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整體生活水平獲得了較為顯著的提升,社會生活、工作以及娛樂方式等均產生了明顯的變化,戲劇影視等現代藝術表現形式也因此得以蓬勃發展。對此,高校戲劇影視教學,需明確多元思維作用,從學生角度出發,以多元思維帶動戲劇影視教學活動的有序落實,并借此切實提升高校戲劇影視教學效果。
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傳統理念下的高校戲劇影視教學通常存在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模式缺乏科學性等問題,教師往往難以真正從學生角度出發,有序落實戲劇影視教學活動。對此,高校需加強對于多元思維的引入與應用力度,通過多元思維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構建多元化的戲劇影視教學模式,在有效彌補傳統教學理念下戲劇影視教學的不足之處的同時,助力高校戲劇影視教學質量的提升、目標的實現。基于此,本文展開多元思維在高校戲劇影視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1 多元思維的內涵與作用
1.1 內涵
多元思維本質上屬于我國教育事業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所提出的一種全新教學理念,其核心在于實現理念與實際需求的有機融合,并通過提升教學方法多元化水平、構建多元化教學模式等,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多元化學習環境,由此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其在戲劇影視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達到有效培養學生審美感知與專業素質的良好效果。以多元思維的應用為基礎展開戲劇影視教學,不僅充分契合了高校戲劇影視教學目標,其還具備較為顯著的實踐性、自主性與開放性特征,能夠切實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其在戲劇影視教學活動中獲得思維的啟發與審美能力的提升[1]。此外,多元思維的應用背景下,學生在戲劇影視教學活動中逐漸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提升自我。學生能夠獲得更為深刻的學習體驗,對于戲劇影視的理解與認識深度自然會得到全面提升。
1.2 作用
多元思維在高校戲劇影視教學中具有顯著的作用。首先,在面對多種不同審美取向與文化背景時,具有多元思維的主體會有較為良好的尊重與包容性。通過多元思維的合理應用,可有效深化學生對于不同藝術形式、風格的認識深度,為學生后續藝術鑒賞能力及藝術素養的提升打好基礎。其次,多元思維有效打破了傳統教學思維理念存在的限制,并通過引導學生理解、接受多元化思想觀念,進一步加強學生藝術創造能力及想象能力的培養力度。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還可通過多元思維予以學生科學指引,使其能夠基于自身創造能力,創作出更為新穎且具有個性化特征的戲劇影視作品。最后,多元思維還十分重視不同學科之間的互動與融合,這不僅能夠為學生跨學科綜合能力的提升提供幫助,還可促使學生在戲劇影視創作中,融合文學、音樂等多學科知識,豐富創作內容,進而推動學生綜合性思維模式的有效形成??偟膩碚f,高校戲劇影視教學中,多元思維作為教學實踐的重要理論基礎,在促進學生戲劇影視專業學習目標的實現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價值。
2 高校戲劇影視教學中多元思維的實踐應用方法
2.1 科學引入多元化教學方法
藝術是人們傳情達意的重要方式,具有抒情的作用。不同藝術形式所具有的抒情性也大不相同,相對于音樂、美術等藝術形式,戲劇影視往往具有更強的抒情性,在內涵表達方面,能表現得更為深入。結合實際情況來看,以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為例,劇本創作與視頻拍攝均屬于其主要專業內容。對此,教師需合理引入多元化教學方法,在此基礎上,通過劇本創作與視頻拍攝等專業教學板塊的科學融合,確保學生能夠在戲劇影視創作實踐中提升自身鏡頭思維,從而達到有效拓寬學生劇本創作視野的良好效果,培養他們的專業素養。并且,教師還需基于多元思維教學理念,幫助學生在戲劇影視實踐拍攝中依據自身劇本創作思路,優化戲劇影視實踐拍攝效果,促使其在劇本創作過程中產生的想法、想要表達的內涵等均在拍攝成片中充分表現出來,使得他們獲得成就感,提升學習興趣。為此,教師需在多元思維的指引下,組織學生深入生活,尋找劇本創作靈感,并鼓勵學生以自身創作出的劇本為基礎,通過視頻創作工具的合理應用,高效展開劇本拍攝活動,減少資源浪費。教師要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全面激發學生學習及實踐興趣,切實提升戲劇影視教學方法多元化水平,為學生戲劇影視專業創作、拍攝等綜合能力的提升提供充分保障。此外,為確保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教師還可通過將線上線下教學機制進行有機結合的方式,增強課堂趣味性及新穎性,如,通過微劇本創作、微視頻公眾號開通、微博賬號的構建,在為學生推送豐富劇本創作資源、海量影視參考資料的同時,為學生劇本創作、實踐拍攝提供相應的展示平臺,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多元思維下的高校戲劇影視教學實踐活動,并以此助力學生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多元化發展,切實提升學生戲劇影視專業能力水平。
隨著大眾傳媒技術的持續發展,戲劇影視作品的傳播范圍愈發廣泛,影響力與日俱增,甚至超越國界。在這一背景下,戲劇影視演員面臨著全新的行業要求。戲劇影視演員的日常行為表現不僅是演員自身的個人行為,還具有一定的社會引領與道德示范作用。因此,在此背景下,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引入與應用還需注重做好學生道德素質、思想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培養工作,以多種教育融合并進的方式,切實助力學生戲劇影視專業水平的提升及良好思想道德意識的形成,使其能夠真正成長為高水平、高素質的戲劇影視人才。
2.2 構建多元化教學模式
多元思維下的高校戲劇影視教學工作中,教師需正確認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意識的價值,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夠在戲劇影視活動開展過程中主動進行學習與探索活動。以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為例,具體教學期間,教師應進一步拓寬學生的專業學習視野,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戲劇影視表演技巧,使其能夠逐漸形成具備自身特點的戲劇影視表演風格。為此,教師首先需從學生興趣、學習需求等角度出發,科學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并以提升學生戲劇影視實踐表演能力為核心,使學生在學習及實踐表演期間,能夠對表演懷著敬畏之心,演繹不同角色[2]。
