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研究※
——以全國首個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為例

2024-03-07 02:43:50周雷殷凱麗應皓恬李欣然金吉鴻
西南金融 2024年1期
關鍵詞:融資金融企業

○周雷 殷凱麗 應皓恬 李欣然 金吉鴻

1.蘇州市職業大學商學院 江蘇 蘇州 215104

2.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江蘇 南京 211189

3.蘇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江蘇 蘇州 215011

引言

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小微企業占市場主體的九成以上,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在穩增長、保民生、促就業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受主客觀因素制約,小微企業長期面臨融資難問題,成為傳統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薄弱環節。數字金融是在金融與科技結合的基礎上,由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雙輪驅動的金融創新,其核心是提供普惠、精準和便捷的高質量金融服務,滿足實體經濟的金融需求。普惠金融以小微企業等“長尾客群”為重點服務對象,而數字普惠金融是數字金融與普惠金融的結合,旨在以數字化方式為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領域提供廣覆蓋、低成本、可持續的金融服務與產品。2023年10月出臺的《國務院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有序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強化科技賦能普惠金融,支持金融機構深化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科技手段,優化普惠金融服務模式,改進授信審批和風險管理模型,提升小微企業等金融服務可得性和質量。

江蘇省蘇州市作為中國人民銀行批復設立的全國首個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截至2023年6月已落地相關的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項目14項,并上線了全國首個基于區塊鏈的跨地區數字征信平臺“征信鏈”,闖出了一條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蘇州之路”。因此,以全國首個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為例,研究如何運用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為構建全國互聯互通的數字征信平臺,在更大范圍滿足小微企業普惠金融需求提供寶貴的“先行先試”經驗。

本文的創新之處主要包括以下三點:一是全面系統研究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的賦能效應和作用路徑,包括增加信貸有效供給的“增量”效應、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的“擴面”效應、提高小微企業融資質量的“提質”效應及降低融資成本的“降本”效應,為案例剖析與實證研究奠定理論基礎。二是以全國首個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為例,遵循“零散事實→典型化事實→規律發現”的中國式經濟學研究范式,通過對實驗區的案例剖析和區內588家樣本小微企業的問卷調查,分析小微企業融資的典型化事實,以及實驗區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的運行模式、建設規律、經驗成效和制約因素,為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提供現實依據。三是基于路徑分析和案例研究結果,從完善數字普惠金融法律法規、深化數字技術應用、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培養復合型人才、探索構建數字普惠金融“元宇宙”等方面提出具體對策建議,以期形成合力,高標準推進實驗區建設并向全國推廣試點經驗,在更大范圍促進數字普惠金融守正創新,全方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數字金融力量。

一、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賦能效應與作用路徑

(一)數字普惠金融通過“增量”效應服務小微企業融資

由于信息不對稱和成本收益不匹配,小微企業獲得的金融支持不能完全滿足其融資需求,因此小微企業普遍存在融資約束和“麥克米倫缺口”,特別是缺乏長期和穩定資金支持,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雙輪驅動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為填補上述缺口提供了可行的新路。數字普惠金融通過運用數字技術,結合金融機構內外部的征信等數據信息要素,創新小微信貸產品,提高小微企業融資滿足率。如商業銀行可以創新全流程線上互聯網貸款產品,使小微企業融資擺脫對抵押擔保的依賴,實現純信用放款,在一定程度上填補融資缺口。同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在小微企業貸款全流程、各環節中的應用能夠助力商業銀行在有效防控風險的前提下,創新“無還本續貸”“循環貸款”等融資模式,推動小微企業貸款規模和戶數的可持續增長,發揮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的“增量”效應。實踐證明,蘇州市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自2019年5月設立以來,通過運用大數據征信手段和創新數字普惠金融產品,小微企業貸款規模從不足1萬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23年6月末的1.75萬億元人民幣,貸款戶數也連續4年增長,增加了信貸供給量,有效提高了小微企業融資滿足率。

(二)數字普惠金融通過“擴面”效應服務小微企業融資

在監管部門的正向激勵下,小微企業貸款有了明顯增長,但是與面廣量大的小微市場主體相比,全國范圍內有貸款的小微企業覆蓋面仍僅占20%左右。數字普惠金融具有“擴面”效應,有助于提升融資和金融服務覆蓋面,支持更多小微企業成長壯大。首先,互聯網銀行能夠發揮數字技術和獲客流量的優勢,擴大小微金融服務半徑,增加普惠金融產品有效供給,填補“長尾”市場空白。其次,傳統銀行運用數字技術也能構建適合小微企業“短、小、頻、急”資金需求特點的“信貸工廠”等專營機構,創新物聯網金融、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投貸聯動等新產品,將金融服務延伸到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的小微企業,擴大小微企業貸款覆蓋面。第三,大數據征信等數據要素在普惠金融場景中的應用,能夠使缺乏正規金融機構信貸記錄、首次申請貸款的小微企業也能獲得有效的信用評級,助力其獲取“首貸”,擴大小微企業貸款覆蓋面。此外,保險科技、開放銀行甚至“金融元宇宙”等創新模式的構建,不僅能夠服務小微企業,而且能夠實現與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場景“無縫”對接,提供立體式、全方位的綜合金融服務,滿足企業全生命周期和全產業鏈發展需求,使數字普惠金融的“擴面”效應在更廣的維度、更深的空間得到進一步發揮。例如,開放銀行是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的重要路徑。浦發銀行無界開放銀行API Bank 不僅以平臺模式批量服務小微企業融資,降低金融服務的門檻和成本,還面向小微企業客戶開放銀行專業的財務管理和風險管理能力,通過API、SDK等新型業務接口,大幅延伸服務半徑。數字普惠金融的“擴面”效應也在蘇州市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得到證實,通過搭建覆蓋有貸企業、新設企業和享受金融支持政策企業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實驗區“有貸戶”和“首貸戶”2019—2022年的年均增幅均超25%,有效擴大了小微金融服務覆蓋面。

