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
化工企業工程項目管理是對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進行有效組織計劃、協調控制的全流程全系統管理活動,較其他行業投資更大、工程難度更高、質量要求更嚴且更易受環境條件制約[1]。鑒于對化工企業工程項目成本預算控制、工程進度、質量安全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加強合規、統一管理至關重要[2]。
在國家大力倡導可持續發展背景下,化工企業工程項目管理逐步引入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綠色管理新模式,著力將環境保護、降低污染和資源節約作為綠色管理核心,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3]。只有將以綠色管理為代表的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化工企業工程項目管理,對影響工程項目管理的諸多因素分析研判;在適宜的投資額度和工期內,對項目開展全方位計劃、控制、協調,符合項目建設要求和質量環境標準;對實施關鍵環節存在問題及時應對解決,才能全面推動工程項目管理綠色化、科學化,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4]。
近年來,伴隨我國化工企業工程項目建設規模不斷擴大,項目投資逐年提高,這就要施工人員具有更高的綜合能力素質。同時要確保施工質量和不造成投資損失,避免因建設周期長、資金周轉率低導致的施工偷工減料,實現精準控制成本并兼顧經濟效益。
涉及高溫高壓裝置的焊接、吊裝、調試等,是化工企業工程項目施工的難點,如不嚴格監控,容易出現生產安全事故。鑒于化工企業工程項目的特殊性,要求施工單位必須掌握技術要點,引進先進技術,提高施工水平。
化工企業工程項目建設涉及專業領域廣泛,如土建、鋼結構、管道焊接與熱處理、地下管網、電器、儀表、排水暖通等,因多為交叉施工,易導致施工現場監管難度大,安全隱患蓄積。一旦組織協調不到位,會對工程整體質量、進度造成嚴重影響[5]。
化工企業特種設備多在高溫、高壓環境下運行,原料介質多為易燃、易爆及有毒、強腐蝕性物質,受生產工藝條件限制,對工程質量要求極高。施工質量、設備條件、控制要求等若未滿足設計要求,易引發重大生產安全事故[6]。要確保項目建設質量高標準達標,保證裝置、設備長期穩定安全運行。
化工企業工程項目從立項到竣工、試生產、產品達標、生產,通常會經歷漫長工期,但實際工程建設多對工期嚴格限制。另有外部屬地管理、政策遵循、環境條件等不可控因素疊加,對項目管控提出了更為嚴格要求[7]。
化工企業實施工程項目管理:一是要確保工期合理可控,最大程度降低建設成本;二是要控制項目投資預算,確保項目建設全程投資可控;三是要保證工程項目質量高標準達標,杜絕出現因“趕工期”“欠投資”等導致工程質量降低情況。化工企業工程項目通常具有建設工序繁雜、組織協調難度大、易受政策及環境因素影響等特點,應不斷提升組織協調能力,優化監督管理機制,提升工程項目建設效果[8]。針對工程項目管理,部分企業存在以下問題。
部分企業管理層溝通不暢是產生決策風險的導火索。在工程項目管理的初始階段,要求管理層充分掌握項目情況,摒棄個人利益,以公司整體發展為考量,互通有無,避免主觀臆斷和誤判導致的項目管理“靠錯岸、走錯向”。
部分企業管理人員缺乏對工程的整體認知,管理多以點概面、以偏概全,難以洞察“細枝末節”,整體管理不到位。缺乏全盤梳理,管理的全面性不夠。部分企業實施工程項目管理,未建立健全管理體系和制度要求,與企業實際結合不緊密,管理松垮脫位,唯“經濟利益”、唯“工期檢查”,責任不明晰、監管不到位,出現問題患得患失、推諉扯皮,缺乏對工程項目質量的有效控制。
一是部分企業沿用老舊管理模式,創新性不足,常出現現有制度要求與實際不匹配情況,致使投入資金未得到合理利用、工期拖滯、項目質量無法保證等問題頻發;二是工作企業部門、崗位職責不明確,工程項目管理針對性不強;三是部分企業缺乏規范的項目招投標機制,項目管理實施受阻;四是項目前期審查環節不規范,管理不流暢。
部分化工企業憑借其在競爭市場中的地位獲取超額利潤,導致缺乏競爭觀念、憂患意識和管理創新的內在動力。依賴行政命令,缺乏權責利相結合的綠色工程項目管理體制,難以激發員工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好干壞一個樣”的慵懶消極作風滋生。工程項目管理控制缺位。
化工企業工程項目因其特殊性,面臨資金短缺、采購招投標不規范、工藝設計不到位、施工技術管控不嚴等多重風險。部分企業對風險認識不足,安排專員進行風險評估不到位,未構建完整的工程項目風險管控系統,風險管控預案和評估機制缺失。
部分化工企業環保意識不強,未將生態環保放在首位,缺乏綠色管理動力。部分企業或只注重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綠色管理,缺少實施前后的綠色管理“儲備”和“結算”,全流程綠色管理不足。
綠色工程項目管理堅持綠色發展原則,不僅考量工程項目建設成本和企業經濟效益,還涉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是對工程項目管理“全流程”的顛覆性改變。化工企業推行綠色工程項目管理:一要堅決貫徹落實國家決策部署和相關法律法規及強制性標準,明確環保監管目標,實施節能減排措施,依法依規將管理策略落實落細;二要將企業工程項目管理目標與屬地資源和環境狀況結合,因地制宜構建并完善綠色工程項目管理辦法;三要將企業發展與經濟利益、長遠利益、社會效益、綠色效益相結合,實現企業綠色創新和與環境保護協同發展。
