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欣
【摘要】在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發生了一些微妙變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的穩定發展。為此,本文將以探究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建設與完善為研究目標,分析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建設與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并重點分析了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在建設與完善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最后結合相關資料提出針對性的改善措施,希望能夠促使行政事業單位穩定持續發展。
【關鍵詞】政府會計改革 行政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的建設與完善
政府會計改革的核心從原來的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預算會計制度體系,改革為“雙基礎、雙分錄、雙報告”的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互相分離又互相銜接的會計制度體系。內部控制制度能夠對單位內部人力、財力、物力進行合理科學的調配,不僅能夠保證資產的安全性,同時可以用提高內部管理效率。為此,行政事業單位領導人員要提高內部控制制度意識,并積極做好內部控制宣傳工作,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等,提高單位內部控制管理水平,有效開展風險控制工作,同時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整體工作效率。
(一)有助于完善單位內部管理制度
內部控制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核心內容,完善的制度內容不僅能夠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風險能力,同時還可以降低單位出現內部損失,并合理控制內部資金支出以及預算,有效管控單位內部資金。在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完善與建設內部控制,有助于確保單位資金能夠合理使用,并助推單位內部管理活動,進而不斷完善內部管理制度。
(二)有助于優化公共服務體系內容
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建設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有利于全面貫徹并落實相關政策規定,明確單位內部活動和財務活動,促使單位內部逐漸形成廉潔風氣,強化單位廉政建設;同時有利于提高單位內部財政信息,確保內部財務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加強財務信息在單位各個部門之間的流通性。此外,加強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有利于提高單位內部抵御防范風險的控制能力,確保單位財務資金與資產的安全性,并全面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公共服務能力,不斷完善單位公共服務體系內容。
(一)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內部控制管理意識較低

現階段,在建設與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過程中,個別事業單位缺乏一定的內部控制意識,并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內部控制制度完善的積極作用,進而對建設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視程度不高。雖然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也積極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然而對于內部控制制度的管理力度不夠,導致內部控制制度成為形式化,制度的嚴苛性與剛性被弱化,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有序開展。此外,有的行政事業單位傳統固執地認為,內部控制建設與完善工作只需要交付于財務部門進行即可,和單位其他部門聯系不大,導致單位其他部門在內部控制工作的參與性較低,導致建設與完善內部控制過程中存在瓶頸。
(二)內部控制管理水平較低,無法為制定內部控制制度作為依據
在政府會計制度改革背景下,完善與建設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效果與內部控制水平高低存在直接聯系。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主要由領導層以及單位其他部門負責人商議制定,而部門負責人專業理論、經驗水平參差不齊,工作內容也存在較大差異,進而使在建設內部控制制度過程中消耗過多時間成本,并導致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缺乏可行性和科學性。此外,部分人員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方面的專業能力不高,將以往經驗作為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原則,使得內部控制制度不僅不符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同時導致內部控制制度缺乏一定應用性。而部分工作人員認為行政事業單位工作是“鐵飯碗”,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時缺乏積極創新意識,使得工作效率得不到提升,無法全面落實內部控制制度。
(一)加強單位內部控制意識,加快建設內部控制制度
在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若想要加快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與完善,就需要確保單位人員對內部控制制度有正確全面的了解。首先,行政事業單位人員要積極更新思想,摒棄傳統下的錯誤觀念,主動積極參與到內部控制工作中,充分發揮內部控制制度對促進單位的積極作用,從而促使內部控制制度進一步完善與建設,保證資金安全性。其次,行政事業單位領導人員要做好內部控制制度的宣傳建設工作,加強單位各個部門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認識,并發放內部控制相關內容的小冊子,組織相關內容講座以及知識競賽等活動,提高單位人員對內部控制的全面認識,并采取激勵考核制度,對于學習積極、主動參與人員予以適當鼓勵,對于態度消極人員則予以一定懲戒。
