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語言障礙是孤獨癥的核心缺陷嗎?

2024-03-17 20:40:42林云強朱慧敏王春曉
現代特殊教育 2024年2期

林云強 朱慧敏 王春曉

【基金項目】 本文為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自閉癥譜系障礙兒童社交定向的眼動特征及其教育應用研究”(20YJC880052)的研究成果。

【摘要】 雖然語言障礙不再單獨作為孤獨癥的診斷標準之一,但在孤獨癥群體中仍具有普遍性。研究發現,部分孤獨癥個體的認知能力和適應能力可達到正常發展水平,且不再符合孤獨癥診斷標準,即獲得最佳結果,但達到最佳結果的個體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語言剩余缺陷,如心理動詞的理解和運用受限、句法能力發展相對滯后、敘事水平有待提高等。目前語言剩余缺陷的研究呈現出范圍廣、細致化、生態化的特點。

【關鍵詞】 孤獨癥個體;最佳結果;語言剩余缺陷;核心缺陷

【中圖分類號】 B845

【作者簡介】 林云強,副教授,浙江師范大學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杭州,311231),skellig@126.com;朱慧敏,二級教師,杭州市臨平區汀洲學校(杭州,311199);王春曉,碩士研究生,浙江師范大學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杭州,311231)。

一、引言

孤獨癥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以下簡稱“孤獨癥”)是一種始發于嬰幼兒時期的神經發育障礙。2013年修訂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以下簡稱DSM-5)將先前第四版中廣泛性發育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簡稱PDD)的亞類,包括孤獨癥(autism disorder)、阿斯伯格綜合征(aspergers syndrome)、兒童瓦解性障礙(childhood disintegrative disorder)和待分類的廣泛性發育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簡稱PDD-NOS)統一為“孤獨癥譜系障礙”,并將原先的孤獨癥三大核心癥狀“社會交往障礙、語言交流障礙、重復刻板行為和異常興趣愛好”減少為兩項,即“社交及溝通缺陷”和“受限的、重復的行為、興趣或活動”[1]。

盡管語言交流障礙不再單獨作為孤獨癥診斷標準之一,但語言能力缺損在孤獨癥個體中具有普遍性。DSM-5指出,孤獨癥個體的語言缺陷,其范圍可從言語完全缺乏、語言發展遲滯、言語理解能力不足到存在仿說言語或書面化的語言等,即使具有基本詞匯能力和語法能力的部分個體,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語用困難[2]。歸入孤獨癥譜系的阿斯伯格綜合征個體,沒有明顯的智力障礙,有較強的社交意愿,且語言表達流暢,但其存在明顯的語言理解困難(如難以理解隱喻)和刻板局限的語言(如口語中使用書面語言)等[3]。同時,語言障礙仍體現在新的診斷標準中,如在社交交流方面,程度較輕者能參與社交并講出完整的句子,但無法順利進行話輪或話題的轉換;程度中等者只能完成有限的簡單句子,且話題局限于特定的興趣范圍;而程度較重者僅能表達單個字詞,且幾乎不能主動通過語言發起社交。在行為模式方面,孤獨癥個體的仿說語言、重復提問和儀式化的語言,也反映出個體刻板的、局限的行為方式。孤獨癥個體的語言能力不僅能反映出不同的障礙程度,同時也可以作為一種早期預警信號,對孤獨癥嬰幼兒的篩查、診斷和干預起到積極作用[4]。

