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立靜 周立蘭 孫建中
[摘 要] 進入新時代為黨育人,學前階段勞動教育是國家人才培養第一階段,創造美好未來需要在幼兒階段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通過闡述新時代背景下幼兒勞動教育所包含的內容及其所蘊含的價值與意義,剖析了新時代背景下幼兒勞動教育目前仍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對勞動教育實踐路徑及相關舉措進行了探索。民族要復興,需要全民族團結奮斗,更要從幼兒抓起,樹立正確的勞動教育觀,可以促進幼兒更好地立德、益智、強體、育美,這不僅是時代要求,更是社會發展所需。
[關鍵詞] 新時代;幼兒勞動教育;認知;實踐
[基金項目] 2021年度海南省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五育并舉下的勞動教育體系探索”(Hnjg2021-80);2023年度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校級課程思政示范項目(RHKSsk2023-05)
[作者簡介] 賀立靜(1976—),女,河北故城人,博士,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水產與生命學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從事教育教學改革、海洋生物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4)02-0112-05[收稿日期] 2022-11-13
進入新時代,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需“五育”并舉,勞動教育在五育中有“立德、益智、強體、育美”的作用,勞動教育需從幼兒抓起。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1]。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2]。幼兒教育為學齡前階段,需同等重視。2020年7月,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實施,引起了社會各界對勞動教育的關注。目前我國在幼兒階段涉及與勞動教育相關的政策性文件與制度不多,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庭條件的日益改善,對幼兒“輕勞重育”情況越來越顯著,而在幼兒階段孩子們如何開展勞動教育,小中大班各階段如何合理科學地規定勞動教育學習內容、參與勞動活動鍛煉等更是缺乏標準、缺少整體性與系統性。在新時代背景下,結合幼兒群體特殊性,從幼兒勞動教育的內涵與現狀等問題進行分析,對教育體系中的幼兒勞動教育進行探索,不僅能有效促進幼兒全面發展,還能將勞動教育在幼兒階段進行落實與貫徹,是對新時代為黨育人的積極響應。
一、新時代背景下幼兒勞動教育的內涵
(一)勞動教育的內涵
勞動在人類發展史上是人通過基本的勞動實踐活動而誕生,促進其不斷發展的過程,是人的本質屬性,是促進社會發展的主動力[3]。經濟學家認為勞動是體力與腦力的支出與使用[4]。
勞動教育是讓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勞動觀,熱愛勞動、尊重勞動及相關成果,積極參與勞動、擁有良好的勞動習慣等以勞動素養養成為目的的教育活動[4]。
(二)幼兒勞動教育內涵
2012年10月,教育部印發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勞動教育需要引導幼兒尊重他人勞動及成果[5]。針對幼兒勞動教育內涵的不同解釋,有學者提出了不同觀點,但總的內容歸為讓幼兒在勞動認知與習慣、勞動品質與技能及情感等方面能得到發展的教育活動。幼兒可通過集體勞動或個體勞動等活動,培養良好的勞動素養。生活需要勞動教育,教育也需要勞動教育,如掃地、洗衣及其他家務活動等生活技能;種植、養殖及生產等生產勞動活動,勞動教育內涵即為勞動生活所需。勞動教育與所處年代背景相契合,進入一個新時代,勞動教育內涵與發展則有新的要求?;袅r[6]認為幼兒勞動教育是孩子在學?;蛟谟變簣@實踐過程中,通過教育有目的地參與外部環境活動并進行互動,使其獲得勞動認知、形成勞動技能與對勞動有一定情感等方面發展的教育活動。有學者認為勞動教育分在家和在幼兒園兩方面,在幼兒園的勞動教育是讓孩子通過實踐活動,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以達到具有良好勞動素養為核心的教育活動。而家庭勞動教育是指家長利用家庭或活動場所去指導幼兒學習初步的勞動知識與技能,如孩子的自我管理、幫助他人、引導孩子共同參與家務勞動等方面內容[7]。劉軍豪[8]在陳鶴琴先生關于幼兒家庭勞動教育內涵的基礎上受到啟迪,認為幼兒勞動教育包含日常生活型勞動、自我服務型勞動及家庭服務型勞動等三方面。
進入新時代的幼兒勞動教育內涵主要體現在其所賦予的具體內容上,幼兒勞動教育目前可歸納為兩方面:一方面以勞動結果來衡量;另一方面以幼兒年齡來界定。
