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閱讀作為中學英語學習中的一項重要環節,可以促進學生的跨文化交流,幫助學生培養英語思維以及語言運用能力。在當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利用信息化與思維導圖這種可視化的知識表征工具結合,將知識整合、系統化,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因此,本文概述了在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優點,分析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進一步闡述了思維導圖教學的應用策略,以期對英語閱讀教學質量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思維導圖;閱讀教學
一、引言
新課標教學任務推進以來,教師更注重強化學生的知識素養以及語言運用能力。然而,當前大多數英語教師還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重結果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能力。而利用信息化技術將思維導圖融入于英語閱讀教學,有助于提高英語閱讀教學質量,幫助教師培養初中生的英語閱讀綜合能力,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到積極的影響。
二、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也稱為心智圖或心像圖,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初,由托尼·布贊提出。思維導圖采用圖文并重的方式,將各級主題的關系用層級結構清晰地表現出來。思維導圖利用記憶、思維、閱讀的規律,將左腦的語言、邏輯、推理和右腦的藝術想象、創造等充分調動起來,幫助人們在邏輯和想象、科學和藝術之間平衡發展,以激發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思維導圖一般由中心主題詞、節點詞、圖形、顏色、線條、標注和聯想等七部分組成的。思維導圖具有以下特點:發散性、條理性、聯想性以及整體性。思維導圖是從一個中心點開始,每個詞或圖像均可以成為一個子中心,整個圖形合起來是以一種無窮無盡的分支鏈的形式從中心向四周發射,或者回歸于一個共同的中心點。
三、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存在的問題
(一)英語閱讀教學方法單一
大部分教師對于英語閱讀教學的教授方法仍采用的傳統教學法。教師在實施英語閱讀教學中,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再通過對于語篇的閱讀找到相關線索,形成答案。這種學習過程中,學生自始至終都是被動地通過教師的指令回答問題。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得不到發揮,也難以發提升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并且傳統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缺乏一定的針對性,教師往往是將過多的時間花費在講解閱讀文本以及其中的語法結構知識上,缺乏對于學生本身自主性以及積極性的培養。
(二)英語閱讀材料單一
日常英語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仍將英語閱讀教學的重心停留在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成績上,而忽略了學生的特點,將教學重點停留在考試上,著重關心學生的英語閱讀成績。并且將教材當作唯一的教學內容,缺乏時效性、趣味性的閱讀材料。筆者通過對目前學校多媒體使用情況的調查,發現雖然大部分學校教室內已配備電腦,但是電腦使用率卻很低,有的甚至沒有電腦,部分教師不會通過信息化手段收集學習材料,這就導致了英語閱讀材料單一的情況。
四、信息化教學中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運用思維導圖的優勢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此時學生的思想比較敏感,思維比較活躍。因此,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難度。而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完成英語閱讀,有助于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語言知識,方便學生歸納總結以及鞏固課后知識。運用思維導圖完成英語閱讀學習,可以改善目前學生存在的英語學習中死記硬背的局面,學生可以根據思維導圖的結構進行聯想,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從而解決平時英語閱讀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英語信息化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保障了英語這一語言學科的串聯輸出和教學效果,呈現了各部分的英語知識內容融合成果,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理解難度,他們的學習趣味性、學習積極性、學習主動性也得到了顯著增強。
(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大多只注重學生的背誦情況以及翻譯情況,缺乏對學生閱讀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培養。這種模式下培養的學生往往只記憶閱讀材料中的生僻單詞,而忽略了對于文本段落的理解。如果將思維導圖運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可以使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閱讀材料中的知識,通過他們的思考以及基于閱讀文本的理解,由淺入深地完成學習任務,這樣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的環境。
(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思維導圖具有豐富的顏色、發散的分支以及清晰的框架,加上處于這個發展時期的學生思維的較活躍,善于將思維跳出框架,因此將思維導圖運用于初中英語教學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閱讀的積極性,刺激學生的左右腦思考,加深學生對于閱讀文本的記憶。學生的各感官均得到了刺激,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且由于思維導圖的發散結構特征,一層一層之間又是層層遞進的關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生在英語閱讀課堂中的參與度。
(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效率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簡單有效的表象工具,通過圖文并重的方式,將各層級有條理地表現出來,顯得清晰明了,具有一定的條理性,從而大幅度提高英語閱讀教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思維導圖通過簡單直接的表現形式,可以將各方面的知識連貫起來,使復雜的文本也變得容易理解。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完成閱讀學習中,將閱讀信息進行整合,文本中的信息將不再是單獨的,零散的點,思維導圖的運用使信息有了一定的輪廓,學生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找到想要的東西,提高了他們的閱讀效率。
(四)有助于教師觀察學生的思維過程
學生閱讀理解文章過程中,思維導圖的本體特征能夠將學生隱形思維顯性化地表征出來,使教師能夠準確觀察學生的思維步驟和思維痕跡,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閱讀理解過程中的障礙點和偏差點,以便給出及時診斷,進而改進教學策略。另外,教師也可以觀察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發現每位學生思維的閃光點,挖掘每位學生的個性,發揮學生的潛力。
五、信息化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策略