孤獨癥個體的語言障礙具有普遍性,語言能力發展在個體的診斷和干預中也有重要的作用,那么語言障礙是孤獨癥的核心缺陷嗎?換言之,語言障礙是否滿足核心缺陷的四個標準,即普遍性(universality)、持續性(persistence)、優先性(precedence)和特異性(specificity)[5]。部分早期被診斷為孤獨癥且存在語言發育遲緩的個體,經過干預之后在診斷標準上能夠脫離孤獨癥譜系,獲得“最佳結果”(optimal outcome)[6];在最初的孤獨癥“最佳結果”研究中,該詞和“痊愈”是等同的[7]。但隨后的研究發現,達到了“最佳結果”的孤獨癥個體(以下簡稱“最佳結果個體”),在語言、社交、行為和興趣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剩余缺陷(residual deficits)[8-10],同時還伴隨有諸如注意缺陷等精神病癥[11],并未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痊愈”,故相關研究均統一使用“最佳結果”一詞。最佳結果個體存在的語言剩余缺陷,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語言障礙的普遍性和持續性,而語言剩余缺陷的具體表現是否在孤獨癥兒童發展早期最先出現且為該群體所特有,則對優先性和特異性有一定的啟示。因此,本研究利用相關數據庫進行文獻檢索和篩選,系統回顧了最佳結果個體語言剩余缺陷的研究進展,明確最佳結果研究參與者的選擇及所采用的語言研究工具,探究語言剩余缺陷的具體表現特征,嘗試回答語言障礙是否為孤獨癥核心缺陷這一問題。

二、文獻來源及篩選標準

在Web of Science數據庫中使用檢索式TS=(autis* OR ASD OR asperger* OR PDD OR “pervasive development* disorder*”) AND (“optimal outcome*” OR “lose diagnosis”OR “have a history of autis*”) AND (“communication” OR “language”OR “pragmatic” OR “narrative”),初步檢索到文獻40篇;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使用檢索式SU=(“孤獨癥”+“自閉癥”+“阿斯伯格”+“廣泛發育障礙”)*(“痊愈”+“最佳結果”+“最優結果”+“最佳預后”+“最優預后”)*(“溝通”+“語言”+“語用”+“敘事”),初步檢索到文獻2篇,共計42篇文獻。隨后根據以下條件進行篩選:①研究類型為實證研究;②參與者是符合最佳結果標準的孤獨癥個體,且有正常發展個體作為對照;③研究內容包括語言剩余缺陷;④研究工具明確;⑤可獲得全文。最終共得到11篇符合標準的最佳結果個體語言剩余缺陷的高相關文獻,此11篇文獻的作者及年份、參與者類型等信息如表1所示。本研究檢索時間范圍為2000年1月至2023年8月。

三、達到最佳結果個體的參與者選擇及語言研究工具

(一)參與者的選擇及基本情況

語言剩余缺陷研究的參與者一般包括三組:高功能孤獨癥個體(HFA組)、最佳結果個體(OO組)、正常發展個體(TD組)。最佳結果個體需要滿足的條件有:第一,在兒童早期(5歲前)被診斷為孤獨癥;第二,當前不再符合孤獨癥診斷觀察量表(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簡稱ADOS)中的孤獨癥標準;第三,在韋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和文蘭溝通與社交量表(Vineland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ization Scales,簡稱VCSS)中,其認知能力和適應能力均可達到正常水平;第四,該個體(主要指兒童)完全能在普通班級就讀,不需要額外接受專門針對孤獨癥的教育支持[13-14]。所有參與者選擇還包含三項排除條件:第一,在電話篩選時表現出明顯的精神癥狀且有可能影響到其他參與者;第二,有嚴重的視聽等感官障礙;第三,患有抽動障礙、脆性X綜合征或曾經患有嚴重的腦損傷且因此失去知覺[15-16]。根據表1可知,參與者為兒童和青少年,年齡在6—18歲之間,且年齡跨度較大,年齡差最大為13歲[17]。參與者具有以下特征:從性別層面來看,參與者以男性為主,基本符合孤獨癥患病率的性別比(男女比例約為4︰1[18];從研究工具層面來看,采用標準化語言測試對參與者進行測試的研究較多[19],采用敘事任務的研究較少[20]。匹配條件一般包括年齡、性別和操作智商。在敘事研究中,由于個體在敘事時需要綜合運用語義、語法、語用能力以及計劃和組織能力[21-23],對參與者要求較高,因此匹配條件通常還包括言語智商或詞匯分數,其參與者人數較其他研究更少。

(二)語言剩余缺陷的研究工具

語言剩余缺陷的研究工具可分為兩種,即標準化語言測試和敘事任務。總體來看,標準化語言測試工具涵蓋范圍更廣,既有針對單項語言能力的測試,如皮博迪圖片詞匯測試主要考察兒童的接受性詞匯知識;也有針對多項語言能力的測試,如語言聽力理解測試不僅考察兒童的詞匯知識,還考察其語法能力;同時,還有針對語言學習和語言記憶的測試,如加州口語學習測試考察參與者的詞匯記憶和學習特征,具體如下頁表2所示。