1.以結果為衡量指標的幼兒勞動教育內容。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比鐠叩?、收拾書包、整理個人玩具等?;袅r[6]概括為日常生活型勞動的教育,其目標是對日常常識的了解與基本生活技能,如吃飯、穿衣及洗澡等掌握;自我服務型勞動的教育,其目標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家庭服務型勞動的教育,其目標是塑造良好的性格。歐陽小宇等[9]認為,從孩子每天在幼兒園的生活角度出發,幼兒勞動教育包含自理型與服務型勞動教育、主題學習型勞動教育、游戲型勞動教育、體驗型勞動教育及節日型勞動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動。
2.以年齡階段界定的幼兒勞動教育內容。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要求,以幼兒年齡與動手差異為基礎,設定各年齡段的小中大班勞動教育目標,安排幼兒各階段勞動教育的具體內容。小班以自理型為主,如吃飯、洗盥、穿衣及睡覺等勞動教育活動;中班在自我服務能力的基礎上,能夠初步完成較簡單的日常值日為班級服務的勞動教育活動;大班在力所能及的基礎上,為幼兒園環境做一些澆灌樹木、除草及飼喂小動物等勞動教育活動[10]。
二、新時代背景下幼兒勞動教育的價值與意義
幼兒勞動教育對培養孩子與促進各方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大多數人認為通過勞動教育可培養幼兒從小具備社會人具有的初步核心素養,如良好習慣、身心健康與智力發育、良好品格、審美能力、人際交往、團隊合作、個性獨立及創新精神等養成。
(一)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與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幼兒日常生活中發揮勞動教育的作用,從生活層面進行引導與管理,讓幼兒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在幼兒園活動中,教師結合勞動教育內容,尋求突破點,融合生活中的勞動教育元素,促進幼兒能力發展,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勞動的當代價值是幼兒成長的必由之路,可實現兒童的客體化、豐富兒童的社會性及促進兒童的精神成長[11-12]。
(二)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與智力發展
勞動作為實踐活動的載體,需要幼兒協調身體各部位,調動各方面能力,在體力活動中使身體得到鍛煉,促進幼兒的協調性和靈活性,甚至促進其腦力的發展,有效促進幼兒體格發育健康,如洗衣服,掃地、手工等活動鍛煉孩子手腳的精細運動,使身體各部分間協調發展;打掃桌椅、提水、掃地及整理個人床鋪等活動有助于提高肌肉運動能力,促進肌肉發育;勞動活動還能提高心肺等器官的活動功能。根據一日活動,幼兒勞動教育可促進身體鍛煉、手腦協調,提升解決問題能力及智力水平等[13-14]。
(三)促進幼兒養成良好品質
在勞動實踐活動中,培養幼兒養成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感受勞動的艱辛,逐步對勞動形成正確的認知觀念,從認知內化轉為對勞動的熱愛及對勞動者的尊敬,培養與人交往、協作完成任務的團隊精神。通過勞動教育營造自主成長氛圍,促進幼兒養成良好品質。開展勞動教育,讓幼兒在種植勞動過程中獲得與自然接觸的快樂,在養殖過程中感受生命碰撞的關愛與尊重,在服務過程中實現與他人互動的責任與應具有的良好品質[15]。
(四)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與創新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發現生活處處存在美,時時觀察美。通過勞動教育,培養孩子具備豐富的勞動經驗,埋下善于發現美的種子,讓他們去尋找生活中的美[16]。在幼兒勞動教育過程中,將枯燥的勞動教育與趣味性、娛樂性與非嚴肅性的游戲相融合,使勞動變得有趣,則幼兒參與勞動、體驗勞動的興趣會大大提高,創造力的培養也會在勞動過程中得以實現。
三、新時代背景下幼兒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
進入新時代,幼兒勞動教育從宏觀層面到微觀層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國家層面
國家層面主要體現在政策依據有待完善、政府的宏觀統一調控針對性不夠等方面,對幼兒勞動教育因地制宜、各階段的相互銜接及突出特色等方面的舉措與應對策略不夠。
(二)社區層面
社區層面主要是如何利用社區資源等現有條件,與家園聯動、融合,共同形成合力,促進幼兒勞動教育活動在社區組織與開展,并加大對崇尚勞動的文化宣傳力度、營造好的氛圍,形成以勞動為榮的新風尚。
(三)幼兒園層面
