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由廣撒網式的“盲騙”向精準化詐騙轉型,迷惑性、隱蔽性不斷增強,令人防不勝防。各地公安機關紛紛創新工作機制,加強反詐力度,全力守護人民群眾“錢袋子”:福建廈門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緊盯電信網絡詐騙追贓挽損問題,創新打造“急速+”模式;山西太原138家成員單位組建了反詐聯盟,分類組合形成反詐宣傳、打擊、治理3個聯盟矩陣;陜西銅川公安部門與運營商攜手推進“打貓”“斷卡”工作,警企聯動完善反詐格局。各方合力,將防詐反詐的保護網延伸到人民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讓詐騙分子無機可乘,為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筑牢“防火墻”。
新動態、新表現,各部門“聯合作戰”,科技賦能助力全民反詐:國家反詐中心APP上線,累計向群眾預警超3億次;96110預警勸阻專線開通,依托反詐機器人智能語音交互實時通話處置能力,對受害人發起主動保護;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發現潛在受害用戶,并通過12381短信端口第一時間發送預警短信……科技助力,不僅將反詐保護網織得更密,而且實現了關口前移,以有針對性的科普預警讓詐騙分子的花招充分暴露,幫助群眾把“錢袋子”守護得更安全,展現了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
素材解讀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天下無詐,是人民群眾心之向往。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繼續嚴打高壓、嚴密防范,增強人民群眾防騙意識和反詐能力,提升電信網絡詐騙治理效能,就能更好守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適用話題
科技賦能、創新、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