語言作為一種溝通的方式,使用時需要綜合考慮說話者、傾聽者和真實社交情境三方面的因素。標準化語言測試工具雖然簡便易行且使用廣泛,但測試環境會限制語言的情境性和靈活性,不利于考查更為全面和真實的語言發展水平及可能存在的語言缺陷[24]。為了提高語言測試的生態效度,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采用自發性語言,如把敘事能力作為衡量語言發展水平的方法,并由此開發了一系列評估工具[25]。最佳結果個體的語言剩余缺陷研究,也呈現出從標準化測試為主到敘事研究逐漸增多,且兩者互補共存的研究趨勢。

語言剩余缺陷的敘事研究通常使用無字圖畫書誘發參與者敘事,隨后對敘事內容進行轉錄和編碼,進而從不同方面分析敘事表現。Kelley等人的研究中設定了三類敘事評價指標:①通用詞法變量,包括單詞總數(word token,詞數)、單詞類別(word type,詞類)、詞類與詞數比值;②其他語法變量,包括句子總數、連接詞數量、時態變化數量、語法省略現象等;③語用變量,包括原因(動機)討論、心理動詞使用、戲劇手法(dramatic device,例如強調和聲音效果等)[26]。Suh等人采用10項指標分析敘事內容:敘事長度(包括詞用、話語總數、平均話語長度)、詞匯差異度(詞類/詞用)、故事元素(story elements)、歧義代詞、不流暢(包括重復、自我修正和插入語)、心理狀態表達、因果關系、新奇語言(idiosyncratic language,如過于正式的語言)、錯誤引用(即引用和故事沒有直接關系的人事物)、角色命名[27]。隨后,Canfield等人使用一個名為“故事優秀度”(story goodness)的編碼系統來分析敘事的完整性、銜接性、準確性和奇異性[28]。Irvine等人則主要分析插入語“uh”和“um”的語用功能[29]。

總體而言,敘事變量基本包含六個方面:①敘事宏觀結構,指的是敘事情節的完整性,評價指標為故事元素的多少,即核心事件的數量。②敘事微觀結構,反映詞匯表達的豐富性,包含敘事長度和詞匯差異度兩項。③敘事順序,體現敘事的邏輯關系(如因果關系),由敘事中關聯詞數量決定。④敘事觀點,也稱為敘事評價,指敘事時心理狀態的表達,常見的如心理動詞(用于描述人的心理活動或心理狀態,如“認為”“知道”)和情緒形容詞(如“生氣”“興奮”)。⑤敘事方法,如使用否定詞和重復以達到強調的作用,使用擬聲詞以達到形象的作用等。⑥敘事錯誤,如使用歧義代詞、新奇語言和錯誤引用,還包括言語不流暢。除此之外,還包括角色命名和動機討論[30]。

四、達到最佳結果的孤獨癥個體語言剩余缺陷的表現特征

基于標準化語言測試工具和敘事任務,研究者可以從語音、詞匯、語義、語法和語用等各個方面,較為全面地了解個體的語言發展水平。同時,研究參與者還包括作為最佳結果個體對照的正常發展個體,通過對比兩組參與者在不同測試中的表現差異,可以明確語言剩余缺陷的具體表現。根據表2結果可知,最佳結果個體語音知覺正常,其音高辨別能力和正常發展個體無顯著差異;構詞能力正常,能準確熟練地進行數的變化、時態變化和格的變化;有基本的語義理解能力,能對單詞下定義和描述兩個單詞之間的關系(詞匯語義),也可以理解從句中特殊疑問詞的出現對主從復合句整體句義產生的影響(語法語義)。但是,最佳結果個體在心理動詞(Mental State Verbs,簡稱MSVs)的理解與運用、句法能力、自發性敘事三個方面仍表現出一定的剩余缺陷。

