷的力度。在此過程中,還應該注重與其他旅游的結合,如“鄉村旅游+生態產業”“鄉村旅游+文創產業”等。這有利于提升游客的體驗感,從而帶動地區鄉村旅游產業更好地發展。
通過以上論述可以得知,鄉村旅游主要是在鄉村地區開展,以地區文化景觀、文化特色等為主,結合旅游發展模式,將鄉村特色更好地進行宣傳。為了解決城鎮化對鄉村旅游的影響,相關部門應該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推動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5]。
首先,應該加強宣傳引導,如運用互聯網的方式制作相關視頻內容,將鄉村旅游中的地區文化特色更好地凸顯出來,并注重相關內容的真實性,杜絕宣傳夸大甚至不實的地區文化內容,必須將真實歷史中發生的事件及其中的文化價值向游客展示。
其次,應重視紅色元素,如江西贛南等地區有組織摘山茶、學唱當地民歌、吃紅米飯、喝南瓜湯等項目,以此體驗過去紅軍的艱苦生活。
再次,應加強服務質量,如加強工作人員的素質與能力,以此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務,及時發現并糾正鄉村旅游中存在的問題。
最后,應制定發展策略,如在開發鄉村旅游產業的過程中引入新媒體的手段,將新媒體的優勢發揮出來??梢越柚ツ膬郝眯?、攜程旅行等平臺發布一些含有地區文化的鄉村旅游圖片或視頻,設計相應的旅行攻略與旅游項目的套餐,加強對鄉村旅游文化內容的挖掘力度,并加強品牌營銷力度。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城鎮化的影響,從而促進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