幼兒園層面主要從師資與課程體系兩方面探討。師資上存在教師個人對勞動教育不夠重視、認知片面、方法欠缺及評價不足等問題,更注重外在結果,而忽視幼兒內在需求。課程體系在內容上存在內容不全、知識碎片化、缺乏層次、目標不明及定位不清等問題。實踐上存在體驗機會不足,相對零散化、單一化、時間不足、措施不夠及重智輕勞等問題。價值觀念上存在利益化,獎罰式勞動通過物質獎勵扭曲幼兒勞動的價值取向;通過懲罰手段異化、消除和弱化勞動自由與價值;功利化在校園中弱化了勞動教育的作用與地位,以智育發展為重,影響幼兒自身內在的心靈所需。
(四)家庭層面
家庭層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家長理念偏差、重智輕勞及“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等對勞動教育認識欠佳等問題。勞動教育活動出現父母包辦或替代等現象,導致幼兒家庭勞動時間少、勞動活動完成情況欠佳,以及家庭安排的勞動類型不夠豐富等問題。目前,我國幼兒家庭勞動教育存在的現狀是家長缺乏對孩子的耐心指導、對孩子的學習接受能力存在過高要求,以及家長對孩子勞動的響應力不高等因素,導致孩子的勞動興趣下降,這些均是家庭勞動教育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四、新時代背景下幼兒勞動教育的實踐途徑與舉措
幼兒勞動教育的最終目的落實到育人,即實現以勞育人。針對當前幼兒勞動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新時代背景下,幼兒勞動教育應賦予新內涵,融入幼兒勞動教育新理念,回歸幼兒在勞動教育中的主體地位與作用,構建幼兒勞動教育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協同育人機制。
(一)新時代背景下賦予勞動教育新內涵,培養幼兒正確的勞動認知
勞動教育內涵在不同時代背景下有其特有的時代內涵。在新時代背景下,幼兒勞動教育從認知上轉變傳統的勞動教育認知觀,打破“體與智”對立、“身與心”分離的認知,新時代背景下賦予勞動教育新內涵,形成知情意行相融合的勞動教育模式。重視勞動教育在“五育”并舉中的基礎地位,發揮勞育具有的“樹德、益智、強體與育美”功能,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人格健全,讓孩子在認知上、心理上及意志力等各方面能完美地結合與統一。
在幼兒勞動教育中,讓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可以通過具體內容的教學,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將勞動價值內涵融入實踐活動中,手腦并用、身心合一,減少幼兒對勞動教育的厭煩與抵觸,在愉快的環境下,形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情感,樹立勞動最光榮的意識,幫助其主動參與到勞動教育當中。當今互聯網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為教育提供了便利,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更直觀,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搜索關于勞動教育的動畫片和各行各業的勞動匠人故事等,借助多媒體設備,采用講述與直觀相結合的方式展示給幼兒,將匠人與榜樣的勞動精神貫穿于幼兒教育過程中,培養孩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意識。
(二)新時代背景下回歸幼兒在勞動教育中的主體地位與作用,促成勞育為基“五育”并舉
新時代幼兒勞動教育應注重勞動教育的實踐與參與,關注幼兒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勞動、體驗勞動,在勞動中成為主體。首先,以幼兒為中心,重視勞動參與,在心理上讓幼兒產生觸動并轉化為行動,繼而形成內在需要,達到身心統一的勞動認知,在體驗中領悟勞動情感。其次,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幼兒在勞動體驗或參與中,通過對教師或其他人行為的觀察,并模仿他們去規范自身行為,契合幼兒觀察模仿的學習方式。以觀察學習體驗內化為幼兒的勞動觀,進而表現或外化成勞動行為。最后,通過項目實踐活動強化勞動,在勞動核心要素中離不開幼兒參與體驗來達到手腦并用,在做中學,學中鞏固。通過與游戲相結合、與傳統文化相融合、與愛國主義相得益彰及與美育相補充等,真正達到“樹德、益智、強體與育美”功能。
(三)新時代發揮幼兒勞動教育的協同機制,形成“國、家、園、校、區”共同育人新模式
在國家政府層面以宏觀調控為主導,以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為依托,完善目前幼兒勞動教育的不足之處,推進勞動教育的系統化與精細化不斷深入。引導地方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遵循國家大教育方針同時,要結合本地地域、資源與人才等方面特點,制定各學段勞動教育目標與內容,做到縱向相互銜接,循序漸進地推進,讓勞動教育在各階段有機結合,形成體系化。幼兒勞動教育要確保其在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需將制度落實到位,做到師資、場地及安全等各方面保障到位。