(一)心理動詞的理解和運用受限

最佳結果個體整體詞匯能力發展較好,不論是在皮博迪圖片詞匯測試(PPVT)和語言聽力理解測試(TACL)中根據語言提示指出相應圖片[31-32],還是在表達性單詞圖片詞匯測試(EOWPVT)中對簡單分類名詞的圖片刺激命名[33],個體的詞匯理解和表達能力均處于正常水平。但以上測試主要針對名詞,基本不涉及心理動詞。而在心理動詞差異測試中,最佳結果個體對“認為”(think)、“猜想”(guess)和“知道”(know)三個心理動詞間差異的理解顯著弱于正常發展個體,表現出明顯的剩余缺陷[34]。同時,最佳結果個體對心理動詞的理解不足還會影響到對該類詞匯的運用,表現在敘事時,該群體較少使用心理動詞[35]。

最佳結果個體對心理動詞的理解和運用有限,可能有三方面原因:第一,詞匯學習的研究顯示,人類語言發展中普遍存在“名詞優勢”的現象,相對來講,動詞的意義較為抽象,動詞的習得也更困難[36];第二,心理動詞的理解同樣需要一定的心理理論能力[37],但最佳結果個體的心理理論能力顯著弱于正常發展個體[38],這可能影響最佳結果個體對心理動詞的理解;第三,心理動詞的理解和運用可能涉及對社交關系的理解,有研究發現最佳結果個體還存在輕微的社交障礙[39],故最佳結果個體在此方面表現出剩余缺陷。社交障礙是孤獨癥的核心癥狀和現行診斷標準之一,心理理論則常用于解釋孤獨癥個體的社交障礙,最佳結果個體心理動詞的理解和運用有限,在一定程度上或許是該個體社交能力及心理理論能力不足的反映。

(二)句法能力發展相對滯后

最佳結果個體在理解動詞論元結構(argument structure)和使用特定的單詞及短語進行造句時,表現出剩余缺陷。動詞論元結構測試考察參與者對論元數量過多或過少的非語法句1的理解,動詞一致原則(verb compliant)和框架一致原則(frame compliant)②是評價理解程度的指標,前者代表更為成熟的理解方式[40]。研究發現,最佳結果個體和正常發展個體都傾向于遵循框架一致原則,且最佳結果個體在及物句中使用框架一致原則的比例顯著高于正常發展個體,表明該個體對及物句式的理解較為不成熟[41]。

語言基礎的臨床評估(CELF)是關于整體語言能力的測試,其中核心語言能力(core language)主要針對語義和語法。研究發現,最佳結果個體核心語言總分以及根據圖片內容使用目標詞或短語造句(formulated sentence)的能力顯著低于正常發展個體,說明該個體在有限制的語法情境中,不容易形成復合或復雜的句子[42]。在CELF的造句任務中,參與者需要具備一定的情境理解能力和詞匯知識,具備整合詞匯信息與圖片信息的能力,并根據語法規則形成句子。換言之,參與者需要具備一定的中央統合能力。弱中央統合理論(Weak Central Coherence,簡稱WCC)認為,孤獨癥個體在處理信息時,傾向于關注細節,而難以將其整合為有意義的整體[43]。因此,最佳結果個體造句困難可能反映出該群體仍然存在中央統合能力不足。

(三)敘事水平有待提高

最佳結果個體在語言能力測試(TLC)和語用語言測試(TOPL)等針對語用能力的標準化測試中表現正常[44]。但在自發性敘事中,最佳結果個體則表現出一定的剩余缺陷,如敘事結構不完整,故事銜接度較差,對情節理解不足,且存在一定的敘事錯誤,具體表現如下。

首先,在敘事結構方面,從微觀來看,最佳結果個體所使用的單詞總數、單詞類別、話語總數、詞匯差異度以及平均話語長度,均和正常發展個體無顯著差異;但從宏觀來看,最佳結果個體的故事元素(核心事件)數量則顯著低于正常發展個體,其敘事完整性較差[45]。最佳結果個體和正常發展個體敘事長度相當,但敘事不夠完整和全面,敘事效率有待提高,這可能反映出該個體的中央統合能力不足,故難以將各部分信息進行有效地整合。其次,在敘事順序方面,最佳結果個體較少使用能夠體現邏輯關系的關聯詞,敘事的銜接度較差[46]。有研究指出,最佳結果個體在執行功能測試中,表現出計劃能力不足[47],因而該個體在敘事中對各部分邏輯關系的安排及關聯詞的使用不足可能與其執行功能缺陷有關。再次,最佳結果個體對故事情節的理解有限,具體體現在對故事情節有較多的錯誤解釋,對角色行為有較少的原因和目標討論[48],這可能與該個體心理理論能力不足和輕微的社交障礙有關。