(三)數字普惠金融通過“提質”效應服務小微企業融資

數字普惠金融通過數字技術、數據要素與金融服務的相互融合,激發傳統金融活力,增強金融包容性發展能力,全方位提高金融機構小微金融服務質量。銀行將服務小微企業的數字普惠金融專營機構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相結合,創新設計小微企業貸款審核流程,構建形成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融資機制。在實際操作中,數字普惠金融專營機構構建自動化授信審批系統,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系統自動生成對應的授信額度,小微企業可在線支用,全流程實現了信息化、聯網化和智能化,大大縮短了小微貸款審核時間,降低人工審核的失誤率,提高小微企業融資質量和效率。同時,由大數據、區塊鏈等數字技術融合搭建的大數據征信平臺能夠收集、整合小微企業的多維度信用信息,構建“動態畫像”,精準識別優質的小微企業,紓解因信息不對稱致使被銀行高估風險、低估信用的問題。此外,數字技術融入小微金融業務流程,還可以開發“數字人民幣貸款”等新模式,針對業務全流程進行動態監控,平衡好銀行內部資金成本和效益,在嚴守風險底線和滿足合規要求的前提下,針對不同行業的小微企業開發不同的普惠金融產品,提高中長期貸款和智能制造企業貸款占比,充分發揮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的“提質”效應,使信貸資金“精準滴灌”實體經濟。以蘇州工業園區為例,通過將物聯網、傳感器與工業互聯網相結合,全面采集實時生產數據,能夠開發物聯網金融產品,提供與生產場景實時匹配的數字普惠金融服務,提高融資質效,助力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實踐證明,蘇州市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構建“政府搭臺、銀企對接、以信促融、賦能實體”的融資信用服務模式,持續優化小微企業融資質量和結構,信用貸款占比持續上升;同時開發上線了一批實用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普惠金融產品,使小微企業融資滿足率和效率得到顯著提高,有效賦能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四)數字普惠金融通過“降本”效應服務小微企業融資

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有助于降低小微金融業務的成本和風險。首先,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嵌入小微企業貸款發放和還款流程中,有助于實現貸款發放的自動化、程序化,推廣“隨借隨還”貸款模式,降低銀行人工成本和操作風險,減少小微企業融資業務中產生的額外費用和周轉成本。其次,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能夠幫助銀行等金融機構構建智能風控系統,對小微企業融資實現貸前智能風險評估、貸中智能風險審核和貸后智能風險監控,降低人工風險控制的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特別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神經網絡、類腦智能等前沿技術在普惠金融場景中的應用,還具有態勢感知和自適應能力,可以提高信用風險防范的前瞻性和風險處置的有效性,從整體上降低小微金融業務的風險承擔水平。第三,數字普惠金融通過運用區塊鏈技術構建具有準入機制的聯盟鏈,發揮區塊鏈共識信任、智能合約、防篡改、防抵賴、可追溯等優勢,能夠為小微企業供應鏈融資、貿易融資等參與主體多、交易流程長的金融場景降低成本和風險。此外,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的推進和“監管沙盒”模式的引入,能降低銀行開展數字普惠金融創新的合規成本和試錯風險,優化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因此,根據收益覆蓋成本與風險的貸款定價原則,銀行承擔的風險與成本降低,傳導到貸款利率定價中會推動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下降。實踐證明,蘇州市實驗區自2019年設立以來,截至2022年底,小型和微型企業貸款平均利率分別下降2.68和1.22個百分點,降幅大于同期全部貸款平均利率降幅,充分體現了數字普惠金融的“降本”效應。

二、案例剖析:實驗區的運行模式與建設歷程

(一)案例概述

蘇州市作為曾經的“蘇南模式”發源地和如今的數字金融創新標桿城市,民營小微企業數量眾多、創新創業活躍、融資需求旺盛,發達的經濟金融基礎和良好的營商環境為開展數字普惠金融創新、服務小微企業融資提供了良好的條件。2019 年5月,蘇州市在綜合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上,獲得中國人民銀行批復設立全國首個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致力于通過大數據征信應用和數字普惠金融創新,有效紓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扎實推進實驗區建設,2019 年底,蘇州市被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為首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城市之一;2020年,“基于區塊鏈的長三角征信鏈應用平臺”等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項目落地。在多方共同努力下,2020年10月,全國首個跨地區數字征信平臺——長三角征信鏈應用平臺正式上線。蘇州市從設立全國首個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到首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城市,再到上線全國首個區塊鏈數字征信平臺,闖出了一條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蘇州之路”。因此,以蘇州市為例,研究如何運用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為構建全國互聯互通的數字征信平臺、在更大范圍滿足小微企業普惠金融需求提供寶貴的“先行先試”經驗。

(二)運行模式

蘇州市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構建了以服務小微企業為中心的“三位一體”運行模式,如圖1所示。首先,政府部門搭建了銀企對接平臺——蘇州數字金融服務平臺,并納入綜合金融服務體系,各類金融機構通過入駐該平臺,提供數字普惠金融產品;小微企業通過該平臺在線發布融資需求,進行雙向對接,拓寬了融資渠道。其次,長三角征信鏈應用平臺在小微企業授權下進行信用信息采集,并匯聚本地和異地的小微企業金融數據與非銀數據,提供數字征信查詢和企業信用評級服務,構建小微企業的大數據征信“畫像”,解決小微企業“缺征信”痛點。此外,2022 年7 月印發的《蘇州市數字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要求充分利用央行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金融科技創新監管、數字人民幣等數字金融領域創新試點在蘇州疊加聯動優勢,以數字化推動金融業效率提升,進一步提高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能力。為把握數字經濟和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新機遇,政府部門積極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出臺了《蘇州市數字金融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 年)》,進一步引入數字技術、推出五項“新政”(見表1),大幅提高了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融資的積極性,助力實驗區“先行先試”向縱深推進。

表1 蘇州市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五項“新政”

