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曉菲

近些年來,心力衰竭這一疾病在臨床當中呈現出發病率逐年上升的趨勢,而中醫針對心力衰竭的治療具有顯著的療效。
心力衰竭主要指的是由于各種因素導致患者的心臟供血功能逐漸減弱,使得心排血量不能夠滿足人體的需求而產生一系列癥狀,是各種心臟病發展到終末階段的表現。一般在發病之后,患者會出現下肢浮腫、夜不能寐、全身無力、咳嗽、胸悶、氣短、咳痰等癥狀。中醫認為,出現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疾病日久,對身體產生了損耗,在感受到外邪、內傷等各種原因之后腎陰不足、心陽虧虛,從而導致機體產生各種惡性的病變。心力衰竭主要病位在心,同時也會對肺、腎、脾等臟器產生一定損傷。根據不同患者所表現出的臨床癥狀,運用中醫辯證思維,在治療過程中采用活血利水、補氣溫陽、滋陰等治療方法,有一定效果。
? ?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會表現出氣急、無法平臥、汗出如雨、面色蒼白、陣發性咳嗽、口唇青紫、咳吐粉紅色泡沫樣痰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以氣短心悸、睡夢中憋醒、口唇青紫無華、胸中滿悶煩躁、雙下肢浮腫、腹脹為臨床表現。
? 本虛指的是患者存在氣虛、陽氣虧損、陰虛、氣陰兩虛的情況。氣虛患者一般屬于心衰的初期,出現乏力、氣短、活動后心悸加重的現象。陽氣虧損的患者會在氣虛癥狀的基礎上出現面色青灰、四肢厥冷、畏寒、下肢浮腫的情況,一般在心衰的中期出現。陰虛患者往往會出現兩顴暗紅、手足心熱、形體消瘦、心煩口干等癥狀。而氣陰兩虛的患者往往兼具陰虛和氣虛的癥狀。
標實主要以氣滯、血瘀、水結為主。氣滯的患者往往會出現胸脅部脹滿、胸悶等癥狀。血瘀的患者往往會出現口唇青紫、舌質暗紫、面色晦暗等癥狀。而水結的患者會表現出舌體腫大,有齒痕、顏面浮腫、四肢水腫的情況。
? ? 通過針灸治療,能夠起到安神定悸、調理心氣的作用,穴位主要選取巨闕、內關。若患者陰虛火旺,可以加太溪、腎俞;若患者心脈瘀阻,可以加膈俞、膻中;若患者多汗,可以加膏肓;若患者心脾兩虛,可以加足三里、脾俞;若患者耳鳴,可以加太溪、中渚;若患者善驚,可以加大陵;若患者心膽虛怯,可以加膽俞;若患者煩熱,可以加勞宮;若患者浮腫,可以加中極、水分。
? 選擇川烏、膽南星各30克,研磨成粉末狀,并使用黃醋調制成糊狀。每日早晚敷于手心、腳心的位置。
出現心力衰竭后,患者要在主治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中醫辨證治療,積極配合預后,爭取早日康復。
編輯|孫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