除此之外,最佳結果個體尚存在較多的敘事錯誤,如15名參與者中有6人都出現了諸如過于正式的語言、腳本語言、自創新詞等新奇語言,同時自我修正的數量也顯著多于正常發展個體[49]。但自我修正是否屬于語用缺陷,仍存在一定的爭議。一方面,有研究認為,自我修正有助于對方(傾聽者)獲取信息,屬于聽者本位,反映的是普遍的語言能力,而非語用缺陷[50];另一方面,研究發現,最佳結果個體的語言能力和其不成熟的特質有一定的相關性[51],因此該個體出現較多的自我修正可能更多地反映出其沖動的人格特質。

五、總結與展望

在最新的孤獨癥診斷標準中,雖然語言障礙不再單獨出現,但仍體現在社交溝通缺陷和刻板局限的行為興趣模式方面,并作為早期預警信號之一。語言障礙在孤獨癥個體中具有普遍性,不同障礙程度的個體均存在一定的語言能力缺損,即使達到最佳結果的個體仍存在一定的語言剩余缺陷。總體而言,語言剩余缺陷的研究呈現出范圍廣、細致化、生態化的特點:首先,研究內容涵蓋語音、詞匯、語法、語義、語用各個方面的語言能力,較為全面地反映了最佳結果個體語言發展水平的整體輪廓;其次,研究細致化程度不斷提高,如從研究整體敘事能力,到詳細探究“嗯”“啊”口頭插入語的話語功能;再次,研究工具向生態化方向發展,越來越注重語言的溝通和社交功能,如采用誘發敘事的方式分析參與者的語言特征。但是,已有研究仍存在以下問題值得反思。

第一,語言障礙是否為孤獨癥的核心缺陷,是否具有普遍性、持續性、優先性和特異性。首先,孤獨癥最佳結果及剩余缺陷的研究指出,孤獨癥個體普遍具有語言障礙,且語言障礙持續存在,即使經過干預之后達到最佳結果,該個體在詞匯、語法和語用方面也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語言障礙符合普遍性和持續性。其次,從優先性來看,語言障礙雖然發生于孤獨癥兒童發展早期,但并非是最早出現的癥狀。在個體產生功能性語言之前,共同注意缺乏、模仿能力差等是更為優先出現的癥狀[52-53]。因此,在新的診斷標準中排除語言障礙,有利于更早對孤獨癥兒童進行診斷并開展干預。另外,語言發展水平雖然和其他能力如共同注意、模仿能力、社交能力等有一定的聯系[54],但并非確定的因果關系,無法明確語言障礙是導致其他癥狀的根本原因。相反,最佳結果個體的語言剩余缺陷更多是社交障礙、心理理論能力和執行功能不足的反映。再次,語言障礙的特異性難以驗證。雖然孤獨癥個體具有典型的語言缺陷,如回聲式語言(echolalia),但是此現象并非孤獨癥個體所獨有,患有妥瑞綜合征(Tourettes Syndrome,簡稱TS)的個體也存在回聲式語言[55]。而持續時間較長、難以克服的缺陷,即最佳結果個體的剩余缺陷,也同樣存在于患有語言障礙的非孤獨癥個體中[56]。總體而言,語言障礙并不完全滿足孤獨癥核心缺陷的要求。