圖1 蘇州市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運行模式

(三)建設歷程

蘇州市實驗區經歷了三個建設階段,其運行模式日趨成熟,數字普惠金融體系逐漸完善,服務小微企業融資成效日益顯現。

1.綜合金融服務體系建設階段。蘇州市積極推動數字普惠金融創新,在全國首創具有蘇州特色的“企業守信用、機構有創新、政府有推動”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優化了小微企業融資環境,為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建設奠定了扎實的基礎。蘇州綜合金融服務體系的主體部分由“蘇州地方企業征信平臺”“蘇州數字金融服務平臺”和“企業自主創新金融支持中心”組成。蘇州地方企業征信平臺于2014年開始建設,在中國人民銀行蘇州市分行和蘇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的支持下,構建了地方性的企業大數據征信中心,形成了“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的地方征信體系發展模式。在信息采集和查詢“雙授權”保障合法合規的基礎上,實現平臺對小微企業數據的自動采集和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數據的實時查詢,助力提升融資效率。蘇州數字金融服務平臺是順應金融科技發展設立的主要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的一體化“互聯網+數字金融”平臺。蘇州的銀行、保險、擔保等主要金融機構均入駐了該平臺,通過接入數字征信和運用數字技術,開發了一系列數字普惠金融產品,形成了服務小微企業融資的產品矩陣(見表2)。企業自主創新金融支持中心則專門面向科技型小微企業與科創企業,支持金融機構單列信貸計劃和人力資源,建立單獨的考核機制和盡職免責制度,加大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金融支持力度。

表2 入駐蘇州數字金融服務平臺的主要金融機構和代表性產品

2019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復同意設立蘇州市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這是對前期綜合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的高度肯定,旨在通過完善數字征信機制,進一步解決小微企業融資“痛點”,提升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和實體經濟的水平。為建設好數字征信實驗區,蘇州市政府配套財政資金獎勵、風險分擔等支持政策,撬動金融資源向小微企業配置;金融機構堅持市場化原則,充分運用數字征信基礎設施,依托政府配套風險分擔政策,完善風控機制,提高數字普惠金融賦能小微的精準度,幫助更多企業獲得融資。實驗區設立以來,小微企業有貸戶數和貸款余額實現“雙增”,融資成本和不良率實現“雙降”,成效明顯。

2.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階段。為扎實推進實驗區建設,2020年4月蘇州市被納入中國人民銀行首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城市,通過探索地方“監管沙盒”模式,創新監管機制,創造良好的試點環境,助力數字普惠金融守正創新。2020 年9 月,“基于大數據的APP風險防控產品”“基于大數據的供應鏈知識圖譜分析產品”“基于區塊鏈的長三角征信鏈應用平臺”等首批試點項目上線運營。在金融監管部門的指導下,上述項目分別聚焦小微企業融資的風險防控、供應鏈金融、數字征信等關鍵環節和場景,開展金融科技創新,提升小微金融服務質效。其中,“基于大數據的APP風險防控產品”通過大數據、機器學習等技術對數字普惠金融場景下積累的小微數據深度挖掘和分析,實現風險態勢的可視化呈現,提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風控和獲客能力,更好地為小微企業提供“互聯網+普惠金融”服務,助力紓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盎诖髷祿墓溨R圖譜分析產品”主要應用于供應鏈上下游小微企業的信用貸款場景,通過大數據特征融合和關聯識別形成知識圖譜,為小微企業供應鏈增信和融資提供信息基礎設施和數據支撐,賦能供應鏈產業鏈數字化轉型。截至2023年6月末,蘇州入選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項目14項,在試點城市中僅次于北京和上海。

3.長三角征信鏈應用平臺建設階段。為解決小微企業異地征信和授信的痛點,發揮蘇州市數字征信實驗區的輻射效應,2020年10月,全國首個跨地區數字征信平臺——長三角征信鏈應用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在蘇州地方企業征信平臺基礎上,依托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項目,運用區塊鏈實現了跨地區、跨系統、多維度的信用信息共享互通和服務協同,有效破解小微企業融資征信難問題,特別是解決了長三角金融機構異地授信缺乏征信信息和小微企業跨區域經營難以獲得金融支持的痛點,擴大了數字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截至2023年6月末,征信鏈應用平臺已連通長三角區域內13個城市,累計3094萬戶企業近8億條信用信息上鏈,接入的金融機構逾500家。其中,蘇州市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累計歸集了99家政府部門的征信信息,累計獲得企業授權80萬戶,其中小微企業72.98萬戶,接入金融機構108家,已依托數字征信手段向5萬余家小微企業發放普惠金融貸款4025.6億元。征信鏈應用平臺不僅紓解了蘇州市小微企業的融資約束,而且通過跨地區數字征信互聯互通,為其他地區小微企業提供了高質量的數字普惠金融服務。

三、問卷調查:實驗區小微企業融資的典型化事實

(一)問卷調查概述

問卷調查不是為了獲取零散事實,而是通過對調查獲取的一手數據資料的系統梳理和分析,揭示反映事物規律、問題和本質的典型化事實。因此,在面上剖析實驗區的運營模式和建設歷程的基礎上,為深入了解實驗區小微企業融資的典型化事實,以及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的經驗成效和制約因素,筆者于2023年7月至8月開展了點上的小微企業問卷調查。在金融監管部門的支持下,首先從納入實驗區范圍且在相關平臺注冊的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中篩選出至少使用過一款數字普惠金融產品進行融資的企業構成“抽樣框”;然后根據預設的重點調查樣本量,進行分層隨機抽樣,并對樣本企業通過“問卷星”平臺開展調查。本次調查采集的數據以2022年末為基準時點,并對融資成本、融資效率等關鍵指標進行了回溯調查,采集了四年的可比數據。通過整理調查結果,剔除填寫不完整的企業,納入統計的有效樣本為588家實驗區小微企業,其中小型企業占43.03%,微型企業占34.01%,個體工商戶占22.96%;樣本企業行業分布體現實體經濟特點,服務業占45.07%,制造業占38.27%,與實驗區小微企業的產業結構分布基本相符,具有較強代表性。