在家庭層面主要發揮每個家庭的微觀作用,家庭是每個孩子人生啟蒙的第一學校,父母是孩子人生成長過程中的第一位老師。勞動教育場的第一主體是家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長要有正確的幼兒勞動價值觀,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類勞動機會,讓幼兒盡可能地參與勞動鍛煉,幼兒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完成。幼兒在勞動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家長與幼兒可共同完成,家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不僅可以促進幼兒提高勞動能力,還能增進親子間的情感。對孩子的勞動成果需要適當表揚,激發他們的勞動興趣,培養幼兒從小愛勞動的生活習慣。
幼兒園是孩子進入學習階段啟蒙的第一站,是貫徹執行幼兒勞動教育、家園協同育人的中轉點,更是進入義務教育的學前基礎站。幼兒園在勞動教育的目標、內容,以及活動組織、實施等各環節要與地方特色、區域特點及民族特性相結合,形成幼兒階段特有的勞動教育課程教學體系。在師資隊伍建設上,應提升幼師對勞動教育的認知觀,主動設計勞動課程,開發幼兒園自身的活動,給足勞動時間,利用教學場地,營造寬松的勞動環境,促進內容、形式多元化。加強對勞動教育的過程性評價,以幼兒為中心,發揮其主體地位作用。首先,將勞動與生活相結合,如教會幼兒整理衛生、清潔餐具等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從服務自我到值日活動去服務集體,再到開展精彩社會實踐,去服務社會。其次,將勞動與游戲相結合,開展主題活動、種植飼養及美食DIY等活動,做到手腦并用,讓幼兒在做中學,使幼兒在游戲中獲得勞動滿足感。再次,將勞動同當地傳統文化相結合,如少數民族聚集區域的茶葉采摘、山蘭稻收割等文化活動。最后,將勞動與運動相結合,如參與竹竿舞等活動,培養幼兒的勞動興趣,樹立吃苦耐勞、熱愛勞動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勞動的親切感。
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是幼兒師資培養的源泉,高校需要將勞動教育融入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中,勞動實踐鍛煉需要滲入見習畢業實習實踐中,勞動素養形成需要浸入畢業要求培養目標的達成中。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具有高質量的勞動教育知識、理念及素養,這樣幼兒勞動教育才能在教學中有效地貫徹執行與落實生效。
社區在幼兒勞動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幼兒園以社區為依托,通過“園、區、家”成立勞動教育機構,讓孩子走出家庭,走出幼兒園,走進社區去實踐體驗勞動教育,如開展社會志愿服務、環?;顒?、花草樹木的護理修剪及敬老等實踐活動,促進身體鍛煉,享受勞動樂趣,將活動內化為勞動精神,轉化為勞動素養。
新時代的幼兒勞動教育需要社會各領域共同努力,形成“國、家、園、校、區”協作育人模式,在空間上突破壁壘,構建起多方協同,才能達成共育,協同推進幼兒勞動教育共發展。
結語
勞動創造幸福,進入新時代,加強勞動教育,培養民族復興的時代新人,需從娃娃階段抓起,是教育的時代要求,也是社會發展所需。幼兒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組成部分,從學前階段進行勞動教育,可以培養幼兒從小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讓每一個孩子成為未來幸福生活的創造者,是立德樹人啟蒙教育階段的重要目標。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1).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A/OL].(2020-03-26)[2022-10-10].https://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3]馬福全.新時代教師勞動教育素養提升路徑探析[J].教師教育學報,2021,8(6):61-69.
[4]檀傳寶.勞動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認識勞動教育概念的基本內涵與基本特征[J].中國教育學刊,2019(2):82-84.
[5]教育部.關于印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通知:教基二〔2012〕4號[A/OL].(2012-10-09)[2022-10-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1210/t20121009_143254.html.