第二,如何看待孤獨癥的“剩余缺陷”,是否有必要完全消除語言及其他剩余缺陷仍值得思考。從可能性來看,一方面,雖然最佳結果個體在現實情境中未達到“完全正常”,但就目前的干預實踐和研究進展而言,最佳結果是孤獨癥個體能夠達到的最佳狀態[57]。同時,人的發展具有個體差異性,個體也很難保證自己所有能力的發展均處于常態水平。另一方面,現有孤獨癥最佳結果的研究普遍存在被試量較少、研究參與者生理年齡跨度大且缺乏成人被試的情況,對于更加廣泛的孤獨癥群體能否獲得最佳結果,達到最佳結果的成人能否克服語言障礙等問題仍未可知。因此,既不能排除語言剩余缺陷完全消除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語言障礙伴隨孤獨癥個體終生的可能性。如果語言障礙能夠消除,則可以更加肯定語言障礙不是孤獨癥的核心缺陷。反之,則需要進一步評估語言障礙在孤獨癥診斷中的重要性以及是否為核心缺陷的問題。從必要性來看,一方面,已有的研究結果顯示了孤獨癥個體存在更為持久和難以消除的語言缺陷,為孤獨癥個體的語言干預提供了有效依據和循證視角,有利于減少語言剩余缺陷進而促進個體的康復;另一方面,神經多樣性的觀點認為,孤獨癥并非是一種疾病,而是神經系統發育上的差異,應該尊重和幫助孤獨癥個體,而非治愈和消除孤獨癥[58]。因此,應該從上述“爭取治愈”和“接納缺陷”的觀點中尋求平衡,根據語言剩余缺陷的研究成果開展有針對性的干預,并結合神經多樣性的觀點設置適當的干預目標和效果評價標準,從而促進孤獨癥個體更好地生活。

第三,目前已有研究呈現了最佳結果個體剩余語言缺陷的具體表現特征,未來的研究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一步探討語言障礙是否為核心缺陷這個問題。

首先,從研究內容來看,語言剩余缺陷和孤獨癥其他障礙的關系有待進一步探究。最佳結果個體的語言剩余缺陷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社交能力、刻板行為、記憶、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等均有一定的相關性。不論是運用心理動詞,還是理解故事情節和社交情境,都需要個體具備一定的社交知識和社交能力;同時,減少使用模仿語言和過于正式的語言,也需要個體克服局限刻板的行為興趣障礙。Orinstein等人的研究發現,最佳結果個體的會話能力和注意問題、自我控制問題以及不成熟問題有較強的相關性,信息交流能力則主要受到注意問題的影響[59]。Canfield等人通過對比呈現圖畫書和不呈現圖畫書兩種情境下的敘事得分,發現第一種情況下最佳結果個體表現更好,說明敘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工作記憶[60]。語言和記憶的關系還體現為最佳結果個體的詞匯知識、言語記憶和語音記憶均對核心語言能力有顯著預測作用。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中應該進一步探討最佳結果個體仍存在語言剩余缺陷的原因,孤獨癥是否存在核心缺陷進而導致語言障礙的產生,同時還要關注語言剩余缺陷和智力水平、記憶能力、生理成熟度、社會交往技能等方面的關系。

其次,從研究類型來看,目前缺少對孤獨癥個體及最佳結果個體語言能力發展的縱向研究。已有關于孤獨癥最佳結果的縱向研究主要探討的是孤獨癥個體達到最佳結果的比例和影響因素以及孤獨癥癥狀、智商和作為共病癥的一系列精神障礙在轉變過程中的變化[61-62],而在此過程中語言能力的發展變化尚未可知。此外,還有研究指出,幼兒期(childhood)和青少年期(adolescence)可能是孤獨癥個體達到最佳結果的“關鍵期”[63]。若存在轉變的“關鍵期”,那么語言能力能否作為此關鍵期的推動因素或者預示信號也需要開展進一步的縱向研究。

最后,從研究的適用性來看,孤獨癥最佳結果的研究成果主要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研究團隊,其研究參與者多為高加索人,研究結果并不完全適用于漢語孤獨癥兒童。比如,漢語中的詞匯并不存在“數”“時態”和“格”的變化,其句法結構與英語并不完全一致。另外,不同語系在表達邏輯上也有較大差異,如印歐語系被稱為“顯性”的語言,強調通過連接詞來突出邏輯關系;而漢語被稱為“隱性”的語言,更加重視語義和內在邏輯[64]。因此,今后的研究要注意考慮不同文化背景下研究成果的相互借鑒和推進,在針對漢語孤獨癥兒童進行的研究中應使用符合語言文化背景的測驗工具和分析方法。

【參考文獻】

[1][2][56]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M]. 5th ed.Arlington: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2013:50-59.