(二)實驗區小微企業融資的典型化事實

1.融資行為符合普惠金融特征,融資方式以信用貸款為主。小微企業作為數字普惠金融的重點服務對象,其融資行為符合普惠金融的基本特征,即“金額小、期限短、頻率高、需求急”。根據對588家實驗區樣本小微企業的問卷調查結果,首先,小微企業融資金額普遍較小,其中70.24%的樣本小微企業實際獲得融資金額不超過500萬元,而且獲得融資金額小微企業家數分布的均值明顯小于申請融資金額,表明融資需求未被完全滿足(如圖2 所示)。其次,小微企業的融資期限普遍較短,588 家樣本小微企業中,融資期限在3至6個月、6個月至1 年和1 年以上的,分別占比30.95%、41.67%、16.67%,平均融資期限在一年以內。較短的融資期限也反映了小微企業缺乏長期穩定資金的支持。第三,小微企業融資的“首貸率”較高。588 家樣本小微企業中,首次申請并獲得融資的占比達63.64%;曾獲得過融資,此次成功續借的占比28.57%??梢娛状紊暾堎J款的小微企業占比較高,而銀行等金融機構更偏好有歷史信貸記錄、信用良好的企業,因此無法成功獲得資金的小微企業會轉向其他金融機構申請融資。同時,已獲得融資的企業,融資期限較短,也會增加融資行為的次數,呈現“頻次高”的特征。此外,約2/3 的樣本小微企業希望從提出申請到獲取資金的等待時間在3天以內,普遍呈現“需求急”的特征,對融資時效性有較高的要求,而缺乏抵質押物及相對繁瑣的抵押擔保手續,使小微企業更偏好信用貸款。根據調查結果,70.24%的樣本小微企業選擇信用貸款作為主要融資方式。銀行等金融機構發放的信用貸款相比抵押擔保貸款利率較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融資成本,而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有助于開發面向小微企業的大數據信用評估模型,避免因銀企信息不對稱而高估風險、低估信用,從而降低融資成本。

圖2 申請融資金額與獲得融資金額小微企業分布對比

2.融資需求多樣,融資缺口仍在一定程度存在。小微企業面廣量大,不同的企業間存在較強的異質性,其融資需求也呈現出多樣性的典型化事實。首先,小微企業普遍處于企業生命周期的種子期、孵化期或成長期,不同時期的小微企業呈現不同的融資需求特征。種子期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金額較低,但是對融資時效性的要求更高,如果不能及時獲取所需資金,股東又無力投入更多的內源性資金,則企業面臨因資金鏈斷裂而“夭折”的風險。處于孵化期的小微企業大多處于產品“中試”或服務進入市場的階段,融資需求金額逐步上升,并希望降低融資成本,盡可能獲取可負擔的外源性融資。當小微企業進入成長期,利潤、資產等財務指標穩步上升,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傾向與金融機構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獲取靈活、便捷的資金。其次,小微企業融資資金用途也呈現出多樣性。根據調查結果,36.90%的樣本小微企業融資資金主要用于補充營運資金,30.95%的企業主要用于投入技術研發,26.19%的企業主要用于購置固定資產,5.95%的企業用于短期資金周轉。小微企業雖然具有旺盛且多樣化的融資需求,但是實際獲得融資金額顯著低于其申請融資金額,融資缺口仍在一定程度存在。進一步運用調查數據分析小微企業面臨融資缺口的原因和融資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可以發現信息不對稱是首要問題,另外還包括缺乏抵質押物等(見表3)。要解決上述問題,填補小微企業的融資缺口,數字普惠金融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通過引入大數據征信,可以緩解信息不對稱、擺脫對抵押擔保的依賴;通過創新普惠金融產品,可以解決現金流匹配問題,提高融資額度和時效性,降低融資成本;通過運用數字技術完善風控機制,可以保障小微金融業務合規、可持續發展,服務更多小微企業。

表3 小微企業融資中存在的問題調查結果

3.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融資效率逐年提升。隨著實驗區建設的持續推進,一系列惠民利企的數字普惠金融政策和產品相繼落地,同時受LPR利率下行影響,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也呈現穩中有降的趨勢。特別是數字技術的應用,使“隨借隨還”模式得到推廣,進一步降低了綜合融資成本。根據調查結果,從2019年至2022年,實驗區樣本小微企業加權平均綜合融資成本分別為6.92%、5.83%、5.02%、4.66%,逐年降低,其中2022 年實驗區樣本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約0.59個百分點,數字普惠金融的“降本”效應逐漸顯現,如圖3(左軸)所示。在融資成本下降的同時,實驗區小微企業的融資效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以“從提出申請到獲取資金的平均等待時間”來測度融資效率,根據調查結果,樣本小微企業融資的平均等待時間從2019年的9.17天逐年降至2022年的5.64天,融資效率逐年提升,如圖3(右軸)所示。但是,與小微企業對融資時效性的高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小微企業融資效率的進一步提升,需要更好地發揮數字普惠金融的“提質”效應和賦能作用,通過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雙輪驅動,拓寬信息來源,優化服務流程,開發全流程純線上的普惠金融創新產品,滿足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資金需求特征,為其提供更便捷的融資,努力實現“秒貸”。

圖3 2019—2022年小微企業平均融資成本和融資等待時間調查結果

四、實驗區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的經驗成效

針對實驗區小微企業融資的典型化事實,蘇州市在全國率先出臺一系列支持政策,上線了全國首個區塊鏈數字征信平臺,通過構建“三位一體”運行模型,持續創新數字普惠金融產品與流程,取得了重要成效。

