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吃夠那種咸乎乎的小魚了。”助手半躺在駕駛椅上,翻著補給單,看著今天的餐點。
“忍著點,克魯斯,聽長官說這次回去有陸禽大餐,千年難遇啊。”我開玩笑地回應著,又將注意力轉到控制面板上。
點開監控,滿庫的晶石在黑暗中映出一片幽幽藍光,這是HM-581號此次星際探索的成果——從700光年外發掘的能源石,被初步鑒定為一級能源,與地球磁場的匹配度也很高。
“辛苦了,上校!”飛船緩緩降落在停機坪上,我步出船艙,好友大喊著跑過來攬住我的肩,“我看到你發過來的鑒定結果了,非常完美,我敢肯定這次一定可以……”
“威廉,”我打斷他的話,“這只是初步鑒定,還要看星科院的深入分析,畢竟這種情況不是一次兩次了。”如今,大部分化石能源都已無法提煉使用,人類將目光轉向太空,只是并非所有探索到的太空能源都可以使用,或能量微弱,或與地球磁場不合。
當蘊藏的能量無法在地球上發散,就只能把它當作星際探索飛船的補給能源,繼續向宇宙深處探尋。太空能源是否可以使用,必須在地球上試過才知道,也曾有過初步鑒定優異,最終卻是空歡喜一場的例子。
威廉皺眉看我:“現在我們需要希望,別那么壓抑自己,上級安排了陸禽大餐,好東西啊!快去換衣服吧,我在餐廳等你。”
“我不去了,讓克魯斯好好吃一頓吧。”沒去看威廉的表情,但我猜那一定很精彩。
陸禽啊,多珍貴,在這個如今95%都是海洋的地球上,用于種植莊稼和飼養陸禽的土地十分狹小,陸禽更是稀世珍寶,能抓幾只來犒勞我們,看來上級對這次收獲十分欣喜。
何必呢?若是不能使用,豈不是更加難過?我摁下了通往海底的直梯按鈕,逐漸向海底沉去,機器的聲音喧囂著一個可怕的事實:若找不到可以利用的新能源,人類的血脈將被海水吞噬殆盡,我們要為曾經的狂妄自大付出代價。
海底的昏黑讓我看不到前路。“上校,您在這里做什么?”一個青年帶著一束明亮的光,走到我身邊。
“你認識我?”面對一個陌生的青年,我不免有些詫異。
“當然!您是我們海居一代的英雄!”青年似乎很激動,“你為我們不斷地帶來希望,是你,上校,給予我們重返陸地的勇氣,讓我們知道,還有人在為了地球的未來而奔忙,人類沒有放棄!”青年拋開對我的敬稱,這些話語便直接砸入我的心里。
“可是,那些能源根本無法使用……”我的聲音艱澀。
“那又如何!只要有您這樣不懈探尋的人,總有一天新能源將出現在我們眼前!”
隧道盡了,我們面前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居民樓,高分子玻璃艙外,海底生物自在地遨游,一如百萬年以前。多出的,是人類。
“上校,我們這一代從沒有上過陸地,但我們知道那里有多么美好,有明媚的太陽,有璀璨的星空,有在海底沒有的一切。我們想回去,回家。”
人造陽光灑下,我看到青年透亮的眸子里閃著淚光。可就算找到新能源,等地球生態恢復,海水退去,也需要百萬年的時間,我與他,沒這個福分。但“讓人類重返陸地”不正是人類這幾百年來一直堅持的目標嗎?我們會拼盡一切去實現它,哪怕未來奔跑在土地上的不是自己。
“謝謝你。”我不由得嘴角上揚。鈴聲打破寂靜,我掏出通訊機,屏幕上威廉的臉漲得通紅,他揮舞著雙手大吼:“成功了!我們成功了!你快上來!”
星科院的博士告訴我,這個能源石能量極大,且匹配度高,至少能開發到90%,這一艙能源石,可使用百年之久,無排放,零污染,生態恢復指日可待。
上級即刻下令,HM-581號10分鐘后再度起航,最大限度地搬運能源石。我快步踏入駕駛室,點開控制屏,目視那一望無際的星河,承載著人類百年的希望緩緩啟航。
未來定會是一個新的紀元。
作者為山東省東營市勝利第二中學學生
(指導老師:彭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