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鐵道大學
石家莊鐵道大學(以下簡稱“石鐵大”),許多人看到這個名字,可能會以為這是一所民辦院校,其實人家可是正兒八經的公辦大學,被譽為鐵路行業的“黃埔軍校”,若能報上是真的很香。
作為目前唯一以“鐵道”命名的本科大學,它的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工程學院,創建于1950年,系當時全軍重點院校;1979年被列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1984年轉屬鐵道部,更名為石家莊鐵道學院;2000年劃轉河北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為河北省重點骨干大學;2010年3月更名為石家莊鐵道大學;2015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國家鐵路局、教育部批準為共建高校;2016年被河北省列為重點支持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學校擁有8個河北省重點學科,1個河北省重點發展學科,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校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等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土木工程學科被評為B+。
優秀的石鐵大人
多年來,石鐵大培養了十多萬名畢業生,造就了一大批知名學者、工程技術專家和高級管理人才。國務院原副總理李嵐清同志曾贊譽石鐵大的畢業生為“托起彩虹的年輕人”。可以說當年在全中國,只要有鐵路工程的地方,就有石鐵大人。
青藏鐵路是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施工面臨三大世界性技術難題:高寒缺氧、多年凍土、環境保護。而在20個重大科研項目中,石鐵大就參與了6項,主要解決了海拔5000米的風火山隧道施工環境控制,大大改善了施工條件;提出了永凍土“非對稱主動保護”技術路線和系統解決方案,提高了路基穩定性;建立了無人區長期監控系統,實現了全天候遙控檢測?,F今,石鐵大人不僅出現在國內各個鐵路工程現場,也正追隨著“一帶一路”的步伐從中國走向世界。
精彩紛呈的校園生活
關于石鐵大的記憶,是從龍山校區開始的。龍山校區位于歷史文化名山封龍山東麓,遠離城市喧囂。因依山勢而建,校園里的建筑高低錯落。在這里就讀的我們,常常調侃自己是“坐擁群山的人”。
石鐵大校園風光極美,春日里百花爭艷,綠草如茵,到了秋天,楓葉火紅,落葉金黃,又是一片絢爛。我尤愛下雨時的校園,放眼望去,整個校園似被繚繞霧氣籠罩,恍若仙境。
石鐵大的本部校區在石家莊市長安區北二環東路,周邊熱鬧繁華。這個校區不是很大,上下課、吃飯、買東西、取快遞都不怎么“費腿”。本部校區離地鐵站也很近,坐地鐵出行很方便,石家莊地鐵有一個站點就叫“莊窠·鐵道大學站”。
作為一所鐵道大學,石鐵大校園里還有一個別具特色的鐵路文化園。在園內的機車展區,可見復興號、和諧號綠雕,東風號內燃機車、韶山號電力機車、YZ25G式普速空調硬座客車和餐車、敞篷貨車、平板貨車等分布其中,記錄著歷史,昭示著未來。立于機車旁的“石門”站牌,標示出它北臨正定、西連太原,是石家莊因鐵路而建、因鐵路而興的一個縮影。在軌道試驗區,展示了一段套軌軌道,即同一線路橫斷面鋪有三根或四根鋼軌,讓使用不同軌距的列車都可行駛的雙軌距鐵路。這里值得一看的還有太多,歡迎你親自來看一看。
石鐵大的畢業生去向落實率多年來連續保持省屬骨干大學前列,曾先后獲得“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50強高?!钡葮s譽稱號。畢業生們在找工作方面很有優勢,特別是如果你有意進入鐵路行業,據已經工作的學長學姐透露,進了鐵路行業就仿佛進了“校友會”,領導、同事都有可能是校友,也有機會去到國外就業,收入相當可觀。
河北地質大學
河北地質大學(以下簡稱“河地大”)是自然資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學,省屬重點骨干大學。學校始建于1953年,由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老一輩革命家何長工選址塞外古城宣化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地質部宣化地質學校,是新中國最早設置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原地質部直屬五大院校之一;1971年改辦河北地質學院;1985年,從宣化遷至省會石家莊辦學;1996年,更名為石家莊經濟學院;2016年,定名為河北地質大學。
時至今日,學校擁有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藝術學、教育學等8大學科門類,70個本科專業。學校資源勘查工程、工商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等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會計學、地質學、地下水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地資源管理、旅游管理、資源勘查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等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多年來,河地大培養了20萬余名畢業生,曾在學校工作和學習過的校友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業。中國工程院院士武強、毛景文、謝玉洪,中國科學院院士侯增謙、成秋明,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徐德明等都是河地大的杰出校友。
歡迎來到“博物館高校”
河地大擁有兩座特色博物館,讓不少其他大學的學子眼饞不已,大呼羨慕!地球科學博物館,是河地大的驕傲之一,在這里“上可觀宇宙浩瀚,下可看奇異地貌”。每天都有很多游客買票進來探索這座博物館,而我們河地大的學生可以免費游覽,簡直不要太幸福!