(一)數字征信拓寬信息采集來源和應用范圍,紓解小微企業“缺征信”痛點

缺乏征信記錄導致銀企信息不對稱,是小微企業申請融資,特別是獲得“首貸”的主要障礙之一。而大數據的規模性、多樣性、高速性和價值性,能夠與征信結合,拓寬小微企業信用信息采集來源,助力構建融資所需要的“信用畫像”。根據對588家實驗區樣本小微企業的調查結果,79.76%的企業認為大數據征信匹配小微企業大量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信息,能構建適合的數字征信新體系;73.81%的企業認為大數據征信采集小微企業實時動態信息,解決小微企業融資“缺征信”的難題;65.47%的企業認為大數據征信挖掘出有價值的信用信息,作為小微傳統征信的重要補充(見表4)。除了拓寬信息采集來源,大數據征信還有助于擴大小微企業征信覆蓋面。根據調查結果,隨著大數據征信在實驗區中的應用,存在有效信用記錄的小微企業占比從33.16%大幅上升至84.52%,其中51.19%的小微企業雖然沒有央行征信記錄,但是存在大數據征信記錄,有助于其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獲得“首貸”,發揮數字普惠金融的“擴面”效應。

表4 數字征信拓寬小微企業信用信息采集來源調查結果

數字征信在推動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服務小微企業融資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因地制宜搭建地方數字征信平臺。信用信息采集和應用是地方征信平臺建設的重中之重,也是地方征信平臺建設的難點。蘇州市依托實驗區建設的地方數字征信平臺——征信鏈應用平臺,有效拓寬了小微企業信用信息采集來源和應用范圍。從采集來源看,該平臺在獲得企業授權的基礎上,已向市場監管、稅務、金融、海關等99個政府部門、公用事業單位采集征信信息,累計采集企業授權超80萬戶,涵蓋全部有貸款的小微企業及新設立企業,構建了龐大的小微企業信用數據庫。從應用范圍看,該平臺已接入金融機構108 家,累計查詢量超428 萬筆。金融機構將征信鏈應用平臺嵌入信貸業務流程,構建了小微企業“動態信用畫像”,有力紓解了小微企業融資“缺征信”的痛點。此外,依托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項目,該平臺還搭建了覆蓋長三角“三省一市”的跨地區、分布式數字征信系統,提供小微企業異地征信查詢與可信共享,解決了跨地區經營的小微企業異地征信成本高、授信難的問題,進一步拓寬了信用信息的采集來源和應用范圍。截至2023 年6月末,已有5萬余家蘇州市小微企業依托征信鏈應用平臺獲得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以下的普惠型貸款4025.6億元,充分體現了數字征信賦能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服務小微企業融資的成效。

(二)數字普惠金融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滿足各類小微企業多樣化融資需求

1.純線上信用融資產品“征信貸”。“征信貸”是由征信鏈應用平臺與銀行機構合作開發的基于大數據建模的數字普惠金融產品。在傳統風控方式的影響下,小微企業,尤其是科創型小微企業,由于抵押品不足,融資滿足率較低。而該產品形成的“互聯網+大數據+金融+征信”模式,通過企業在線申請、銀行在線審批,小微企業無需提供外部擔保及抵押物,只需憑借良好的數字征信記錄即可申請辦理貸款。據統計,該產品上線后的6個月內,蘇州市已有7 家商業銀行通過征信鏈應用平臺進行對接,完成了1200余筆授信放款。根據對588家實驗區樣本小微企業的問卷調查結果,有385家企業使用過“征信貸”產品,其中有357家企業認為傳統產品無法滿足其融資需求,而“征信貸”增加了對其授信,體現了數字普惠金融的“增量”效應。

2.票據貼現融資產品“信e貼”。實驗區蘇州地方企業征信有限公司基于大數據征信技術,首創推出了線上票據貼現融資產品“信e貼”。該產品以征信鏈應用平臺為依托,開拓綜合金融服務模式,同時解決小微企業融資與貼現需求。小微企業可以通過征信蘇州APP發布貼現需求,并選取開展“信e貼”產品和服務模式的3家商業銀行線上詢價。商業銀行通過征信鏈應用平臺查詢小微企業的“動態信用畫像”,結合行內信用評級結果給出報價貼現利率。小微企業可以選擇利率最優的銀行在線辦理貼現融資,并由中國人民銀行蘇州市分行提供再貼現支持。據測算,“信e貼”的平均貼現利率僅為2.69%,低于同期票據貼現利率約0.5 個百分點,有效降低了小微企業票據貼現的融資成本,發揮了數字普惠金融的“降本”效應。

3.差別化風險共擔產品“信保貸”。針對成長期、輕資產小微企業的多樣化融資需求,實驗區通過政銀企多方合作,推出了風險共擔的數字普惠金融產品“信保貸”?!靶疟YJ”全稱“信用保證基金貸款”,該產品主要以蘇州市政府設立的10 億元“信?;稹睘樵鲂攀侄?,再結合小微企業的數字信用評分,對小微企業貸款實施差異化的風險共擔。根據申請貸款的小微企業不同的資質和融資需求,“信保貸”可匹配的風險共擔模式包括銀行與政府“信?;稹惫矒?、銀行與融資擔保公司共擔、銀行與保險公司共擔等。通過“信保貸”,企業可以獲得單筆額度在1000萬元以內、期限不少于6個月的普惠型貸款,同時由融資擔保公司為該貸款提供擔?;蛘哂杀kU公司提供信用履約保證保險?!靶疟YJ”對抵押物沒有強制性要求,同時利息也相對較低。隨著實驗區建設的推進,蘇州市推出了“信保貸”升級版,擴大受惠面,設置差別化的貸款風險共擔比例及擔保費率,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根據對588 家實驗區樣本小微企業的調查結果,有343 家企業使用過“信保貸”,其中有322家認為使用該產品后綜合融資成本有所下降,減輕了企業的財務負擔,體現了數字普惠金融的“降本”效應。

4.基于API的數字普惠金融產品。該產品由蘇州企業征信服務有限公司、蘇州銀行、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聯合推出,運用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多方安全計算等數字技術,搭建“基于API的普惠金融輔助風控平臺”并納入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為金融機構風控提供支持,在保障數據“可用不可見”的基礎上,為小微企業提供精準、安全、高效的信貸服務。經測算,該產品應用能將小微企業信貸審批準確率提升至98%,同時顯著提升小微企業授信效率,充分體現了數字普惠金融的“提質”效應。