[6]霍力巖.幼兒勞動教育:內涵、原則與路徑[J].福建教育,2018(47):16-19.
[7]但菲,劉慧賢.淺議幼兒家庭勞動教育的內涵、價值與提升路徑:疫情下的冷思考[J].教育觀察,2020,9(40):10-12.
[8]劉軍豪.陳鶴琴家庭勞動教育思想的內涵、原則與路徑[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0,36(8):42-46.
[9]歐陽小宇,符太勝,董慧.近十年來國內幼兒勞動教育研究熱點與反思[J].基礎教育研究,2022(1):85-88.
[10]丁國香.淺議幼兒園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導刊(下半月),2020(11):41-45.
[11]易瀟琳,王彥峰.幼兒勞動教育的價值意蘊、現實困境和實踐路徑[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1,37(1):99-100.
[12]趙榮輝.異化與回歸:反思勞動教育的存在狀況[J].教育學術月刊,2012(11):11-14.
[13]邱志華.從一日活動談幼兒園勞動教育:以深圳市鹽田區機關幼兒園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14):14-17.
[14]余露,成云,盧清.新時代幼兒勞動教育:本體價值、現實困境及改進策略[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22,38(7):79-84.
[15]孫建霞.兩園一角:幼兒“悅勞越動”的主陣地: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勞動教育的真踐行[J].早期教育(教育教學),2020(12):14-15.
[16]董雪蓮.高質量幼兒勞動教育的價值追求與實踐路徑研究[J].教師,2022(14):93-95.
The Cognition and Practice of Early Childhood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HE Li-jing1, ZHOU Li-lan2, SUN Jian-zhong3
(1. College of Fisheries and Life Science, 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 Sanya, Hainan 572022, China; 2. Sanya Jiyang District Tongxin Jiayuan Phase I Kindergarten, Sanya, Hainan 572099, China;
3.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anya, Sanya, Hainan
572099, China)
Abstract: To cultivate talents for the Party in the new era, labor education of preschool is the first stage of 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To create a better futur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labor at the early childhood stage. The content and value of early childhood labor education are explained, some main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practical paths and relevant measures are explored under the new era background.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nation requires the unity and struggle of the whole nation. To establish a good and correct view of labor education can promote childrens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and aesthetic development, which is not only required by the times, but also required by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new era; early childhood labor education; cognition;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