地球科學博物館有多個展廳。宇宙與地球廳,重點展示宇宙與地球的起源和組成,可以探索宇宙與地球的奧秘。巖石與礦物廳,展示有眾多巖石、礦物標本。寶石與礦產廳,主要展示天然珠寶玉石、人工寶石和各類礦產資源,其中的塔菲石、翡翠、雞血石等都價值不菲。
我的最愛是展示有各類珍稀化石的恐龍與古生物廳。尤其令我們驕傲的是,這里展示了河地大師生自主發現、挖掘、修復、研究和裝架的晚白堊世(9600萬—6500萬年)一個新的恐龍動物群,是自主創新的一項集體科研成果。在眾多瑰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地球科學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不尋常華北龍的化石,它體長20米,背高4.2米,頭高7.5米,是已知中國乃至亞洲晚白堊世發現的個體最大,時代最晚,保存最為完整的大型蜥腳類恐龍化石。
擁有一座“寶藏博物館”的好處之一就是,我們學校很多專業的學生都不用跋山涉水去外地學習、實踐了,我們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來博物館學習,會有專業的老師為我們講授知識,分享各類“干貨”,讓我們收獲滿滿。
你知道嗎?河地大還曾叫過“石家莊經濟學院”這個名字。為什么一所“地質”大學曾經叫這個名字,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呢?實際上,河地大與經濟有脫不開的關系,它是新中國最早設置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原地質部直屬五大院校之一,也因此我們學校保留了很多相關元素,比如校內擁有一座“錢圓金融博物館”,這座博物館外表看來似乎平平無奇,走進去卻別有洞天,面對眾多歷史悠久的古錢幣,仿佛看見一部塵封的錢圓文化史在復活。
河北科技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河北科大”)于1956年舉辦高等教育,1996年由原河北輕化工學院、河北機電學院和河北省紡織職工大學合并組建而成。2002年,河北紡織工業學校并入。學校設有73個本科招生專業,學科專業涵蓋工學、理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醫學、教育學、藝術學等9大門類。學?,F有9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發展學科;1個學科入選河北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項目,2個學科入選河北省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項目。學校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等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河北科大曾培養出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布興、陳光,中國工程院院士任洪強等眾多優秀校友。學校連續多年入選中國大學富豪校友排行榜百強高校。
“河北腳痛大學”
河北科大占地2427畝,相當于260個足球場那么大,教學樓和宿舍樓星羅棋布,分散在校園里。進學校后,就有學長學姐建議我們準備一輛代步工具,不然只靠雙腳真的會走到腳痛。我們的行政樓是四合院式的,公共教學樓以字母區分,如A、B、C、D、E、F棟。校園里各種基礎設施一應俱全,不出校門,就能滿足我們的日常生活所需。
學校風光也是一絕。來牧星湖畔走走,不僅能看到假山、瀑布等,還能游覽和苑、曲直橋、羨魚橋、云衢亭。尤其是每年櫻花盛放的時候,牧星湖好像被一片片粉色的云霞包圍,美得如夢如幻,會有無數人前來與櫻花邂逅。學校還有一座鐵揚美術館,是知名畫家鐵揚自2012年以來進行美術創作和投身美育教育的地方。館內藝術氣息濃厚,是我們陶冶情操的好地方。
食堂·干飯·閃電
我們學校的男女比例很“令人心碎”,男生比女生多不少。不過男生們常調侃,找不到女朋友也不是什么大事兒,作為一個合格的河北科大人,我們不為感情流淚,只為干飯夜不能寐。
河北科大的食堂有多好吃,看看每到下課時分,飛奔向食堂的人潮就可知一二了。學子們一個個跑得太快,宛如一道道閃電。食堂有好幾個,隨便一個就夠你變著花樣吃上一個學期了。學子們在踏入食堂的那一刻,就變得選擇困難了:蝦仁白菜餡的包子、雞蛋板面、手工水餃、木桶飯、臺灣拉面……好吃的太多,看到什么都想來上一口。我最鐘情的還是肉夾饃,饃香肉酥,肥而不膩,簡直回味無窮。在我們學校,根本不可能存在吃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