5.“區塊鏈+供應鏈”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傳統供應鏈金融存在核心企業信用無法多級傳遞、缺乏可靠的信息系統、風險防控較薄弱等問題,而“區塊鏈+供應鏈”小微企業融資模式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提升小微企業供應鏈融資質效。實驗區依托“基于區塊鏈的供應鏈服務平臺”試點項目,積極開展“雙鏈”融合的“區塊鏈+供應鏈”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創新特征將傳統供應鏈金融升級為數字供應鏈金融,推動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獲得了廣大小微企業的認可。根據對588家實驗區樣本小微企業的問卷調查結果,區塊鏈的各項創新特征與小微企業供應鏈融資的匹配度均較高,能夠實現核心企業信用的多級可信流轉,構建可靠的信息系統,防控信用風險,賦能小微企業供應鏈融資“降本增效”(見表5)。綜上,“區塊鏈+供應鏈”小微企業融資模式有助于構建數字供應鏈金融新生態,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發展。

表5 區塊鏈的創新特征與賦能小微企業供應鏈融資匹配度調查結果

(三)數字普惠金融優化小微金融流程,完善風控機制,提高小微企業融資質效

1.實驗區內的各類金融機構依托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開發上線的數字普惠金融產品覆蓋營銷獲客、風險審批、風險預警、智能催收等流程,有效防控小微金融風險。針對588家樣本小微企業的問卷調查也顯示,76.19%的企業認為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在普惠金融中的應用,能夠顯著提升風控效率。同時,48.81%的小微企業認為風控是數字普惠金融最能優化的小微金融業務流程,占比最高。

2.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突破了異地征信與授信流程中的痛點,提高了小微企業融資的質量和可得性。征信鏈應用平臺的建設打破了傳統的信息共享模式,基于區塊鏈技術實施信息采集和查詢“雙授權”,并通過架設貫通非行政隸屬、非完全信任條件下跨地區、跨機構數據共享渠道,實現了對跨區域征信一體化服務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實時上鏈存證,使得查詢記錄、授權信息、授權憑證及征信數據可信溯源,為金融機構授信提供方便快捷的異地聯合征信查詢服務,也讓更多小微企業及時獲得信用貸款支持。蘇州市實驗區還及時梳理和構建數字征信技術與產品標準,總結經驗成效,為復制推廣“蘇州經驗”、在全國探索構建互聯互通的征信平臺、推動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服務小微企業融資提供借鑒。

3.數字普惠金融通過運用數字技術,完善了小微金融業務的線上授信流程,創新純信用、隨借隨還的貸款新模式,拓寬服務半徑,提升融資效率,并通過風險分擔補充機制實現了小微業務的“增量”可持續發展。以實驗區的“信用貸”為例,銀行通過蘇州數字金融服務平臺、征信鏈應用平臺,以全流程線上審批形式為小微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信用貸款,同時政府按照銀行新增貸款總額的一定比例給予獎勵,專項用于銀行風險補償。根據對588家實驗區樣本小微企業的問卷調查結果,有398家企業使用過“信用貸”,其中有343 家企業認為“信用貸”增加了授信額度,提高了融資效率。根據金融監管部門提供的數據,截至2023 年7 月末,累計已有4萬多家企業獲得“信用貸”融資支持,合計3000多億元,其中2023年新增346.1億元,發揮了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的“增量”效應。

五、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的制約因素與發展建議

從理論上看,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具有“增量、擴面、提質、降本”效應;從實踐上看,實驗區在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方面已經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是,數字普惠金融賦能作用的進一步發揮仍面臨一些制約因素,因此有必要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以期形成合力,進一步改進試點方案,復制、推廣“蘇州經驗”,更好地促進數字普惠金融守正創新,全方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制約因素

1.數字普惠金融法律法規與監管模式待完善。數字普惠金融作為新生事物,除了《國務院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等政策文件外,尚缺乏專門性的法律法規,同時也缺乏相應的監管體制機制和制度規范的頂層設計,導致易出現政府引導缺位、市場激勵不足、創新方向偏離甚至“監管套利”等問題。在風險監管方面,數字普惠金融面臨數字技術風險與傳統金融風險的雙重疊加,風險特征具有高度復雜性和不確定性,而現行的數據治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監管制度仍較薄弱。根據調查結果,小微企業對金融機構數據安全防護能力的疑慮也是阻礙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因素之一。在監管模式方面,由于數字普惠金融參與主體、業務流程的多元化特點,較難納入現行的監管框架中。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完善適應國情的“監管沙盒”模式,深化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從而在更大范圍內發揮數字普惠金融對小微企業融資的賦能作用。

2.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在小微金融服務中的融合應用待深入。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離不開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的雙輪驅動。但是,現階段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的融合應用均有待深入。首先,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技術已經形成了一個創新集群,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數字普惠金融產品往往僅運用了一種或者幾種技術,尚未形成融合應用的合力。例如,征信鏈應用平臺使用了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但是仍無法解決上鏈前原始數據的質量問題,可能影響小微企業“動態信用畫像”的實時性和精準性。其次,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具有不同于傳統生產要素的新特征,其在小微金融服務中的融合應用仍存在諸多障礙,例如數據權屬界定困難、部門間數據壁壘制約數據交互共享、隱私保護存在薄弱環節等。根據對588家樣本小微企業的調查結果,73.21%的企業反饋擔心大數據征信金融應用中的信息泄露問題。上述障礙導致數據生產要素尚未深度融入小微金融服務中,影響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步伐和數字普惠金融的創新發展。

3.小微企業數字化、信息化程度較低制約其融資能力。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規模已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小微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相對較慢,79%的中小企業仍處于數字化轉型初級階段。部分小微企業管理者對數字化的基本條件、具體流程了解不足,數字化人才缺乏,對數字化轉型存在“不愿”“不敢”“不會”等各類問題。同時,尚未形成支持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良好生態,對數字化轉型效益也缺乏通用的評估方法。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短板”會影響其財務信息化,從而制約其融資能力。根據調查結果,41.67%的樣本小微企業使用代理記賬,34.52%的企業使用手工記賬,實行會計電算化的企業僅占23.81%。大量小微企業由于財務信息化程度低,無法提供融資所需的規范財務報表,銀行也不能了解其真實經營狀況,加劇了銀企信息不對稱,影響融資能力。