在構建多元化教學模式時,教師還需正確認識現代互聯網平臺的應用價值,通過在課堂中合理引入互聯網平臺,推進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的融合,提高教學效率。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的融合能豐富戲劇影視教學資源,使學生能夠在多元化教學資源的支持下,從不同角度出發學習、感受優秀戲劇影視表演者的表演形式、內涵。這些措施能拓寬學生專業視野,幫助學生明確自身不足,提升學生戲劇影視表演能力。
教學實踐期間,教師還需善于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多媒體設備播放戲劇影視教學資料,完善課堂教學體系,并借此拉近學生與戲劇影視專業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通過多媒體設備所展示的相關專業資料,學習、掌握更為多元化的戲劇影視表演方法,并從中積累豐富的戲劇影視表演經驗。教師在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助力下能更好地實現高校戲劇影視教學目標。
2.3 以多元思維為基礎開展戲劇影視實踐教學
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因我國地域較為遼闊,不同地區、民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均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體系,與此同時,我國各地區、民族人民相互交往、水乳交融,文化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多元集合趨勢。對此,多元思維下的高校戲劇影視教學工作中,教師可合理選擇蘊含不同地區特色的戲劇影視作品充當課堂教學實踐案例,以此深化學生對于不同地區、民族文化特征的認識層次,同時還能提升高校戲劇影視教學資源的豐富性。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基于多元思維,結合時代發展特征,從學生學習需求等專業角度出發,不斷提升教學資源選擇的科學性,在使學生正確認識我國各地區、各民族藝術特征的基礎上,強化學生戲劇影視專業能力,為學生日后職業發展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達成教學目標。
其次,教師還可通過在課堂中引入多元化戲劇影視作品,組織學生開展模仿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在模仿過程中,學習到豐富的戲劇影視表演方法與技巧。此外,不同表演者有著不同的表演特色,這要求教師加大多元思維的實踐應用力度,盡可能選擇多元化的教學資源拓寬學生視野,確保學生能夠在表演學習中,充分利用多種不同教學資源,有效積累戲劇影視表演經驗,促進戲劇影視專業表演能力的全面提升。
2.4 促進教學目標的多元化
教學目標的多元化本身屬于多元思維在高校戲劇影視專業中實踐應用的主要表現之一。設定多元化的教學目標核心在于契合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及學習需求,并以多元化的教學環境設置為學生的綜合發展提供助力。高校戲劇影視教學活動中,多元化教學目標的設置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戲劇影視表演技能的提升。結合實際情況來看,高校戲劇影視教學工作的開展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戲劇影視表演技能,如肢體語言、情感表達以及聲音運用等等。學生則需通過專業學習活動,形成多元化的表演風格,掌握多元化的表演形式。教師要確保學生在戲劇影視表演中將作品蘊含的思想情感更好地表達出來,為學生日后戲劇影視表演的職業生涯發展打好基礎。
其次,創新意識的培養。高校戲劇影視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是專業教學目標的核心內容之一。良好的創新意識能夠推動學生形成自主探索精神,學生能夠在參加戲劇影視表演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尋找到適合自身的戲劇影視表演新思想、新形式[3]。在創新意識的驅動下,學生還可將現代藝術形式與傳統文化進行有機融合,進而創造出新穎的戲劇影視表演方法,助力我國戲劇影視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最后,學生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團隊協作是影響戲劇影視表演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戲劇影視教學應以此為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教師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協作環境,通過引導學生展開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切實提升學生協作溝通能力的同時,使其充分發揮團隊的力量,完成復雜的戲劇影視表演活動。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戲劇影視教學工作深入開展的背景下,多元思維的引入與應用至關重要。其能優化高校專業教學體系,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專業創造性,幫助學生形成個性化表演風格,促進高校戲劇影視教學事業的創新發展?!?/p>
引用
[1] 周秋宇.基于多元思維的高校戲劇影視表演教學探究[J].傳媒論壇,2020,3(16):157+159.
[2] 溫雅欣.戲劇影視表演專業聲樂教學多元思維探索[J].戲劇之家,2018(24):169-170.
[3] 溫雅欣.新時期戲劇影視表演教學探討[J].當代音樂, 2018(7):24-25.
本文系陜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基于新文科建設背景下高校戲劇與影視學科融合發展的研究與實踐”(SGH23Y);陜西省藝術規劃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絲綢之路”系列紀錄片講好中國故事的理論與實踐研究》(2023HZ1720)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薛蓓(1986—),女,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就職于西安外國語大學藝術學院;賈尚融(1996—),男,內蒙古呼和浩特人,碩士在讀,就讀于西安外國語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