[3]托尼?阿特伍德.阿斯伯格綜合征完全指南[M]. 燕原,馮斌,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206-230.

[4]陳冠杏,朱宗順.3歲前自閉癥嬰幼兒診斷研究對DSM-5編訂的影響[J]. 中國特殊教育,2013(7):35-41.

[5]勞拉?施賴布曼.追尋自閉癥的真相[M].賀薈中,梁志高,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88-105.

[6][57]林云強,朱慧敏,連福鑫.自閉癥兒童能否痊愈?——來自譜系個體“最佳結果”及剩余缺陷研究的證據分析[J]. 心理科學進展,2018(8):1465-1474.

[7]Helt M,Kelley E,Kinsbourne M,et al.Can children with autism recover? if so,how?[J]. Neuropsychology Review,2008(4):339-366.

[8][15]Fein D,Barton M,Eigsti I M,et al.Optimal outcome in individuals with a history of autism[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13(2):195-205.

[9][19][39][44][51][59]Orinstein A J,Suh J,Porter K,et al. Social func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optimal outcom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n autism history on structured test measures[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15(8):2443-2463.

[10]Troyb E,Orinstein A,Tyson K,et al. Restricted and repetitive behaviors in individuals with a history of ASDs who have achieved optimal outcomes[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14(12):3168-3184.

[11]Orinstein A,Tyson K E,Suh J, et al.Psychiatric symptoms in youth with a history of autism and optimal outcome[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15(8):3703-3714.

[12]Sutera S,Pandey J,Esser E L,et al.Predictors of optimal outcome in toddlers diagnosed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07(1):98-107.

[13][32]Kelley E,Naigles L,Fein D.An in-depth examination of optimal outcome children with a hist-ory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 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2010(3):526-538.

[14]Larson C,Rivera-Figueroa K,Thomas H R,et al.Structural language impairment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versus loss of autism diagnosis:behavioral and neural characteristics[J].NeuroImage:Clinical,2022:103043.

[16][27][35][45][49]Suh J,Eigsti I M,Naigles L,et al. Narrative performance of optimal outcom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 history of a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J].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14(7):1681-1694.

[17]Eigsti I M,Stevens M C,Schultz R T,et al.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nd brain function in indi-viduals with an optimal outcome from autism[J].Clinical,2016:182-191.

[18]Maenner M J,Warren Z,Williams A R,et al.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mong children aged 8 years——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monitoring network,11 sites,United States,2020[J].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Surveillance Summaries,2023(2):1-14.

[20][28][46][60]Canfield A R,Eigsti I M,Marchena D A,et al. Story goodness in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and in optimal outcomes from ASD[J].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and Hearing Research,2016(3):533-545.

[21][24]Diehl J J,Bennetto L,Young E C. Story recall and narrative coherence of high-function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06(1):83-98.

[22]King D,Dockrell J,Stuart M. Constructing fictional stories:a study of story narratives by children with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J].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2014(10):2438-2449.

[23]Eigsti I M,Fein D A.More is less:Pitch discrimination and language delays in children with optimal outcomes from autism[J]. Autism Research,2013(6):605-613.

[25]Botting N. Narrative as a tool for the assessment of linguistic and pragmatic impairments[J]. Chil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herapy,2002(1):1-21.

[26][33][34][38][41][48]Kelley E,Paul J J,Fein D,et al.Residual language deficits in optimal outcome children with a history of autism[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06(6):807-828.

[29][30][31]Irvine C A,Eigsti I M,Fein D A.Uh,um,and autism:filler disfluencies as pragmatic markers in adolescents with optimal outcomes from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16(3):1061-1070.

[36]陳永香,朱莉琪.影響動作圖片命名的因素[J]. 心理學報,2015(1):11-18.

[37]Lin N,Bi Y,Zhao Y,et al. The theory-of-mind network in support of action verb comprehension:Evidence from an fMRI study[J]. Brain and Language,2015:1-10.