4.復合型人才不足影響數字普惠金融創新績效。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需要大量金融科技復合型人才來滿足小微客戶對創新性產品、便捷性服務和多樣化模式的需求。2022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首次標注了數字職業,其中包含“金融科技專業人員——金融科技師”新職業。現階段金融科技復合型人才仍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稀缺資源。在傳統金融機構的人才結構中,大都以經濟金融專業為背景,具有科技專業背景或者大數據分析能力的人才相對較少。而數字普惠金融創新對人才的要求具有專業性強、技能復合性高的特點,所以導致了培養難度大、時間長等問題。復合型人才供給不足成為影響數字普惠金融創新績效,進而制約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賦能效應發揮的重要因素之一。

5.服務小微企業的數字普惠金融“元宇宙”生態尚未形成。“元宇宙”是以數據為基礎性戰略資源,運用多種數字技術構建而成的虛實共生的數字化時空域?,F階段“元宇宙”在金融領域落地的實際應用主要是面向自然人的無人銀行服務,尚未形成服務小微企業的數字普惠金融“元宇宙”生態,在數字孿生映射、數字征信畫像和普惠金融服務三個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數字孿生映射方面,尚無法實現全部小微企業信息上鏈,“數字分身”的覆蓋面有限,影響平行數字世界的普惠金融服務開展;在數字征信畫像方面,現有的大數據征信報告并非完全實時,涵蓋的信用信息維度也不夠全面,小微企業融資仍面臨一定的信息和信用不對稱問題;在普惠金融服務方面,由于平行數字世界與現實物理世界存在一定的脫節,為小微企業提供的數字化融資和其他綜合金融服務可能無法完全匹配生產經營的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影響小微企業融資質效的進一步提升。

(二)發展建議

1.完善數字普惠金融相關法律法規,穩步擴大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要推動數字普惠金融守正創新,首先需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議出臺專門針對數字普惠金融的法規或在現行法規制度基礎上,根據數字金融的新發展,制定數字普惠金融規范標準。特別是,在數字經濟時代,要逐步構建數據產權界定、數據流通和交易、公共數據授權使用、數據治理等配套法律法規和數據基礎制度,使服務小微企業融資相關的數據產生、采集、傳輸、使用、存儲和分析都在法律的框架內全程監管。在完善法律法規的同時,應強化政府部門的引導激勵和監督職責,激發金融機構通過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內生動力,支持金融機構依托數字化渠道對接線上場景,緊貼小微企業等領域提供高質量普惠金融服務。要落實新修訂的《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加大對開展創業擔保貸款和小微金融業務成效顯著的金融機構獎補力度,并支持各地建設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提高普惠金融業務的便利度和信息化水平,構建促進數字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制度環境。其次,要完善數字普惠金融監管體制和監管模式,穩步擴大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從監管體制看,要將數字普惠金融全面納入監管,堅持數字化業務發展在審慎監管前提下進行。要強化金融與互聯網的聯合監管,保證信息共享渠道的暢通,加強技術管理,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分析作用,提升數字普惠金融監管能力,建立健全風險監測、防范和處置機制。從監管模式看,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已經被納入現行的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并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試點的覆蓋范圍仍較為有限。要總結相關試點經驗,完善中國版“監管沙盒”模式,構建鼓勵創新與防范風險相結合的監管機制,提升智慧監管水平,穩步擴大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覆蓋范圍和應用場景,加大首貸、續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投放,更好地發揮數字普惠金融對融資的全流程賦能作用,支持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

