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麗梅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市直機關幼兒園
對于初次踏進幼兒園這個陌生環境的幼兒來說,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適應新生活是家長們最為擔心的話題。同時,如何順利地進行小班幼兒的家園過渡也不可忽視。下面,我們將先分析孩子哭鬧、不肯去幼兒園的原因,接著詳細談一談家長的應對方法、心理和行為上的相關準備,以及教師在家園過渡時的教育對策。
環境的陌生。幼兒哭鬧的原因主要是幼兒感到陌生與不安。幼兒原先在自己家里,周圍的一切都是熟悉的,來到幼兒園之后,忽然離開了家和熟悉的親人,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必然會產生陌生感和恐慌感。由于這個時期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所以,他們稍不合意就會發脾氣,大喊大叫,哇哇大哭。
幼兒在家比在幼兒園自由。幼兒在幼兒園中雖然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玩耍,但要受到老師的約束,沒有在家自由。于是,我們發現:即便每天放學時幼兒的心情都好好的,但早上起床時,還是會產生抗拒心理。
假日綜合征。通常假期過后,幼兒抗拒上幼兒園的情緒會更加明顯。難得有假期,家長會帶幼兒放松一下,導致幼兒的作息規律被打亂,這與幼兒在幼兒園剛剛建立起來的生活秩序形成強烈對比,幼兒自然不想再被約束。
家長要堅定自己的態度。幼兒剛上幼兒園時,肯定會出現不愿意走進幼兒園的情況,這時,家長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去理解她,安撫她的情緒,同時要堅定自己的態度,守住底線。待幼兒情緒緩和之后,再與幼兒好好地溝通交流,讓幼兒能夠平復心情,自愿進入幼兒園。
家長要督促幼兒每天堅持去幼兒園。家長要知道,幼兒園不僅在生活習慣、語言溝通等方面對幼兒有要求,也會培養幼兒的責任意識。所以,家長不能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念頭,除非幼兒真的生病或者有特殊情況,不然都要堅持送幼兒入園。
節假日也要保證良好的作息習慣。很多幼兒會在節假日之后哭鬧、不愿意來園,家長需要高度重視這類現象,找到原因,在下一次節假日來臨之際,提前規劃好幼兒的作息,與幼兒園保持一致,不能讓幼兒養成暴飲暴食、早上不起、晚上不睡的不良作息習慣。
家長要做好心理準備。很多家長一提起幼兒入園焦慮的問題,總是比孩子還焦慮。在將孩子送入幼兒園后,家長也會有各種擔心,部分家長甚至偷偷來到幼兒園周圍,嘗試看看自己的孩子,這時若被孩子發現,不僅會引起孩子的哭鬧,也會讓家長更加擔心。
家長要做好以下幾點物質準備。一是讓幼兒提前了解自己的大名。很多寶寶在家里都有小名或昵稱,在進入幼兒園前很少聽到別人喊自己的大名,對自己的大名很陌生。所以,家長在幼兒入園之前要讓幼兒知道自己的大名,當別人喊自己名字的時候需要做出應答,并能在老師詢問姓名時流暢地說出自己的大名。
二是在幼兒物品上做好記號。幼兒在家時,沒有自己物品的概念,也不了解如何在眾多物品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東西,這就需要家長在幼兒的物品上做好記號,并告訴幼兒專屬于自己物品的記號是什么樣子的,這樣幼兒在幼兒園就可以輕松地找到自己的物品了。
三是書包里要多放幾套更換的衣服。幼兒剛剛進入幼兒園,生活習慣、自理能力等方面都需要不斷練習。很多小班幼兒想上廁所時,不敢跟老師說,或者玩盡興就忘了上廁所,導致出現尿褲子等情況,這個時候書包里裝有備用衣物,既能方便老師及時更換濕的褲子,也不用家長特意跑過來送衣服,可謂一舉兩得。
當幼兒哭鬧、不肯去幼兒園時,教師又該如何應對?接下來詳細談談教師應對不同類型哭鬧的方法。
不停哭鬧型。不停哭鬧型幼兒的典型特征就是:當父母送他入園,在一旁陪伴時,他可以很好地參與活動;但當父母離開教室、不能陪伴他時,他就會出現緊張、害怕等情緒,甚至通過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分離焦慮。
應對策略:面對不停哭鬧型的幼兒,教師會采用兩種方式,一種是陪伴,安撫幼兒情緒,告訴幼兒父母什么時候會來接他;另一種是冷處理,當教師的安撫起不到任何作用時就用冷處理的方式,讓幼兒一個人在活動室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游戲,不去打擾他,然后組織豐富的游戲來吸引其注意力,使其主動參與活動。
又哭又鬧型。該類型幼兒的典型特征是當她處于緊張害怕的環境時,他會通過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如:將玩具扔得到處都是,將飯菜故意弄到桌上、衣服上,還會攻擊其他小朋友,在你不注意的瞬間開門往外跑,等等。
應對策略:面對這種具有攻擊性和破壞性的幼兒,教師需要給予更多關注,告訴他這種表達情緒的方式是錯誤的。如果交流之后,他做出一定的改變,我們需要及時給予肯定,這樣他改變的動力才會增強。
延時哭鬧型。該類型幼兒的典型特征是:剛進入幼兒園時,因為有很多玩具,還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他覺得新環境很有趣,對周圍的一切都很感興趣,于是表現得不哭不鬧,并且很積極地參與活動。幾天之后,他就會發現這個環境對他來說已經不再陌生,也沒有了一開始的好奇,就會哭鬧。
應對策略:延時哭鬧的幼兒大都是性格活潑開朗型的,在面對新環境時第一時間表現出的是好奇和探索,所以緩解他們不安情緒的辦法是帶她們去認識和了解幼兒園內更多的玩具和游戲環境,組織有趣新奇的活動,讓他們能沉浸在探索未知世界的樂趣中,這樣他們會很快忘記自己的不安情緒。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園的辦學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家園合作能夠共同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在小班幼兒從家庭向幼兒園過渡的特殊時期,教師應通過各種維度與方法讓幼兒、家長積極參與進來,真正體現幼兒園線下一體化家園融合共育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