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坤珊 安徽省宣城市第二幼兒園
幼兒階段的語言教學,主要目的是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運用能力以及對語言的理解能力。現代信息技術具有播放動畫視頻、多媒體課件、音頻等功能,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使用信息技術可以更好地調動幼兒學習語言知識的積極性,促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結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幼兒園語言教學中,促進幼兒園語言教學的完善與發展,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那如何將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語言教學中呢?
有句話說得好,“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可見,興趣是驅使人們追求自己目標的源動力。幼兒園的孩子正處于興趣愛好豐盈的時期,教師培養孩子語言方面的興趣,能使孩子體會到語言的魅力,經過長期堅持,能通過興趣的推動,促使孩子在語言方面獲得發展。幼兒階段正是孩子充滿好奇心和疑問的階段,也是引導和培養孩子興趣愛好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培養孩子興趣的方法也特別多。比如兒歌,兒歌的歌詞朗朗上口,韻律也簡單,適合孩子學習。兒歌容易記憶,且貼近生活,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還為孩子提供了溝通交流的良好學習環境,是培養孩子興趣的有效途徑。因此,在語言教學中,教師可以多開展兒歌競賽、大合唱等不同形式的小活動,從而有效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提升。
幼兒階段的孩子是簡單、懵懂的,對一切事物的理解都靠自我的感知和他人的解釋,因此,在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孩子情感方面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孩子能更好地理解語言的深意、語言的情境以及語言背后所蘊含的感情。比如,詩歌教學是融合語言理解、語言感情、語言表達為一體的語言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通過播放詩歌的背景音樂、講解朗讀節奏等方式,帶領孩子進入立體詩意的整體教學情境中,這樣不僅能促進孩子的情感體悟,還能挖掘孩子內心的美好感情,是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的良好教學方式。如孩子們耳熟能詳的《詠鵝》,該詩不但立意簡單,而且生動形象、貼近生活,非常有利于提升孩子對事物的認知。
幼兒階段的孩子充滿想象,此階段也是培養孩子創造性思維的關鍵時期。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孩子創設真實的情境,引導孩子在認知事物、描述事物、解釋事物、體會情感等方面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自己的腦海中構建充滿創新性的答案,這樣不僅能活躍孩子思維,還能幫助孩子在語言方面獲得發展。例如,讓孩子編寫關于美好事物的小詩。教師可以給出花朵、月亮等主題,并借助信息技術展示相關圖片,引導孩子自行發揮想象力,結合生活實際來對美好事物進行描述,憑借自己的語言能力,寫出自己喜歡的小詩。這樣不僅擴充了孩子的詞匯儲備量,還增強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與寫作能力。
幼兒階段的孩子由于受到不同生長環境的影響,在語言能力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有的孩子受家庭環境的影響語言流暢,常能侃侃而談,表現得外向、活潑、好動;而有的孩子受到性格等因素的影響,語言表達能力較弱,較為沉默寡言,不愿意過分表露自身。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合理安排課程,在運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適當設置契合幼兒需求的課程目標,使孩子融入多媒體情境教學中,充分參與課堂,鍛煉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從而促進自身語言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