2.深化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在小微金融服務中的融合應用。首先,要深化各類數字技術在小微金融服務中的融合應用,推動數字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全流程賦能小微企業融資。在營銷環節,綜合運用多種數字技術,準確識別優質小微企業資金需求,實現精準營銷獲客。在風控環節,應用數字技術構建適合小微企業風險特征的智能風控體系,降低小微企業融資風險,提高風控效率,助力小微金融業務可持續發展。在客服環節,開發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和金融大語言模型的多模態客服系統和泛在“金融服務云”,實現對客戶需求的多場景、全天候、強智能、立體式快速響應,顯著提升客戶滿意度。在運營環節,運用數字技術打通業務流程中的“堵點”,實現小微金融業務全流程數字化轉型,提高小微企業融資效率。此外,數字征信作為小微金融服務的重要基礎,要探索將大數據、區塊鏈與具有前端數據采集功能的物聯網技術和數字孿生技術相結合,從而既保障上鏈前原始數據的真實性,又能實現小微企業“信用畫像”的實時性和準確性,從根本上提高征信信息質量,為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提供有力支撐。其次,針對數據要素融合面臨的挑戰,金融領域行業協會應有效發揮行業自律作用,促進政產學研用合作,加強數據要素融合應用的信息共享與合規建設,打破數據壁壘。要注重提升金融機構和小微企業的數據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提高數字普惠金融服務的安全性。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鼓勵金融機構探索與小微企業、核心企業、物流倉儲等供應鏈各方規范開展信息協同,提高供應鏈金融服務普惠金融重點群體效率。最后,《蘇州市數字金融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提出要發揮全國唯一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的優勢,打造全國領先的地方征信平臺,在征信數據助力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和實體經濟方面提供“蘇州經驗”。其他地區也可借鑒實驗區的建設經驗,深化數字技術與數據要素融合應用,構建數字征信平臺,并積極推進全國平臺間的互聯互通,賦能數字普惠金融服務更多小微企業,加快構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雙向融合、互為支撐、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3.支持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提升其財務和融資信息化水平。首先,政府部門應出臺專項支持政策,并加強指導和培訓,提高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意識和能力??梢越Y合實際出臺支持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專項政策和配套措施,加強分類指導和跟蹤服務,探索分行業分領域推動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確保政策落地見效。政府部門可以定期舉辦小微企業數字化培訓,深化小微企業管理者數字化轉型意識,引導企業構建與數字化轉型適配的治理機制、管理制度和技術支撐,提升轉型能力。其次,要優化各類配套服務,構建支持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良好生態。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和數字經濟平臺型企業要聚焦小微企業轉型需求,幫助評估數字化轉型投入產出比和制定數字化轉型策略,針對小微企業轉型痛點難點,提供“小快輕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幫助降低轉型成本。要優化數字化生態,推動產業鏈上下游業務協同、資源整合和數據共享,助力小微企業“鏈式”轉型。要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支持職業院校、大型企業等建設數字人才實訓基地,增加小微企業數字人才供給。第三,要以數字化轉型為基石,提升小微企業的財務和融資信息化水平。建議政府部門將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與信息化、規范化財務管理模式應用同步推廣,降低銀企信息不對稱,促進數字普惠金融供給與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高效對接。要鼓勵金融機構與平臺型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加強合作,開展物流、資金流和數據流等交叉驗證,提升融資信息化水平,構建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與金融機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相互促進、良性循環的長效機制,形成新型、穩定的銀企“共贏”合作伙伴關系,更好地發揮數字普惠金融的賦能效應,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4.加快培養金融、科技、數據復合型人才,為數字普惠金融創新提供人才保障。數字普惠金融創新績效和服務小微企業融資能力的提升關鍵在于數字化人才,重點是懂金融、懂科技、懂數據的復合型人才。因此有必要構建政行企校多方協同、相對完整的金融科技人才培養體系,加快培養復合型人才。首先,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制定復合型人才引進和培養的專項政策,來發揮引導、激勵作用。一方面要注重吸引與當地小微企業、實體經濟發展需求適配的金融科技復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提升“造血”能力,加大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力度,同時給予人才充分的成長機會和空間,為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充實人才后備軍。其次,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企業的作用,培養金融科技實踐型人才。銀行業協會需要進一步整合各方資源,提升金融科技培訓內容的實踐性,為行業培養懂金融、懂科技、懂數據并堅守合規底線的金融科技復合型人才。金融機構要發揮人才培養的主體作用,在數字普惠金融實踐中培養金融科技人才,注重人才的跨部門交流和輪崗輪訓,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內部評價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選聘具有數字科技、數據質量、網絡安全等背景的人才進入管理層,同時要強化數字化運營人才培養,提高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能力。高校具有學科集中、師資充足等天然優勢,要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為培養金融科技復合型人才做出新貢獻。已有高校開設了普惠金融、小微金融等新興專業方向,要推動相關專業數字化轉型,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增加金融大數據分析、數字征信、互聯網金融等新課程模塊,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為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提供人才儲備和智力支撐。高校還應通過校企合作積極建設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培訓基地和課程,為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提供學習資源和演練環境;要有前瞻性,著眼未來發展,讓人才培養前置化、培養資源集聚化,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培訓平臺,構建立體化的人才培養格局。

5.探索構建數字普惠金融“元宇宙”,全方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霸钪妗彼哂械拈_放創造、立體社交、沉浸自治等特征與數字普惠金融場景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有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信息不對稱、時效性不強、需求滿足率不高等問題。根據對588家實驗區小微企業的調查結果,57.14%的企業認為“元宇宙”在小微金融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能夠提高融資效率和滿足率;27.38%的企業認為“元宇宙”與小微金融具有較高的契合性,能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梢?,大部分小微企業對構建數字普惠金融“元宇宙”充滿期待。金融機構和“元宇宙”相關企業要抓住契機,加強深度合作,加大前沿數字技術融合應用和產業創新集群建設,探索構建與現實物理世界對應的共創共治的平行數字世界,形成分層的數字普惠金融“元宇宙”生態,全方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首先,在數字孿生映射方面,要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實現全部小微企業信息實時上鏈,使每家小微企業在平行數字世界擁有“分身”,為通過“元宇宙”開展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夯實“數字底座”。其次,在數字征信畫像方面,要基于“元宇宙”中的自治信用管理模式DAO,保障小微企業隱私信息的安全,同時運用同態加密和可信計算技術將大數據征信報告升級為“全息動態畫像”,提供實時全景征信服務,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最后,數字普惠金融“元宇宙”需要一個載體連接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構建通證經濟新體系。數字人民幣恰好提供了這樣一個載體。蘇州市是全國首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之一,同時獲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準在全國率先開展數字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試點,截至2023年6月末已發放數字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1.7 萬筆,金額達1066.8億元。隨著數字人民幣試點的推進,要以“元宇宙”生態為基礎,通過數字普惠金融服務發放內嵌智能合約的數字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確保信貸資金流向有真實需求的小微企業,在防控風險的前提下,滿足其生產經營中的各類融資需求,實現數字普惠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持續提供新動能。

猜你喜歡
融資金融企業
融資統計(1月10日~1月16日)
融資統計(8月2日~8月8日)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融資
房地產導刊(2020年8期)2020-09-11 07:47:40
融資
房地產導刊(2020年6期)2020-07-25 01:31:00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金橋(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网在线| 美女被操黄色视频网站|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一道AV无码午夜福利|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人妖无码第一页| 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99|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欧美色丁香| 亚洲最大福利网站| 日韩中文欧美| 欧美精品啪啪|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亚洲三级a|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 久热精品免费| 久久6免费视频|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日韩一二三区视频精品|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欧美精品成人|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一级高清毛片免费a级高清毛片| 欧美激情首页| 国产区网址|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国产成人欧美| 日韩激情成人|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亚洲免费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亚洲黄网视频| 国产一级裸网站| 青草91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软件| 五月天婷婷网亚洲综合在线|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女人天堂av免费|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久久人体视频| 欧美yw精品日本国产精品|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伊伊香蕉综合精品|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国语自产一区第二页|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色婷婷啪啪| 成人在线欧美| 亚洲欧美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毛片网站观看| 欧美日本在线| 996免费视频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国产99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免费日韩在线视频| 日本免费精品|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