[40]Naigles L G,Fowler A,Helm A.Developmental shif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verb meanings[J]. Cognitive Development,1992(4):403-427.

[42]Tyson K,Kelley E,Fein D,et al.Language and verbal memory in individuals with a history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who have achieved optimal outc-omes[J].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14(3):648-663.

[43]Happé F G E. Central coherence and theory of mind in autism: reading homographs in context[J].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7(1):1-12.

[47]Fitch A,Fein D A,Eigsti I M.Detail and gestalt focus in individuals with optimal outcomes from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15(6):1887-1896.

[50]Lake J K,Humphreys K R,Cardy S.Listener vs. Speaker-oriented aspects of speech:studying the disfluencies of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2011(1):135-140.

[52]Key A P,Ibanez L V,Henderson H A,et al.Positive affect processing and joint attention in infa-nts at high risk for autism: An exploratory study[J].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15(12):4051-4062.

[53]Poon K K,Watson L R,Baranek G T,et al.To what extent do joint attention,imitation, and object play behaviors in infancy predict later communication and 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in ASD?[J].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12(6):1064-1074.

[54]Pickard K E,Ingersoll B R.Brief report:high and low level initiations of joint attention,and resp-onse to joint attention:differential relationships with language and imitation[J].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15(1):262-268.

[55]Zapor M,Murphy F T,Enzenauer R. Echolalia as a novel manifestation of 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Southern Medical Journal,2001(1):70-72.

[58]周征兵,方慧,柯曉燕.孤獨癥治療的倫理問題討論[J]. 醫學與哲學(B),2015(2):88-90.

[61]Moulton E,Barton M,Robins D L,et al.Early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ASD who demonstrate optimal progress between age two and four[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16(6):2160-2173.

[62]Mukaddes N M,Mutluer T,Ayik B,et al.What happens to children who move off the autism spect-rum? Clinical follow-up study[J]. Pediatrics Inte-rnational,2017(4):416-421.

[63]Hartman C A,Geurts H M,Franke B,et al.Changing ASD-ADHD symptom co-occurrence across the lifespan with adolescence as crucial time window:illustrating the need to go beyond childhood[J].Neuroscience&Biobehavioral Reviews, 2016(2): 529-541.

[64]王瑞杰,李冰芷.時間的一維性對英漢語動詞句法特征的制約——基于語言類型學視角[J]. 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145-151.

Whether Language Deficits are the Core Deficits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Research on Residual Language Deficits in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chieving Optimal Outcomes

LIN Yunqiang ZHU Huimin WANG Chunxiao

Abstract:Although language deficits are no longer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utism alone, they are still common in the autistic group.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some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can achieve normal levels of cognitive and adaptive development and no longer mee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utism, that is, they have attained optimal outcomes. However, the individuals who achieve the optimal outcomes still have some residual deficits, such as limited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mental verbs; the development of syntactic ability is relatively backward; the narrative level needs to be improved. At present, the study of language residual defects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de scope, meticulous and ecological.

Key words:individual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optimal outcomes; residual language deficits; core deficits

Authors:LIN Yunqiang,associate professor,College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Hangzhou,311231),skellig@126.com;ZHU Huimin,secondary teachers,Hangzhou Linping District Tingzhou School(Hangzhou,311199);WANG Chunxiao,graduate student,College of Child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Hangzhou,311231).

(特約編校:范佳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v日韩v欧美v| 成人福利视频网| 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久久夜夜视频|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97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91在线|日本| 欧美一级在线|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色噜噜中文网|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久久| 噜噜噜久久| 播五月综合|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色综合五月婷婷| 中文字幕66页| 国产自在线拍| 日韩午夜伦| 五月婷婷综合色|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 久久黄色小视频|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制服丝袜 91视频| 日本三级精品| 毛片在线播放a|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本不卡网|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国产99在线观看|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四虎亚洲精品| 日韩毛片免费观看|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97在线碰|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伊人成人在线|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999精品视频在线|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6|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aⅴ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 99精品福利视频| 一级毛片高清|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欧美黄色网站在线看|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国产啪在线91|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aa视频| 任我操在线视频| 99精品在线看|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在线97|