(二)加大單位內部控制培訓力度,提高內部控制人員整體業務水平
為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水平,就需要從根本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全面提高相關人員整體業務水平,加強人員素質的提升,為建設內部控制制度予以堅實的支持。其次,要盡量確保從事工作人員專業理論知識與整體素養并存,能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科學性。再者,要成立內部控制管理部門,并選擇專門人員進行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定期對該部門人員進行相應學習培訓,學習內容包括內部控制專業知識以及拓展業務知識內容,進而強化工作人員的創新意識,提高工作人員的內部控制制度意識與能力。最后,為避免工作人員出現懈怠思想,降低工作效率,要實施績效考核制度,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相關內容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評優依據,從而激發工作人員積極性。
(三)加強內部考核評價內容
在制定行政單位內部控制目標過程中,要對內外環境進行全面考察,并結合單位發展情況制定可行性高的內部控制目標,確保內部控制目標的可行性,最大化發揮預算考核評價的積極作用。此外,單位還需要不斷加強考核評價,以預算績效考核結果為基礎,對財務以及單位內外部流程預定設置不同指標,完善預算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利用信息技術完成考核評價,并將考核評價內容與年終績效掛鉤,以此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四)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可行性
行政事業單位是我國行政體制中重要組成部分,內控控制制度的建設與完善十分重要,行政事業單位只有不斷地提高優化內部控制制度,并積極落實執行內部控制制度,才能充分發揮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首先,行政事業單位要以實際發展為基礎制定內部控制制度,確保制度的可行性。行政事業單位需要以政府會計準則為基準,管理單位固定資產,并根據會計準則制定資產管理制度,保證單位固定資產核算結果與新制度結果一致。此外,隨著單位固定資產折舊、處理等方面發生的變化,行政事業單位要定期結合實際情況更新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體系內容。同時,要將內部控制制度全面貫徹落實到財務活動中,進而降低單位的財務風險。
(五)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構建高效信息化管理平臺
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內部控制工作中,首先要提高對風險的正確認識和重視程度,并利用內部控制制度約束風險管理,進一步細化風險。一方面,要及時制定風險預警系統,利用大數據技術及時挖掘單位財務部門中存在的風險信息,并結合風險信息識別隱匿風險,結合風險程度設置出不同風險級別的預警信號系統,同時組織相應會議展開討論,制定相應措施,以有效控制風險。此外,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通過信息技術建設信息溝通平臺,加強單位內部的信息共享,確保單位各個部門對財務信息有充分了解,提高單位財政信息的流通性,提高單位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六)完善并優化監督制度內容,為建設內部控制制度提供堅實基礎
在完善并優化監督制度內容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需結合現存監督制度內容進行創新優化,從而為內部控制制度提供堅實保障。首先,要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合理化監管,并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監管力度,加強對全程流程的監督,并對單位項目審批、申請以及使用等情況嚴格審核,采取職務不相容原則進行分離,明確各個部門以及崗位職責內容,逐步形成部門之間互相監督、制約的局面,避免出現公款私用現象。其次,完善單位內部審計評價制度,定期評價內部控制制度的可行性,結合實際發展需求,提出內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編制好內部審計報告,并上報領導人員,為領導人員制定決策時提供依據。最后,行政事業單位要強化外部監督機構的作用,結合外部監督機構的結果查找自身的不足,并積極整改。
在政府會計改革的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為提高內部控制管理水平,促使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就必須提高對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視程度,積極建設與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在完善與建設內部控制制度過程中,要正視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改善解決,結合單位實際發展情況,加快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與完善,為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提供堅實保障。
參考文獻:
[1]周鳳英.新《政府會計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影響[J].財務管理研究,2022(03):150-153.
[2]陳家利.新政府會計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影響分析[J].營銷界,2021(33):90-91.
[3]陳星宇.淺析新政府會計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影響[J].經濟研究導刊,2021(07):85-87.
[4]凌華,李佳林,潘俊.政府會計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協同機理研究——以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為例[J].財會通訊,2021(01):163-167.
[5]孫昭君.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影響研究[D].青島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