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回老家翻修老屋時,在快要倒塌的樓上翻出了一盞掛滿蜘蛛網的馬燈,仔細擦去滿身的浮灰,居然完好如初。這盞馬燈是爺爺20世紀30年代末在太岳區決死隊秘密加入黨組織后購置的,爺爺提著它多次冒著生命危險,黑夜組織村里人暗中為東鄉游擊區八路軍武裝送糧送信,配合護送上級干部通過封鎖線;隨后老人擔任村里財糧主任,提著它為解放軍籌糧籌款、征集軍鞋軍襪支援解放戰爭;解放后任村黨支部書記、村長,又提著它組織鄉親們開展互助組、合作化,上山大煉鋼鐵、到漳河灣修水庫,參加大躍進。父親提著它去鄉里為糧站收購糧食后參加了工作,隨后加入黨組織,曾經提著它風里來雨里去,走鄉串村幫助生產隊年終分紅結算,母親提著它參加了村里夜校掃盲學習,又提著它義務參加了村里泉水池拓展修建和農田水利改造,還提著它在石窩采石、修房蓋屋,改善全家居住條件。我提著它,同三爺任監收監打員幫助村里第六生產隊夜間秋收秋打、記工分,夜間為全家挑回生產隊分配的秋糧和柴禾,幫助得了急病的鄉親半夜趕路求醫。
難以忘懷的是,那一年我高考后,啟程上學前夜,隊里打完場、在扇車上溜完谷子后,父子倆端座院中,在那盞馬燈下一段有趣的對白。“唉!黑洞洞,看不清,前一陣子,要是村里路上、谷場都能點上電燈就能告別這馬燈了。”我有點懊喪說。“未必,城市也有停電不亮的時候,那里一樣要用到它,只不過變成了洋蠟。不管何時,不管論何處,人總要面對沒有燈光、看不清來路的情況。”父親皺了皺眉頭回應,緊接著他用自己幾十年的工作經歷一語雙關地開導我:“不錯,你到了城市上學,明亮的燈光中就告別了這昏暗的馬燈了,可你離開村里在城市接觸的是另外一回事情,接著你還要走出校門、熔入社會,在聚光燈、霓虹燈種種燈光下識別各式各樣的人和事。可不要忘了馬燈、迷了路呀!”他看著我似懂非懂的樣子,接著提示:“其實,你出去學的是知識,悟的是道理,為了將來做事情、變變山川流水的樣子準備點能力,不要以為離開這窮鄉僻襄、看不見這馬燈就完事大吉了。這盞馬燈從你爺爺、經我和你娘手傳給你,幾十年下來,它都應時照亮、從未松懈過。你若是能牢牢記住今晚馬燈下發生的事情,學上點本事將來能改變改變這院子、這村里、這方水土的樣子。”聽到這里,我如夢初醒。
此時,我才明白:其實,那盞馬燈閃爍出的光芒,就是照耀著人們要順應時勢要求,不停地去前行做事,在良知的感召下,不要迷惘畏懼,不要猶豫彷徨,一往無前。不管刮風還是下雨,不管電閃還是雷鳴,不迷糊,不偏道,才是來日方長。
哦!我懂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刀斫斧鑿,感聽心聲,心如止水,水滴石穿,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命運饋贈的禮物,其實就是社會賦予你更多的信任和責任,以推動時空的進步。
誠如王陽明所曰:此心光明,亦復可言。
(作者單位:航天科技519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