教師需要在研讀英語教材內容基礎上,利用思維導圖將英語知識、詞匯內容、主題表達、語法理論等內容呈現出來,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圖片、圖示、關鍵字等厘清學習重點,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逐步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思維導圖的繪制目前主要有手繪以及軟件兩種繪制方式。繪制思維導圖的方法主要分三步:第一繪制思維導圖時要圍繞基礎知識為中心詞進行繪制;第二各個發散點與中心詞的關系要羅列明確;最后選用不同圖形和顏色進行繪制。常用的思維導圖繪制軟件有:Xmind、MindMater等。將思維導圖應用至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需要經讀前、讀中、讀后三個步驟,教師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使用不同的策略,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
(一)讀前階段
在讀前環節,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視頻或歌曲,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熟悉閱讀材料中的重要詞匯和短語,從而幫助學生掃清閱讀障礙,減小閱讀過程中的壓力,并且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熟悉閱讀材料,喚醒學生關于該閱讀材料的背景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有意愿繼續深入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方便學生快速進入閱讀狀態。在讀前活動中使用思維導圖是教師潛移默化培養學生閱讀技巧的一種方式,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以思維導圖的方式通過多媒體呈現出來,或者提前通過電子設備將通過軟件繪制的思維導圖發送給學生從而幫助學生提前理清文章脈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在讀前環節設計問題或者頭腦風暴的方式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學習人教版英語八年級上冊的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中,教師首先可以結合新單元中“做一件事情的頻率”這一話題引入思維導圖,以此發散學生的思維邏輯,課堂的學習氣氛也得到了活躍。通過該話題,學生的思維被打開,在暢所欲言中喚醒了他們的知識儲備。該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充當領導者、調控者、示范者的角色。通過查出思維導圖的方法,教師也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思維導圖繪制情況,了解學生對于背景知識以及閱讀材料的掌握程度。
(二)讀中階段
閱讀教學活動是課程的關鍵部分。閱讀課程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以及學生對于文章的把控情況,更需要注重學生閱讀的過程,而非閱讀結果。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時,可以根據閱讀文本中事件的發生順序,在多媒體上將整篇文章連接起來,從而了解文章表達的深層含義。而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發散性思考,學生也可以更好地圍繞題目進行思考,達到對全文的理解。首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完成泛讀。泛讀的目的是通過學生對文章的略讀,抓住關鍵信息,理清文章的主旨以及段落之間的關系,從而達到對文章整體的初步理解。該環節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應幫助學生建立文章的框架,幫助學生構建文本的圖示,展示文章的大致信息。教師也可以通過設計簡單的課間游戲吸引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建立文章框架。例如,通過設計課件游戲,引導學生如何找出關鍵詞,完成思維導圖的第一分支。其次,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細讀。教師可以通過布置問題,設置任務鼓勵學生對閱讀文本進行深入探究,目的是通過引導學生對于閱讀文本的深入探究,使學生在閱讀文本中找到細節,對事物進行推理。例如,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出錯誤的思維導圖信息,讓學生指出該思維導圖的的不妥之處,避免學生出現類似問題。學生通過有效信息信息進行自我轉化,將信息添加到思維導圖的第二分支上。通過設計思維導圖的形式,文章中的中心詞以及中心句在思維導圖中被強調出來,這樣層層遞進的關系,減小了學生的閱讀壓力,幫助學生將零散的信息整合成為連貫的信息,加強了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在“讀中”階段,教師可逐步培養學生使用思維導圖的意識和繪制思維導圖的能力。教師可預先繪制思維導圖作為范本,而后鼓勵學生們分組繪制,并根據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情況,掌握他們對閱讀文章理解的程度。
(三)讀后階段
讀后階段主要通過分析學生閱讀后的輸出結果,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了解閱讀文本中的重點,使學生形成清晰地認識的過程。在這一階段,教師往往通過復述、短文填空等方式創造條件,使學生將閱讀文本的內容與已掌握的知識結合起來,學會使用目標語言闡述觀點。通過此類方法,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會得到提升。除此之外,運用思維導圖指導學生復述課文,可以使學生理順課文,把握課文的要點,在腦海中建立一套知識庫,加深學生的思維和語言的認識,增強教學效果。在信息化背景下,學生也可以采用軟件繪圖的方式來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軟件繪制的優點是,學生在進行知識點修改或更新時,可以更加方便,更加直觀,不僅有利于資源的節約,更有利于對成果的保存。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將思維導圖運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中,有利于學生了解文本內容,構建閱讀思維體系。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形象的教學策略,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幫助他們建立適宜的學習策略,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在英語閱讀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利用信息化教學工具引導學生繪制閱讀文本的思維導圖,加深他們對文本的記憶。同時,教師也應注意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前,應做好準備工作,例如讓學生了解思維導圖的結構、要素、特點。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激發了他們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作者單位:隨延強 逯曼 佳木斯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顏彩云.思維導圖方法在初中英語單元復習課中的應用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4,(27):106-108.
[2]張鳳玲.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思維導圖的價值及應用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4,(36):47-48.
[3]莫淑新.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教育,2024,(25):162-164.
[4]夏咸群.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廣場,2024,(24):126-129.
[5]房兆鑫.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策略研究[J].啟迪與智慧(上),2024,(07):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