一是環境效益。傳統工程項目管理是以人為中心獲取經濟效益,綠色工程項目管理將對生態環境保護置于首位,實現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互融互促,符合生態文明發展理念。二是經濟效益。綠色工程項目管理促使企業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推動企業、社會、自然和諧共生,雖然短期內經濟效益不明顯,但對企業的社會聲譽和長期效益大有裨益,易形成綠色循環經濟效益。三是社會層面。綠色工程項目管理更傾向于提高大眾參與度,以公眾價值為標尺確立目標、衡量結果,與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高度統一。四是管理模式。傳統工程項目管理歷經多年發展積淀,模式已趨于完整統一。而綠色工程管理概念于近些年興起,符合社會發展趨勢,應用潛能無限。
伴隨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社會持續演變進步,化工企業應制定綠色戰略,擺脫傳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老舊運營模式,推進綠色創新。實施綠色工程項目管理,走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新路就成為必然之選。
管理層應從自身價值觀和環保觀念入手,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理念。組織管理人員參加培訓,學習先進的綠色工程項目管理方法,提升綜合素質,在充分掌握項目情況的同時,協作推動項目實施。通過加強對工程項目管理綠色環保知識的學習,使管理人員熟練掌握綠色技能,與項目管理人同步提升。
建立健全綠色工程項目管理標準體系是化工企業推進綠色工程項目管理的核心。標準體系的建立一是有助于企業管理層和項目管理人員實施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過監督指導,推動工程項目順利實施;二是促使管理人員加強對工程的了解,堵塞監管漏洞,推進全面式綠色管理;三是結合現代管理理念、技術,創新運用綠色工程項目管理模式,使綠色管理體系與企業實際相結合,保證工程質量;四是明確企業部門崗位職責,規范綠色招投標機制及項目前期審查程序,提升項目“綠色含量”[9]。
制定完善工程項目綠色管理制度,確定管理標準,確保管理責任落實到人。將項目綠色管理與科技創新、人員激勵相結合,特別注重通過項目激勵培養人才。針對綠色工程項目管理,對提出創新思路并得到實際運用的人員給予獎勵,激發員工創造性和能動性。
新時代化工企業工程項目管理存在多重風險[10],管理人員必須增強全面風險管控意識,加大監管力度,以綠色環保、節能降耗、質量安全為目標科學精準實施綠色管理。一是開展全員風險教育,牢固樹立綠色風險管控意識;二是安排專人進行風險評估,深挖“風險點”,集中力量攻堅破險;三是建立完整的工程項目風險管控系統,為實施綠色管理創造條件,全面提升工程項目建設質量。
新時代化工企業工程項目管理應樹立綠色環保管理理念,明確堅持綠色環保就是發展生產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在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應緊盯細節,確保綠色管理動力充足,抓好工程項目全流程綠色管理,穩步構建企業可持續發展新局面。
針對長期困擾化工企業工程項目管理的痛點難點,近年來,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積極求變、主動創新,大力實施綠色工程項目管理,保障了“一院三地”工程項目管理綠色、高效、有序:由安環部牽頭,組織開展綠色工程項目管理專項培訓,使管理層和員工具備綠色工程項目管理的專業功底;在公司整體戰略層面,構建綠色工程項目管理體系標準并賦分,將綠色工程項目管理成效納入部門、個人年終績效考核,推進管理提質增效;成立專業機構,主抓綠色工程項目管理實施,對積極踐行綠色管理的部門、承包商、第三方機構給予表揚,構建“比趕超”的“綠色建設”氛圍;加強工程項目建設污染防治和節能減排監管,確保污染物排放高標準達標,做好“三同時”,嚴把“核驗關”;圍繞公司傳統業務優勢,加強節能減排、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污染控制等關鍵領域研發力度,將新技術用于本單位綠色工程項目管理,提升綠色管理水平;聯合第三方機構,建立綠色工程項目管理智能監管網絡,在強化總體風險意識同時,逐步樹立綠色環保管理理念和“綠色潔凈、生態和諧”的現代綠色企業文化。下一步,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將繼續加強綠色工程項目管理,使綠色理念入腦入心,著力踐行企業的綠色使命。
綜上所述,實現工程項目的綠色科學管理是化工企業踐行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走綠色發展之路的必然選擇。本文通過對部分化工企業實施工程項目管理進行調查分析,結合工程項目管理特點,列舉存在的共性問題。針對六類問題進行剖析,從提升管理層的環保意識和綜合素質、完善綠色工程項目管理標準體系、重視綠色工程項目管理創新激勵、強化總體風險意識、樹立綠色環保管理理念等五方面提出化工企業綠色工程項目管理路徑,結合案例分析,為新時代化工企業實施工程項目科學管理,實現綠色、效益“雙向驅動”提供借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